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35.02KB ,
资源ID:252851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2851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docx

1、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设计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赛恩工程技术分公司2012年 10月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工程名称: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 二、现场情况:拟建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该地段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大楼为框架结构,根据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及相关文件规定,须对大楼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三、作业依据: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工程测量规GB 5002693城市测量规CJJ899四、高程控制: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工程测量规GB

2、 5002693及城市测量规CJJ899的要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符合下列要求:1、 本工程控制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高程路线。扩展网亦应布设为闭合或附合高程路线。2、 本工程的各类水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3、 本工程高层控制点为道钉均匀布设于道路上;控制点布设已经完全满足规需要。4、 为保证观测的精度,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按建筑物沉降观测规的要求,布置在建筑物的周围,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50m。基准点拟采用深埋式基准点,点位埋设前先用钻头钻到硬土层上,再用钢筋沿钻孔打入底端下至少50-

3、100cm。并灌注混凝土,基准点上部地表下1米左右挖坑,砌窨井,并加盖进行保护,如图2-1基准点设置。5、 图为基准点布置示意图6、 本次沉降观测结合工程的实际布设3个基准点,监测整个场地的沉降。7、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工程测量规GB 5002693及城市测量规CJJ899的要求以及现场情况,本工程在最能体现建筑物沉降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以便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沉降观测点位置根据的设计图纸而定,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 (二)观测点布置(1) 观测点平面布置根据该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的建筑结构与规模,按规要求,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

4、的周边平面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伸缩缝两侧加密布置对比点,以保证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从而反映建筑物沉降的三维情况,保证建筑物在建设过程及竣工后的安全。详细布置点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图”。(2) 观测点埋设观测点埋设观测点采用预埋式隐蔽点,预埋构件埋入柱体或剪力墙体15厘米左右,并与主筋连接,预埋件径为16毫米的公制螺丝,平时加盖保护(闷头),使用时旋出螺丝盖,将带有螺纹的拆卸式观测点旋入进行观测,如图2-2。图2-2观测点构造图沉降观测点:根据甲方要求,为能够长期保存沉降观测点,以便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沉降监测。观测点埋设在建筑物一层0.000上20公分处,点位朝外,布置初步定位

5、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图”。沉降观测点采用隐蔽式测点,在一层柱模脱模后,用电锤打孔立即埋设固定。 沉降点的埋设工作由观测单位和施工单位协作完成。注:沉降点埋设时,上部应预留大于3米的空间,便于垂直竖立铟钢尺。同时应避开窗台线、雨水管等障碍物五、观测设置及目的:根据上述规要求,XDG-2011-33号地块商业、办公用房工程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应以能够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拟定为建筑物施工每层观测一次。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及时增加观测次数,主体建筑封顶同时加荷载全部结束后,再视建筑物沉降情况而定观测周期.不同周期观测时,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和观测方法,并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6、,固定的观测人员及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进行观测,以避免三差(“人差”、“仪器差”、“外界环境影响差”)影响,提高观测的质量。1) 具体的观测周期为:建筑物施工每层观测一次,在工程停工和复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2个月观测一次。2) 封顶及外墙结束各观测一次。3) 计划观测二年,详细观测计划为: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直至沉降稳定(日平均沉降速率小于0.01mm)如沉降量不均匀,我们将适当增加观测期数。4) 稳定条件为最后两个周期沉降量不大于0.010.04mm/d。观测点周期一览表序号房号层数沉降观测点期数总次数1商务办公楼25F12323842会所办公楼12F1820360合计六、监测

7、注意事项与采用的措施:(1) 沉降观测网中各点的沉降分析是建立在比较多期复测成果基础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基准。(2) 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3) 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对建筑物进行首次沉降观测,包括水准基点和观测点的观测。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4) 首次观测结果是沉降量计算的基础值,为保证其的准确性,重复观测两至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沉降观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观测路线进行,往、返测及重复观测均在同一路线进行;观测点观测时,安

8、置一次仪器可以观测几个前视点。 (5)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采用固定作业人员、固定仪器设备、固定仪器站,以提高观测速度和精度。(6) 在观测的作业现场及时地检查各限差,碰到有超限的情况就及时返工或者补测。(7) 每一观测周期按合同要求进行。(8) 外业记录容齐全,如年、月、日及工程进度等都不遗漏。(四)、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七、使用仪器及观测方法:监测精度:本次监测按二等水准观测要求,其精度为:(1) 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

9、差中误差M0=0.5(2) 水准闭合路线,闭合差fw=0.3n(n为测站数)(二)沉降观测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 表3.3.1-2等 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二 级0.50.71.00.71.5注:表中n为测站数。八、 工程结束后提供成果资料:每次观测后,对各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资料整理、打印,定期送交有关各方分析使用。(一) 中间资料 施工期间提交的:沉降变形的即时观测对比成果表。(二)在主体封顶后一个月,提交施工阶段沉降观测报告,整个观测工

10、作完成后,将对所有观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提供最终沉降观测报告。包括以下几项:1、施测方案技术设计书;2、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位置图;3、变形位移量成果表(包括数据表格和变形曲线图);4、变形分析报告。九、稳定标准: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大楼平均沉降速率不大于0.01-0.04mm/天,且沉降差异量符合规要求时,可视为达到稳定沉降的要求,可停止观测。十、提交资料:每次观测结束后,五天将观测结果提交给建设单位,便于建设单位掌握大楼的沉降情况。十一、其 他:在沉降点的布点和观测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出面协调。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各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避免磕碰,观测数据才能正确反映各建(构)筑物的形变情况。如果观测标志点在施工中遭破坏,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观测单位重新做好,并进行补测。十二、大楼沉降观测采用相对高程,与国家高程系统无关。十三、全部观测结束后,向建设单位提交沉降观测报告一式三份。十四、附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平面图 赛恩工程技术 分公司 2012年 10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