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译文:
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
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
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
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说:
“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
(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
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
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
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
现在。
6、涂:
同“途”。
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
当涂:
地名)。
7、辞:
推托。
8、多务:
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
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
只,仅。
13、涉猎:
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
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
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
于是,就。
17、及:
到了…的时候。
18、过:
到;拜访。
19、寻阳:
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
不再是。
22、大兄:
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
谁比的上;谁像(我)。
孰:
谁,若:
比得上。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可汗大点兵,军书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jiān),南市买辔头(pitu),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jīntu),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n),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的织布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
(木兰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
木兰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鞍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和长鞭。
(东、西、南、北市只是一种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并不是去东、西、南、北市。
)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
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回到了原来的房间,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一会儿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旧衣裙,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饰物。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
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唧唧(jījī):
织布机的声音。
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机杼(zh)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
织布梭(suō)子。
惟:
只女:
女子,这里指木兰。
何所思:
想什么。
忆:
思念。
军帖:
军队的公告。
可汗(khn)大点兵:
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军书二卷: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年”、“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
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
为,为此。
市,名词作动词,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
辔(pi)头: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溅溅(jiānjiān):
水流声。
黑山:
即杀虎山燕山:
当时北方的山名。
旦:
早晨。
胡骑(j):
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jiū):
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文中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关山,关塞和山脉。
度,过。
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赏赐百千强:
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问所欲:
询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
不当,不做。
愿驰千里足:
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
外城。
相扶将:
相互搀扶。
霍霍:
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
著(zhu):
通“着”,穿。
帖花黄:
帖,通“贴”。
花黄,扑朔:
动弹迷离:
眯着眼傍地走:
并排跑走:
跑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
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汉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
看到他射的箭支中有八九支射中靶心,老汉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技不也出色吗?
”卖油的老汉说:
“这没有什么,只不过手势熟练而已。
”陈尧咨生气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老汉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就知道这个道理。
”他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住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而铜钱一点也没有被油沾湿。
于是说:
“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势熟练罢了。
”陈尧咨只好笑着把他打发走了。
赏析:
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
1、陈尧咨精通射箭并以此自夸,卖油翁见之却等闲视之。
2、陈尧咨责问卖油翁,卖油翁倒油的水平让陈尧咨折服,只好笑而遣之。
3、课文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倒油的高超水平,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重点字词句
1、常用词理解
(1)、尝射于家圃“尝”在古义中解释为“曾经”居多,在今义中多解释为“尝试”。
(2)、久而不去“去”在古义中解释为“离开”、“距离”等,在今义中解释为“往、去、到”,要注意区别。
(3)
但微颌之“但”在古义中不作转折词用,不解释为“但是”,而解释为“只”、“只是”,在今义中,它主要用作转折词,解释为“但是”。
(4)
因日:
“我亦无他…”“因”在古义中解释为“于是”,今义中表示因果关系,作“因此”讲。
2多义词辨义
(1)
知汝亦知射乎(懂得,知道)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两小儿辩日》)
(2)
去久而不去(离开)去死肌,杀三虫(除去,除掉。
《捕蛇者说》)今日存,明日去(失去,失掉。
《黄生借书说》)(3)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
惟手熟尔(罢了)
俶尔远逝(作词尾,相当于“地”。
《小石潭记》)
非死则徙尔(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
《捕蛇者说》)
3、句子翻译例句1见其发矢中八九分析:
这是个倒装句,它承前省略主语“公”(即陈尧咨),翻译时要补出来。
“射于家圃”是倒装,按现代汉语习惯是“于家圃射”,翻译时也要注意。
《陋室铭》
一、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二、解释
1、书下注释
(1)陋室:
简陋的房子。
(2)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3)有仙则名:
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古代传说先人都住在山上。
(4)有龙则灵:
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7)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
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o)素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
指佛经。
(11)丝竹:
琴瑟、萧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案牍:
官府的公文。
(13)劳形:
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南阳,郡名。
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
(15)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
之,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
2、补充注释无丝竹之乱耳:
表示舒缓语气。
何陋之有:
表示强烈反问。
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劳累。
三、文学常识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2、选自《全唐文》。
3、本文体裁: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字,与格言颇相似。
四、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五、变型默写
1、全文的主旨句,同时也照应了“何陋之有?
”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出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写出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的批判: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6、文中虚写的句子: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写居室中生活图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六、段意及中心
1、段意
第一层:
开头运用类比,引出全文主旨。
第二层: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表现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三层: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突出陋室不陋室”。
2、中心思想:
作者为陋室作铭,描绘了陋室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意味。
七、简答题
1、猜测作者在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时的心理师怎样的?
诸葛庐不陋,子云亭不陋,则我之陋室亦不陋矣。
2、“何陋之有”的出处?
孔子的原话是什么?
引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试练习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1)“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篇。
(2)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作者省略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句之中。
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爱莲说》总复习
一、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
1、书下注释:
(1)爱莲说:
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n):
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
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
沾染(污秽)。
(6)濯(zhu)清涟而不妖:
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
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
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玩:
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
助词。
(11)隐逸:
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
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
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
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7)宜乎众矣:
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
(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
(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
3、一词多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
三、文学常识
1、作者:
周敦颐(1017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不久归:
将结束。
杨花:
指柳絮榆荚:
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
才华和能力。
解(jie):
知道。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注释】
(1)幽州:
古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
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2)前:
过去。
古人:
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后:
未来。
来者:
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念:
想到。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怆(chung)然:
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
古时指眼泪。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
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友。
《望岳》(东岳泰山)岱(di)宗夫(f)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岱宗:
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
赋予、集中。
3、决:
裂开。
4、凌:
跃上。
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杜甫“望岳”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介绍】
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全文翻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考试范围】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知识点: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理解诗的意境: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
“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
“足”,“足够”。
“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注释:
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拓展:
《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拓展:
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4、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
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
浩荡的风吹动着新的季节,吹动着我无边的离愁因为属于我的时间,已即将夕阳西下。
我吟着诗句,驰向东方,终于见到了不可逾越的天涯。
唉!
我的生命将象这一片片落红凋零而去但它们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
【注释】
浩荡:
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
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
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
出城门向东;天涯:
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
落花,作者自况。
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
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
【诗意】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作者资料: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泊秦淮
杜牧
烟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