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9593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docx

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

经济体制改革(3)

适用学科

高中历史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岳麓版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学目标

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经济体制改革,使学生认识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

(2)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全面展开:

1984年以后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措施

(1)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6、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考点/易错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

1.必要性

(1)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阻力”的解释:

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②国际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考点/易错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1.提出: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2)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理论完善:

(1)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考点/易错点4:

意义

(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下面是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对于这三套方案出现的正确理解是()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担

1100万吨

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担

1500万吨

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担

1050-1200万吨

A.当时经济领域里保守势力占主流

B.当时在经济领域里已有冒进倾向

C.“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经济计划的修改

D.国家经济建设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答案】B

【解析】通过表格可知,1956年1月提出的“二五”计划的各项指标远远超过了1955年夏的指标,以至于半年之后又不得不作一些压缩,从中可以看出在经济领域的指导方针上已经出现了冒进倾向,B项正确。

【例题2】

【题干】1962年,江苏某些地方出现了“借地”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借地”五分或一亩不等,称为“责任田”。

这说明()

A.出现“借地”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

B.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发生变化

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

D.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解析】1952年,全国的土改已基本完成,A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CD项错误;1960年为了渡过困难时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地方实行“包产到户”,以发展农村经济,此现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故选B项。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下面是1961年冀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自留地使用证”。

它见证了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规模进行

C.60年代初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调整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C

【解析】1961年为解决经济困难,国家进行了国民经济调整,为恢复农村经济,部分地区恢复了自留地,故选C项。

2、“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处应该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

【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信息“1959年”可以排除AB两项,再据材料中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信息,可知这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排除C项。

【巩固】

1、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答案】B

【解析】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与题干中的“1952年”不符,故B项说法错误。

2、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

指出:

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答案】C

【解析】1953国家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加强国家计划指导,故选C项。

【拔高】

1、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

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

2、“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是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课程小结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生产目的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

后果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