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1732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docx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

学院学生工作年度总结

  立足创新,提升内涵,推动学生工作协调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xx年学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地学院学生工作把握新形势,紧扣主旋律,着眼未来做好当下,在工作实践中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学习提升内涵,坚持五个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工作上水平、出实效。

  一、提升创新能力,队伍建设内涵发展作保障

  1.五位一体,凝聚育人合力。

规范五位一体育人队伍,学院现有班主任61人,新生班主任100%为副教授以上职称,班主任根据工作核算绩效津贴,提升育人成效。

院领导、校友全年开展各类讲座22场次。

李振春获评省优秀研究生导师,郭雪娇获评优秀辅导员,谭宝海获评十佳班主任。

  2.多措并举,提升专业素养。

全年召开工作例会21次,举办辅导员沙龙9期。

辅导员累计外出参加培训32人次,调研走访10人次。

25人次考取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16人次参加专业团队,全面提升职业水平。

  3.协同创新,强化内涵发展。

团队全年发表论文15篇,主持并参与课题11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获各类表彰19人次,全面实现内涵提升。

  二、优化育人载体,思政教育人文发展显情怀

  1.主题教育提升素养。

以人文素养提升为主线,开展谈天论地系列讲座20余次,明德修身励志成才系列教育活动80余次,实现学生文理双向发展。

  2.播撒阳光守护心灵。

依托辅导员宿舍值班室设立心灵氧吧,开展心语面谈270余人次。

开展阳光护航系列团体辅导40余次、辅导员人均接访心理咨询30余人次,塑造阳光心灵。

  3.青春领航助推成长。

搭建副书记-辅导员-学生榜样多层培训平台,开展领头雁系列培训20余场。

设立优秀展台,领航青春向上育人氛围。

  4.网络阵地引领方向。

学院微信平台全年发稿446篇,粉丝达5060人,年阅读量34157人次。

微博粉丝1142人,发布微博1781条。

设立易班工作站,引领网络思政方向。

  三、狠抓工作落实,日常管理协调发展重实效

  1、严字把关,夯实管理。

辅导员每周两进宿舍、一进课堂,全年完成宿舍督查3893间,课堂督查850余节次,全面深入学生做好工作。

  2、细字入手,真心服务。

设立宿舍图书流动岛、布展价值观宣传板、生活服务小贴士,打造宿舍管理软环境。

与公安处联手制作安全教育视频,举办消防演练和高层逃生模拟3场,全年无一例安全事故。

  3、实字见效,培尖树优。

把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42.42%,涌现出1个全国示范团支部、1个山东省先进班集体、5个优良学风班,1名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2名王涛英才奖获得者、1名学术十杰、1名十大学生标兵、2名十大团员标兵,学院获评博萃节优秀组织单位。

  4、广字着眼,拓宽视野。

100余人通过雅思等语言考试,2+2联合培养人数占全校24.36%,公派留学人数占全校的22.35%,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近6%。

一年来,举办国际学术交流25场次,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0余人次。

  四、发挥最大效能,服务育人开放发展再突破

  1.资助服务全面化。

发放各类奖助款项1600余万元,资助2039人次。

举办奖学金千百分之一、诚信资助征文等活动,推进资助育人效果。

  2.就业服务全程化。

帮助学生指导生涯规划,开展助力系列活动33场,完成一对一指导331人次。

走访主要用人单位5家,开辟新用人单位8家,组织院级招聘会14场。

学院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76%,创5年新高,两个专业就业率达100%,就业格局日渐合理。

学院获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五、搭建优势平台,党团建设全面发展上层次

  1.党建平台引领航向。

推出青春加油站,为积极分子发放成长加油卡,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地质系党支部获评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3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示范党支部,立项党建课题3项。

  2.文体宣传有声有色。

校运动会蝉联团体第一名、甲组第一名、院长杯和体育道德风尚奖,青年健身节获团体第一名。

学院获缤纷萃园优秀组织单位,院艺术团获校优秀艺术团。

学院连续6年获评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李思亦获评省级宣传优秀个人,张富祺、蔡生娟获评校十大优秀学生记者。

  3.创新创业如火如荼。

获40项国家级奖项,14项省级。

创办青橙创客空间,注册成立公司2家,省部级以上创业奖5项,创新创业氛围逐步浓厚。

  4.志愿服务如沐春风。

设立5个志愿服务基地,学院获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优秀院部青协等称号。

5支暑期社会实践队获得国家级立项,1支获批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队。

  六、特色工作:

完备的实践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1.教学实践四位一体。

构建室内实验校内实训野外实习现场实干的四位一体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

设有10个科研实验室、24家校外实习基地,每年1000余名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提高教学实践育人的效能。

  2.专业实践搭台助力。

全国地学专业四大赛事实现6个专业的全覆盖,均摘得最高奖项。

学生申请专利20余项,大创项目47项,以专业实践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社会实践常抓不懈。

开展梦想实践计划,暑期486名学生组建52支队伍奔赴12个省市进行实践,社会实践体系逐步形成。

5支实践队获国家级立项,获国家资助10000余元。

  4.德育实践长效发展。

依托5大日常志愿服务基地、4大暑期支教平台开展志愿活动。

学院注册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150余次,3个支教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春晖志愿服务队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平宜女士合作实践项目,德育实践建立长效发展平台。

  协同育人,奏响立德树人交响曲

  --石油工程学院20xx年学生工作总结

  20xx年,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构建协同育人工作体系,促使育人力量、平台、过程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奏响立德树人交响曲。

  一、定调-凝聚育人力量

  1、协同优势资源,构建育人体系

  落实学校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由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学生工作者、学生组织及学生骨干为主,校友、家庭及社会人士参与的协同育人网络。

20xx年,新聘任15名班主任、34名非常1+6宿舍导师、15名学业辅导员;提升与教授有约、与校友面对面等活动质量,通过科教结合、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学长传承的形式,助推1756名本科生、1007名研究生成长。

  2、加强交流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举办第二届全国石油高校团委工作推进会;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沙龙5期;已有9人赴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等境外学习交流;5人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与课题研究8项。

1人入围辅导员年度人物。

  二、谱曲-夯实育人平台

  围绕一个目标,依托两个计划,抓好三个课堂,强化四种能力。

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专业培养计划和自主发展计划,抓好以专业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能力素质拓展为主的第二课堂、以网络思政教育为主的第三课堂,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科技实践、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

  1、巩固第一课堂的基础育人地位

  坚持辅导员进课堂,每两周公示听课交流情况。

开展专业教育、诚信应考教育、学风建设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养成;20xx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92篇,数量为前3年之和,EI41篇;1人获评王涛英才奖学金、2人获评十大学生标兵、3人获评第十届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共21支队伍参加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2支获一等奖(全校3支),29支队伍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2支获一等奖;1班级以第一名获评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学院以第一名获评博萃节优秀组织单位。

  2、突出第二课堂的延伸育人地位

  组织科创沙龙6期、科创论坛10期,组建教师团队指导大创项目、自主创新、学科竞赛。

获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举办缤纷萃园文艺演出8期,风雅石大文化艺术培训课堂5期,外出交流4次。

获评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

举办青春杯六大球类联赛,900余名学生参赛并获辅助学分。

校运动会、青年健身节总分均位列前三,获评青年健身节优秀组织单位。

向阳花公益助学团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华桥基金会走向西部及远洋探海者国家级实践项目资助。

举办最美宿舍评选,制作《石工学院学生心理情况反馈表》,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获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组织单位。

  3、发挥第三课堂的网络育人作用

  创见新媒体工作室不断加强荟萃石工微信、微博、微视平台以及石大生活首批QQ公众号建设,定期举办双周在线讲座、完善在线视频资源库。

荟萃石工新浪微博平台入选山东省十大团委系统微博,全国月度排名最高36名,创见新媒体工作室也成功入选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会员单位。

  三、作词-优化育人过程

  分年级、分专业、分层次、分需求对学生开展指导服务。

  1、低年级侧重开展适应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让学生在兴趣中学石油

  针对新生开展院长面对面、标兵宣讲会班级规划大赛专业介绍大会等启航工程系列活动。

举办OpenDay学院开放日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2、高年级注重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懂石油

  举办第十届钻采模型设计大赛。

在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蝉联特等奖,再捧卓越杯,进入决赛的6支队伍均取得一等奖。

举办第五届博德世达杯全国大学生石油科技创新论坛,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6所石油高校参赛。

  3、毕业生重点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职场中献石油

  开展职场礼仪培训、简历设计大赛及各类职前教育等活动。

通过毕业生座谈会、党员出征仪式、学院领导宣讲行业改革和发展形势等活动,勉励毕业生将自我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实践中。

毕业生就业率95.78%,学院以第一名获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四、奏乐-彰显育人特色

  1、党建带团建,思想引领有方向

  发挥践行社学习宣传、交流研讨、教育服务三个中心重要作用。

开通石工党建网,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五制度、落实五个一工程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党团理论水平,坚定党员团员理想信念。

红色先锋实践队获评领航工程20xx年暑期教育活动第一名。

石工1202团支部获评全国示范团支部(全校2个),魏琛获评全国百佳团支书(全校唯一)。

  2、交流拓视野,科研学术国际化

  指导并推动SPE学生分会建设,该分会已成为我校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学科竞赛的国际化平台。

在353个参评分会中脱颖而出,获评全球优秀学生分会(全球23个)。

会员获得第六届国际石油论文大赛冠军,亚太区SPE论文大赛一等奖,团队获亚太区国际石油知识竞赛亚军,晋级全球总决赛32强,1人获SPE明星奖学金(亚太地区唯一)。

举办首届石油汇:

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11个国家的104名选手参赛。

学院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本年度参加国家公派项目31人,出国学习交流学生人数累计134人次。

学院获评全校国际化办学先进单位。

  3、点子变项目,创新创业有氛围

  建立知行创客实验室,举办创意大赛、LOGO设计大赛及创新创业项目选拔赛等科技交流活动。

入驻项目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一等奖一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一项;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赛金奖(全校唯一),2人入围20xx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全校2人)。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五项工程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工程学院20xx年学生工作总结

  一、实施四航工程,做好三个结合,学生教育出实效

  1.价值引领与四航工程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赢在起点登机启航、学长有话说榜样导航、缅怀革命先烈信念领航、薪火相传就业护航等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红阳先锋实践队事迹被《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1支部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2.文化引领与出国留学相结合,拓展国际视野

  开展国风满石大知识竞赛、传承石油魂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继承传统。

成立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学生分会,组织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400余人次,今年出国留学交流97人,拓展了国际视野。

  3.互联网+与传统相结合,增强教育新实效

  打造特色微信、微博和微视平台,20xx级新生易班注册率100%,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了教育新实效。

开展专题橱窗宣传40余次,发挥传统载体的育人功能;成立化蕴长江通讯社,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培养了一批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学生。

囊括了所有新闻宣传工作先进。

  二、实施固本工程,落实四个坚持,学生管理强保障

  1.坚持制度导向重规范

  完善了23项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开展学校章程等管理制度学习20余次,开展班风、舍风建设,抓好制度落实。

建立宿舍信息员队伍,掌握特殊学生情况,做好节假日等关键节点的安全工作。

保证和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2.坚持人性帮扶洒阳光

  开展研本1+1、党员1帮1活动,帮扶学业困难学生。

开展告别网游、学生干部1控1活动,帮控沉迷网络学生。

开展团体辅导等活动60余次,帮助心理有困扰的学生。

辅导员积极提升自身水平,目前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6人,2篇论文获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优秀论文。

  3.坚持营造氛围树学风

  开展好学风建设三个一工作,考核学风建设的四项指标,发挥学风建设的正向引导作用。

开展告别手机控,拒做低头族、宿舍文化节等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搭建教授导学日、华蕴学术论坛学风建设平台,引导学生走向卓越。

全年无考试违纪。

  4.坚持树立典型展风采

  发挥先进典型在学生中的引领作用。

树立和宣传了以下典型:

2个班级获优良学风标兵班;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学术十杰两人;一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入选20xx年度学校十大新闻)。

  三、实施暖心工程,暖资助促就业,提升服务有关爱

  1.双线资助凸显关爱

  帮助223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帮助140名西部就业毕业生办理学费代偿、贷款代偿,提供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人次,通过悉心服务把温暖送到学生心坎上。

合计发放奖助款项1300余万元,开展1%化蕴公益基金,学院荣获国家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宣传活动二等奖,阿不里克木艾赛提获评感动石大人物,有效地教育和引导了学生心怀感恩,责任担当。

  2.就业工作促进数量提升质量

  起始阶段注重深度和广度。

开展菁英班、卓越班特色培养工作,设立就业实践基地22个,提升专业竞争力;开展四年不断线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做好就业动员、摸底、引导工作,组织考研、就业报告会46场,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工作有深度。

动员校友企业到校招聘22家,拓展就业市场,工作有广度。

  过程阶段注重温度和尺度。

做好五个一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好文明离校工作;关爱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有温度。

实施《学生违约处理办法》,规范就业行为,工作有尺度。

  收尾阶段有高度。

20xx届毕业生升学和出国率达40%,出国毕业生40人。

两名学生登上非你莫属求职平台。

62%的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企业,连续21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0%。

  四、实施素质工程,依托党团平台,头雁引领上水平

  1.构建成长平台,发挥头雁领航作用

  严格落实学校《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员发展(转正)公示制度》,工作规范扎实。

办好第七期党校,打造化蕴论坛、求是论坛党建品牌,建立校外党建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党建中心,建立师生党支部共建平台,促进党员全面成长。

开展党员监督台、党员1+1帮扶制度、党员爱心存折,发挥党员头雁领航作用。

成立了学院首个海外党支部。

  2.构建素质平台,托起学子青春梦想

  依托二级团校举办新精英干部训练营、成长系列活动50余场,促进学生干部成长。

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获国奖74人次,荣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科技创新取得三年来最好成绩。

开展志愿活动,1团队获青年中国行全国百强、1团队进入中国大学生经济调研全国15强。

抓好运动会备战工作,获校运会总成绩第二。

学院获评红旗团委并囊括共青团评比全部集体奖项。

  五、实施青蓝工程,建实四个平台,队伍建设上台阶

  1.夯实全员育人平台

  做好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工作,班班配备班主任,教授、副教授比例达52%,1人获十佳班主任,夯实了全员育人平台。

  2.完善素质提升平台

  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培训3次,开展2期辅导员发展培训会、6期学生事务管理沙龙。

一年来,参加各类培训200余人次,提升了胜任力。

  3.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开展学院专项课题立项工作,培育课题7项。

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12项,编发《学生工作通讯》33期,激发了创新力。

  4.严格落实考核平台

  落实辅导员五进制度,每天工作交流制度,每周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工作研讨制度,每学期工作考核制度,强化了执行力。

辅导员全年获得校级以上奖励21项。

  构建四维立体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机电工程学院20xx年学生工作总结

  20xx年,机电工程学院不断规范管理、创新培育,积极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实践四维立体育人体系,努力打造理论基础厚,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特色,取得了较好实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红色领航,主题引导,构建大学生教育育人体系

  1.学生党建领航信念

  学院依托学生党建工作中心,通过开展党建活动项目化管理和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创建工程,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发展常青藤等八个党建活动阵地、巩固在党的怀抱中成长等四大品牌活动,加强红色教育引领。

20xx年获评学校领航工程优秀实践项目一项(全校仅4项),先进学生党支部2个,顺利结题学校基层党建重点课题1项(全校仅3项)。

  2.思想教育导航梦想

  一是主题教育引领,通过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二是良师学长引领,通过名师有约、系主任介绍专业、与班主任面对面、学长开讲啦系列活动,开展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三是易班引领,通过军训最美瞬间评选、班级徽标设计大赛等,拓宽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四是典型朋辈引领,以菁英计划、院长奖评选助推优异学生成长。

学院涌现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刘长鑫、校长奖获得者孟旭明、校十佳党员标兵贺晓东、校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候洪岭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3.心理健康护航成长

  积极开展三心行动,针对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和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从物质、精神、学业三个层面进行帮扶教育。

组织承办校园心理漫画、心理征文大赛,做好咨询和团体辅导,学院以第一名成绩获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以人为本,以学为重,构建大学生管理育人体系

  1.日常管理常抓不懈

  完善学生工作手册、新生教育手册、安全预警应急机制、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以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学生工作五进,建立日常管理学院-学生会-学联三级检查制度,以过程强化管理。

  2.学风建设突出重点

  一是以学术氛围强化学风。

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工程,举办名家讲坛,邀请高德利、曹耀峰院士等知名专家做报告;组织高层次学科竞赛,承办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专利产品设计大赛,青岛市成图大赛等,营造学术氛围。

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大赛,历时7个月,6个国家、32所高校、1000余件作品参赛,得到教育部、石油高校和企业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对大赛发布全球通稿,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仅新华社单条新闻浏览量达210000次。

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学风建设,20xx年全院45个本科生班级达到优良学风班标准,3个班获评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占全校1/5),20xx届毕业生中1/3升学和留学,升学比例逐年提高。

研究生获上银优博奖1项(这是我校也是我院历史上第二次获得该奖项),获省优博1篇,省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76项,2人获评校学术十杰,博士生张彦振在影响因子高达9.043的国际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点评报道。

学院连续第五年获评博萃节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以国际化培养强化学风。

成立外事交流协会,编写《出国留学服务手册》,举办英语风采大赛,组织留动机电系列报告会,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在校学生参加雅思、托福考试81人,参与国家公派、联合培养等海外交流项目67人次,是去年的1.6倍,毕业生出国留学28人,出国率为4.1%,全校第二。

  三、双线资助,全员就业,构建大学生服务育人体系

  1.资助工作双线育人

  学院成立大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全年公开公平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0余项,资助范围超过1500人次,累计金额达1600余万元;连续七年实施奖学金千百分之一爱心助学计划,募集善款16万余元,资助贫困儿童2000余名,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奖学金,感恩回馈社会。

  2.就业工作全员推进

  实施三全一深就业质量工程,通过全员参与、全面培养、全程指导、深挖市场,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20xx届毕业生就业实现新突破:

毕业生总数675人,初次就业666人,总体就业率为98.67%,创下学院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6个本科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等5个专业实现100%就业。

学院以述职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3.队伍建设提升水平

  一是实施优秀辅导员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和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邀请来校内外专家和优秀辅导员作报告,走出去与西北工业、西安科大(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交流经验等,努力打造学习型学工队伍。

全年辅导员参加各类培训82人次,其中2人参加全国骨干辅导员培训,一人带队赴俄实践。

公开发表论文8篇,承担校级以上课题4项。

  二是实施辅导员专业发展计划,合理分工,专向培养,努力打造专业化学工队伍。

学校首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团队考核评估,我院负责的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和大学生国防教育团队分获一优一良的好成绩(优良率占全校40%)。

全年获校级以上奖励30人次,4人次获评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王宁代表学校参加第二届山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荣获一等奖。

  四、一条主线,两个重点,构建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

  1.以共青团工作为主线,全面拓展学生素质

  20xx年学院在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新闻宣传、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多项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学校优秀组织单位的团体荣誉。

连续第6年在校春季运动会中捧得院长杯,连续第12年获评学校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连年获评学生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等。

学院团校获评学校先进团校。

  2.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年度学院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创下历史佳绩,获国家级奖励105项,共365人次,同比去年翻了三番。

其中,第十四届挑战杯成果丰硕,获国奖2项、省特等奖2项,历史上首次挺进全国机器人大赛国赛决赛并一举夺冠,1个项目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校仅2个),并获最佳创意和我最喜爱的项目2项殊荣。

在校本科生获批大创立项64项,实用新型专利149项,占全校57%;学院科协获评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全校唯一),并以第一名成绩获评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3.以动手实践为重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组织实践队60余支,实践成果受各级媒体报道400余篇。

获评全国走向西部专题活动优秀团队奖1项(全国仅10项)、中国大学生公益奖铜奖1项(全校唯一)、团中央大学生保险责任行百强团队银奖1项(全国仅30项)。

获批华桥基金资助4项(资助金额全校最多)、获批省级重点立项一个、省级优秀实践队两支,学院以第一名成绩获评学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汇报完毕。

祝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