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379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

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

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因数末尾有0)出示:

60×50 240×20师:

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

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

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

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小组讨论: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

一样。

生2:

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

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

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

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生1:

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3.生2:

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4.生3:

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5.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6.师:

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

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生1:

包含2个问题;生2:

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

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

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4)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见图1)针对第一二组的提问: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针对第三四组的提问: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

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

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

进了位要加到来。

2.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

(见图2)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780×54 208×40 107×130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师:

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

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写。

(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先让学生判断

(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师:

当完了医生,我们再去哪里呢?

2.第二关:

选择超市。

(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 )(见图3)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 B、10000 C、1000(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4 C、5(4)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

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

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案例反思:

这是我创新教学改革的一节课,关于这个案例我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

2.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

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选出例题中的问题?

3.为什么这节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

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

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

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

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

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

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

上课一开始,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由于本节课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新课标的要求: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进行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

“等级+评语”这种辅以评语的批阅方式,不仅注意了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动态信息,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智能,以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活动和生活实践打下“多向思维”的发展基础。

如:

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3分钟,王平跳了327下,张民平均每分钟比王平多跳12下。

张民一共跳了多少下?

一般学生的解答方法是:

(327÷3+12)×3=363(下)

教师在批改时加了评语:

“你做得很好,老师建议你想一想,还有更好的解法吗?

比如先算张民3分钟一共比王平多跳了多少下?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引导,开动脑筋,进一步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列出了其他算式:

        327+12×3=363(下)   12×3+327=363(下)

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题时,往往只注意分析题意的外显成份,列出一两种解答方法就满足了,而忽视了对这些题目的深层次的分析探究和辨析比较。

据此,教师要运用评语诱导他们去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以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中,通过比较和判断,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简捷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为学生以后参与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如:

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分钟走50米,比规定时间迟到了2分钟;小明每分钟60米,比规定时间提前2分钟到达。

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

学生以小华从甲地走到乙地的时间作标准,列出的算式是:

         50×[60×(2+3)÷(60-50)]=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你很厉害,这么难的题目也能做。

老师建议你:

能把标准换一换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

60×[50×(2+3)÷(60-50)]=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哇!

你真行!

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吗?

学生又列出一种算式:

 50×[(50×3+60×2)÷(60-50)+3]=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你真了不起!

想的比老师还多。

还有更简捷的方法吗?

在教师评语的激励和启发引导下,诱发了学生对数学问题钻研的极大兴趣,居然又列出另一种正确的算式:

60×(2+3)÷(60÷50-1)=1500(米)

如:

对作业拖拉的学生写上“老师相信你,今后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你准行!

因为你努力了”。

又如:

对书写较乱的学生写上“你能把字写工整的!

而且会越写越好!

用这种评语评价,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当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计算过程合理、正确率高或有进步时,在本子上适当加句信任的鼓励、关爱的评语,赢得他们对老师的爱戴和信赖。

如:

你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值得大家的学习。

太好了,你也做对了一题,哇!

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内在动力。

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评价,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天生爱表扬,老师几句鼓励表扬的评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心理学家赫尔劳克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适时地运用评语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明白缺失的缘由,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样的评语主要有:

a.期待式评语。

在作业批改中采用期待式评语评价,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等等。

当他看到评语时,会把本子给同学看,渴望也能得到同学的好评。

这一举动,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网络,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小学生天性就是好动、好问、好奇,争强好胜,富有竞争向上的心理特征,但传统的批改只有对错的标记,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面对错误的作业不知所措,只能等老师下节课来讲评,然后按老师说的去改。

这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发展。

总之,这样的评价方式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提供展示学习效益的平台,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使评价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与反思: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前几天,我在《小学语文教师》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老师上公开课《鸟岛》,上课伊始,老师郑重地对学生说: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要求:

认真听,认真想,发言声音响亮。

如果谁做到了,老师就奖励他一张去鸟岛的门票。

”说完,老师扬了扬手中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门票。

学生们十分激动,个个争着表现,课堂气氛很好。

被指名发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得到了“门票”,没有发言的学生干着急。

下课后,几个拿着“门票”的学生就激动地询问: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鸟岛?

”老师楞了一下,随口说:

“我们刚才只是玩个游戏,怎么能当真?

”一下子,学生的小脸上写满了失望。

  

  看着这个案例,我陷入了深思:

我们平时不是经常要求学生要诚实守信吗?

然而这位老师作出表率了吗?

她不能兑现的奖励,是尊重学生吗?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重视德育教育。

而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德育的渗透。

如果我们教师也像上述案例中的老师一样,那么学生还会相信我们吗?

我们在学生心中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而天真的,教师对他们无意的忽悠和糊弄会误导他们,甚至给他们终生留下不好的影响。

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中,尊重学生,才能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的栖息地。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案例与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了质的变化,但同时还有很多评价误区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反思。

  

  案例一:

课堂上,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比较好时,教师就会夸奖他:

“你读得真棒!

”这个学生读得棒在哪里呢?

不得而知。

  

  反思:

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

这样的评价语,学生弄不清楚自己朗读“棒”在哪里。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时,应该从朗读的要求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得更好。

  

  案例二:

低年级的教师上课时经常会带些小奖品到课堂上,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为了得到这些奖励品,表现得非常积极。

可当教师空手进教室时,学生的表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反思:

虽然借助奖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有些学生会把得到奖品当做目标,而把“学习”这一主要任务抛之脑后。

  

  案例三:

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爱”一字组词,学生甲站起来说:

“爱心”。

老师点评道:

“真棒,你知道的词语可真多”。

学生乙站起来说:

“爱情”。

学生们大笑,老师皱着眉头点评说:

“不合适,这个词语不健康”。

学生乙红着脸坐下了。

  

  反思:

好奇和认知新鲜事物是儿童的年龄特征,也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乙的组词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引导,必然会限制他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惧怕发言的心理。

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四:

一位教师教学《放弃射门》时,让学生对“福勒放弃射门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许多学生都从福勒有高尚的体育风范这个角度来肯定福勒的做法是正确的,是高尚的。

老师面对这些答案喜笑颜开。

有一位学生说:

“我认为福勒的做法是错的。

福勒没有把握住这次射门的机会,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球员”。

这位老师听完这位学生的见解,不作任何思考,马上说:

“你的看法是错的,你坐下”。

  

  反思:

如果老师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位学生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是角度不同,所以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而老师不假思索片面地评价学生的看法,使学生独特的见解陷入困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评价时,教师应在倾听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利用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细细反思你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类似的评价误区。

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

因此,我们呼吁:

关注细节,走出评价误区,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科学,更和谐。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反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经过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认为什么都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

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

因此,我们要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

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

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

  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

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不搞题海战术,要练得精,练得巧,练得有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案例与反思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

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

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

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我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

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

我扣之心弦地提出:

“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

你还想说些什么?

”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课堂是什么啊?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

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

“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

“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

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

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7

教研内容:

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

教学目标达成高度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

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

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