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0255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docx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创作及发表始末

贺敬之(1924年—),山东峄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人。

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

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后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

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回延安》是贺敬之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一经问世便深受人民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

下面,我们将贺敬之创作及发表《回延安》的来龙去脉向读者朋友简要介绍一下,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赏评《回延安》这首诗歌所彰显的热忱情感。

《回延安》作者贺敬之

的回忆,对团聚场景的描绘,抑或是对延安巨变的赞叹,还是对其历历功绩的颂扬,诗人始终把对延安的这种眷念和热爱凝结为对“母亲”的深深呼唤: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过黄河”,“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这种炽热而又自然的情感贯穿全诗,既热烈奔放又真切感人,深得抒情诗的神韵。

后来,贺老曾谈到过自己创作《回延安》的心得与感受:

“我这首诗之所以引起读者共鸣并流传下来,只能说是由于写了我人生经历中对‘母亲’——延安、党、祖国的真情实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贺老随之又说:

“比起当年鲁艺的师长们和老同学们以及从延安出去的广大干部,无论在文艺创作或其他工作上,自己的贡献都很少,每次回想起来总是深感愧疚。

不过,当想到整个延安,想到这个名字标示的伟大历史内容和辉煌业绩,却不能不永远为之骄傲。

想到作为它队伍中当年的一名小兵和今天还活着的一名老兵,我不能不感到无比荣幸。

贺敬之16岁就来到革命圣地延安,17岁在延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贺敬之近照)

二、记者郭强一次难忘的约稿经历

那是1956年三月上旬的延安,延河流水清澈见底,到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显示着春日的来临。

共青团中央主持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将要在这里召开。

新华社、报社、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都派人到会采访。

当时,郭强是西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会议开幕后,遇到停电的情况,小型发电机轰鸣的马达声给郭强的写稿带来了极大干扰。

后郭强被安排到延安南关路东一个旧平房的旅社写稿和住宿。

走进一个不大的房间,里边有两张床,靠里的一张,显然住下了人。

这时,领路的同志告诉郭强:

“领导安排让你住这儿,与贺敬之同志住在一起!

”一听贺敬之,他喜形于色,连声说“好、好”。

他知道贺敬之是荣获斯大林文学奖的歌剧《白毛女》的执笔者之一,和他住在一起,自己将会得到不少教益。

在交谈中,贺敬之告诉郭强,他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重回延安,感到比回到出生的故乡还要亲切。

他说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开荒坡上,土窑洞里,到处都留着他亲切的回忆。

他接着说:

“这次重新去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也去了当年鲁艺所在的桥儿沟,访问了久别的延安乡亲父老,他们都是那样深情地接待我,用延安的土特产酒枣、粘糜子糕、南瓜子像招待最亲的亲人一样招待我……和乡亲们讲起当年的往事,又看到延安今天的变化,我的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下来……”

这些现实情景强烈地冲激着诗人的心扉,不仅驱使他写了《回延安》这首脍灸人口的名诗,还写了一篇同样内容的散文《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同时,也为他几个月后的长诗《放声歌唱》孕育了思想感情的萌芽。

那时他也只不过是三十岁出头的青年,在早春尚有寒气的延安,他常穿件细毛呢大衣,言谈举止,也确有一种文质彬彬的诗人气质。

几天后,两个人比较熟悉些了,郭强问贺敬之到延安后写了什么大作。

诗人风趣地说,只有几首“小作”,还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是老调子了,正在改。

郭强趁热打铁,向他索稿,说:

“《信天游》更好,我们广播电台可以请人朗诵,还可组织文工团的歌唱家演唱。

”贺敬之听了,欣然应诺。

过后,贺敬之交给郭强一份诗稿,并谦虚地让他先看看提点意见。

郭强反复看了几遍,深深为这首诗所表达的朴实深沉的内容和真挚凝炼的感情所感染。

欣喜之余,他把稿子神秘地藏在身边,深感这是一份十分称心的特约稿件。

对他们的新闻界同行,他一直严守“机密”,生怕被他们抄去而“捷足先登”。

三、《回延安》最终发表在《延河》杂志

大会闭幕后,郭强回到西安。

对《回延安》这首诗,他一面请话剧团著名演员张痴同志朗诵,一面准备请刘燕萍同志用《信天游》演唱。

但谁能料到,他的播出计划竟然没有获得主编的批准。

郭强很不服气,多次拒理力争,甚至把《回延安》诗稿让全组的十位编辑传阅讨论,并且一一签名表态。

大家普遍认为:

“这是一首好诗,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播出。

”但这也不能说服主编同志。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郭强决定把诗稿送往《延河》杂志。

正要写信给贺敬之同志的当口,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迭宕。

西安《工人文艺》编辑杨小一同志看了《回延安》诗稿,大加赞赏,连声称好。

听了郭强的打算后,他拍着胸脯说:

“你先不要送《延河》,让我们《工人文艺》发表!

”隔了几天,郭强向他打问情况,他悻悻然地说:

“我们的头头,也是有眼无珠,我和你一样,做不了主,送《延河》吧!

余念是诗人,他们识货!

余念即诗人玉杲,当时是《延河》的副主编,经郭强打电话联系,他让立即把稿子送去,接着编辑部来电话表示:

“好!

他们不发我们发!

”郭强告诉《延河》,需要写信给作者打招呼。

大约十多天以后,郭强接到了贺敬之同志从北京寄来的回信。

信是用毛笔写的,表示:

同意《延河》发表《回延安》。

另外,贺敬之还把这份经过再次修改的稿子誊抄附信寄给了他。

笔迹婉丽秀美,潇洒自如,令人爱不释手,郭强照手稿立即给《延河》抄了一份,把原稿保存了起来。

就这样,经过几次波折和往返,诗歌《回延安》终于在1956年7月的《延河》月刊上第一次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参考文献:

1、刘杭珍:

《真挚的情咸独特的意象——重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樊晓霞、柳延久:

《永远做一个“延安人”——贺敬之又回延安侧记》,《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4期。

3、郭强:

《关于〈回延安〉诗稿手迹的回忆》,《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延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