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语文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王何必曰利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能力目标:
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3、情感目标:
:
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义利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探索孟子的义利观,树立正确价值观。
2、难点:
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自主预习,疏通文意,落实整理积累相关文言知识点。
借助工具书和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做到掌握重点实虚词以及特殊句式,基本理解文意,同时查找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荀子认为盛世重义,乱世重利,然而身处生灵涂炭混乱动荡的战国时期,孟子却于世人面前毅然高扬起仁义的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何必曰利》,进一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掌握对比论证的方法,了解孟子的义利观,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3、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4、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5、然而不亡者
6、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7、利与善之间也
(大屏幕出示)1、满足2、遗弃3、使…停止4背离5、这样却6、这类人7、差别
四、课文讲解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前两则材料,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阐述孟子对于义与利的看法
2、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孟子的观点?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二)分析课文
1、为何不用谈利呢?
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把勾画出的句子自由朗读。
(在分析过程中,落实朗读、翻译,落实文言知识点。
)
总结:
由此可见,贪图利益会让人情淡薄,国破家亡。
2、正因为求利危害如此之大,所以孟子说“亦有仁义而已矣”,那追求仁义又有何好处呢?
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相应句子并分析。
重点语句: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学生自由发言,答案随机生成,并对学生答案加以点评。
在分析过程中,落实朗读、翻译,落实文言知识点。
)
总结:
可见,怀仁义之心,就可以孝亲忠君,称王兴国。
3、言利,于家国有害;谈义,于家国有益,那义与利于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请欣赏微视频。
(大屏幕播放微视频)
你怎么看待视频中的两种人呢?
结合第三则选文畅谈自己的观点。
总结:
为善,道德高尚,心怀他人,同君子比肩。
逐利,道德沦丧,自私自利,与小人为伍。
4、利与义的优缺点清楚呈现于读者眼前,这种手法是?
正反对比
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
突出主题,强化中心,强调仁义的重要性。
在这种对比中,孟子的义利观就不言而喻了,那就是:
重义轻利,先利后义。
五、思考探究
想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怀仁义以相接”和“怀利以相接”的事情?
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讨论。
)
其实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大屏幕投放视频)
六、畅所欲言
今天,在了解了孟子的义利观后,你对义与利有没有新的认识与看法?
请同学们使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片段来谈谈自己认识与感悟。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依据学生观点加以点评。
七、在孟子义利观的基础上,同学们对义与利都有了自己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些句子,感谢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睿智的话语带给我们思想的启迪,
八、课文结语
在人生的天平上,利与义从来都不是等量的砝码,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需要我们从孟子手中接过仁义思想的大旗,重仁义之心,行善行义举,才能收获更美的人生。
课堂学习效果测评:
测评工具:
学习效果测评表
测评方法:
课后及时下发测评表,及时统计。
《王何必曰利》学情分析
《王何必曰利》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章《<孟子>选读》,是本单元的第二节。
这一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
在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孟子生平及其主要思想,所以对于本文中出现的内容和孟子的思想都比较容易把握。
本版块文字比较浅显,没有太多的生字词,文字上并无多大障碍,同时课本又给重要语句以详细的注解,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所以学生在文意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比较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另外,《王何必曰利》借助三则选文《孟子见梁惠王》《宋牼将之楚》《鸡鸣而起》,通过正反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对比手法使用突出、鲜明,学生比较容易体会出手法特色,也能做到很好的掌握这种手法。
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义利观很有现实意义,,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并不陌生,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就这一观点产生思想的共鸣,谈出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从而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王何必曰利》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座谈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
此次调研活动累计听课59人次,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环境、设施状况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
项目
序号
调查
项目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优
良
中
差
1
学生课堂表现
能在上课过程中有效积累知识点
90%
10%
0%
0%
2
课堂无吃东西、交头接耳、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籍等现象。
100%
0%
0%
0%
3
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形成师生良好互动。
75%
15%
10%
0%
4
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堂练习。
90%
10%
0%
0%
5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
75%
10%
5%
5%
6
教学环境设施情况
课桌椅摆放整齐、课室照明、卫生情况良好。
95%
5%
0%
0%
7
教学用具准备齐全。
90%
10%
0%
0%
8
教学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95%
5%
5%
0%
三、调查分析
1、学生课堂表现
(1)第1、2项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态度方面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
(2)第3、4项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十分之一的学生未能很好发挥主体能动性,课堂投入不够。
2、学习效果评价
第5项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85%的学生认为可以很好的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但仍有少数学生反映听课紧张,影响发挥。
3、教学环境、设施运行情况
第6、7、8项主要是对课室的卫生状况、教学用具的准备情况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的运行等方面进行的了解。
从统计数据来看,对以上几方面的认可度较高。
四、结果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理解教师教学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做到少说不说,学生才能多说多练,简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以便更好地启发学生。
微视频的加入很受学生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相结合,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教材分析
《王何必曰利》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章《<孟子>选读》。
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
本课是第二节,借助三则选文《孟子见梁惠王》《宋牼将之楚》《鸡鸣而起》,通过正反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孟子见梁惠王》通过对话,表现梁惠王的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则会带来弑君杀父的严重后果,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表达了孟子“先义后利”的主张。
《宋牼将之楚》一文中孟子力图突破个人利益至上的世俗观念,他关注的不是抽象的游说这种行为,也不是制止战争的这种目的,而是进行游说的具体方式和理据。
宋牼的心意是善良的,进行游说的理据也是充分的,合乎情理的,进行的准备也比较充足。
孟子虽肯定他的心意,但反对他打出的名号“利”。
孟子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逐利与行义的不同结果:
逐利能使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行义能使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确立仁义对人生的最高价值。
孟子认为推行仁义才是大义所在,用仁义修身可以成为至圣之贤,用仁义持家可以使家庭和谐,用仁义治国可以国泰民安,用仁义平天下可以河清海晏。
第三篇短文通过孳孳为善与孳孳为利的对比,指出舜蹠之分在于善利之间。
为善者,心怀仁义,心怀他人,道德高尚,可以与君子比肩。
逐利者,唯利是图,自私自利,道德沦丧,只能和小人为伍。
孟子对义利问题的关注,背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思想更是植根于他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源于他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怀。
我们应从孟子的义利观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来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王何必曰利》课前导入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上下交征利()②苟为后义而先利()
③吾闻秦、楚构兵()④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⑤愿闻其指()⑥然而不亡者()
⑦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②苟为后义而先利,()
③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④轲也请无问其详()
⑤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之
万乘之国_______先生将何之_______
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
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
(2)兵
非我也,兵也_________兵连祸结_________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草木皆兵_________
(3)胜
驴不胜怒,蹄之______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______
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
(4)而
叟,不远千里而来()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
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
《王何必曰利》课前导入练习参考答案
1、相互;如果;交战;使…停止;意向;这样而;背离。
2、略
3、
(1)助词,相当于“的”;动词,往,到……去;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助词,构成“之所以……者”句式;代词;动词,往,到……去;助词,相当于“的”。
(2)兵器;战争;军队;士兵。
(3)能承受;尽;胜利;超过;优美的(4)表修饰:
“地”;表并列,不译;表并列,不译;表转折:
“却”;表顺接,不译;表因果:
“因为”;表顺接:
不译;表顺接,不译;语气助词,不译表转折“却”。
课后巩固练习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叟(shǒu) 庶(shù)人 千乘(shènɡ)
B.不餍(yàn)遗(yí)其亲宋(kēng)
C.构(ɡòu)兵说(shuō)而罢之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蹠(zhí)利与善之间(jiā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互相)征利 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 不夺不餍(满足)
B.罢(停止)之 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
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 去(离开)仁义
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 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B.何以利吾国?
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D.以五十步笑百步。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B.蒙故业,因遗策。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深追先帝遗诏。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东凶亦然
C.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
D.吴广以为然
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鲁孔丘之徒与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之号则不可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B.利与善之间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何以利吾家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D.苟为后义而先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B.前两则短文中的“仁义”,与第三则短文中的“善”,其内涵是一致的。
C.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
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
D.孟子数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能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二王。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9.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见梁惠王见:
拜见
B.上下交征利征:
谋取
C.不夺不餍餍:
吃
D.万乘之国国:
国家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鸡鸣而起
A.不远千里而来
B.亦有仁义而已矣
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11.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
“何以利吾国?
”
D.孟子遇于石丘。
12.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说: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课后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A(“绝对不要考虑利”说法错误。
按孟子的观点,他是强调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
2.B(A.叟:
sǒu;C.说:
shuì;D.间:
jiàn)
3.A(B身:
自己;C.去:
去掉;D.怀:
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
4.BD(BD都当“用”讲;A用来;C连词“来”)
5.BD(BD死人遗留下来的A遗弃;C丢失,损失)
6.B(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正确)
7.C(A弟子:
B白白地;题干与C都是“类”的意思;D空)
8.C(餍:
满足。
)
9.D(两个“先”“后”都是意动用法)
10.C(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国君接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
)
11.A(A项与例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B项,助词,而、已、矣三个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C项,连词,表并列关系。
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
)
12.C(C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句。
A项是疑问句;B项是判断句;D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
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尤其是《先秦诸子选读》,选文长短不一,个别选文内容晦涩难懂,加大了讲课的难度。
另外,选修课开展时间不长,并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教学模式,也很少有经验值得借鉴,所以当我上选修课文的时候,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课程结束后,感觉留有很多的不足,存在很多的遗憾。
下面总结一下教授选修课文《王何必曰利》的得与失。
《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出自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课程说明提醒我们: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认知社会、人生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内在品德,所以我把“了解孟子义利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又因其属于文言文,本着继续加强学生文言功底的原则,我把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目标之一。
一、教学目标确立后,授课时,我的教学步骤大体分为四步:
1、充分预习,理解文意
首先,课前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大体上了解文本内容。
让学生自读课文,读时注意一些文言知识的积累,要求他们画出重要和有疑问的知识点,之后把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文言知识点或查工具书,或讨论,力求学生自己解决,完成学案基础知识部分。
2.课上再读,把握文意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这一环节,我于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书,寻找相关信息,读完后根据问题理解文意。
比如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哪句话最能体现孟子的观点?
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感知文本,把握文意。
3.深入挖掘,把握思想
在学生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文本的的基础上,掌握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4、拓展延伸,提高升华
了解了孟子的义利观后,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对孟子义利观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当今社会情况,谈谈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
和孟子的思想发生碰撞交流,从而得到升华提高,于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在教授《王何必曰利》的过程中,虽有一定收获,但存有不少遗憾:
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我采取提前安排学生预习的方式解决,虽于课堂中再次检查和巩固了学生的预习成果,但更渴望寻找一种文言合一的好方法。
《王何必曰利》课标分析
《王何必曰利》是人教版(2006年11月第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教书选修部分《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的第二课,主要阐述了孟子的义利观,即力图破除世人利益至上的观念,确立仁义对人生社会的最高价值。
这一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里有着很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空间,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这样的表述: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时把“理解孟子义利观,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当成了重点内容。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在《王何必曰利》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积累整合:
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利用工具书等材料初步解决疑难问题,
感受鉴赏:
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明确孟子的义利观,就属于这一过程。
思考领悟:
结合自身认知,和生活实际,充分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义利观。
应用拓展:
联系实际生活中“求利”与“行仁”之事,加深对孟子义利观的理解和掌握。
发现创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所以在前面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在充分理解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出自己对利与义的新的认识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树立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所以除了课本和学生的工具书之外,我又添加了两个微视频,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