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7055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docx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论文摘要…………………………………………………………………………………………

关键词……………………………………………………………………………………………

引言………………………………………………………………………………………………

一、《张居正》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二、《张居正》如何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结束语……………………………………………………………………………………………

注释、参考文献…………………………………………………………………………………

 

论《张居正》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论文摘要]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既展现出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完整展现了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人物形象艺术手段刻画

 

引言

作家熊召政“十年磨一剑”,以非凡笔力,写就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力求全方位塑造出张居正的血肉之躯,展示万历前后社会生活的全景图画。

小说分为《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四部,生动地塑造出张居正、李太后、冯保、玉娘、金学曾等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从而荣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在笔者看来,《张居正》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这正如老舍所说:

“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不仗着事实。

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千古不朽。

此所以十续《施公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

”(注1)

一、《张居正》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张居正》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主人公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

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

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王朝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

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极,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

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令后人扼腕叹息。

在熊召政笔下,张居正首先是一个政声卓著的“铁面宰相”,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使原本衰颓的国势呈现出中兴的景象,“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厉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注2)张居正被誉为“宰相之杰”并非徒有虚名。

他上任之初,国库空虚,匪患猖獗,官场昏暗,最初不得不用实物折俸发给官员。

经过三、四年的整治,不仅国库充盈,边塞安宁,而且吏治清明,国泰民安。

这一切,都归功于他推行的“万历新政”,其中载入史册的有“考成法”、“子粒田征税”、“一条鞭法”等改革举措。

“考成法”是张居正上任之初,为整顿吏治,肃清前任高拱余党采取的考核官员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政府对官员完成工作情况记录在册,作为日后升降的依据。

“考成法”一出,政府机关人浮于事、拖沓羁縻的现象一扫而光,办事效率大为提高,朝廷政令得以顺畅实行。

“子粒田征税”则属于经济改革范畴,是张居正在政局稳定后开始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革的先声。

所谓“子粒田”,是指朝廷赏赐给皇亲国戚的田亩,这些田亩一律免征赋税,为国家财政之负累。

张居正实行“子粒田征税”,为国家财政争取了一笔重要收入。

其后,张居正乘胜追击,又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清丈田亩的工作,彻底清查豪门大户隐匿土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张居正开始坚定不移地推行“一条鞭法”。

此法推行之后,一改历朝历代实物缴纳为银钱交税,既便于民众又利于朝廷,实乃划时代的改革之举。

在经过以上种种举措之后,万历王朝气象焕然一新,由最初的官员以胡椒苏木折俸发展为人人增加俸禄;官场也由起初的风起云涌而转为清明太平。

举国之内,上至太后皇帝,下至村夫野老,莫不念张居正治国有方,是才华卓著的一代名相。

熊召政不惜笔墨刻划出了“能人”张居正的形象,可“能人”张居正并非不解风情,也有他怜香惜玉的一面。

张居正喜欢清纯可爱的玉娘并真心相待,甚至一度打算给其名分,然而造化弄人,玉娘最终离他而去,成为他心中难以弥合的伤痛。

文中一把胡子、容颜肃静的张居正为了玉娘也常作小儿女态,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他与玉娘的情感纠葛却是文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而这恰恰使人物更具复杂性,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和可信。

不过,熊召政无意把张居正塑造成完人,在作品中暴露了他的很多缺点。

比如说他上任之初坚决反对贪腐,甚至自揭荆州知府赵谦向他父亲行贿三千亩良田的家丑,还下令拆除了赵谦为他树立的功德碑,对赵谦贪腐行为严惩不贷。

然而,当政局稳定后,他开始陶陶然于自己的功绩中,在回乡葬父的过程中,笑纳了真定府知府钱普献上的三十二人抬的大轿,虽表面斥责钱普阿谀奉承之举,最后却又将其升任为京官要员,收至麾下当亲信使用。

再比如张居正表面上很大度,实则心胸狭窄,在“夺情风波”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按照朝廷常理,父亲去世他理应回家守孝三年,可是皇上年幼不能单独治国便不放他走,此谓“夺情”。

礼仪纲常乃封建社会不可逾越的藩篱,因此,朝中士子纷纷上书皇帝反对夺情。

皇帝下令对为首者施以“廷杖”酷刑。

当有人央求张居正出面向皇上求情时被其断然拒绝,在张居正内心,恨不得把这些人打死才痛快呢,其心胸狭隘由此可见一般。

除了张居正之外,文中冯保、李太后、金学曾等人物形象也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冯保善于权谋又贪婪成性,他收受官员巨额贿赂,然后替其向张居正要官。

他抓住一切机会搜刮财富,内廷的官职几乎是明码标价,内廷的开支也被他无限夸大,虚报虚领。

当高拱带领手下弹劾他时,他用“鳄鱼的眼泪”博得李太后的同情,重新稳固了地位。

他心狠手辣,在反对派借为童立本举行公祭表达不满情绪时,他命手下放了一把火,结果公祭是办不成了,却死伤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这么一个阴柔、狠毒的内廷总管成为《张居正》人物图谱中的重要角色,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此外,李太后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她是一个极具魅力又很有主见的女性,她很善于笼络人心,对于张居正、冯保等亲信,常常在委以重任的同时又不断敲打,使得他们忠心耿耿为皇权卖命。

李太后也很有女人味,她甚至对张居正颇有好感,每次年幼的儿子问政于张居正时,她都会陪同在侧,这一方面是儿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张居正的男性魅力吸引了她。

李太后形象的塑造无疑为《张居正》一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金学曾也是文中戏份很重的人物,他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他竟然靠斗蛐蛐赢了一万两银子,而后又把银子捐给了国库。

他敢作敢为得到张居正赏识,成为“万历新政”的急先锋,无论是财政改革还是清查书院,他都冲锋在前,为改革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由一个芝麻官进而平步青云当上了六品要员。

按理说他该对张居正感激涕临,然而他却清醒地洞察了首辅的变化,产生了“飞鸟尽,良弓藏”的慨叹,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就这样,围绕着主人公张居正,作者描写了一连串形形色色的人物,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人物图谱,最终铸就了作品的辉煌。

二、《张居正》如何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熊召政是如何成功塑造出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简而言之,《张居正》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既展现出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完整展现了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㈠、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使人物凸显在读者面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1、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如文中对于玉娘的一段肖像描写:

“只见她穿着一袭素白的八幅罗裙,腰间数十道细褶,每一褶一道颜色,搭配得既淡雅,又别致,裙边一二寸宽的地方,滚了大红的花边,看上去很醒目,让人产生愉悦。

也许是独自面对高拱的缘故,玉娘有些紧张,微垂着白腻如玉的鸭蛋脸,只让高拱看到一个梳裹得整齐的用金银丝线挽成的插梳扁髻。

这段肖像描写刻划出了玉娘天生丽质又不乏淳朴可爱的美好形象,使这位多情善感的女子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

如书中对金学曾的小眼睛的描写,突出了他的略带狡黠。

金学曾正是靠着这份独有的狡黠,才得以在改革中屡建奇功,崭露头角。

他常有惊人之举,何心隐被逮捕后,他布下黄蜂阵巧妙地驱散了聚众示威的学生,这样的主意只有他想得出来。

读罢全书,金学曾那眨巴着小眼睛的形象便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其他肖像描写方法。

⑴、整体式的描绘。

这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

即不局限于对人物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

如书中对冯保的一段描写:

“只见他五十岁左右,中等个儿,身材微胖,穿一件小蟒朝天的元青色纻丝曳衫,内套着豆青色羊绒袄子,头戴一顶竹丝作胎、青罗面子的刚叉帽,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骄奢富贵之气。

这段描写虽不是“工笔细描”,只是概貌描写,但却让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冯保形象神形毕现,惟妙惟肖。

⑵、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

即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

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例如书中借李太后之眼对张居正的恭谨认真进行了生动刻划,令人过目难忘:

“就在张居正慢慢品尝茶点的时候,细心的李贵妃一直从旁暗暗观察。

她发现张居正特别细心,吃的时候,一只手始终按着下巴上的三绺长须,这是为防止沾上碎屑。

而且,他咀嚼时也不发出任何声响,只是慢吞细咽,一派斯文。

㈡、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

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

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描写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1、在本文中,作家描写人物动作,主要从下列角度进行加工描绘。

⑴、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如文中对李太后弟弟李高的一段描写:

说话间,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已是闪身进门,站在冯保跟前,舞动着那根“替天行道”的幡竿。

冯保正想发作,一眼瞥见这人的音容笑貌很是熟悉,只是一时仓促记不清是谁,便狐疑地问道:

“你是?

”来人龇牙一笑,把粘在脸上的乱发往后拢了拢,挪揄道:

“冯老公公,你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这段话写的是李高在“燕九节”为寻开心扮成丘处机的样子,把李高仗势胡闹、游手好闲的形态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让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纨绔子弟的典型形象。

⑵、系列动作描写增强表达效果。

对于人物系列动作的描写,有助于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如书中写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李顺,迫不得已给张居正父亲张老太爷送礼,却被对方因为礼轻而拒收,李顺一气之下掉头就走,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李顺说着,起身朝张居谦打了一恭,提了提直裰,气鼓鼓走出了客堂。

当张居谦赶出客堂喊了一句“李大人你走好”时,李顺已蹬蹬蹬走下踏道,他抬头望了望半空中飘着的“大学士张”的彩旗,心里头忽然涌起一股子酸楚,强忍着,两泡热泪才不至于溢出眼眶。

读着这段文字,读者的眼前就会自然地浮现出一个不善阿谀、光明磊落的男子汉形象。

2、在作品中,作家描写人物语言,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⑴、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人物间对话突出人物深层性格。

如文中写高拱、张居正、冯保的一段对话:

高拱一拍几案,厉声喝道:

“冯公公,内阁的事儿,用不着你来建议。

冯保重又坐回到张居正身边的椅子上,眼睛盯着茶几上的果盒,冷冷地问:

“高阁老,你哪来这大的火气。

“内阁乃朝廷处理国家大事的枢机重镇,你一个内臣,竟敢向辅臣提什么建议。

这干政之嫌,你担当得起么!

高拱唇枪舌剑,咄咄逼人。

张居正并不参与两人的争执,只是一味地低头喝茶。

从这一段对话不难看出三人的鲜明个性。

高拱是火爆脾气,与冯保斗口舌时针锋相对;冯保老谋深算,善耍手腕;张居正则是沉稳有余,城府甚深。

⑵、让人物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如张居正向李太后陈述财政改革的一段话:

“国朝自圣祖皇帝建极以来,已历九帝,每个皇帝在位时,都曾对皇亲国戚近侍功臣赏赐土地。

前些时,臣曾派人去宗人府查过簿册,截至隆庆六年止,在籍皇室宗亲有八千二百零三人。

其中亲王三十位,郡王二百零三位,世子五位,长子四十一位,镇国将军四百三十八位,辅国将军一千零七十位,奉国将军一千一杯三十七位,镇国中尉三百二十七位,辅国中尉一百零八位,奉国中尉二百八十位,未封名爵者四千三百位,庶人二百七十五位。

这些宗亲,每个人名下皆有赏赐田地,多的有一千多倾,最少的也有八十多亩。

全部加起来有四百多万亩。

这仅是宗亲,若加上外戚、勋贵、功臣、内侍、寺观等受赐子粒田,数字之庞大,一时还难以统计出来。

由这段话不难看出张居正的确是一个忠诚为国勤勉政事的人,他论证时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

不过,张居正在玉娘面前却又是另一番口吻:

看着她满脸泪痕,张居正更是动了恻隐之心,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古哲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一点,正是我与高阁老的不同之处。

我张居正虽然不才,但毕竟怀有一颗怜香惜玉之心。

让人物根据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更能从多侧面反映人物个性,达到丰实人物形象的目的。

⑶、描写人物语言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口语、俗语、歇后语等,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

文中这样的语言可谓比比皆是,如对百姓抗税的一段描写就非常生动:

段升手一挥,几个差役如饿虎扑羊。

绿头苍蝇手脚跳窜,竟一下子绕到张文明的身后,他把老太爷当作屏障,戏道:

“税关税关,催命判官,今日横行,明日偏瘫,阔佬大爷,见着就软,逮着百姓,牢底坐穿。

文中还抄录了许多诗词歌赋、民间俚曲,别有韵致。

“这些诗、词、歌、赋和散曲、俚曲,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表现了文化的真实,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注3)

㈢、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不但要表现其外部特征,还要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触及内心的奥秘。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应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划人物,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内心世界统一起来。

在作品中,作家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

1、运用直接剖析的方法。

也就是由作者直接分析、披露人物思想,使读者能直接窥见人物内心。

如书中写张居正上任之初,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实行胡椒苏木折俸遭到皇亲抵制,李太后迫于压力绕过内阁直接下旨免除皇亲实物折俸,这个时候张居正感到压力倍增,文中有一段对其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

听完游七的陈述,张居正陡然感到了天威不测的沉重压力。

自接任首辅以来,他一直谨慎从事。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哪怕深蒙圣眷,也始终不敢忘记国事之忧,将一片肫诚之意,流露于政事之间。

汲取前任削籍的教训,他最担心的是谗谮乘之,离间君臣关系。

现在,这件事果然发生。

他的脑海里顿时浮出《易》中的两句话: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君失此臣,尚有彼臣可代;臣若失身,何可代之?

虑着这一层,张居正惊出一身冷汗。

天威难测,圣意难度,张居正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一般。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

即借助一些外在的形式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如书中描写张居正在金学曾将要离京回家守孝时,送其一首诗,当张居正小声吟哦过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张居正刚刚吟完,金学曾已是热泪盈眶,他听出诗中充满一股凄恻之情。

以首辅目下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博大胸襟,他断不会如此伤感,难道他已悟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危险,抑或在颐指气使一言九鼎的威权下面,还隐藏着那种四顾茫茫无人可托的孤臣心境?

这段话借助金学曾的观察对张居正的心境做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一方面张居正为“万历新政”取得的成功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的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种间接描写的方式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

㈣、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丰富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细节是构成场面的重要单位,是刻画形象的重要因素。

书中也有多处精彩的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其中一处写的是张居正为隆庆皇帝勘察陵寝,管家游七赶来给他送信,同行的还有冯保的管家徐爵。

信是张居正的亲信李义河寄来的,内容是说已掌握了高拱受贿的证据,张居正看罢心花怒放,但表面却不动声色,慢条斯理地将信放回信封里,并将信封反放在茶几上。

一旁的游七和徐爵根本猜不透张居正阅信后的心境。

在这段描写中,一个极其细微的“反放”信件的动作将张居正的老谋深算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结束语

熊召政凭借非凡笔力,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摹人物形象,成功塑造出张居正、冯保、李太后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并最终奠定了作品《张居正》的成功,使《张居正》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一部被世人称道的优秀作品。

 

注释:

(1)翟苏民:

《论〈远去的驿站〉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创造》第92页,殷都学刊,2005年版

(2)朱东润:

《张居正大传》,封面图片注释语,2009年版

(3)何镇邦:

《〈张居正〉与历史小说创作》,《南方文坛》,2003年6月

(4)参考文献:

(1)朱东润著,《张居正大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2)樊树志著,《张居正与万历皇帝》,中华书局2008年版

(3)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