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8517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

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

工程沉降观测

 

 

赛恩工程技术分公司

2012年10月

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名称:

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

二、现场情况:

拟建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该地段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大楼为框架结构,根据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及相关文件规定,须对大楼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

三、作业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城市测量规》CJJ8-99

四、高程控制: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工程测量规》GB50026-93及《城市测量规》CJJ8-99的要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符合下列要求:

1、本工程控制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高程路线。

扩展网亦应布设为闭合或附合高程路线。

2、本工程的各类水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3、本工程高层控制点为道钉均匀布设于道路上;控制点布设已经完全满足规需要。

4、为保证观测的精度,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按建筑物沉降观测规的要求,布置在建筑物的周围,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50m。

基准点拟采用深埋式基准点,点位埋设前先用钻头钻到硬土层上,再用钢筋沿钻孔打入底端下至少50-100cm。

并灌注混凝土,基准点上部地表下1米左右挖坑,砌窨井,并加盖进行保护,如图2-1基准点设置。

5、

图为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6、本次沉降观测结合工程的实际布设3个基准点,监测整个场地的沉降。

7、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工程测量规》GB50026-93及《城市测量规》CJJ8-99的要求以及现场情况,本工程在最能体现建筑物沉降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以便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

沉降观测点位置根据的设计图纸而定,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

(二)观测点布置

(1)观测点平面布置

根据该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的建筑结构与规模,按规要求,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的周边平面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伸缩缝两侧加密布置对比点,以保证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从而反映建筑物沉降的三维情况,保证建筑物在建设过程及竣工后的安全。

详细布置点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图”。

(2)观测点埋设

观测点埋设

观测点采用预埋式隐蔽点,预埋构件埋入柱体或剪力墙体15厘米左右,并与主筋连接,预埋件径为16毫米的公制螺丝,平时加盖保护(闷头),使用时旋出螺丝盖,将带有螺纹的拆卸式观测点旋入进行观测,如图2-2。

图2-2观测点构造图

沉降观测点:

根据甲方要求,为能够长期保存沉降观测点,以便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沉降监测。

观测点埋设在建筑物一层±0.000上20公分处,点位朝外,布置初步定位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图”。

沉降观测点采用隐蔽式测点,在一层柱模脱模后,用电锤打孔立即埋设固定。

沉降点的埋设工作由观测单位和施工单位协作完成。

注:

沉降点埋设时,上部应预留大于3米的空间,便于垂直竖立铟钢尺。

同时应避开窗台线、雨水管等障碍物

五、观测设置及目的:

根据上述规要求,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应以能够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拟定为建筑物施工每层观测一次。

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及时增加观测次数,主体建筑封顶同时加荷载全部结束后,再视建筑物沉降情况而定观测周期.不同周期观测时,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并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固定的观测人员及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进行观测,以避免三差(“人差”、“仪器差”、“外界环境影响差”)影响,提高观测的质量。

1)具体的观测周期为:

建筑物施工每层观测一次,在工程停工和复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2个月观测一次。

2)封顶及外墙结束各观测一次。

3)计划观测二年,详细观测计划为:

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直至沉降稳定(日平均沉降速率小于0.01mm)如沉降量不均匀,我们将适当增加观测期数。

4)稳定条件为最后两个周期沉降量不大于0.01-0.04mm/d。

观测点周期一览表

序号

房号

层数

沉降观测点

期数

总次数

1

商务办公楼

25F

12

32

384

2

会所办公楼

12F

18

20

360

合计

六、监测注意事项与采用的措施:

(1)沉降观测网中各点的沉降分析是建立在比较多期复测成果基础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基准。

(2)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

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3)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对建筑物进行首次沉降观测,包括水准基点和观测点的观测。

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

(4)首次观测结果是沉降量计算的基础值,为保证其的准确性,重复观测两至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沉降观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观测路线进行,往、返测及重复观测均在同一路线进行;观测点观测时,安置一次仪器可以观测几个前视点。

(5)建筑物沉降观测应采用固定作业人员、固定仪器设备、固定仪器站,以提高观测速度和精度。

(6)在观测的作业现场及时地检查各限差,碰到有超限的情况就及时返工或者补测。

(7)每一观测周期按合同要求进行。

(8)外业记录容齐全,如年、月、日及工程进度等都不遗漏。

(四)、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七、使用仪器及观测方法:

监测精度:

本次监测按二等水准观测要求,其精度为:

(1)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0=±0.5㎜

(2)水准闭合路线,闭合差fw=±0.3√n(n为测站数)

(二)沉降观测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表3.3.1-2

等级

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

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二级

0.5

0.7

≤1.0

≤0.7

≤1.5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八、工程结束后提供成果资料:

每次观测后,对各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资料整理、打印,定期送交有关各方分析使用。

(一)中间资料施工期间提交的:

沉降变形的即时观测对比成果表。

(二)在主体封顶后一个月,提交施工阶段沉降观测报告,整个观测工作完成后,将对所有观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提供最终沉降观测报告。

包括以下几项:

1、施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2、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位置图;

3、变形位移量成果表(包括数据表格和变形曲线图);

4、变形分析报告。

九、稳定标准: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大楼平均沉降速率不大于0.01-0.04mm/天,且沉降差异量符合规要求时,可视为达到稳定沉降的要求,可停止观测。

十、提交资料:

每次观测结束后,五天将观测结果提交给建设单位,便于建设单位掌握大楼的沉降情况。

十一、其他:

在沉降点的布点和观测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出面协调。

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各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避免磕碰,观测数据才能正确反映各建(构)筑物的形变情况。

如果观测标志点在施工中遭破坏,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观测单位重新做好,并进行补测。

十二、大楼沉降观测采用相对高程,与国家高程系统无关。

十三、全部观测结束后,向建设单位提交沉降观测报告一式三份。

十四、附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平面图

 

赛恩工程技术

分公司

2012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