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684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含义:

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

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

血浆组织液―→淋巴(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填图]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完全相同吗?

提示:

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表]

理化性质

正常指标

相关因素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酸碱度

血浆pH为7.35~7.45

与血浆中的HCO

、HPO

等离子有关

温度

一般在37_℃左右

与产热量和散热量有关,正常情况下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据图分析:

(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

(4)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5)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

(6)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

解析:

选A 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人体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D.血液

解析:

选B 肌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可从组织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

A.血浆和组织液B.血浆和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解析:

选C 毛细淋巴管壁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淋巴,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5.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

A.Fe2+、Cl-B.K+、Cl-

C.Na+、Cl-D.Ca2+、Cl-

解析:

选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Na+、Cl-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即“内钾外钠”。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选C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生活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淋巴细胞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气体、血浆蛋白、激素等

与血浆相比,除蛋白质含量低外,其他成分大致相同

与组织液成分大体相同

[名师点拨] 正确区分体液、内环境及其所含成分

(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中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中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内环境各部分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1)组织液、血浆间的双向交换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大部分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因此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

(2)组织液、淋巴间的单向交换及淋巴、血浆间的单向交换

小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

[题组冲关]

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解析:

选C 据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血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红蛋白发生改变;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渗透到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发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壁

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机体出现的水泡,其中的成分主要是组织液。

2.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人的肝脏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  )

A.甲        B.乙

C.丙D.丁

解析:

选A 图示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肝脏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组织液(甲)。

 

[方法规律]

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示意图的判断技巧

首先要识别图中的结构和物质名称,然后再识别其中的生命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如下:

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小

越低

(2)决定因素: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3)大小: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多)的原因

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引起的。

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3.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3)CO2排出体外与O2进入细胞内所经历的途径正好相反。

(4)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思考探究]

为什么静脉注射时要用0.9%的生理盐水?

提示:

0.9%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题组冲关]

3.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使血浆pH显著下降

B.一般来说,溶液浓度高低与渗透压大小呈负相关

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冬季气温偏低

D.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

选D 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不会显著下降;一般来说,溶液浓度的高低与渗透压大小呈正相关;人是恒温动物,冬季人的体温基本不变,酶的活性也不会变化;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渗透压降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

选B 由图分析可知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的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Na+、Cl-、葡萄糖等主要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

一、选择题

1.正常人体中,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为770kPa

B.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的含量约为细胞外液的2倍

C.人体的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7%~9%

D.正常人的血浆酸碱度约为6.35~7.35

解析:

选D 正常人的血浆酸碱度约为7.35~7.45。

2.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B.血浆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钠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浆pH的影响不大

解析:

选B 血浆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产生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血浆的pH持续下降。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的pH主要通过HCO

、HPO

等离子来维持

B.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来源于血浆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解析:

选D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

、HPO

等离子有关;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4.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

B.血浆不仅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也可运输代谢废物

C.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D.细胞外液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

解析:

选C 细胞外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血浆起运输作用,不仅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也可运输代谢废物;血浆中蛋白质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从本质上看,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载体蛋白、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泪液

D.Na+、HPO

、葡萄糖、氨基酸

解析:

选D 血红蛋白、呼吸酶都位于细胞内,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泪液不属于体液。

6.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代表的依次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解析:

选B 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

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形成②,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7.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解析:

选C 组织水肿是指组织液增多的现象。

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血浆蛋白含量过少,组织蛋白增多,淋巴循环受阻。

饮食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8.下面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的主要部分

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有所增加

解析:

选A 图中a为毛细血管,b为红细胞,c为组织细胞,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④经循环后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淋巴不能直接进入c组织细胞;血浆①的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内环境包括血浆①、组织液②和淋巴④等;当d毛细淋巴管堵塞时,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②因不能流向d而增加。

9.下面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营养物质和O2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选C ①通过消化系统完成,③通过泌尿系统完成。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内环境间接实现物质交换。

二、非选择题

10.下面为人体的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用图中标号作答)。

(2)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离子成分及其含量与图中________(用图中标号作答)的差异很大,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曾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低下的劣质奶粉。

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______的液体增多所致。

这种情况属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请再举一个导致该液体增多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⑤为毛细血管,⑥为细胞内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组织液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成分差别较大,主要是二者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成分更新快,且较多的营养成分通过主动运输被运到细胞内;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将导致③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因此血浆中部分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

答案:

(1)③④ 

(2)②中蛋白质含量高于③ (3)⑥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大部分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运输 (4)③ 肾小球肾炎(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选A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

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①⑤⑦⑨      B.①③⑤⑦

C.①⑤⑥⑦D.③⑥⑧⑨

解析:

选B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中,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内,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

3.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乙

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C.CO2浓度最高的是丙

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

解析:

选C 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丙),约占体液的2/3;O2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O2的浓度最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将增多。

CO2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因此丙处的CO2浓度最高。

淋巴细胞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

4.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①→③的过程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的发生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解析:

选B 据图可以判断,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或细胞,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组织细胞消耗氧气;③→①的过程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的发生;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下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所表示的名称相同的是(  )

A.a与bB.b与c

C.a与dD.c与d

解析:

选C 肌肉注射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a),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d)。

6.下表所示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

mol/L),②、③的物质可以相互交换。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

选D ①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确定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二、非选择题

7.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只写字母)。

其中A中的水以[ ]____________形式进入消化道。

(2)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_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

(3)过程c和d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E与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题图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a为消化液,b为营养成分。

(1)血浆(A)、组织液(B)、淋巴(D)构成了内环境,血浆中的水以消化液形式进入消化道。

(2)血浆和组织液只隔一层毛细血管壁,两者中物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e表示物质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f则表示部分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c、d分别表示了尿液形成的两个阶段: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血浆在流过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是不能滤过的,因此,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

(1)A、B、D a 消化液

(2)可逆 单向不可逆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

(4)大分子蛋白质

8.下面是内环境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d表示________,图中的虚线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

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解析:

(1)由题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为泌尿系统;d为组织液;题图中的虚线框表示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

答案: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组织液 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O3

(4)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