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1835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docx

最新代币制与行为契约

 

代币制与行为契约

第七章代币制与行为契约

本章将介绍两种特殊的行为矫正技术:

代币制和行为契约。

这两种技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它们的效果有很多专业研究文献提供支持,且这两个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打包起来使用,可以针对多个良好行为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既具有操作性,又具有灵活性等(Cooper,Heron,Heward,2007)。

本章要学习的内容有:

代币制的概念、优点、实施过程

行为契约的概念、实施过程

第一节代币制

一、代币制的概念

代币制(tokeneconomy)这一行为矫正策略常常在教育情境以及临床治疗中被使用,且都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即使是对普通的教育和治疗方法具有抵抗力的不良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效果(Kazdin,Bootzin,1972;Kazdin,1982;Paul,Lentz,1977;Corrigan,1991)。

所谓代币制,指的是运用代币对个体行为进行强化的一套行为改变系统,这一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Cooper,Heron,Heward,2007):

一张目标行为的详细清单;

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代币数,代币指的是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物体;

代币可以交换的支持性强化物清单,如喜欢的东西、活动或者其他奖励。

在代币制这一程序中,最关键的是代币,它对行为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但是它又不同于食物、活动、微笑、表扬之类的强化物。

在代币制中,代币所起到的是广泛性条件强化物的作用。

在正强化这一章中,我们提到,金钱是其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广泛性条件强化物,具有非常强大的强化作用。

代币制中的代币也是这样一种具有广泛性强化作用的条件强化物,由于其背后拥有多种支持它的可交换的强化物,代币具有其他无条件强化物所缺乏的强有力的强化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代币制常常被教师无意识地使用来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

比如,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老师常常会用五角星、粘纸等方式奖励孩子的各种良好行为,并规定糖果、额外的游戏时间、教师的表扬信、奖状等所需的五角星个数。

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学期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所获得的学分也是一种代币,当学分累积到一定水平时学生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也是一种代币),而毕业证书获得之后,就有机会去应聘较好的工作岗位。

因此,为了获得毕业证书,学生必须读满一定的学分,而为了获得学分,学生就必须通过课程的考试。

二、代币制的优点

代币制在教育领域和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存在以下一些优点:

(一)代币制对行为具有很好的强化效果。

代币制采用代币对行为进行强化,能够对行为的形成和维持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之所以代币比一般的强化物具有更加有效的强化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由于代币是一种广泛性的条件强化物,可以用来交换多种强化物,因此,对于行为的当事人来说,具有更好的吸引力。

代币很容易在个体行为出现后马上实施,因此,能够帮助个体很好地建立行为与代币之间的关系,增强个体对行为的自我约束。

行为的结果、进步更加显而易见。

在代币制实施过程中,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计算自己所获得的代币数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所获得的代币数的差距,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差距。

另外,也可以通过所获得的代币数形象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更能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

(二)使用代币可以延缓或者避免强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强化物饱厌现象。

在对行为进行强化的过程中,个体很容易出现对强化物的饱厌现象,因而影响到行为的强化效果。

采用代币对个体行为进行强化,有助于延缓或者避免这种饱厌现象。

由于支持代币的是其背后的一系列强化物,当代币累积到一定数量时,个体可以根据规则去兑换自己偏好的强化物。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决定是否兑换以及兑换何种强化物,拥有一定的自主或者选择权,因此,更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行为的维持。

(三)代币的价值及强化作用具有客观性。

对于当事人来说,强化物的价值有时会因为发放者的情绪变化而大打折扣。

但是,在代币制中,行为与代币之间的价值交换是固定的,代币与强化物之间的价值交换也是固定的,因此,即使代币发放者的情绪发生变化,代币的强化作用也不容易受到影响,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四)在教育领域,代币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领域,教师常常因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同而对学生的行为好坏做出不同的判断。

而代币制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有更好的客观的辨别,一当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目标行为,就发放代币。

同时,代币也可以成为教师开展简单数学教学的一种良好教学工具。

学生已经获得多少代币,还需多少代币才能交换哪一种强化物,如果要获得这么多代币,必须表现出什么行为。

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数学可以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于智力发展落后的学生来说,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

(五)代币制中可以引入惩罚程序

代币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对行为进行强化的程序,它可以结合惩罚一起使用。

在代币中可以规定良好的行为获得多少代币,同时也可以规定不良的行为需要剥夺多少代币。

个体通过经历代币剥夺的过程,体会行为所付出的代价,由此可清晰地建立起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的概念。

三、代币制的有效实施过程

代币制的实施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并详细地定义各个目标行为

在制定代币制的干预计划中,干预者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哪些行为是需要强化的行为。

通常代币制所针对的行为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组行为。

代币制中的目标行为要求是:

可以测量和观察的行为。

可以确定具体的成功标准。

所需要的技能个体都已经具备。

也就是说,个体目前完全有能力表现出这些行为(Myles,Moran,Ormsbee,Downing,1992)。

(二)选择可以用来对行为进行强化的代币

在代币制计划制定过程中,确定代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常,代币是可以马上对个体进行发放的实物或者具有象征性的东西,比如,粘纸、点数、可粘贴的五角星等。

如果是实物,通常都比较轻便、细小,很容易携带,如粘纸、可粘贴的五角星。

象征性的东西比如点数、计分符号等,这些符号除了能够在个体行为发生之后马上给予之外,还能够让个体清楚地看到,并且能够进行计数并计算出价值。

在代币的选择中要注意的事项具体如下。

1、所选择的代币在使用过程中是安全的。

也就是说,被作为代币的物体不会对个体产生伤害。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存在严重障碍的孩子来说,安全的代币意味着这些物体不是能够被吞咽的东西或者会引起外伤。

2、代币只有训练者才能控制。

换言之,个体没有能力可以复制这些代币,只有训练者可以控制这些代币的发放,而且代币只有在这个系统中才具有价值,这样才可以对个体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否则,代币容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假如选用了某种个体可能复制的代币,训练者就需要考虑采用什么符号来避免个体复制,比如,用不同颜色、签名或者记号等做出特殊的标记。

3、代币可以保存一段时间。

所选用的代币应该能够保存一段时间,因为代币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之后才会进行交换。

所以代币一般是可以很容易携带、储藏或者堆积的,如果可以用手反复多次触摸,对年幼以及障碍孩子来说可能更佳,更具有吸引力。

4、代币在个体行为发生时很容易被训练者拿到并发放。

代币选择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训练者能够在个体行为发生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地拿到,并能够及时地发放。

5、制作代币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和精力。

如果制作代币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和精力,那么就会使得干预实施的成本太高,导致代币制无法持续的风险就会加大。

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6、代币本身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

如果代币本身很具有吸引力,那么个体就会对代币本身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在获得代币之后,个体会花很多时间在代币的交流上,反而会分散个体对代币制、行为本身的注意,因而削弱代币的强化作用。

(三)确定支持性强化物

支持性强化物就是个体可以用代币进行交换的东西,存在于代币背后、支持代币的各种强化物。

研究者常常采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活动和常见的事物作为强化物,比如,玩非常流行的游戏、做一些很有吸引力的工作等,但是一般不太赞成使用满足个体基本需要的强化物,如食物。

支持性强化物的确定可以采用前面正强化一章中所提到的访谈法、调查法等。

(四)拟订代币交换系统

代币交换系统是代币制制定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内容。

这个系统主要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

1、确定行为与代币之间的交换关系。

即要指出什么行为可以获得一个或者多少个代币。

代币制中通常会有多个行为同时作为干预的目标。

但是每个行为所交换的代币值并不一定是等同的。

干预者可以根据行为的难易、重要程度来对行为的价值进行确定。

行为越难、越重要的,价值越高。

而价值越高的行为通常要求个体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

2、确定代币与支持性强化物之间的交换关系。

即指出多少个代币可以交换什么强化物。

要求代币数目越多的强化物,其价值也越高。

代币交换系统中行为与代币的价值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在代币制刚刚实施的阶段,应该让个体相对能比较容易地获得代币,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当行为出现次数逐渐增加的时候,个体所获得的代币数也会增加,能够交换的强化物就会增多,这就很容易导致代币的价值下降。

此时,就需要对行为与代币以及代币与强化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约定。

因此,在拟订代币交换系统的时候,就要预先拟定计划,确定干预的不同阶段个体获得代币的难易程度。

如果个体一直很轻松地获得代币,容易破坏代币以及强化物的价值。

当然,这一交换系统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具体调整。

(五)确定代币发放、强化物交换的形式

Myles及其同事(1992)认为,在代币制计划制定中,要确定代币发放和兑换的原则,即按照什么程序发放代币以及代币如何交换强化物。

训练者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跟当事人讲清楚规则,才不至于在实施中引起混乱。

(六)决定是否使用反应代价以及反应代价的具体内容

前面提到,比起正强化代币制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对个体的不良行为实施惩罚。

因此,在制定代币交换系统时,可以考虑是否纳入惩罚机制,即当个体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是否采取反应代价,以使个体减少不良行为。

如果决定采用这一方式,那么就要具体考虑有哪些不良行为可以采用反应代价,若不良行为出现将分别被扣除几个代币,该如何扣除。

可以预想到,如果实施反应代价,那么当个体因不良行为而被要求交出几个原本已经拥有的代币时,个体的情绪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拒绝、抗议等情况,因此,在制定计划时也要考虑,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应对。

(七)实施代币制

实施代币制通常有三个阶段:

一是代币制学习的阶段;二是代币制实际实施的阶段;三是代币制退出的阶段(Cooper,Heron,Heward,2007)。

开始实施时,训练者和行为当事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代币制,特别是当事人,需要明白什么行为是受到鼓励的、可以获得代币,每个行为可以获得多少代币;以及什么行为会被剥夺几个代币。

这段熟悉的时间长短依赖于当事人的能力水平。

如果个体的智力发展受到较严重的限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相对较长,如果个体的功能水平较高或者只有轻度的落后,那么结合语言指导与行为示范,个体学会代币制的时间就较短。

代币制的学习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向行为当事人详细地介绍代币制的整个代币交换系统,让个体了解什么行为可以交换多少个代币,多少个代币可以交换什么强化物以及什么行为会被剥夺几个代币。

然后就是示范代币发放的过程。

当个体表现出期望中的行为之后,根据代币交换系统的规定发放相应的代币,并结合社会强化物给予口头表扬。

第三步就是示范代币交换的过程。

要对个体详细说明代币可以交换的强化物。

如果可以交换的物质性的强化物都放在某个专门的地方,可以带当事人来到此处进行介绍。

当当事人已经拥有一个代币的时候,可以向其介绍可以交换的强化物,并询问其是否交换。

同时也需要向其说明如果不交换,再获得一个代币或者几个代币可以交换什么强化物。

通常能力较弱的孩子可能需要几次才能了解代币交换系统中的具体内容。

在采用代币制对个体进行行为干预时,要遵循强化的一些原则。

如,行为发生之后要及时地给予强化,以帮助个体建立行为与代币之间的密切关系;发放和交换代币的程序应该简洁明了,而且应该一致地实施。

这样有助于个体清楚地了解代币获得及交换的过程。

在实施中也要注意,即使在代币制中引入了反应代价的方式,干预过程中训练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采用代币来养成和增加良好行为,而不是采用反应代价来减少不良行为。

当个体的良好行为通过代币制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之后,就要考虑代币制的退出了。

实际上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设计好代币退出的方式。

代币退出的方式可以有:

一开始就采用社会强化物的方式如口头表扬、赞许的微笑与代币结合,这样社会性强化物可以在代币退出之后用来维持行为。

获得相同数目代币所要求的行为反应次数逐渐地增加,比如,原来做10道题目可以获得一个代币,但是现在提高要求要做20道题目才能获得一个代币。

代币制有效的时间逐渐缩短,比如在刚刚实施的一个月,代币制有效的时间为全天,但是一个月之后,代币制有效的时间是早晨8点到11点半。

第三个月则减少为早晨8点到9点。

调整支持性强化物的价值,系统地提高个体所期望的强化物的代币数量,对于个体不太期望的强化物,代币数则仍旧维持在原来或者比较低的水平。

这样,个体为了获得自己所想要的强化物,就必须获得足够多的代币,同时也必须克制自己不要将所获得的代币马上交换,这也有利于个体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

对于实物性的代币,可以设计渐隐的程序逐渐地退出。

拓展:

医院内精神病人实施代币制的步骤(Corrigan,1991)

对象:

住院精神病人

目标行为:

人际交往和自我照顾技能。

实施代币制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可以通过代币制程序提高的人际交往和自我照顾方面的技能。

即分析并描述每一个可观察到的目标行为,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对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等。

第二步,对每个目标技能所依赖的关系进行确认。

即确认每个目标技能发生之后代币的数量,比如,Harry如果准时就餐,就可以获得四个代币,梳好头发可获得一个代币。

如果参与的为多个人,每个个体因为某个行为所获得的代币可以有所不同,如George如果梳好头发可以获得3个代币,这依赖于个体该行为的具体表现水平。

第三步,要设计代币交换的一些规则,比如,每天代币可以交换强化物的时间,以及每个强化物所对应的代币的数目。

一般来说,每天用代币交换的强化物要有一个上限,这是基于病人身体健康的考虑。

第四步,按照上述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

四、代币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代币制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刚刚实施的阶段,由于此段时间是训练者和当事人都处于学习和熟悉代币交换系统的阶段,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容易挑战代币系统有效性的问题。

(一)代币管理的问题

在代币制实施过程中,代币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训练者首先要防止当事人偷拿代币,其次还要教当事人如何管理自己所获得的代币,比如将代币放在一个比较安全也很容易找到的一个地方;如果有多个当事人,还要教他们如何预防别人拿走自己的代币。

在代币管理中,会遇到人手不够的问题。

比如,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由于每天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很多,如果要对全班实施代币制,就会在人手方面产生问题。

因此,在实施计划时要对此问题有所准备。

如,可邀请学生作为代币的共同管理人员来协助代币的发放、安排代币与强化物之间的交换等。

如果学生无法参与代币的共同管理,那么教师就需要寻找其他工作人员来协助管理。

但是,若有学生或者其他人员参与到代币的管理中,那么就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使得代币制在实施过程中是一致的,对所有人来说是公正的。

(二)玩代币的问题

对于年幼的孩子或者有严重障碍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在获得代币之后出现玩代币的现象。

这种情况如果是在刚刚实施代币制的时候发生,可以允许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代币这种新颖的强化物,但是每次都要进行提醒和说明,如果此种情况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以考虑引入反应代价的方式对玩代币这一行为进行惩罚(吕静,1992)。

(三)采用不正当的方式获得代币的问题

由于代币可以用来交换个体所期望的强化物,个体常常会非常希望获得代币,因此,当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代币但又非常想要强化物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采用不正当的方式获得代币的情况(吕静,1992;伍新春、胡佩诚,2006)。

具体来讲,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类型:

采用偷窃的方式

个体可能会采用偷其他行为当事人或者干预者手中的代币,来获取足够换取强化物的代币数。

对于此种行为,训练者应该采取严厉措施加以制止,并可引入反应代价的方式对之进行惩罚。

同时也可通过对不同行为当事人手中的代币设置额外的记号,使得偷窃所获得的代币无法用来交换强化物。

采用仿冒的形式

在前面讲到设计代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强调过,所使用的代币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在这个系统中使用,但是仍旧可能会出现仿冒的情况。

对于这一问题,也可采用前面介绍过的处理偷窃的方式。

从其他人手中购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当手中的代币不足以交换所期望的强化物的时候,当事人也有可能会用钱去购买其他人手中的代币(如果这个代币制实施的范围是一个集体如一个班级),或者用其他物品如铅笔等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有时也可能会与干预者讨价还价,或者希望采取拖欠的方式预支未来的代币。

这些方式都有可能导致代币制失去效果,也很容易使个体养成另外一些不良行为。

(四)储藏代币的问题

也有一些个体虽然获得了很多代币,但是却是储藏代币,并不将代币拿出来进行交换。

这也不利于代币制的实施。

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鼓励个体将代币拿出来进行强化物的交换。

(五)支持性强化物供不应求的问题

在代币制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参与代币制的个体人数较多,且在某一时间都用代币交换某种支持性强化物的情况,此时可能出现支持性强化物供不应求的问题,以致支持性强化物只能分配给少数人,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为了公平地解决将少量的支持性强化物分配给谁这一问题,干预者可以对该支持性强化物实行拍卖制度,即将支持性强化物兑换给出价最高的人。

换言之,在代币制的实施中,支持性强化物与代币之间的交换关系不是绝对不可以变动的,可以根据具体的供求关系做一定的灵活调整。

拓展:

运用代币制对酗酒者的训练(Liebson,Cohen,Fallace,Ward,1971)

对象:

9名参加戒酒训练的皆为白人男性,年龄29-44岁,平均年龄36岁,都是长期酗酒的个体,酒龄超过5年,但没有因此受到脑损伤,或者存在晕眩等症状。

代币:

所采用的代币不是特别制作的代币,而是直接采用了金钱。

代币交换系统:

下表分别为代币制程序中行为所获得的代币以及代币与强化物、惩罚物之间的交换关系。

代币制中的关系:

获得代币

行为

强化物

电子工作

非技能性工作

0.5美元/小时

半技能性工作

0.75美元/小时

高技能性工作

1美元/小时

每周工作20、30、40个小时

每个阶段2美元的红利

教另外一个人技能

5美元/所教的人通过技能测验

保持房间整洁、干净

0.35美元/早晨和下午进行检查

接电话

0.35美元/天

代币制中的关系:

代币代价

物品、服务和错误行为

代价

房费

2.1美元/周

香烟

0.35美元/包

游泳池

0.25美元/1次

书、杂志和报纸

书报摊价格

在医院操场上散步

0.35美元/半小时

电影,球类节目

允许价格+交通费

假牙、眼镜等

医院价格

购物

商品价格

罚金

轻度犯规,如猥亵的话语

1美元

中度严重的犯规,如大声的骂人

5美元

严重的犯规

10美元(可上升到每周所挣收入的25%)

储蓄失败

每次现金花费的50%进入医院的研究基金

养老金

5美元/周,直到100美元

第二节行为契约

一、行为契约的概念

行为契约(contingencycontract或者behavioralcontract)指的是这样一份特殊的合同,这份合同对特定行为完成与特定奖励物(比如休息的时间、某种喜欢的活动等等)的获得与发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定(Cooper,Heron,Heward,2007)。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多种行为的矫正,如用于改善个体的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体重控制、生活作息习惯等等,同时也有利于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从其应用的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应用于学校环境的行为契约、应用于家庭的行为契约以及应用于临床干预的行为契约(伍新春、胡佩诚,2006)。

从其合同的形式来看,行为契约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单向契约,二是双向契约。

单向契约是对某个个体行为的单方面约定,而双向契约通常是两个或者以上的人双方彼此做出的行为约定。

通常双向契约实施得较多。

不管是单向契约还是双向契约,绝大多数的行为契约都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即任务、奖励物和任务完成的纪录(Cooper,Heron,Heward,2007)。

1、任务

行为契约的任务部分由四项内容组成,包括:

行为的主体即完成任务和获得奖励的当事人、个体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行为、个体必须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及任务完成必须达到的水平。

在这一部分,个体完成任务需要达到的水平被认为是整个行为契约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契约中,往往对这部分的内容要进行详细地介绍,如果能将个体所需达到的水平一步步清楚地列举出来或者将个体所需完成的子任务能够清晰地写出来,那么有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检核。

假如有特殊考虑的项目,那么也要在此部分写出来。

2、强化物

行为契约中必须对强化物进行说明,一些研究者认为此部分应该写得跟前面的任务部分一样的完整和准确(Ruth,1996)。

这也许与我们日常工作中常犯的一个问题有关。

我们往往能够将前面的任务写得很详细,但是对于强化物是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怎么发放强化物则没有这么仔细地进行约定。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的内容包括:

由谁判断个体的任务已经完成以及由谁来控制强化物的发放。

强化物是什么。

完成任务的个体什么时间可以获得该强化物。

在任何一个行为契约中,个体成功完成任务之后能否及时获得强化物都是非常关键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强化物不可能在任务完成之后马上发放。

而且有些强化物的发放往往有时间性,比如,看芭蕾舞剧、听交响乐等。

对于这样的强化物,更有必要在契约中做出发放时间的约定。

强化物的发放数量。

契约中必须说明,当个体成功完成任务之后,可以获得的强化物的数量是多少。

也可对特殊的奖励处进行说明,比如,当事人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该如何进行奖励。

备注:

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行为契约中引入惩罚机制的话,在任务中要增加对不良行为的具体说明,通常写入行为契约的不良行为与约定的良好行为是相对的。

另外,还要在强化物基础上增加对惩罚物的说明,包括:

由谁判断个体出现了不良行为以及由谁来实施惩罚;惩罚物是什么;出现不良行为之后什么时候给予惩罚物;惩罚物的数量。

3、行为纪录

这一部分记录了个体完成任务的情况。

它主要可起到两个作用。

一是对个体任务完成以及强化物发放的情况进行纪录,以便为所有可能查阅这一个体干预情况的人和团体提供书面的依据。

二是有了这一部分,当个体完成任务之后,就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标签符号如笑脸、五角星等对个体任务的成功完成给予标记。

这种标记有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能够帮助个体约束自己,直到成功完成任务并获得强化物。

行为当事人在成功完成任务并获得奖励之后,可将自己的感想写在此处。

这种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有助于个体在未来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

二、行为契约的实施

从表面上来看,用行为契约对个体行为进行控制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行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