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2023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docx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1.基因:

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DNA或R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2.基因家族:

是来源于同一个祖先,由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而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而构成的一组基因,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编码相似的蛋白质产物,

3.基因簇:

指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串的重复单位,定于染色体的的特殊区域。

4.假基因:

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这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5.可逆性调控:

是指真核生物在内、外环境的刺激下所做出的适应性转录调控,是可逆过程,又称瞬时调控

6.发育调控:

是指真核生物为确保自身生长、发育、分化等对基因表达按“预定”和“有序”的程序进行的调控,是不可逆的过程

7.基因扩增:

为编码一特异蛋白质,其基因的拷贝数选择性地增加而其他基因并未按比例增加的过程称为基因扩增。

8.基因重排:

是指将一个调节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启动子旁从而启动转录的方式。

9.顺式作用元件:

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

10.反式作用因子:

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也称转录因子。

11.增强子enhancer:

真核生物中能远距离调节启动子以增强基因转录效率的DNA序列。

其增强作用与序列的位置和方向无关,增强子常在启动子的上游,也可以在基因内部,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

12.操纵子operon:

原核生物中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等组成的一个基因表达和控制单位,如乳糖操纵子。

13.启动子promoter:

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序列位点,一般处于基因的上游,包括至少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功能组件。

决定转录起始准确性和频率。

14.沉默子:

是真核基因中的一种特殊的序列。

能够同反式因子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15.结构域:

由DNA结合结构域,转录活化结构域及两者之间的连接区。

16.锌指结构:

DNA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结构基元。

是由一个含有大约30个氨基酸的环和一个与环上的4个Cys或2个Cys和2个His配位的Zn2+构成,形成的结构像手指状。

17.亮氨酸拉链:

DNA和蛋白质或蛋白质的结构单元。

两端肽链的两个α-螺旋疏水面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圈对圈的二聚体结构,亮氨酸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拉链”。

18.受体: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物质,它是一类能够识别和放大信号,进而传递到细胞内部,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个别为糖脂。

19.配体:

能够与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

20.断裂基因(interruptedgeneorsplitgene):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从而割断了对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所以真核生物基因又称为断裂基因或间隔基因。

21.三联密码子:

存在于RNA中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核酸组成的密码子称为三联密码子。

22.简并密码子:

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编码的现象叫做密码子的简并性。

其中的密码子称为简并密码子

23.同义密码子:

定义同一个氨基酸的几个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24.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在RNA上能够编码氨基酸的三个连续核酸称为密码子,而能够识别密码子并和其互补的位于tRNA上的三个核酸称为翻译密码子。

25.无义突变:

引起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为终止密码子,从而导致肽链合成终止的突变,称为无义突变或终止突变。

26.错义突变:

引起编码一种特异氨基酸的密码子成为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突变,称为存义突变。

27.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

是细胞中一类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或装配,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分子。

28.弱化子attenuator:

在细菌阻遏型操纵子中,第一个结构基因之前的一段起减弱基因转录效率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又称衰减子

29.核酶Ribozyme:

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酶。

30.同源重组(HomologusRecombination):

是指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

31.转基因动物:

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32.hnRNA(核不均一/核异质RNA):

又称核不均一RNA,mRNA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质量很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中间产物,称为核内不均一RNA,这种分子能部分地转变为细胞质中的成熟的mRNA。

33.中心法则:

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至RNA再传至多肽,DNA同RNA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而只能单向的从核苷酸流向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这是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34.基因表达:

生物的遗传物质随着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序的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执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

35.转录:

遗传信息从基因转移到RNA的过程。

RNA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并以基因序列为遗传信息模板,催化合成序列互补的RNA,包括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

36翻译:

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7.cDNA:

是由RNA反转录来的,为具有与某RNA链呈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或此DNA链与具有与之互补的碱基序列的DNA链所形成的DNA双链。

与RNA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的作用而合成

38.核小体nucleosome:

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呈珠状结构,由160∽200bp的DNA链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的核心上,通过DNA连接及一分子H1组蛋白形成染色质一级结构

39.转座子transposon:

位于染色体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可移动自身位置至同一细胞中其他DNA序列上许多不同位点的一段可的DNA序列,除含有与转座有关的基因外,还可含有药物抗性基因等,可赋予受体细胞一定的表型特征

40.GU-AG规则:

基因内含子5′端和3′端剪接位点的碱基排列规则,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端为GU,3′端为AG,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法则,又称为Chambon法则

41.感受态细胞:

经过理化方法诱导细胞,使其改变膜对DNA的通透性,即细胞处于最适摄取和容纳外来DNA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就称为感受态细胞。

如大肠杆菌经CaCl2处理,就成为容易受质粒DNA转化的细胞。

42.外显子(Exon):

真核基因原初转录物中通过RNA拼接反应而保留于成熟RNA中的序列或基因中与成熟RNA序列相对应的编码DNA序列

43.内含子(Intron)原初转录物中通过RNA拼接反应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种RNA序列相对应的非编码DNA序列

44.SD序列:

原核生物中,启动密码子AUG上游-7~-12bp有不同长度的,能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的保守序列,在核糖体与mRNA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45.信号肽:

能启动蛋白质转运的任何一段多肽。

多数位于N-末端13~16个疏水氨基酸残基。

能够与膜受体结合产生通道,引导肽链实现跨膜转运。

信号肽引导的肽链运转是属于翻译-运转同步机制。

46.SRP(信号识别颗粒):

识别核糖体上新生肽末端的信号,顺序并与之结合,使肽合成停止,同时它又可和ER膜上的停泊蛋白识别和结合,从而将mRNA上的核糖体,带到膜上。

SRP上有三个结合位点:

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二、简答: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复制比较?

比较类别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起始位点

多个起始位点,线性,多复制叉

单起始位点,环形

复制时间

只在细胞分裂的S期,一次复制到结束前不进行其他活动

多重复制同时进行

聚合酶种类

有5种聚合酶,需要Mg2+参与

有3种,主要为DNApolⅢ

末端补齐

端粒酶

以多联体的形式补齐

RNA引物的去除

由核酸外切酶MF1去除

由DNApolⅠ外切活性去除

相同点:

1底物均为dNTPs四种脱氧核苷酸;

2复制过程均为:

起始、延伸、终止;

3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4均为半保留和半不连续复制方式。

真核和原核生物的mRNA的比较

名称

空间时间

前体mRNA

肽链数

起始密码子

真核生物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数量>成熟mRNA

一条肽链

AUG

原核生物

同空同时

数量<成熟mRNA

多种肽链

AUG,GUG,UUG

2,翻译-运转同步机制(过程)?

1游离的核糖体组装—翻译起始;

2位于多肽链N-端的信号肽首先被翻译;

3SRP与核糖体,GTP以及带有信号肽的新生蛋白质结合,此时肽链延伸暂时停止;

4核糖体-SRP复合物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5GTP水解释放SRP,SRP离开进入新一轮循环;

6肽链重新开始延伸,并不断向内腔运输;

7信号肽被切除;

8多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解离并回复的翻译起始前的状态

4,试述蛋白质的运转方式?

(1)翻译-运转同步方式(第3题)

(2)翻译后转运机制

例:

线粒体膜运转蛋白质方式:

1翻译形成的蛋白质前体,由成熟的蛋白质和一段前导肽组成;

2运转是需能过程;

3转运过程:

首先由外膜上的Tom受体复合蛋白识别与Hsp70或MSF等分子伴侣相结合的待转运的多肽,通过Tom和Tim组成的膜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腔。

PS.前导肽的作用和性质:

作用:

引导线粒体蛋白质前体进入线粒体内;

特点:

1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分散于不带电荷的氨基酸之间;

2缺少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

3含羟基的氨基酸含量较高;

4有形成双亲α-螺旋结构的能力。

叶绿体蛋白的跨膜转运:

5,试述蛋白质前体加工有哪些方式?

1N-端fMet或Met的切除:

肽链未完成合成前,甲硫氨酸即被提前切除;

2二硫键的形成:

两个半胱氨酸在链内或链间形成二硫键;

3特定氨基酸的修饰;

4切除新生肽链的非功能片段。

6,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即是基因的表达过程: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基因的转录:

1转录起始:

RNA聚合酶和转录起始因子与启动子结合,DNA双链打开,转录复合体延编码链由5`→3`端方向合成RNA链;

2转录延伸:

当RNA聚合酶合成一小段RNA(10个碱基左右),转录进入延伸阶段。

3转录终止:

当RNA聚合酶转录了整个基因后,在终止因子的作用下停止转录并释放RNA产物,同时从DNA链上解离。

mRNA的翻译:

1翻译起始:

核糖体小亚基同多种起始因子识别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起始密码子识别后大亚基结合上去,翻译开始;

2翻译延伸:

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点,然后通过将肽链从P位点的tRNA转移到A位点的氨酰tRNA来形成肽键。

最后核糖体移位至下一个密码子;

3翻译终止:

当核糖体遇见终止密码子时肽链合成终止。

PS.翻译后的肽链需经过复杂的加工,修饰和折叠才能形成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

8,如何由一个已知基因扩增另一个与其有亲缘关系的未知基因?

 

9,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10,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与机制?

 

12,从不同角度阐述DNA是遗传物质的依据(实验和结构)

 

一、转座作用的遗传效应:

转座因子转座所产生的遗传学效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引起插入突变失活:

插入突变失活是转座的最直接效应,但转座也可以通过干扰宿主基因与其调控元件之间的关系或改变DNA的结构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一般说来,转座子的插入使插入区的基因失活是因为正常的转录和(或)转译受到阻碍,但偶而也可由于插入而激活有关基因的转录。

另外,转座子插入靶序列后在受体DNA中形成3-12bp的正向重复序列,在切离后可能就给DNA留下一小段多余的靶位序列,从而导致编码的突变。

2插入位置上产生新的基因:

如像Tn上带有抗性基因,那么它不但造成一个基因的插入突变,同时在这一位点上出现一个新的抗药性基因。

3引起染色体畸变(缺失,倒位):

其中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同源转座子发生交换。

如果两个反向转座子配对并交换,在它们之间的部分可能发生倒位;如果两个同向转座子配对并交换,在它们之间的部分可能发生缺失,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内异位交换,即交换序列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点。

这样的交换也可能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及同源染色体之间,称为染色体间异位交换,染色体间异位交换导致重复和缺失的产生。

4引起生物进化:

 

二、阐述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及其调控机制

(1)组成

1结构基因:

lacZ: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Y:

半乳糖苷透过酶基因,lacA:

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基因;

2调节基因(lacI);

3操纵序列O;

4启动子P阻遏物诱导物;

(2)机制:

包括正负调控两种机制

1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1)当细胞内有诱导物乳糖时,诱导物结合阻遏蛋白使其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此时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形成开放式启动子复合物转录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

2)当无诱导物乳糖时,调节基因I编码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O结合,从而影响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结构基因不能转录

2CAP正调控

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3协调调节

乳糖操纵子中的调节基因I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三、试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异同?

类别

真核

原核

基因组量

结构庞大(3*109bp)

相对较小

基因表达

单顺反子

多顺反子

基因组成

内含子和外显子

无内外显子之分

基因编码组成

非编码区远大于编码区

均为编码区

基因重复

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很少有重复

四、简述真核生物加帽和聚腺苷酸化过程及机能(简述真核生物mRNA5’端加帽和3’端加尾的过程和作用)

1.加帽

(1)帽子结构:

含7-甲基鸟苷(m7G),主要有3种形式

1只在一些病毒mRNA中存在,无2’-O-甲基核苷酸

2在真核细胞及病毒mRNA中存在,有1个2’-O-甲基核苷酸

3只在真核细胞中存在,有连续2个2’-O-甲基核苷酸

(2)帽子的合成

甲基供体都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

需要3种酶:

核苷酸磷酸水解酶、RNA鸟苷酸转移酶、甲基转移酶

(3)加帽机制

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其结构的5’端都有一个m7G-PPNmN结构,该结构被称为甲基鸟苷的帽子。

鸟苷通过5’-5’焦磷酸键与初级转录物的5’端相连。

当鸟苷上第7位碳原子被甲基化形成m7G-PPNmN时,此时形成的帽子被称为“帽0”,如果附m7G-PPNmN外,这个核糖的第“2”号碳上也甲基化,形成m7G-PPNm,称为“帽1”,如果5’末端N1和N2中的两个核糖均甲基化,成为m7G-PPNmPNm2,称为“帽2”。

(4)帽子的功能

2保护mRNA5’端不被降解;

②为核糖体识别mRNA提供信号,提高翻译效率;

③作为进出细胞核的识别标致;

④提高mRNA的剪切效率。

2.聚腺苷酸化的机制

(1)合成

1在poly(A)位点切开正在转录的mRNA前体的磷酸二酯键

②在polyA聚合酶催化下,在3’-OH上逐一引入100-200个A碱基形成poly(A),即进行聚腺苷酸化

(2)poly(A)的功能

①增加mRNA的稳定性;

②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

③保护mRNA延长其寿命。

五、真核生物RNA加工过程主要有哪些内含子剪接方式

1核mRNA前体的剪接

1内含子内的一个腺苷酸的2’羟基进攻连接内含子5’端与外显子的磷酸二酯键,产生一个游离的外显子(5’外显子)与一个套环(lariat)结构(内含子+3’端外显子)的中间产物

25’端外显子的3’羟基进攻连接内含子3’端与外显子的磷酸二酯键,使两外显子连接起来,并产生套环状的内含子

2自剪接的内含子(self-splicingintrons)

(1)I类内含子的剪接机制

一般都是核rRNA基因的内含子(主要在纤毛虫中),还有一些是线粒体基因、叶绿体基因及细菌基因的内含子,在体内也进行自剪接

1外源鸟苷酸(GTP)的羟基进攻内含子5’端的A(连结UA的磷酸二酯键),释放出5’外显子(外显子1),并形成一中间产物

25’外显子3’端的羟基进攻3’外显子(外显子2)5’端的磷酸二酯键,使5’外显子与3’外显子连结起来,并释放出内含子

(2)II类内含子

主要存于线粒体基因、叶绿体基因及细菌基因中,在体外条件下可自剪接,剪接由2个转酯反应完成

1内含子本身的近3′的腺苷酸的2′-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5′端的磷酸二酯键,切开RNA链后形成套索状结构;

2上游外显子的自由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3’位核苷酸上的磷酸二酯键,内含子完全切开释放内含子环,上下游两个外显子通过新的磷酸酯键相连

3tRNA剪接(tRNAsplicing)

分2步进行,需要tRNA内切酶及RNA连接酶的参与

1由剪接内切酶把内含子切除

2由RNA连接酶把两个外显子连接起来

六、PCR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引物设计的基本要求。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DNA的体外酶促扩增技术。

(1)基本原理

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3′末端相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重复这一过程,即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

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解离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退火(复性):

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

(2)特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率高、重复性好、简便、快速、对样本的纯度要求低。

2引物设计要求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不应大于38bp,常规为23±2bp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

4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5引物3,端不能选择A,最好选择T

6碱基要随机分布

7引物自身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8引物5,端和中间△G值应该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

9引物5,端可以修饰,而3,端不可修饰

10扩增产物的单链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11引物应具有特异性

七、简述噬菌体对E.coli的侵染机制

1溶菌模式(lyticmode)

1噬菌体DNA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的RNA聚合酶进行转录,进一步翻译产生噬菌体蛋白质

2噬菌体DNA进行复制,从而组装出许多子一代的噬菌体

3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出这些子代的噬菌

2溶原模式(lysogenicmode)

1噬菌体DNA进入宿主细胞后,进行一些早期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其产物是进入溶原模式所需的(整合噬菌体DNA到宿主基因组所需的蛋白质)

2产生一种27kD的蛋白质(阻遏物),该阻遏物通过与2个操纵区结合,使得本身的大部分基因关闭,只剩下阻遏物的基因在表达

3噬菌体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与宿主DNA一起复制

3溶菌模式还是溶原模式?

1由cI与cro基因产物的竞争结果决定

a)cI取胜,进入溶原模式

b)cro取胜,进入溶菌模式

2CII(cII基因的产物)的浓度决定cI与cro谁胜谁负,CII越多,越容易进入溶原模式

3CII的浓度又取决于细胞内蛋白酶的浓度

a)生长环境好(养分丰富),细胞内蛋白酶浓度高,有利于溶菌模式的建立

b)处于饥饿状态,细胞内蛋白酶浓度低,有利于溶原模式的建立

 

八、简述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基本过程

1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

RNA聚合酶首先结合在双链上,寻找基因的调控区域,识别启动子序列,并与启动子特异性地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

2转录起始:

转录起始阶段是从RNA聚合酶结合在启动子上,使局部DNA序列解旋和解链、形成转录泡复合体开始,到形成由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最初几个核苷酸转录产物的复杂过程。

3转录延伸:

转录延伸时转录泡复合体随着RNA聚合酶沿着DNA双链的移动而向前滑动,前方的DNA双链不断解旋解链,暴露出新的单链模板区域,随着新生的RNA链的逐渐延伸,转录泡复合体前移,后面的DNA又恢复双螺旋结构。

4转录终止:

转录终止时,由RNA聚合酶识别转录终止信号,聚合酶从模板上脱落,停止聚合磷酸二酯键,转录复合物解体,释放转录产物。

九、简述原核和真核细胞在核酸翻译成蛋白质过程中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以mRNA为模板,经tRNA转运氨基酸通过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将氨基酸合成肽链,合成过程都要形成起始复合物,延伸过程都需延伸因子,并包括进位,转肽和移位三步

不同点:

1.mRNA真核生物的mRNA前体在细胞核内合成,合成后需经加工,才成熟为mRNA,从细胞核输入胞浆,投入蛋白质合成;而原核生物的mRNA常边合成边翻译。

2.真核生物mRNA含有“帽”和“尾”,为单顺反子,只含一条多肽链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时只有一个的启动点和一个的终点;而原核生物的mRNA为多顺反子,含有多个启动点和终止点,且不带有类似“帽”与“尾”的结构。

3.翻译的启动:

在翻译起始过程中,原核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起始RNA为tRNAfMet;真核为甲硫氨酸,起始tRNA为tRNAiMet。

4.终止:

真核生物只需一种终止因子(RF),此因子可识别3种终止密码子,并需要三磷酸鸟苷。

原核生物的终止因子有3种。

5.真核生物肽链合成较慢,原核较快

6.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不同

十、试述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调控表达的异同

1真核细胞转录的mRNA每条只翻译一种蛋白;原核同一条mRNA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