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991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docx

冲刺提升卷04高考生物大数据精选模拟卷临考预热篇解析版

2020年高考大数据精选模拟卷04(山东卷)

生物-临考预热篇

(考试时间:

10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感应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在氧气充足时,细胞中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a会与一种物质VHL结合进而被相应的蛋白酶水解;在氧气缺乏时,HIF-1a与另一种物质ARNT结合并进入细胞核,与特定的基因位点结合,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HIF-1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B.EPO增多时,红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短

C.HIF-1a在合成时需要多种RNA的参与

D.HIF-1a与ARNT结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HIF-1a为蛋白质,基本的组成元素为C、H、O、N、S,A错误;红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存在细胞周期,B错误;HIF-1a在合成时,需要以mRNA作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rRNA构成核糖体合成氨基酸,有多种RNA参与,C正确;HIF-1a与ARNT结合物作为大分子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2.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高,在缺氧条件下,人的红细胞可以维持K+梯度而海囊藻不能。

推测红细胞和海囊藻维持K+梯度()

A.对能量的需求量不同,前者不消耗能量,后者消耗能量

B.依靠运输方式不同,前者为被动运输,后者为主动运输

C.提供能量方式不同,前者为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

D.协助的蛋白质不同,前者为离子通道,后者为载体蛋白

【答案】C

【解析】K+运输对能量的需求量相同,两者都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依靠运输方式相同,两者均为主动运输,B错误;两者提供能量方式不同,前者人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供能方式为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C正确;协助的蛋白质相同,均为载体蛋白,D错误。

3.将小球藻置于缺氧缺CO2条件下,进行5~10分钟光照处理,立刻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小球藻合成了(14C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缺氧缺CO2条件下光照会导致叶绿体中NADPH减少

B.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后小球藻会向细胞外释放O2

C.供给14CO2后叶绿体中14C3含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为0

D.该实验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CO2的场所不同

【答案】D

【解析】在缺氧缺CO2条件下,给与光照条件叶肉细胞中会进行光反应,因此,不会导致叶绿体中NADPH减少,A错误;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后小球藻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一段时间的暗反应过程,此时由于缺乏光照条件,故不会进行光反应向细胞外释放O2,B错误;供给14CO2后叶绿体中14C3含量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但不会减少到0,C错误;该实验没有场所作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CO2的场所不同,D正确。

4.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亲本组合

F1

实验一

甲(紫花♀)×乙(红花♂)

紫花:

红花=1:

1

实验二

丙(红花♀)×丁(紫花♂)

紫花:

红花=1:

1

实验三

甲(紫花♀)×丁(紫花♂)

紫花:

红花=3:

1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

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答案】C

【解析】题意分析,根据实验三可知,紫花对红花为显性,因此可推出实验一和实验二均为测交实验,且实验二为隐性的雌与显性的雄性进行的杂交的实验,因此只要知道子一代中两种花色或其中一种花色的性别即可判断出基因的位置。

植株甲和植株乙不可能都是纯合子,这里即使补充红花是纯合子的信息,依然无法做出判断,A错误;即使在给出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也无法做出基因位置的判断,B错误;若给出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则可以判断基因的位置,如给出实验二子代红花的性别全为雄性,实验三中子一代红花也都为雄性,则可判断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组的子一代均表现为雌雄均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上述杂交结果能够说明红花是隐性性状,即便是补充上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依然无法判断基因的位置,D错误。

5.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过程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色盲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不相等

C.种群中只有发生基因突变才可能出现新性状

D.环境因素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男性为XY染色体组成,女性为XX染色体组成,而色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故色盲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等,B错误;物种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种群中可能是发生环境变化而出现新性状,C错误;环境因素对种群的基因频率起到筛选作用,即自然选择,D错误;

6.炎炎夏日西瓜成为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水果,下图为某育种所培育无籽西瓜的流程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处理①可用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乙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缺少同源染色体

C.若让甲植株自交,则后代会产生5种基因型

D.图中F1、甲、乙植株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处理①可用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获得基因型为DDdd的植株,A正确;乙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因为细胞中含有三套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发生联会紊乱从而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导致的,B错误;甲植株的基因型为DDdd,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D∶Dd∶dd=1∶4∶1,则可推出甲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有5种基因型,分别为DDDD、DDDd、DDdd、Dddd、dddd,比例为1∶8∶18∶8∶1,C正确;图中F1为二倍体,甲为四倍体,乙植株为三倍体,三者中F1与甲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为三倍体,而三倍体不可育,因此F1与甲植株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乙植株不可育,不能称为物种,因此可以说F1、甲、乙植株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7.某病毒结构由外部囊膜和内部核心组成,囊膜上有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

下列有关该病毒侵入人体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细胞密切接触,能使被侵染细胞裂解死亡

C.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同种病毒相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

【答案】B

【解析】病毒侵入机体内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特性,A错误;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来增加细胞免疫,使被侵染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等抗原,C错误;抗体可与再次入侵的同种病毒相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被吞噬细胞处理掉,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D错误。

8.研究表明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缩短与GA2氧化酶有关,GA2氧化酶可以将活性赤霉素转化为非活性赤霉素。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敲除GA2氧化酶基因的水稻具有抗倒伏性

B.可利用赤霉素合成基因缺陷突变体培育抗倒伏水稻

C.不抗倒伏水稻的GA2氧化酶在茎秆基部节间高表达

D.高活性GA2氧化酶使得茎秆基部活性赤霉素含量升高

【答案】B

【解析】敲除GA2氧化酶基因的水稻,不能合成GA2氧化酶,不能将活性赤霉素转化为非活性赤霉素,这样的水稻,植株高,不抗倒伏,A错误;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可利用赤霉素合成基因缺陷突变体培育抗倒伏水稻,B正确;不抗倒伏水稻,赤霉素保持活性,GA2氧化酶表达量较少,C错误;“GA2氧化酶可以将活性赤霉素转化为非活性赤霉素”,高活性GA2氧化酶使得茎秆基部活性赤霉素含量下降,D错误。

9.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等机能。

Ⅰ和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I-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主动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科学家向兔脑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视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抑制突触后膜兴奋,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B.受体Ⅰ、受体Ⅱ分别位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

C.GABA可在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

D.可通过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改善睡眠

【答案】D

【解析】GABA与受体Ⅰ结合后引起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GABA与受体Ⅰ结合,引起CI-进入突触后膜,则受体Ⅰ位于突触后膜上;GABA与受体Ⅱ结合后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则受体Ⅱ位于突触前膜上,B正确;向兔大脑皮层的侧视区注射GABA,光刺激后,兔侧眼的条件反射受到短暂抑制,但非条件反射不受抑制,推测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处起作用,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促进GAB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会使GABA的降解增加,GABA含量降低,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不利于睡眠的改善,D错误。

10.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了水稻被利用的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灰分还田、菌渣还田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精米、糙米、米糠、秸秆等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需要人工管理和干预才能维持稳定

D.秸秆、稻壳培养食用菌能被人利用,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无法循环,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为第一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总和,包括水稻所含有的能量,B错误;稻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单一,物种数少,故抵抗力稳定性低,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维持稳定,C正确;秸秆、稻壳培养食用菌被人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D错误。

11.森林土壤湿润、有机质丰富,栖居着各种各样的土壤生物。

下列有关调查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B.估算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一段时间内,持续调查土壤中两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即可确定二者的种间关系

D.若某土壤动物进入冬天时,数量减少,并不能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答案】C

【解析】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A正确;估算土壤中细菌的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B正确;种间关系包括:

寄生、竞争、互利共生和捕食,种群密度的变化难以区分捕食与竞争之间的区别,C错误;土壤动物进入冬天时,数量减少,只能说明种群自然增长率小于0,而不能判断种群的年龄结构,D正确;

12.下列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B.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脱毒苗时,需要对植物的外植体进行消毒

D.接种时灼烧接种环要冷却后再对菌种划线

【答案】B

【解析】100℃煮沸5~6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A正确;指示剂和染料可能混有微生物,故加入培养基前需灭菌,B错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脱毒苗时,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对外植体进行消毒,C正确;接种时灼烧接种环要冷却后再对菌种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D正确。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如图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某酶促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某兴趣小组据图探究经过t4条件处理的该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

B.图中t1和t5对应的酶促反应速率都为0的原因相同

C.该探究实验应该设置分别在t3和t4温度下进行保温处理的两个对照组

D.该探究实验实验组的处理应该先在t4温度下保温处理,再在t3温度下保温处理

【答案】ACD

【解析】图中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A正确;t1时为低温,酶的活性很低,导致酶促反应基本不进行,而t5时为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丧失活性,使得酶促反应不进行,因此两种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为0的原因不同,B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经过t4条件处理的该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所以该实验应该设置分别在t3和t4温度下进行保温处理的两个对照组,C正确;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经过t4条件处理的该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所以该实验的实验组的处理应该先在t4温度下保温处理,再在t3温度下保温处理,D正确。

14.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

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B.基因C+、C与c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

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

【答案】AC

【解析】由题可知,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说明C对c为显性;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说明C+对C、c为显性;后代比例总接近2∶1,说明C+C+长翅显性纯合致死。

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3×2-1=5种,A错误;基因C+、C与c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复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长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正常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则后代可能会出现小翅个体cc,C错误;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长翅个体为杂合子,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D正确。

15.模型建构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

模型X→A→Y中,A代表结构,X代表物质,Y代表A接受X后的变化或产物。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若A表示人的红细胞,X表示葡萄糖,则Y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B.若A表示T淋巴细胞,X表示抗原,则Y表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则X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D.若A表示适宜光照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218O,则Y中的葡萄糖含18O

【答案】CD

【解析】人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若A表示人的红细胞,X表示葡萄糖,则Y表示乳酸,A错误;若A表示T淋巴细胞,X表示抗原,则Y表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B错误;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若A表示垂体,Y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则X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光合作用的葡萄糖中的O来自C18O2,若A表示适宜光照下的叶肉细胞,X表示H218O,H218O经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产生C18O2,则Y中的葡萄糖含18O,D正确。

16.生态农业不仅指对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

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大发生

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遵循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原理

C.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物质和能量得到有效利用

D.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能够实现少用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答案】AD

【解析】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大发生,A正确;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不能循环(化学能→电能),B错误;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物质和能量得到有效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C错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生物防治)能够实现少用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D正确。

17.将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

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细菌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

某生物研究小组针对上述说法进行探究,他们用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表面的瓜瓤制备浸出液,研究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B.瓜瓤浸出液是液体,因此培养时平板不用倒置

C.仅需要设置盛有培养基的空白平板作对照

D.可通过平板上菌落的特征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答案】AD

【解析】题意是研究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所以需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才能计数,A正确;接种时需要将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平板需要倒置,这样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还可防止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挥发,B错误;该实验是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西瓜上菌体的种类和数量,所以除需要设置盛有培养基的空白平板作对照,还需要设置不盖保鲜膜同样条件保存三天的西瓜表面的瓜瓤制备浸出液后接种的平板做对照,C错误;不同菌体的菌落特征不同,所以可通过平板上菌落的特征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D正确。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6小题,共61分。

18.为研究臭氧胁迫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生理状况相同的油菜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培养在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中,乙组培养在含有一定浓度臭氧且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中,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一段时间后测定,发现甲组的光合产物合成量、光合放氧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乙组。

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叶肉细胞内,产生氧气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设置甲组作为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从光合作用过程的角度分析臭氧使油菜光合产物合成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乙组油菜幼苗光合放氧速率下降是可恢复的。

请以题述实验结束后的甲、乙两组油菜幼苗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

要求: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类囊体薄膜吸收、传递、转化光能排除臭氧以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臭氧引起的

(2)臭氧胁迫使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叶绿体吸收光能减少,使得ATP和[H]生成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使光合产物合成量减少

(3)实验思路:

将题述实验结束后的甲、乙两组油菜幼苗分别培养在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测定甲、乙组的光合放氧速率

预期结果:

甲、乙两组的光合放氧速率相等

【解析】

(1)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水光解为[H]和氧气。

光合色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本实验设置甲组作为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臭氧以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臭氧引起的。

(2)由题干可知,乙组光合色素含量低于甲组,可推知臭氧胁迫使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叶绿体吸收光能减少,使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量减少,进而使暗反应中C3的还原减弱,使光合产物合成量减少。

(3)将题干所述实验结束后的甲、乙两组油菜幼苗,分别培养在经活性碳过滤的空气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测定甲、乙两组的光合放氧速率,如果甲、乙两组的光合放氧速率相等,则说明乙组油菜幼苗光合放氧速率下降是可恢复的。

19.果蝇的眼色与翅形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将一只紫眼卷翅果蝇与一只红眼正常翅果蝇杂交,F1为红眼卷翅:

红眼正常翅=1:

1,让F1红眼卷翅果蝇相互杂交,得到的F2中红眼卷翅:

紫眼卷翅:

红眼正常翅:

紫眼正常翅=6:

2:

3:

1。

回答下列问题:

(1)眼色性状中,紫眼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翅形性状中,卷翅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F2的结果没有表现出典型的9:

3:

3:

1,而是6:

2:

3:

1,合理的解释是____。

(3)某同学利用F2的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将多对紫眼正常翅与红眼卷翅果蝇进行一代杂交,分别统计每对果蝇的子代。

同学甲认为,该方案能验证

(2)题中解释是否正确;同学乙认为,该方案还可独立判断紫眼与红眼的显隐性关系。

请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隐性显性

(2)卷翅显性纯合致死

(3)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都正确。

若每对果蝇的子代都会出现卷翅:

正常翅=1:

1,表明F2中卷翅都为杂合子,没有显性纯合子,即证明卷翅显性纯合致死;若部分杂交组合的子代中都是红眼,则可判断红眼为显性。

【解析】设果蝇的眼色由A、a基因控制,翅形由B、b基因控制,由题干可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将一只紫眼卷翅果蝇与一只红眼正常翅果蝇杂交,F1为红眼卷翅:

红眼正常翅=1:

1,可推出红眼为显性,让F1红眼卷翅果蝇相互杂交,F2中既有卷翅也有正常翅,可推出卷翅为显性,故亲本紫眼卷翅的基因型为aaBb,红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红眼卷翅基因型为AaBb,由于F2中红眼卷翅:

紫眼卷翅:

红眼正常翅:

紫眼正常翅=6:

2:

3:

1,与典型的9:

3:

3:

1相比,可推出红眼卷翅中1AABB和2AaBB致死,紫眼卷翅中aaBB致死,即卷翅纯合(BB)致死。

(1)由分析可知,眼色性状中红眼为显性,紫眼为隐性;翅形性状中,卷翅为显性,正常翅为隐性。

(2)由分析可知,F2的结果没有表现出典型的9:

3:

3:

1,而是6:

2:

3:

1,是因为卷翅纯合(BB)致死,导致红眼卷翅中1AABB和2AaBB致死,紫眼卷翅中aaBB致死。

(3)将F2中多对紫眼正常翅与红眼卷翅果蝇进行一代杂交,只考虑翅型时,若每对果蝇的子代都会出现卷翅:

正常翅=1:

1,可推出F2中卷翅的基因型全为Bb,可进一步证明卷翅显性纯合(BB)致死,即甲的观点正确;只考虑眼色性状时,紫眼与红眼杂交,若部分杂交组合的子代中都是红眼,则可判断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