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2119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作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话题作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话题作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话题作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话题作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素材.docx

《话题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素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话题作文素材.docx

话题作文素材

一、诚信

(一)标题

1.诚

2.浅谈诚信

(二)题记

1.诚信,是不取他人院外之梨的“我心有主”;

诚信,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胸怀;

诚信,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坦荡风度。

2.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诚信,立人之本,齐家之道,治国之策,交友之基,经商之魂。

(三)事例

1.超人李嘉诚——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实力和信心的象征

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

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

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

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

“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

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

“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

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

”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

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2.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

“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

“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

“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

“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

“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四)名言警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3.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五)开头结尾

诚信似山,沉稳肃寂;诚信似河,执着向前;诚信似光,照亮人心。

因为诚信,时间创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为诚信,一个个英雄展露风采;因为诚信,生命之舟得以远航,尽显风采。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的传承后仍然光彩依旧。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用心去维护诚信。

我们,应当在诚信的灯光指引下,大步向前,走回过去那个纯粹而诚信的时代。

这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心灵的升华。

我诚信,我无悔。

二、谦让

(一)标题

1.用谦让谱写和谐乐章

2.谦逊

(二)题记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三)事例

1.谦让是一种美德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

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

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高兴。

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

”戴震回答:

“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

“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

”戴震说:

“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2.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

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3.徐悲鸿改鸭子

据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

"先生您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

您画的是麻鸭,雌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

"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

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

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

4.谦虚谨慎应该一以贯之(李自成骄奢毁功业)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

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四)名言警句

1.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

2.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3.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五)开头结尾

谦让是一缕春风,吹散了灰尘,吹走了自私;谦让是一场细雨,滋润了心田,洗净了身心;谦让是一泓温泉,融化了冷漠,温暖了人心。

谦让使我们高尚,谦让使我们明智,学会谦让是我们生活的因素,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要武器。

谦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用谦让谱写和谐乐章。

三、勤俭

(一)标题

1.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2.热爱劳动,勤俭节约

(二)题记

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2.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三)事例

1.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

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2.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的女王,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

“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3.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4.据记载,窃国大盗袁世凯生活上奢侈腐化,但常常装出一副廉洁的样子。

一次,他故意在吃饭时召见内阁成员,当大家来到他的住所时,只见他正端着一碗小米粥,就着一条红烧鲫鱼吃得津津有味,时而从一个佐料瓶往碗里倒些什么。

内阁成员见了,都赞道:

“总统生活这么俭朴,我辈值得仿效。

”事后,卫士告诉大家,那是仿效不了的。

总统吃的是西北上等小米,且都是一粒粒精心挑选出来的;那鲫鱼是有名的洪河鲫,为了保鲜,是专门放在猪油里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运到京城的;就是那佐料,也是东北的千年老山参和鹿茸做成的。

此言一出,众人哑然,竟“如此廉洁”!

(四)名言警句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

2.节俭是一门艺术,它能使人最大限度地享用生活。

——萧伯纳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五)开头结尾

我们历史悠久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

五十六个团结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物质文明和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神奇瑰丽,丰富多彩,尤其形成了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

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劳动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俭节约是理想成功飞翔的翅膀。

我们当代青年要握紧这把宝贵的金钥匙,打开知识宝库,把万物化为黄金,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责任

(一)标题

1.爱是责任

2.对自己负责

(二)题记

1.几万年前,人类茹毛饮血;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几十年前,人类登上月球……人类在告诉人类:

人,需要责任。

2.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

(三)事例

1.陈金水献身祖国气象事业

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高原。

他在世界屋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

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年。

青藏高原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终年积雪,万里无人。

由于低压高寒,他吃不上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蔬菜。

由于缺氧,落下了心血管疾病。

他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勇于承担责任的卡特总统

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

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

“一切责任在我。

”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

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老板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对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

卡特总统的例子说明:

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在大家面前主动道歉,并承担责任。

3.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

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

对过失负责。

可他没钱,父亲说:

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

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我不知道,没有经历这件事里根还是不是现在的里根。

但我知道,他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让他懂得:

犯了错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拥有了至高无尚的灵魂和坚不可摧的力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别人心中就如同一座有高度的山,不可逾越,不可挪移。

渴望成功,那么,就先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4.因果(不负责任的后果)

大仲马和小仲马父子同为举世闻名的作家,为他们的家族取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一般人都会以为父子俩的关系一定非常密切,其实不然。

小仲马并不认大仲马这个父亲,小仲马写作和大仲马也没有任何关系。

原因在于,年轻时的大仲马生活极不检点,跟小仲马的母亲———一名女工发生了情感纠葛,而且生下了小仲马。

更为遗憾的是,大仲马并不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不但抛弃了小仲马的母亲,而且也不认小仲马这个儿子,这些在小仲马的内心留下了很深的创伤。

如此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小仲马一颗痛苦的心灵。

其实人们从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中也可以看出,他是那样关注下层女性,对她们抱有骨肉相连的同情。

其实,这些和他母亲的人生遭遇不无关系。

小仲马一生写过20多个剧本,基本上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而作品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大都与道德有关。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小仲马每篇作品里的每个文字都在谴责大仲马对他们母子不负责任的轻浮态度。

一切都有因果的,不是吗?

(四)名言警句

1.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2.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

3.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

(五)开头结尾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着多重的身份,而每一个身份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人活世上,就要肩负起这些责任。

是否重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我坚信,只要一个人重视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就会受人尊重、尊敬。

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被人们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五.进退

(一)标题

1.善博弈者知进退

2.知进退,才能成功

(二)题记

1.退一步,海阔天空

2.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三)事例

1.知进退的范蠡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他出身于贫贱,但博学多才、胸藏韬略,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与文种同事辅佐越国勾践辅佐越国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

越灭吴后,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

而此时的范蠡认为在有公於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践为人,虽可跟他共患难,却难以跟他同安乐,于是就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鸱夷子皮。

后来迁来至陶,利用自己的出色的才干经营商业,最终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

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

2.曹操:

统筹全局,进退从容

①远征乌桓,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

曹操从无终人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

在田畴的引导下,直指乌桓老巢柳城。

乌桓大败,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

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

“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

”遂率军还师。

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

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

“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②曹操为报父仇进攻徐州,后方濮阳被吕布偷袭得手。

曹操回军与吕布对抗,苦战后将吕布赶走,吕布被迫流落徐州。

此时长安城内,李傕与郭汜发生争执,汉献帝被贾诩放走,献帝向曹操和袁绍求援,袁绍不理,曹操此时并未着急与吕布决战,立刻与吕布讲和,率军逢迎天子,达到“奉天子而令不臣”的目的,随后一举消灭吕布。

③延津之战,袁军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

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

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

(四)名言警句

1.知之所以不殆——老子

2.一念之欲不能制,则祸流于滔天。

——程颐

(五)开头结尾

生死存亡人生路,进退选择一念间。

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一生就能畅通无阻,所向披靡。

反之,终身都会枉费心机,一事无成。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称“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是“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之一。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坚持固然重要,但学会适当的放弃和退让更是一种智慧。

六.新旧

(一)标题

1.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2.去旧迎新

(二)题记

1.新生的总在替代垂死的、消逝的。

死亡,同时也就是新生命的萌芽。

——《回忆高尔基》

2.不要让自己活在别人的影子下,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影子。

(三)事例

1.鹰活四十年之后就要磨掉旧喙、旧指甲,拔掉旧毛,以求新生。

2.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

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

“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

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

”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

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

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3.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

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

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

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4.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

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

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

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四)名言警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旧事物是虚弱的,生活的新形式一旦形成,所有邪恶、腐朽、有毒的东西就会被镇压下去和消灭掉——《旧事》

(五)开头结尾

哲学上讲,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是发展的实质.但实际上新旧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简单关系,新事物产生存在有必然性,旧事物存在也有合理性,谁也不能强求.新旧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实际上,没有绝对对立的事物存在,有的只是对立的思维,对立的行动.

不要用单一的新旧来划分事物,这样只会把人弄得越来越愚昧。

首先新旧只是时间的概念的延伸,其二新旧不绝对对立,再者新旧不是标准。

单一的新与旧,会让人产生思维的惰性,甚至让人根本就没有判断的能力。

这个世界旧瓶装新酒和新瓶装旧酒的事情一样多。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旧只是时间的概念,新旧不对立,新旧需要包容。

而新旧的存在需要的是反思,不是一棒子打死。

我们正需要这种态度。

七.苦乐

(一)标题

1.忆苦思甜

2.苦乐年华

(二)题记

1.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2.人生苦乐交替更迭,对于苦乐都淡然处之

(三)事例

1.奥斯特洛夫斯基饱受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创作出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曾经说过:

“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伤痛作斗争。

”但当他取得创作的辉煌成就之后,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苦中作乐。

他无比欣喜的总结道:

“再没有比战胜种种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了。

”他那以苦为乐的精神令人敬仰。

2.诺贝尔无可比拟的快乐

诺贝尔深知矿山和大的建筑工地不能没有炸药。

但试制炸药是要冒生命危险的,特别是硝化甘油这类烈性炸药。

许多人在爆炸声中丧生,许多人知险而退,诺贝尔则勇敢地坚持下去。

在4年中间,他进行了400次试验,发生了好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

诺贝尔就以不怕死的精神研制成功各种烈性炸药,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正如上海市最年轻的“科技精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马余刚所说:

“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探索,每天都可能有进展和突破口。

当你领先得出一个别人尚未知的结论,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3.人生最纯洁的乐趣

进化论的先驱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科学研究带给人以多方面的好处。

他说:

“这些工作,在我看来,就是追求真实知识的唯一法门。

这等工作还能给我们以真正的益处。

同时,还能给我们找出许多最温暖、最纯洁的乐趣,以补偿生命中种种不能避免的苦恼。

”拉马克的一生经常处于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但他一心扑在科研上,从中获得了最温暖、最纯洁的乐趣,无怨无悔地走完了人生道路。

他死后因无钱,竟无埋骨之地。

但他一生写出的《法国植物志》、《动物学哲学》和《无脊椎动物的自然历史》等科学著作,却使他的姓名永垂青史。

4.“给”永远比“拿”愉快

1907年,高尔基住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疗养,他的儿子马克西姆也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

有一天,他看到马克西姆在院子里栽花,非常高兴,一边连声赞扬:

“好!

好!

”一边前去帮忙。

后来,马克西姆出国了,高尔基常常在新栽的花前徘徊,他在想着什么。

不久,他给儿子写了这么一封信:

“你走上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

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走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美好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

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四)名言警句

1.如果说快乐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快乐的。

——赫拉克利特

2.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五)开头结尾

苦与乐不仅是人们物质或精神需要满足时的一种感受,而且是一种心境——受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影响的一种审美旨趣。

有人以酒为乐,有人以享受物质生活为乐,也有人以追求精神愉悦为乐,等等不一。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为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始终保持一种坦然积极的心态。

生命精彩与否在于自己的创造之中,人生既已苦短,又何必让旅程苦上加苦?

“你哭自己一个人哭,你笑世界与你同笑。

”何不乐对生活,与世界同笑,苦中乐一乐又有何妨?

八.美丑

(一)标题

1.人性中的美与丑

2.灵魂之美

(二)题记

1.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2.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

——爱迪生.

(三)事例

1.诸葛亮娶丑妻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但是他却娶了河南名士黄承彦之女阿丑为妻。

据说阿丑“黑面焦发”,十分丑陋,却聪明贤淑,知书达理,颇有内美。

可见诸葛亮在择偶时所看重的不是相貌而是人的内在素质

2.心灵的美才是永恒

七十年代初,十二岁的戴碧蓉为了抢救几个小孩,而失去了左臂和左腿。

长大后,她与退伍军人小苏成了家,小苏说:

“只有心灵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真正的美。

你的身体虽然残废了,但你的心灵比某些四肢健全的人更可爱。

3.马雅可夫斯基的光头

大画家列宾要为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画像。

到了约定的那天,他将原来的漂亮头发剃掉了,成了一个大光头。

询问之后列宾才明白,原来马雅可夫斯基认为,一个人的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