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5226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4.列宁在论及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指出: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这里的“根本改变”是指()

A.借鉴资本主义某些因素摆脱危机B.利用货币、商品关系来恢复经济

C.工农业全面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变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生产资料私有制

5.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量是战前的1/3,石油产量为战前的2/5,生铁产量为战前的3%;

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棉织品的产量降到战前的5%。

这种情况促使当时苏俄政府

A.着手解决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

B.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作出妥协

C.扩大工业企业营业生产的自主权

D.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6.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中写道:

“人们有时问:

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

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

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农民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

”下列项属于该言论背景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B.苏联要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C.德军入侵导致苏联国土沦丧

D.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

7.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

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

B.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

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9.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确是非常的令人失望。

这说明

A.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C.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10.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

“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1.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

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

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12.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

这反映了()

A.苏联经济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B.美国和平演变政策导致苏联实力下降

C.石油利益争夺使苏联经济全面崩溃D.国际政治格局即将进入重大调整阶段

13.“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粮食税C.实行义务交售制D.实行粮食收购制

14.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

C.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15.1920年,列宁曾约见一位老农。

老农说: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实施

A.余粮收集制B.按劳分配制C.农业集体化D.固定粮食税

16.美国史学家R·

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公私大合营

17.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A.重工业B.轻工业C.服务业D.农业

18.1956年4月毛泽东说:

“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

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

”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19.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

20.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

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

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

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由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政府

A.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21.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1986~1990年

1990年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苏联解体导致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经济秩序混乱

22.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

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则

C.是马克思主义在相对落后的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D.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23.1928年初,苏联在收购粮食方面遇到了困难,苏共中央政治局为此采取了非常措施。

布哈林认为那是对农民进行“军事封建剥削”,主张苏联建设农业国。

布哈林的观点

A.鼓舞了苏联人民的经济建设B.旨在发动农民支持工业化

C.与当时苏联的建设目标不同D.显示了苏俄政权的农民性

24.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政府解散了大多数的总管理局,要求各企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如南方钢铁托拉斯、顿河煤炭托拉斯等,托拉斯负责管理企业,独立进行经济核算。

这表明当时苏俄政府

A.加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

C.依靠垄断资本发展重工业

D.低认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25.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托洛茨基认为:

“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

这些观点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二、简答题

26.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

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至1938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

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

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

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32%;

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

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

农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

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

一位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

“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

28.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具有开创性。

纵观其发展历程,有过多次调整,耐人深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曾试图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

指出该“强攻”办法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具体举措及其消极影响。

(2)1921年初,列宁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曾以辞职为由,争取大家对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列宁不惜以此“过激”举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指出其调整后的农业政策及实施成效。

(3)邓小平曾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中所述“模式的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及其对以后经济长效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4)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推行的经济改革重点是什么?

在经济改革失败后,其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结果如何?

(5)综上所问,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的开创与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9.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