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虫害.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2393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蕉虫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香蕉虫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香蕉虫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香蕉虫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香蕉虫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蕉虫害.docx

《香蕉虫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蕉虫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香蕉虫害.docx

香蕉虫害

香蕉黑带象甲

  

        香蕉黑带象甲又名香蕉双带象虫、香蕉假茎象虫、香蕉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假茎被幼虫蛀食后常腐烂和倒伏。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2-1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体光亮有细刻点。

头部延伸呈筒状,略向下弯。

前胸背板背面有2条黑色纵带。

足的第三跗节扩展如扇形。

卵:

长椭

圆形,长1.5毫米,乳白色。

幼虫:

老熟时体长约15毫米,黄白色,头红褐色,无足,体肥大弯曲,体背多横皱。

蛹:

长9-17毫米,初乳白色,后变黄褐而略带红以。

前胸背板前缘、腹背1-6节中间和腹末均有数个疣突。

  [生活习性]此虫在广西南部每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

3-6月幼虫发生数量较多,5-6月为害最重。

卵期6=15天,幼虫期35-44天,蛹期18-21天。

成虫畏光,具假死性,白天群栖在叶鞘内侧或腐烂的叶鞘内,夜间活动。

卵产在表层叶鞘组织内的孔隙中,每格1-2粒。

幼虫孵化后先在层叶鞘取食,渐向植株上部中心钻蛀,造成纵横不定的隧道。

老熟后在外层叶鞘内咬碎纤维,并吐胶质将其缀成一个结实的茧,然后居于茧内化蛹。

  [防治方法]①收果后清理残株,搜杀藏于其中的各种虫态的虫。

②结合清园,定期剥除假茎外层带卵的叶鞘,并捕捉成虫。

③在11月底和4月初幼虫发生的高峰期,用药毒杀。

可选用3%呋喃丹、3%米乐尔、20%益舒宝三种颗粒剂,按每株10克施于蕉根;有80%敌敌畏、40.8%乐斯本、40%乙酰甲胺磷均1000锫稀释液灌注于上部叶柄内,每株150-200毫升。

香蕉弄蝶

  

  香蕉弄蝶又名芭蕉卷叶虫、蕉苞虫,属鳞翅目,弄蝶科,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幼中心卷叶咬食,常将叶片吃光,是蕉园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约30毫米,茶褐色,前翅中部有3个近方形的

黄斑,呈三角形排列,靠外缘一个较小。

卵:

扁球形,宽约2.5毫米,初为黄白色,后变浅红色、灰黑色,表面有放射线纹。

幼虫:

老熟时体长50-65毫米,头部棕黑色,体被白粉,呈粉白色略带黄绿色。

体中部肥大,各节背面有数条横皱纹。

蛹:

体长35-42毫米,黄白色,被白粉,喙长,伸达或超过腹末,腹末具带钩臀棘。

   [生活习性]在广西南部每年发生5-6代,以幼虫在蕉叶卷苞中越冬。

翌年2、3月间开始化蛹,3、4月成虫羽化,各代重叠发生。

在夏季和秋季,卵期约5天,幼虫期约25天,蛹期约10天。

成虫吸食蕉花蜜,喜在清晨和傍晚活动,产卵于蕉叶下面或反面,散产或聚产,每雌一生可产80-150粒。

幼虫孵化后分散

至叶缘处咬一缺口,然后吐丝卷叶藏身其中,边食边卷逐渐加大虫苞,如食料缺乏时,则迁移到别处另结新苞。

由于虫体大,食量大,一株有多条幼虫为害时便会将整株叶片吃光,而仅留中肋。

   [防治方法]①网捕成虫。

②人工摘除卵粒和虫苞。

③对低龄幼虫应及时用药喷杀。

可选用90%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40%水胺硫磷、92%杀虫丹、50%甲胺磷、5%抑太保均1500倍稀释液;2.5%敌杀死、2.5%功夫均5000倍稀释液。

香蕉交脉蚜

  

   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蕉黑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地。

该虫主要为害蕉属植物,并同时传播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心腐病,对香蕉生产危害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

可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两种类型。

有翅蚜体长1.7毫米,褐至黑褐色。

头两侧具角瘤,触角6节,约下体等长。

前翅径脉与中脉有一段相交,径脉端部分叉为2支,后翅翅脉退化,只有一根斜脉。

无翅蚜体长0.8-1.6毫米,卵圆形,红褐至黑褐色,触角比体稍长。

若虫:

体长0.7-1.0毫米,1龄时触角4节,2龄时触角5节,3龄和睦龄时触角6节。

   [生活习性]此虫以孤雌卵胎生方式繁殖,广西每年发生4代,整年或见,喜群集在香蕉心叶基部取食为害。

每年4月左右和9-10月间为发生高峰期,夏季高温时,蚜虫转移到植株下部或周围杂草上,冬季则停留于叶柄内或根部。

一般干旱年份虫害较重,有翅蚜出现亦多,而雨量充沛的年份则发生较少。

蚜虫传病,主要是用口器刺吸病株后,通过飞行或随气流迁至异地取食而蔓延扩散。

   [防治方法]①重点防止蚜虫传毒,发现病株应及时用药喷杀,并将病株连根挖起,埋于深坑,防止蚜虫再次吸毒传播。

②田间发生虫害时,应及时用药喷杀,可选用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50%抗蚜威均1500培稀释液;2.5%功夫、2.5%敌杀死、10%灭百可均5000倍稀释液;10.8%凯撒15000倍稀释液。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该虫对香蕉的为害主要是取食大棚幼苗及田间小苗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可将幼苗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6-27毫米,翅展33-46毫米。

头、胸及前翅褐

色。

前翅略带紫色闪光,有若干不规则的白色条纹,内、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自内横线前端至外横线后端,雄蛾有一条灰白色宽而长的斜纹,雌蛾有3条灰白色的细长斜纹,3条斜纹间形成2条褐色纵纹。

后翅灰白色。

腹末有茶褐色长毛。

卵:

半球形,初产黄白色,孵化前紫黑色。

卵块产,上覆成虫黄色体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8-51毫米。

头部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呈黑色、土黄色或绿色等。

中胸至第九腹节背面各具有近半月形或三角形的黑斑1对,其中第一、七、八腹节的黑斑最大。

中后胸的黑斑外侧有黄白色小圆点。

蛹:

长18-23毫米,示褐色至暗褐色。

第四至第七节背面近前缘密布小刻点,腹末有臀棘1对。

   [生活习性]该虫在广西每年可发生9代,在香蕉种植区无越冬现象,可周年为害。

成虫喜在蕉叶背面产卵。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仅留上表皮,2龄

后分散为害,5龄后进入暴食期。

幼虫6-8龄,历期11-20天不等。

幼虫有假死和避光习性。

高龄幼虫白天多躲在背光处或钻入土缝中,夜间活动取食。

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同红缘灯蛾的防治方法。

中华稻蝗

  

   中华稻蝗属直翅目,斑腿蝗科,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该虫食性杂,为害香蕉主要是在苗期,咬食幼嫩蕉叶,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成虫:

雌虫体长19-40毫米,雄虫15-33毫米,褐绿

色,体背黄褐色,体侧和足绿色,头胸两侧自复眼后方有1条黑褐色纵带直达前翅。

前翅远超过后足腿节顶端。

雄虫肛上板基部两侧无明显横褶,下生殖板短锥形;雌虫产卵瓣外缘具齿状刺列,下生殖板具明显的侧沟,后缘具4齿,中间2小齿相距较近。

卵:

长约3.5毫米,在卵囊内不整齐地斜排。

蝻:

形似成虫,但无翅,一般6龄,体色变化大,2龄以上绿色至黄褐色,头胸两侧的黑褐色纵纹明显。

3龄可见翅芽,末龄翅芽伸达第三腹节。

   [生活习性]广西每年发生2代,以卵在田埂或田边杂草地中越冬,飞速年4月陆续孵化,一年中5-11月都有成虫和若虫活动。

成虫活跃,能飞善跳,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的趋性。

雌虫交尾后经20多天产卵,每雌可产卵一

至数块不等,每块有卵十余粒至百余粒,且喜在低洼、湿润、杂草丛生、向阳的沙质土中产卵。

低龄若虫有群集性,老熟后分散活动,在夜间和晴天中午藏于荫蔽处,上午和傍晚前活动较盛。

周边杂草丛生的蕉园或苗圃常遭为害。

   [防治方法]①铲除香蕉地周边的杂草。

②蕉苗遭为害时,及时用药喷杀。

可选用40%乐果、80%敌敌畏、40%乙酰甲胺磷均1000倍稀释液;25%杀虫双600倍稀释液;2.5%功夫、2.5%敌杀死、20%速灭杀丁均4000倍稀释液。

蜗牛

  

   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俗称蜒蚰螺、水牛、天螺,较常见的有同型巴蜗牛和灰巴蜗牛,在我国分布较广。

其食性很杂,对香蕉的为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特别是苗期叶子,常被咬得破烂不堪。

   [形态特征]同型巴蜗牛:

成贝:

贝壳扁球形,壳高12毫米,宽16毫米,有5-6螺层,壳顶钝,缝合线深。

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常有1条暗褐色带。

壳口马蹄形。

卵:

圆球形,白色。

幼贝:

形似成贝,细小,初孵时半透明,隐约可见乳白色肉体。

灰巴蜗牛与同型巴蜗牛的区别为:

其贝壳为圆球形,壳高19毫米,宽21毫米,壳顶尖,壳口椭圆形。

   [生活习性]两种蜗牛常混杂发生,每年繁殖1代,以成贝或幼贝在作物秸秆堆下面或冬作物根部土中越冬。

成贝在4-5月间产卵,每雌产卵数十至二百多粒。

初孵时幼贝只取食作物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常将作物叶片食成孔洞或折断。

蜗牛喜生活于灌木丛、草丛、乱石堆、村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中以及温室、菜棚、畜圈周围的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适应性广,多在黄昏后至清晨活动。

   [防治方法]①结合中耕除草铲除其隐藏的场所。

②用草堆诱捕。

③人工捕捉。

④药剂防治:

选用8%灭蜗灵颗粒剂或10%蜗牛敌(多聚乙醛)颗粒剂,按每公顷10-15千克拌干细土150-200千克,傍晚撒施于田间,也可用6%密达颗粒剂,按每公顷6千克拌干细土或细沙,撒施于土面。

缘灯蛾

  

  红缘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该虫也时常为害香蕉大棚杯苗叶片,蕉园刚栽植的小苗亦会受害。

   [形态特征]成虫:

头颈部红色。

腹部背面桔黄色,但第一节白色,自第二节起每节前缘呈黑色带状,腹部腹面白色。

前后翅粉白色,前翅前缘鲜红色,中室上角有一黑点,后翅中室端部常具新月形黑斑。

卵:

圆球形,淡黄色,产成块。

幼虫:

低龄幼虫体黄色或橙黄色

,体毛稀少,毛瘤红色,3龄后毛瘤轻工业色。

5龄后虫体棕褐色,除第一节及末节外,每节都有12个毛瘤,毛瘤上丛生棕黄色长毛。

气门和腹足红色。

蛹:

长22-28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胸腹部交界处略缩成颈状,第五、六腹节腹面有2个明显突起,中央凹陷。

腹末有长短不一的臀棘8-10条。

蛹外有黄褐色半透明丝状薄茧。

   [生活习性]该虫以蛹越冬。

成虫羽化后1-4天开始产卵,卵产于蕉叶背面。

初孵幼虫群集取食,遇惊扰时吐丝下垂扩散为害。

3龄以后蚕食叶片,使蕉叶残缺不全。

幼虫共7龄,历期30-45天,可转株取食多张蕉叶。

老熟幼虫可在各种缝隙中化蛹。

   [防治方法]①蕉苗大棚应装好防虫网。

②发现大棚内及蕉园蕉苗上有卵块和幼虫时及时摘除和捕杀。

③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敌杀死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50%甲胺磷1000倍稀释液喷杀。

香蕉象鼻虫

  

  危害香蕉的象鼻虫(也称象甲)有假茎象鼻虫和球茎象鼻虫两种。

   香蕉假茎象鼻虫

   

(1)危害症状

   香蕉假茎象鼻虫是我国蕉区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

主要以幼虫蛀食假茎、叶柄和花轴,造成大量纵横交错的蛀道,妨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影响植株的生长。

受害植株往往枯叶多,生长缓慢,干细小,结果少,果实短小,植株易受风害,有时果实不下弯或断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给香蕉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2)形态特征

   香蕉假茎象鼻虫有大黑型和双带型两种,彼此能互相交配产卵,田间出现的概率几乎相等。

前者全体黑色,后者体色红褐色,前胸背板两侧有两条黑色纵带纹。

身体长筒形,雌虫体长平均13.3毫米,体宽平均4.6毫米,喙长4.0毫米;雄虫体长平均11.9毫米,体宽4.1毫米,喙长3.5毫米,喙圆筒形,略向下弯。

复眼半月形,生于喙的基部,左右眼在喙的腹面接触,触角膝状,索节六节。

前胸背板长宽比1:

0.7,两侧密布刻点,中部除背中线两旁分布1、2行不规则刻点外,其余部分平坦光滑,中胸小盾片小,近舌形,附节五节,第三节扩大如扇形,下腹面密生短绒毛,第四节很小,第五节具两个离生爪。

翅两对,鞘翅有肩,具明亮光泽,后翅膜质。

卵长椭圆形,表面光滑,乳白色,长2毫米,幼虫淡黄白色,肥大,无足,头壳红褐色,后缘圆形。

蛹为离蛹,乳白色,长约16毫米。

   (3)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

   成虫畏光,多群居,栖息在湿度较大的腐烂叶鞘内侧,夜间外出活动、交尾和产卵。

较耐低温,多躲在烂蕉头内安全越冬,耐饥饿力极强,耐湿怕干。

高湿条件下2个月不饿死,低湿环境2~3天即死亡,高湿夜间可短距离迁飞。

寿命多数在200天以上,12.6℃能正常产卵,但夏秋最适温为20~25℃,高温对产卵有抑制作用。

多危害龙牙蕉,其次是香蕉,大蕉较少危害。

成虫喜欢选择1.5米以上蕉株产卵,产卵期较长,多数70天以上,每年中产卵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初和10月下旬,卵产在表层叶鞘组织内空格中,通常每格只产1粒,产卵处叶鞘表层常流出透明胶质粘液。

卵经2~8天孵化,孵化后幼虫多数在原地附近蛀食3~4天,后来先向假茎内蛀食,继而向上或向下钻蛀,有的可蛀食至果轴部分,一般不蛀食球茎。

低龄幼虫则多数分布在中下部及中心部分,高龄幼虫则多数分布在中上部或外层叶鞘。

幼虫不耐水浸,泡浸12小时即大部分死亡。

老熟幼虫多蛀食到表层叶鞘作茧化蛹,水浸或曝晒5~7天即可杀死其内的蛹。

   香蕉假茎象鼻虫在广东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幼虫在隔年留头老蕉茎内越冬。

每年4~5月和9~10月是成虫发生的两个主要高峰期。

   (4)防治方法

   对于虫害较重的旧蕉园,必须贯彻"农业防治压低越冬幼虫基数,化学防治大量杀死产卵前期成虫"的防治原则。

   ①圈蕉。

每年3~4月,结合清园,圈除枯烂叶鞘,捕杀成虫,钩杀叶鞘蛀道内的幼虫。

   ②挖除隔年旧蕉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幼虫大量化蛹之前,挖砍旧蕉头假茎残体,放入水中浸7天以上,或纵切成4等分曝晒5天以上,杀死幼虫。

   ③每年4~5月和9~10月成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于傍晚喷洒乙酰甲胺磷、久效磷、嘧啶氧磷、巴丹、杀虫双等杀虫剂,自上而下喷湿假茎,毒杀成虫。

未抽蕾植株可于把头处放10克3%峡哺丹或3.6%杀虫丹毒杀蛀食幼虫。

   香蕉球茎象鼻虫

  

(1)危害症状

   香蕉球茎象鼻虫主要危害香蕉球茎,以幼虫蛀食,在球茎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

被害植株叶片卷缩变色,枯叶多,结实少、严重者球茎腐烂致死亡或抽不出蕾。

但该虫在我国各产区较少见。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1毫米,全身黑色或黑褐色,具蜡质光泽,密布刻点,前胸中央纵线的中段留有一条光滑无刻点的直带纹,足的第三跗足不呈扇形,其他形态和虫态近似假茎象鼻虫,但略小。

   (3)生活习性

   香蕉球茎象鼻虫在华南地区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整年均可发生,广东多发生于3月初至10月底。

一代历期夏季30~45天,冬季82~127天。

夏季卵期5~9天,幼虫期20~30天,蛹期5~7天,但越冬代幼虫90~110天。

成虫畏光,具群居性,多栖息于球茎附近或残株中,夜间爬出活动。

卵产于球茎表面,孵化后幼虫即向球茎内部蛀食,在球茎内形成虫道,使周围组织变黑,中央充满红褐色排泄物。

老熟幼虫向外移动蛀食,并于虫道中化蛹,羽化后成虫仍暂居于虫道中。

   (4)防治方法

   ①采用无虫吸芽或组培苗种植。

旧蕉园应经常清园,清走旧茎残株。

   ②设陷阱诱杀。

采收后留蕉头1个月诱幼虫,然后将蕉头破碎杀幼虫。

   ③虫口多时,蕉头附近施3%吠哺丹或3.6杀虫丹10~20克或其他长效内吸性杀虫剂。

香蕉网蝽

  

 成虫及若虫在香蕉中下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吸食点呈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成黯淡灰黄色。

旱季猖獗,可用敌百虫喷施,注意药液喷于叶片背面。

 

香蕉花蓟马

  

  

(1)危害与发生情况

   香蕉花蓟马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终年均发生。

虫体极小,能飞会跳,抽蕾后未开苞时苞内已有蓟马钻入危害。

对幼果的危害主要是在果上产卵,引起果皮组织增生木栓

化,后期呈凸起小黑点,似香蕉黑星病危害,用手摸时有粗糙感,影响果实外观及耐贮性。

有时也吃食幼果果皮,使果实出现锈斑。

   

(2)防治方法

   香蕉刚现蕾时就应喷药防治,可喷40%乐果600~800倍液3次,4~5天1次。

断蕾后结合防黑星病和炭疽病再喷1~2次。

花期要喷得充分才能收到效果。

也可用敌杀死等内吸性药剂注射花蕾防治。

在菲律宾,有一种特制的喷雾器,既可喷雾,也可注射花蕾,对防治花蓟马十分有用

香蕉红蜘蛛

  

   也称皮氏叶螨,在广东、福建、台湾省有分布,主要为害蕉叶,引起叶片早衰、枯干,发生较为普遍。

   形态香蕉红蜘蛛(TetranychuspierceiMcGregor),成虫身体呈红褐色,足为白色透明,足Ⅰ跗节具2对典型的双毛,体末仅具1对肛侧毛,雄性阳茎无端锤,钩部微成"S"形。

卵淡黄色。

   发生规律及习性成虫居于叶背,有群集性;雌虫产卵时,单粒产于叶背面,并以分

泌液将卵固定,以免散失。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性,受精卵则发育成雌性。

若虫、成虫均吸食叶片的汁液,多在叶背面活动经为害老叶片为主,被害部分细胞变为红褐色,多沿叶脉或支脉发生。

广东珠江三角洲蕉区该虫在8-10月份繁殖迅速,种群数量大,受害部位首先在叶背褪绿转黄,严重时叶片下面也呈淡黄色。

杀虫剂使用不当,杀伤天敌太多,也可导致此虫大量发生造成灾害。

   防治方法红蜘蛛天敌很多,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为害,个别蕉园受害严重时可喷药防治,采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50%螨代治1500-2000倍或20%速螨酮3000-4000倍均匀喷雾叶背,有较好的防效。

香蕉其他偶发性害虫

  

   1.红蜘蛛

   虫体细小,红色,主要在叶背吸食,使叶片失绿变为灰褐色,加速叶片干枯。

高温季节(7~11月)发生多,有时1片有上千头红蜘蛛。

   防治方法红知蛛有许多天敌,因此其一般存活数量不多,为害性不大。

别蕉园为害大时应喷药防治,一般杀螨剂如杀虫脒、三氯杀螨醇1500~2000倍液,加0.1%洗衣粉等粘着剂,均匀喷洒叶背,即可杀死。

   2.蝗虫

   蝗虫体大、食量大,能飞跳,咬食嫩筒叶和幼果,使受害叶片残缺不全,受害果实产生伤疤,严重的失去商品价值。

一般8~11月发生多,靠近杂草的坡地、山地蕉园较多见。

防治方法可喷80%敌敌畏800~1000倍液等防治。

   3.全龟子

   成虫吃食蕉叶,幼虫(蛴螬)在地下吃蕉根,4~6月为害,沙质地较多见。

   防治方法成虫可于傍晚喷90%敌百虫1000倍液,50%巴丹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500倍液,或其他胃毒杀虫剂。

幼虫可于根区撒适量甲基异柳磷、呋哺丹等。

   4.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幼虫咬食幼嫩心叶,尤其是试管苗种植的幼株,使叶片残缺不全,甚至把心叶全吃光。

白天常逃走不见。

   防治方法此虫较易杀死,一般杀虫剂如甲胺磷、敌百虫、水胺

硫磷等标定浓度,于傍晚喷洒植株即可杀死。

   5.香蕉毛虫

   香蕉毛虫身体灰黑色,披毒毛,主要咬食叶片和叶柄,食量也较大,发生量多时为害不轻,也影响田间操作。

一般6~11月发生多。

   防治方法可喷洒甲胺磷加速灭杀丁(2:

1)2500倍液杀死

防治绝招:

1、香蕉在花蕾期、幼果期,用“链霉素”混合液加灭扫利(常量),主要防治花叶心腐病、花叶病、束顶病等病毒病和虫害,同时增强授粉,增加坐果,壮苗壮果。

从苗心喷,使药液渗根为最好。

2、防治香蕉的炭疽病、枯萎病、黑星病、枯萎病,病毒病、细菌病,用“硫酸铜”混合液,防虫加灭扫利(常量)。

若象甲幼虫严重的植株,应从苗心加大药量,使药液渗根基部(应先试,以防某些品种对“铜元素”过敏,过敏品种,硫酸铜可减到10—15克安全)。

3、防虫,用“灭扫利”混合液,可快速击毙蚜虫、卷叶虫、象甲等各种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