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189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docx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吴俊

一、 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次修改,但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始终未变,还有加强的趋势。

例如,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材有所增加,高考中课外古诗文分数也占很大比例;另外,《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面临着很多困难,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从对古诗文的认识方面看,有的教师受实用主义的影响, 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对他们未来人生没有太大的帮助。

另外,还有教师认为,我们现在处于新的时代,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古代的东西,这些古诗文和现代社会是脱节的,学习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

由于老师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古诗文的动力不足,兴趣不大,教学效果差。

2、从教材内容方面看,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教材古诗文的篇幅太多,不仅对老师是个挑战,学生学习起来更头疼。

加之古诗文语言文字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必然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负面影响。

3、从教师知识学养方面看,教师自身的古诗文基础薄弱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着白话文,教育发展了几十年,那些熟读经典作品的优秀老教师大多不在教学岗位上了,而现在的教师相当部分对古代经典作品积累不够,不能得心应手去发掘古诗文的内涵,引导学生去领悟古诗文的魅力,而只是一味去背教参、背教案,从个别字词讲解出发,肢解课文。

4、从教学方法上看,现在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少具有启发性、能力培养和人文熏陶的讲解和引导。

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呆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学生方面

1、学习古诗文兴趣不大。

读古代诗文,必须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花时间、花精力的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又考虑到高考的原因,就不得不学。

课堂古诗文讲授的种种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受现实功利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古代诗文不是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读大学涉及古代的东西很少,因而缺乏古诗文学习的动力。

2、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积淀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入高中教材的古诗文有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不少作品表现了古代作者坎坷的人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由于学生受生活视野的限制,学习古诗文难以体会到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不到作品的魅力,因而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一般说来,男同学比女同学对学习古诗文更感兴趣。

相对于古诗词来说,古文,即文言文的教学难度更大,学生学习兴趣索然,给教师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

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

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

——朱自清

图2-2:

实施文言文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教师组)

文言文教学涉及到两个部分,即“言”和“文”。

“言”的教学,即讲解字词、疏通语言是基础。

文言和现代汉语相比较,变化最大的不是语音、语法,而是词义。

如《孟子》:

“孟子去齐。

”在这句话中,语法语音都不是问题,而“去”的词义与现代汉语却相去甚远,指的是“离开”。

因此,古诗文教学,字词讲解是关键。

现在,学生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是和课堂教学的沉闷、枯燥直接相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如何开展具有兴趣的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重视形训在字词教学中的作用

形训,又叫以形说义,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义,从而探明词义的方法。

汉字的古形体多是直观的形象符号,即便是形声字,它的形旁也有一定的与词义相关的形象性,这就为采用形训手法进行形象直观教学提供了条件。

教学实践证明,用形训方法分析字词,能够增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字词意义的理解。

例如: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绝”字,《说文解字》的重文写作,像不连体的两束断丝,“绝”的本义就是丝断成两截。

“绝江河”,即横渡江河,在意念上有使江流断开的意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绝”,即断绝。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吊”,教材注释为“安慰”,与《塞翁失马》中的“人皆吊之”中的“吊”相同。

“吊”小篆是从人从弓,本义是背弓守尸,对死丧事件的慰问、安慰,引申为对不幸事件的安慰。

吊:

对死丧事件的安慰→对不幸事件的安慰

3、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败绩”,教材注释为“溃败”。

陆宗达《训诂简论》:

“石经古文‘绩’字与籀文‘迹’同形。

凡循道而行谓之‘迹’,如是则车不能循道而行谓之‘败绩’(败,坏也)……‘败绩’就是车不能循迹而行,而辙乱而颠覆的意思。

”春秋时代尚车战,战斗中兵车垮了,车辙乱了势必大打败仗,也称败绩。

这样才有后文的“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的呼应。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鄙”,教材注释为“边邑”,其形旁“右双耳”即“邑”,甲文作(),指居住之地。

引申为见识短浅,如《曹刿论战》“肉食者鄙”。

“鄙人”即没有见识之人。

如《荆轲刺秦王》: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鄙:

边邑→见识短浅

5、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教材注释:

东封郑:

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

封,疆界。

这里作用动词。

肆其西封:

扩展它西边的疆界。

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

肆,延伸,扩张。

封:

疆界。

“封”,古字形()像有人在栽树或打界桩,本义为疆界。

“封建”,即封土地、建诸侯的意思。

2、联系意义相近的字词来解释词义

(1)踞--跽--坐

例如《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教材注释: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簸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踞:

蹲坐。

《史记・高祖本纪》:

“不宜(应该)踞见长者。

分析讲解“踞”时,要联系“坐”、“跽”(长跪)(《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等字词来进行讲解。

(2)至---致。

至:

到,到达。

甲文“至”像箭簇落地之形。

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至”的理解,可联系“致”(使至)进行讲解。

例如《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ing)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他对于使福至的事),未数数然(shuo,拼命追求的样子)也。

”“致敬”、“致力”、“致礼”均为“致”,有“使……至(到)”的意思。

例如《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凭借某种条件而到达也用“致”,如“宁静致远”。

(3)即与既

文言文的字词句,处理原则如下:

(1)放过。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语句,不需要特别处理。

这有两种情况:

第一,古今一致,或古今词义直接对应,学生理解不发生困难的,无需处理,比如“孔子曰”。

第二,生僻的难字难句,教科书有浅易注释的,一般让学生借助注释,知道即可。

(2)分离。

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文言文常用字词,以及一些句法,是要求学生在“古代汉语”意义上掌握的,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出现频率较高。

这类词语和句法的学习,主要靠记忆,因而需要反复练习。

这种练习,与所学习的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而宜与阅读教学相对分离——或放在课前,或放在课后,或布置家庭作业。

(3)突出。

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文言文阅读教学应予以突出。

“常用字词”大多不止一个意义,而字义又受时代限制,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

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格外注意,有时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些词汇方面的知识,勾画这个词的词义发展网络。

如“请”,今多指“请你做某事”,但在古代常用作“请允许我做某事”。

例如: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

另外:

城---城墙、城市;

兵---兵器

(4)深入。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句,光浅表地知道,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集中体现作者情意和思想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

这是文言文(包括古诗词)阅读教学的重点,要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充分领会。

第二,需要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具体感受的字词语句。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诗句,学生一定要在想象中去体会关键字眼“惊”的内涵,否则就难以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惊”的繁体“驚”:

形声。

从馬,敬声。

《说文》说:

“驚,马骇也。

”本义:

马受惊。

“惊”有马因害怕狂奔不受控制的意思。

“惊涛拍岸”,即江中的巨浪像那受惊的马群,前奔后涌,呼啸奔腾而来,冲击着江岸。

这样就把长江的浪潮写活了,既绘出了它奔涌的形象,又表现出它宏大的声势。

例如,《孔雀东南飞》: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告诉)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课文中的“行人”一般多理解为“过路的人”,教师学生也不会去深究。

但是,在诗中,为什么“行人”要和“寡妇”放在一起说?

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深入思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在杜牧的《清明》诗中,“行人”指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游子在清明时候,看到那么多的人在扫墓,而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不能去祭奠亲人,或和家人参加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必然“欲断魂”(伤感极深)。

同样在《孔雀东南飞》中,在外漂泊的“行人”(游子),孤孤单单的寡妇,听到树上双飞双栖的鸳鸯的啼叫,怎不“驻足听”,怎不“起彷徨”?

因为他们凄冷的内心,是多么需要亲情、爱情的慰藉呀!

3、结合背景材料讲解课文

例如,讲解庄子的《逍遥游》,一定要对庄子的道家思想作一个交代;讲解《鸿门宴》,一定要对秦代末年的农民起义背景以及后来的楚汉之争,项羽、刘邦最后的命运作交代;讲解《烛之武退秦师》,需要对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作交代。

《史记》、《左传》、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书。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才,便派使者以厚金礼聘,请他出任丞相。

庄子说:

“千金、相位,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

我不愿这样,宁愿像条鱼一样,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这些对话,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他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采取的是虚无主义态度。

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加在人身上的刑罚。

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想要到达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彻底地忘掉一切。

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就像《逍遥游》中说的那样,大鹏﹑小鸠和列子等都有所待,所以都称不上绝对的自由,真正获得自由的“至人”是无所待的。

这样的至人超脱于物我﹑是非﹑生死、贵贱之外,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

4、关涉人物性格的课文应作拓展性分析

如,学习《鸿门宴》,项羽、刘邦的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分析课文时,教师可结合文论知识作拓展性分析。

如项羽性格具有“二重对立性”,既刚劲又优柔,既凶暴又善良。

钱钟书在《管锥篇》对此有很深入的分析。

项羽性格的“二重组合”。

项羽是一个富有人性色彩的传奇英雄。

他有着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重情重义的侠义精神,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

同时又有种种弱点,如性情暴戾、优柔寡断、不谙机谋。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分析说:

“‘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

再如,学习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和《定风波》,必然要介绍他乐观、豁达的幽默性格。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海南,但他面对人生的困境,总能乐观、洒脱、幽默的应对。

宋时岭南瘴气弥漫,环境恶劣,可是苏东坡说:

“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长作岭南人”。

海南儋州的日子清苦艰难,可是苏东坡对儿子苏过说,这里的牡蛎太好吃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朝廷那些大官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说不定都要学我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佳肴呢!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虽是自嘲,也道出了他的豁达。

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苏轼的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对他们克服现实中的困难,增强乐观精神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理解了苏东坡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能理解他在《前赤壁赋》中的这段议论: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二)诗歌教学围绕意象和意境分析做文章

1、诗歌意象和意境的联系与区别

(1)内涵不同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2、范围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

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3、所获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

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可以举例说明:

如白朴的《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

”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因而难以感动人。

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仍然)音书滞一乡。

教法:

分析诗词,可让学生先去捕捉表达主观情感的词,确定作品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意象、意境的分析。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二)《登高》课例分析

步骤:

1、观看《登高》教学视屏;

2、受训学员分析评课;

3、教师评课。

优点:

一、目标明确

1.体会、感悟“悲”的思想感情;2.探究艺术手法。

二、条理清晰

(一)体会、感悟“悲”的思想感情

1.初步感知“悲”;2.细致体会“悲”;3.深入感悟“悲”。

(二)探究艺术手法

1.融情于景,登高所见;2.直抒胸臆,登高所感

不足:

1.为了达成“体会、感悟‘悲’的思想感情”这个教学目标,本课例运用了“找”的教学方法,即第一步是“找出最能代表本诗所抒发的情感的词”,第二步是“找‘悲’的原因有哪些”,第三步是“找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8层意思”,这种“找”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成目标,是值得商榷的。

2.由于诗歌具有开放性结构的特点,所以学生是通过自己对诗歌的体味和感悟来获得其丰富的内涵的,因此,教学主要是引领学生去体验和感悟,且教学内容主要不是预设的,而主要是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生成的。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预设的,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不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而主要是老师告诉他们的。

这也值得商榷。

古诗文教学参考书: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说文解字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百题》、王力《古代汉语》等。

2、朱光潜《诗论》、《论文学》,李泽厚《美的历程》,《古诗精华》、《唐诗鉴赏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等。

结束语:

我觉得教师们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孩子们留下神圣的美好记忆,哪怕只是一个瞬间。

你能够留下那一个瞬间,这就是你的价值体现。

你不能左右这个孩子今后的命运,但是,至少在你教育他期间,能给他美好的瞬间。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