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答案】1、B 2、B
【解析】1、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不会比夏季降得很多,气温年较差较小,B项符合。
2、5—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高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
近年,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
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3~5题。
3、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临近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4、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可全年航行 B、单位距离能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5、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答案】3、D4、C5、B
【解析】3、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N为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D正确。
4、北极航线只有夏季短暂时间能通航,A错;北极航线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B错;浮冰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修费用较高;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指向,C正确。
5、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航线比走其它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效益自然较大,B项正确;A、C、D所示国家间都不是走北极航线最近。
某年3月P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6~7题。
6、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6、C7、A
【解析】 6、由于日本东部有自西南向东北的日本暖流经过,会把P地核泄漏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
7、P地位于日本福建,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划分,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如图8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图8,完成8~10题。
8、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答案】8、A9、B 10、C
【解析】8、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
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因此A正确。
9、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源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
10、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向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该为穿行,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答案】11、D 12、D
【解析】11、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
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故选答案D。
1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发生在冬至日,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13、B 14、C
【解析】13、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容易发生沙尘暴,故选B。
14、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气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线钱,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气温较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
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16.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答案】15、B 16、A
【解析】15、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同一种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侧翼上,地层的M到山顶方向,地层向下倾斜,故答案选B。
16、从图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
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
所以XY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海拔高度相同,故答案选A。
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出,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
18.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答案】:
D
【解析】:
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
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软弱,易于风化剥蚀。
有利于群峰林立景观。
石英砂岩抗剪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
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
故答案为D.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19~21题。
19.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0.后,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21.50多年,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19.D 20.B 21.B
【解析】
19.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
选D。
20.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
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
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
B对
21.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所以选B。
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
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答案】:
22.B 23.D
【解析】:
2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本题图表阅读的关键是要找到①②③④各地1月和7月的对应点。
图示①地纬度约为6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5-10m/s;②地纬度约为20°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15m/s;③地约为5°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10m/s,1月风速0m/s;④地约为5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2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m/s;所以通过比较②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最大。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3.图示反映全球风速和方向随纬度的变化。
选项中与风速、风向变化密切相关的洋流分布,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
低纬度地区主要为东风,洋流向西流;②地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形成季风洋流;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形成西风漂流。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图6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25.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答案】:
24.B 25.C
【解析】:
1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
当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泰山站(76°58′E)地方时为12:
00,泰山117°E为下午;东京141°E为下午16:
20左右,2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于夜,所以夕阳西斜;纽约74°W为凌晨2:
00前后;开普敦18°E早晨8:
00前后。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次日为2月9日,相比于2月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月8日未出现极昼,2月9日白昼变短,所以该地未极昼,日出东南;太阳高度变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26—27题。
26、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7、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答案】26、A 27、D
【解析】26、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即伦敦时间。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伦敦在北京西边,区时计算中按“东+西-”的办法,两地时区相差8个小时,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时间是1日17时30分,A对。
27、根据材料,探测器发射时间是12月份,我国正值冬季,此时亚洲大陆正受亚洲高压控制,所以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D对。
冬季我国大陆不受锋面及低于控制,A、B、C错误。
考点:
区时计算、常见天气系统。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28—29题。
28、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9、从资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28、A29、B
【解析】28、读图,根据图例分析,风功率等级最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南部分功率密度等级最低。
根据材料,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也就是从这个方向来的风最多,所以,对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业最大的是东北风,A对。
其它选项对应的上风功率密度等级较低,所以B、C、D错。
29、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风力发电站目前应选择在容易开发,便于向我国陆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输送电力的海域进行开发。
读图可以判断,四地中只有②地距离我国陆上经济发达区最近,且位于大陆架浅海区,所以最合理的是②地,B对。
①地风力功率密度等级较低,不是最适宜地区,A错。
③、④地距离我国大陆远,不便于电力输送,C、D错。
考点: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风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30.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是现代人创造的结果
B.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生存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C.地域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是城市居民饮食
D.地域文化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B
第二卷 非选择题
二. 简答题(31小题14分,32小题8分,33小题18分,共40分)
31.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6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
(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的不利影响。
(6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
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3分)
【答案】.
(1)丘陵;鞍部。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第
(1)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数值及比例尺可知:
此地海拔500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应为丘陵地形;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两个小山顶之间,应为鞍部。
第
(2)题,该题主要考查气温季节特征的描述。
由表可以看出,此地夏季均温在25℃以上,说明夏季高温;冬季均温在6.5℃以上,说明冬季温和;春秋气温在13~23℃之间,说明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宜人。
综合考虑可以看出此地四季分明。
第(3)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旱涝灾害及低温、冻害等方面。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地冬春季节气温较高,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且降水少,农作物易遭受旱灾;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季节易发生寒潮,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夏季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第(4)题,此类问题首先要亮出观点。
若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的自然条件及建水库后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入手;若不赞成,说明理由要从建水库时遇到的问题(如耕地被淹没、移民搬迁等)及建水库后会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去考虑。
32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分)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2分)
(3)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
为什么?
(2分)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2分)
【答案】: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依据: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ºC的海区向水温高于24º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依据:
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方,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34.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成因是南半球的信风带随直射点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
35.图中有两条等温线,沿岸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是洋流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
36.秘鲁渔场成因知识的迁移。
1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
37.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与夏季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
33.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6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4分)
(3)指出河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科网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4分)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12分)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8分)
(3)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8分)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8分)
【解析】
(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在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用修建水库调节,既能防灾防洪,也能防旱灾。
(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试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
1-5BBDCB6-10CAABC11-15DDBCB16-20ABDDB21-25BBDBC26-30ADABB
31.
(1)丘陵;鞍部(2分)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分)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6分)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3分)
32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0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0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
33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6分)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4分)
(3)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分)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