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301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6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docx

可编辑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

大邑县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4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卖弄(nòng)蝉蜕(duì)水藻(zǎo)酝酿(yùnliàng)

B.分歧(qí) 贮藏(chǔ)仿膳(shàn)倜傥(tìtǎng)

C.婉转(wǎn)镶边(xiāng)济南(jì)菡萏(hàndàng)

D.拗口(ǎo) 发髻(jì)黄晕(yùn)憔悴(qiáocuì)

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B.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C.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D.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对于经典文章,我们要咬文嚼字,深入分析,做到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

学识渊博起来。

D.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揭示主旨的标题。

B.“感动大邑十佳人物”今日揭晓,获奖者中出现了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C.一个中学生能否养成自觉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通过语文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说:

通“悦”愉快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喜欢

C.传不习乎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D.择其善者而从之善:

善良

6.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温故而知新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

7.下列诗文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学而不思/则罔D.匹夫/不可夺志也。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强调我们应该随时向他人学习,在所有人身上都能获得启发。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Ⅱ卷(共7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如三句都选,按前两句给分)(2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任选一首默写在横线上。

(4分)

▲,▲。

▲,▲。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2题。

(10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0.“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连用是否矛盾?

为什么?

(3分)

答:

11.请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赏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二段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对作者写景的特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五、作文(60分)

1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4分)

钟山①即事②

(北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钟山:

山名。

②即事:

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③相对:

对着山。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所呈现的画面。

(2分)

答: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故人来,方与之食方:

▲②恐其自食其言也恐: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每句3分共6分)

(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译文: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B.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恨狗的原因,取了“狗”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狗相似的人。

D.《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7.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的《》,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18分)

带斑的苹果

年迈的父母执意在乡下生活,说是城里没有拉家常,太寂寞。

又说进了城一根菜一根葱都要买,花钱多舍不得。

还说:

“树老皮会裂,人老性格变。

饮食起居和年轻人合不来,有了磕绊大家不愉快。

”父亲的性格十分倔强,认准的事不会改变,只好随他们的意。

到了节假日,我们就骑着车子去看望双亲。

我们知道二老不爱吃糕点心之类的食品,就捎上几斤苹果,父亲还嗔怪了好一阵,说常回家看看我们就高兴了,以后不准买东西的。

妻子说,老年人多吃苹果有利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几斤水果就让我们表表孝心吧。

妻子是护士,她的话很有效,我们带去的水果就留下了。

可是从旧社会里熬过来的人总是一粒豆子都要磕成两瓣吃,后来我们又带去新鲜水果时,看到以前的苹果已经出现烂斑。

妻子对饮食很是讲究的,把拣出来的坏苹果就往垃圾筒里扔。

母亲一看急了,连忙从垃圾筒里捡了起来,然后用水冲了冲削了皮,切去腐烂的部分,有滋有味地吃着。

那一天,我们破天荒看到父亲一人吃两个苹果,当然是生了斑开始腐坏的苹果。

“好好的苹果不吃,偏要等到坏了才吃,真是没办法!

”我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妻子说,他们喜欢吃坏苹果,以后就拣坏的买。

这是一个双休日,我和妻子下乡了。

妻子打开沉甸甸的包笑着说:

“爹妈喜欢吃坏苹果,今天我挑的全是坏苹果,三毛钱一斤,是好苹果的五分之一价钱。

”说着,她把苹果一只一只拾进纸箱,父亲拿起两只苹果嗅了嗅,摸了摸,笑着说:

“虽然是坏苹果,味道倒挺香的,还没破皮烂肉,以后就买这种苹果。

”这次苹果是妻子买的,我下班回家时,她已全部装进了包。

现在听父亲这么一说,我也凑上前去,擦了擦近视镜片上的雾气,拿起几只苹果端详着,只见每只苹果上都有开始霉烂的斑点,有的拇指面大,有的黄豆粒大,有的一只苹果上有几块褐色的,黑色的烂斑,我心里“咯噔”一下凉了:

说是买坏苹果给父母吃,怎么当真全买坏苹果吗?

妻子却没有在意我的表情突然由晴转阴,她动作麻利地削着皮。

母亲说这苹果不像坏苹果呀!

妻子说:

“表皮上刚变色,不能久放,要抓紧吃掉。

又一次假日下乡,我打开妻子准备好的包,只见依旧是斑痕点点的坏苹果。

我再也搂不住火,“呼啦啦”一下把包倒了个底朝天,红红绿绿的苹果骨碌碌滚了一屋子。

“怎么啦,你神经有毛病?

“不是我神经有毛病,而是你良心有毛病。

每次带给我爹妈的全是烂苹果,你心里愧不愧!

妻子一下沉默了。

她瞪了我一眼,嘴角抽搐了一上欲言又止,转身取来一条白毛巾扔在我面前。

“干什么?

”我不解地问。

“你自己擦呀,看看是不是烂苹果。

我疑惑地拿起毛巾在苹果上一擦,那些黑色的、褐色的斑点立刻就不见了。

我瞪大眼睛,更加疑惑。

“告诉你吧,这些苹果都是新鲜的优质苹果,上面的黑斑褐斑是我涂上去的。

”这时我才明白父母不让我们花钱买苹果,买了好苹果总是舍不得吃,于是妻子就想了这么个点子,让他们心里坦然,多吃苹果。

我感到先是脸上热乎乎的,接着心里热乎乎的。

猛然搂住了妻子。

8.根据故事情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的心理反应。

(3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

我们带好新鲜苹果,父母舍不得吃,直到已出现斑点,烂了才舍得吃。

⑴▲

一个双休日,我和妻子下乡,妻子买带斑的苹果给父母吃。

⑵▲

又一个假日下乡,发现妻子依旧买斑痕点点的坏苹果。

⑶▲

9.下面这句话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进行品味。

(4分)

母亲一看急了,连忙从垃圾筒里捡了起来,然后用水冲了冲削了皮,切去腐烂的部分,有滋有味地吃着。

答:

10.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这句话中两个“热乎乎的”表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分)

我感到先是脸上热乎乎的,接着心里热乎乎的。

答:

11.联系小说内容,说说文中的妻子是怎样一个人?

(3分)

答:

12.作者故意在结尾才把故事的真相亮出来,有什么好处?

(4分)

答:

四、语言运用(12分)

13.请根据诗歌开头四句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补出两句。

(4分)

跌    倒

风,跌倒了  所以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云,跌倒了 让我们在跌倒时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4.小红搜集到《咬文嚼字》公布的“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敬请期待”和“一言九鼎”两个词语榜上有名。

请仔细品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

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

“开业在即,【A】敬请期待”;电视剧即将播出,电视台也会推出预告:

“开播在即,【B】敬请期待”。

写出【A】【B】两处的正确用语。

(2分)

【A】▲【B】▲

(2)装潢公司在电视上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又在报纸上连续刊登巨幅广告,主题词是“一言九鼎十九天”。

类似差错也见于其他商业宣传,如“当天发货,一言九鼎”。

两处的“一言九鼎”都使用不当,都应该使用哪个成语?

说明理由。

(2分)

成语:

▲理由:

15.初中生活开始了,大部分同学已经适应了学习生活,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适应。

自习课上,班长组织大家认真自习,可几位同学却在大声讲话。

语文老师经过教室旁听见后感叹道:

“鸟儿应该飞向蓝天而不应该在枝头卖弄清脆的喉咙。

”请你写出对老师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大邑县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A卷(100分)

一二、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D2.B3.C4.A5.D6.C7.A8.B

三、9.略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2分)

10.(3分)不矛盾。

(1分)从“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有些淡漠,所以用“似乎”一词。

(1分)而追忆儿时的百草园确有一些野草,因而用“确凿”一词。

(1分)

11.(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1分)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

(1分)

12.(4分)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趣味无穷的画面。

(2分)文段写景注意动静结合,色彩的调配,高低错落的掩映,多种感官的调动,将美丽的景色与儿时趣事相结合。

(2分)(意对即可)

5、作文: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级40

一等(40~36)

二等(35~30)

三等(29~20)

四等(19~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整洁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较通畅

字迹清楚

较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不够整洁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单薄

感情虚假

条理不够清楚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级20分

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满

词语较生动,句式较灵活

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见解较新颖,材料有一定新意,构思有一定独特之处

联想和想象合理

表达有一定个性色彩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④每个错别字扣1分,相同错别字不重复扣分,扣满3分为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扣1~2分(最高扣2分)。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1.(2分)参考示例: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

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2.(2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1分)宁静闲适的心境,以及淡淡的孤独寂寞政治上的失意感。

(1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3.C①才②害怕,担心(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昔、故人、止、食,各0.5分,语句通顺1分)

(2)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欲、服、三军、非,各0.5分,语句通顺1分)

5.答题要点:

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

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

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4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C(2分)

7.《五猖会》《鉴略》(2分)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8分)

8.(3分)①无可奈何②心里“咯噔”一下凉了③愤怒恼火

9.(4分)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舍不得“我”妻子扔掉的坏苹果而流露出来的情态,突出了母亲的节俭。

10.(4分)第一个“热乎乎”指“我”了解真相后,觉得冤枉妻子,觉得难为情;第二个“热乎乎”指“我”内心对妻子的所作所为十分感动。

11.(3分)妻子是一个聪明、善良、孝顺的人。

她为了“我”的父母多吃新鲜苹果,想出了一个在新鲜的优质苹果上涂上斑点的点子,让“我”的父母心里坦然,多吃苹果,可见她既聪明、善良又孝顺“我”的父母。

12.(4分)作者故意把故事的真相在结尾才全盘托出,这样,构思巧妙,使文章富有悬念,容易让读者产生艺术冲击。

同时强调妻子并非给父母买烂的苹果,只因为“她”的孝心才在苹果上面“做了手脚”——涂上各种颜色的斑点,让读者为妻子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这个动机所蕴含的美德深感敬佩并对她刮目相看。

四、语言运用(12分)

13.(4分)示例一:

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示例二:

雪,跌倒了,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14.(4分)

(1)(每点1分,共2分)【A】敬请光临(“敬请赏光”、“欢迎光临”等也可)【B】敬请赐候或敬请关注等

(2)(共2分)一诺千金(1分)。

理由:

“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敬词,用于他人,用于自己则成了自我吹嘘。

商家的目的是想要表明自己信守承诺,应该用成语“一诺千金”。

(1分)

15.(4分)示例:

同学们应该立志认真学习知识,为自己拼搏一个美好的未来,为祖国建设尽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讲废话炫耀自己,影响他人学习。

射中实验校2019年下期半期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8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得答在第Ⅰ卷上(考生不交第Ⅰ卷)。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厚基础功底。

(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荫蔽(yìn)静谧(mì)菡萏(hàndàn)

B.干涸(hé)气概(gài)霎时(chà)抖擞(dǒusǒu)

C.抽噎(yē)譬如(bì)收敛(liàn)倜傥(tìtǎng)

D.锡箔(bó)秕谷(bǐ)高跷(qiāo)恍惚(huǎnghū)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瞭亮憔悴发髻拙拙逼人

B.狭隘帐篷夜阑哄堂大笑

C.分歧欹斜云宵截然不同

D.化妆竦峙决别管鲍之交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莅临(到)人声鼎沸(热水)参差不齐(长短不齐)

B.残夜(夜已尽)与人期行(约定)拈轻怕重(抓、捏)

C.匿笑(隐藏)精益求精(好)美不胜收(完、尽)

D.响晴(晴朗无云)不毛之地(长草木)人迹罕至(稀少)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审过程中,当事双方所陈述的事实大相径庭,所以调解很快达成了共识。

B.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兴趣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真可谓各得其所。

C.灾区死伤那么严重,还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D.探险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但有许多人将探险与冒险混为一谈。

5.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词性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①航行过,在雾中神情②紧张地驾驶着③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④意外发生。

A.①名词②动词③数量词④形容词

B.①动词②形容词③数量词④名词

C.①动词②形容词③数词④名词

D.①名词②动词③量词④形容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手写书信传统悄然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这档专门朗读书信的文化节目会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7、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