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讲义.docx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讲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讲义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一 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考考什么,怎样考]
生产与消费问题在近几年各省区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扩大消费的问题。
考查的内容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为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的作用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理解。
1.(2017·江苏卷)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
2016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
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企业的相关知识。
读懂题干材料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将题干中的经济现象的逻辑关系理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说明信息技术进步为起点,这样可直接排除B、D两项。
“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说明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据此可排除C项。
A项的解读符合这一经济现象。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
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A )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
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
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配置资源。
题干中的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有利于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①②正确切题。
允许企业参与公益类项目的投资和经营,并不意味着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资源供给应主要由政府来提供,③说法不准确。
允许企业参与公益类项目的投资和经营,并不意味着国有资本将退出该领域,④说法错误。
故选A。
3.(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下一阶段央企改革的重点工作:
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新一轮央企改革的目的在于( A )
①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②增强央企活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③促进央企强强联合,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④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央企业从所有制角度看属于国有经济,央企的结构调整与重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其影响力,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③错误,国有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上,而非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④错误,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4.(2017·江苏卷)某村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赢得了农民高度认可。
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 A )
①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③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都属于生产关系的完善,①说法正确。
从“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发展农村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②说法正确。
材料没有提及农业资金投入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农村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排除④。
答案为A。
5.(2016·浙江卷)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
这告诉我们( B )
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形式,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D本身表述不科学,故排除。
这种改革试点改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符合题意。
6.(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行业发展标准、提出环保要求,引导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有序发展。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围绕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提出提案,建议继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新建商品房要设置配备充电电源的专用停车位,对老社区也要制定建设充电设施的改造计划。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
对消费的影响:
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答本题,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是消费的动力、生产能够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说明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可以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说明新能源汽车生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组织答案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7.(2015·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
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解析:
本题要将材料划分层次,获取和解读材料中“收入水平提高、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改变、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擎”等有效信息,归纳影响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等《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组织答案要用材料说明观点。
[备考学什么,怎样学]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7.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不同点
成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态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同点
①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二者都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的保护
3.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分析角度
具体内容
劳动者角度
有利于促进就业,繁荣市场,方便生活
国家角度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促进科技创新
生产关系角度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市场角度
尊重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优化资源配置
对外开放角度
有利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扩大商品出口
生产力发
展角度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1)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
(4)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
(5)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5.促进我国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的措施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4)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 × )
剖析: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我国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体现了消费决定生产。
( × )
剖析:
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3)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 × )
剖析:
要适度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4)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基础。
( × )
剖析: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5)股份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 × )
剖析: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剖析: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 × )
剖析:
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支配地位。
( × )
剖析: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 )
剖析:
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完全平等。
( × )
剖析:
在市场竞争中,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在所有制结构中,二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
1.高考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考查主要侧重在辨别上。
这种辨别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所谓宏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微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一具体表现或者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哪一具体表现。
2.有关“生产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命题
(1)重视消费的依据
设问模式: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国家实行促进消费,特别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
答题要素:
消费反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消费需要。
③转变发展方式:
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设问模式:
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答题要素:
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状况+地位+作用
①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生产力状况的要求: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现阶段生产力状况。
③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提示:
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
①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公平竞争。
④实行科学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规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诚信经营,主动纳税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健全管理,不断提高经营能力与素质。
考点二 企业与劳动者
[高考考什么,怎样考]
围绕企业经营与发展设计情景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题型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查企业经营发展的措施。
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知识相联系。
近年来,劳动者的就业和维权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为什么重视解决就业问题、怎样解决就业问题、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劳动者的就业观、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1.(2017·北京卷)“马太效应”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是( C )
A.大而不倒——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风险,因此政府在其面临危机时常会出手相救,而对小型金融机构可能坐视不管
B.规模经济——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比小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C.网络效应——聊天工具、在线游戏等网络产品,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已有用户数量的多少,因此用户数量较多的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
D.劣币驱逐良币——当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时,侵权盗版的企业可能大行其道,积极研发、依法经营的企业却难以立足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的相关知识。
“马太效应”是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
A、D并没有反映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排除。
题干要求选出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选项,B是供给方(生产方)导致的“马太效应”,不符合题意。
C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7·江苏卷)债转股是解决债务清偿问题以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甲企业赊欠乙企业3亿元货款,到期后无力偿还,经过谈判,约定乙企业将所持有的甲企业债权转为股权,即乙企业持有甲企业51%的股份,将甲企业重组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这意味着( C )
①甲企业延期偿还所欠乙企业债务
②乙企业获得甲企业经营控制权
③乙企业可将股份在甲企业内转让
④乙企业有权再将股权转为债权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的相关知识。
债转股,是将债务转化为股份,而不是延期偿还债务,①说法错误。
乙企业持有甲企业51%的股份,说明乙企业获得甲企业经营控制权,②正确。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在企业内转让股份,③正确。
债转股后不可以将股权再转为债权,④说法错误。
3.(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
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D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
促进就业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②说法错误。
我国通过对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就业,进而实现稳定脱贫,说明职业培训能促进就业,进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④正确切题。
故选D。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近年来,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
2015年7月,我国某服装企业现金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51%的股权,利用其品牌、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该收购可以助力企业( D )
①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
②改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
③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市场
④丰富品牌组合,满足差别化需求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该企业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的股权,是企业“走出去”的体现,不是利用外资的体现,①错误。
②不选,改善治理结构与收购服装公司没关系。
收购意大利服装公司可以使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营销,有利于扩大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销售,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③④入选,故选D。
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回答下题。
5.(2016·浙江卷)上述材料表明( D )
①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②破产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
③破产和兼并有助于压缩企业规模
④兼并可以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相关知识。
依据所给材料可知,政府没有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故排除①。
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③说法错误。
②④为兼并和破产的意义,D正确。
6.(2015·福建卷)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影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
如下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
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A )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竞争优势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意味着企业成本会增加,将促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培养自己的优势,压低成本,因此选A项。
这一做法对政府的经济监管以及企业人才结构影响不大,所以排除B、D两项。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会压缩工人数量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加大,所以C项错误。
7.(2015·山东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俱增。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 B )
A.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
B.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
C.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
D.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知识。
资源紧缺、企业成本增加等,将促使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B项符合题意。
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减少产品数量只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所以不选A项。
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无关,C项错误。
企业不能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D项说法错误。
8.(2015·重庆卷)“亲,你也可以开店哦。
”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
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
微店的兴起表明( C )
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
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微店借助于现代传媒迅速崛起和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对大众创业的积极影响,C项正确。
淘宝和微店各有特点,因此各有市场,A、B、D三项观点带有片面性,排除。
正确答案为C项。
9.(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
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
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
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答案:
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解析:
本题分两小问,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学生可以从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率、规模、比重角度说明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第二小问,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可结合材料中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消费品质量、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提高产品性价比等方面分析。
10.(2015·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