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课件讲稿汇编.docx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课件讲稿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课件讲稿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课件讲稿汇编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一、教学内容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三)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平台
(四)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五)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侦察监视基本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现状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三、教学时间
2个学时
四、教学方法
预习、理论讲解
前面,我们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知识概述的有关知识,大家对军事高技术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本节课开始,将主要介绍军事高技术知识中的几种具体的高技术知识,今天我介绍的是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
侦察监视是战场情报的主要来源,古今中外,军事家凭借了解敌情,以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战例。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推进了军事侦察情报装备现代化进程。
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大量现代先进的光、声、电、磁侦察装备,广泛在卫星、飞机、舰艇、陆地上使用,组成了远中近相结合的立体侦察系统,能昼夜对战场实施侦察与监视。
由于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和侦察监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美军将其视为推动新军事革命进程的三大技术之一。
准确而及时的侦察情报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而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为了能在现代战争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全面掌握敌情,确保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运筹帷幄,驾驶战局。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含义
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包括人员、武器装备、地形地物及作战结果等)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发现、识别、监视、跟踪、定位,其实就是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工作的五个阶段。
侦察其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的特征信息。
主要是根据目标特征信息来发展和识别目标的。
发现目标,主要是根据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或者目标与周围背景环境的不连续征兆,将潜在的目标提取出来,这就是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就是确定所发现目标的真假和区分真目标的类型(所发现的目标可能是真目标,也可能是假目标;真目标中有敌友之分、有种类之分,这些都必须通过侦察加以识别和区分);监视目标,就是严密监视目标的动静;跟踪目标,就是对目标连续不断的监视,对已发现识别的特定目标尤其是运动目标就应进行连续不断的监视;定位目标,就是以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精度来确定所探测到的目标的位置,包括目标的方位、高度和距离。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实现上述五个阶段主要是使用高技术侦察器材来完成的。
其工作过程大致是:
目标的特征信息被获取,直接或间接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输,被侦察器材接收后,经过加工处理送显示记录设备,经分析、判读来获取情报,并传送到指挥所。
(二)目标的主要特征
目标特征主要表现为电磁波和声波两类,此外还有力学等特征,在此主要介绍电磁波和声波两类。
1、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物质内部电子运动产生的。
它在空间的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电磁波根据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声波
声波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频率,一般分为可听波(频率在20-20000赫)、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
声波在空气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450米。
(三)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
现代侦察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所保障的军事目的可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按侦察装备所在空间(侦察设备的运载工具及其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地(水)面侦察、地(水)下侦察、空中侦察和航天侦察;按照侦察活动的方式分为武装侦察、谍报侦察和技术侦察;按照不同兵种的任务范围分为炮兵侦察、装甲兵侦察、工程兵侦察、防化兵侦察和防空兵侦察等;按照实现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原理(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分为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等;按照侦察监视所采取的手段分为观察、窃听、搜索、捕俘、火力侦察、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察、调查询问和搜集文件资料等。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
按照实现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原理(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途径)可分为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等。
(一)光电侦察
光电侦察主要包括可见光侦察、夜视侦察、激光侦察、电视侦察等。
光电侦察的特点是多为被动工作,能显示清晰的目标形象,图像信息可供直接观察、电视显示、记录在录像带上、胶片上,也可通过战场信息系统进行远距离传输。
光电侦察可完成目标探测、识别、辨认、瞄准、跟踪、测距、定位和火力效果观察等。
1、可见光侦察
是根据目标在可见光波段的物理特征,使用不经过光电转换的光学仪器设备来进行侦察。
可见光波段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搜索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侦察敌人的活动,校正射击等。
军事用的可见光侦察器材主要有:
各种光学观察器材,如望远镜、炮队镜、潜望镜、经纬仪、指挥观察仪、测距仪、照相机等。
可见光侦察器材与其它侦察器材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察结果可靠、容易迅速确定目标位置等特点。
发展趋势:
提高可靠性、维修性、环境适应性,减轻重量,操作方法简单,与其它手段结合,开辟新的侦察领域。
2、夜视侦察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力求改变白昼与夜间作战的区别,冲破黑暗的限制成为军事人员的梦想。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首次使用夜视器材以后,战场的黑暗便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战场上夜视侦察技术使战争发生重大变革,黑夜不再是侦察监视的禁忌,夜战成为现代条件下重要的作战方式。
夜视侦察技术主要包括微光夜视技术和红外夜视技术两大类。
(1)微光夜视技术。
微光夜视技术是在月光、星光、大气微光的低照度条件下提供远距离被动观察和识别目标的工具,它利用像增强器把目标图像的亮度增强,供人观察。
主要用于夜间战场搜索、监视、观察武器瞄准和头盔夜视。
微光夜视仪的特点是工作隐蔽,图像清晰、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便宜。
这是有无使用微光夜视仪情况下观察的效果对比。
微光夜视仪即可装备在车辆上,也可安装在头盔上和使用手持式。
60年代,美军利用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在直升机上与机枪配用,封锁了胡志明小道。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在夜幕掩护下用第二代微光夜视仪向阿军发起进攻,迅速占领马岛,创造了现代战争中依靠夜视装备优势取胜的范例。
以上这些图片是外军在战争中使用微光夜视仪拍摄的照片。
其弱点是怕强光照射,一是会干扰,另一个是会损坏仪器元件。
(2)红外夜视侦察
红外波长范围0.76一1000微米电磁波。
分为:
◆近红外(0.76—3微米)
◆中红外(3—6微米)
◆远红外(6—25微米)
◆极远红外(25—1000微米)
是把强度不同的红外线转换成人眼看得见的图像或数据来探测目标。
使用的装备主要分为:
◆成像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热成像夜视仪
◆不成像红外探测器
预警卫星、红外传感器
红外夜视主要在近红外和中远红外范围。
是利用目标反射红外的特性,通过仪器将目标从背景中显现出来的侦察方式。
根据获取目标反射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近红外侦察是利用红外探照向目标发射红外线,红外夜视仪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后,经过放大处理将目标的红外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弱点是易被敌红外探测器发现,此类装备已经大部淘汰。
经上是两种装备在车辆上的近红外侦察设备。
被动式红外侦察是不使用探测光源,利用目标反射近红外线的成像,可根据目标与背景反射近红外线的能力差别,将目标从背景中剥离出来,从而发现目标。
--近红外侦察
近红外主动式侦察主要使用红外红外黑白胶卷和红外彩色胶卷进行照相。
优点是能识别伪装,在夜间、浓雾等不良条件下拍摄远距离景像。
缺点:
仅对近红外区敏感;常温物体近红外辐射很弱,夜间照相须用强光照射目标。
因此已经逐渐被淘汰,被动式近红外侦察多用于多光谱侦察。
在多光谱是作相应介绍。
目前近红外侦察已经逐步被中、远红外侦察技术所替代。
--中远红外侦察
又称热成像,是一种被动式的夜视侦察技术。
是利用物体自身对外的辐射热源进行成像,可在没有月光和星光的漆黑夜间透过战场烟尘进行观察,并发现目标的侦察方式。
基本工作原理是:
目标自身发出的红外热辐射被热像仪的红外物镜接收,经过扫描镜照在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把红外辐射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子线路处理和放大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明亮清晰的图像。
以下这些照片都是热成像仪观察到的目标图像。
它能通过大气窗口和军事目标的辐射特征,发现伪装的或躲藏在树丛后面的目标、目标离开以后留下的热痕迹以及埋藏在地下的地雷。
热像仪是目前最先进的夜视仪器。
热像仪的种类根据图像提供方式的不同,分为:
●红外扫描仪——采用胶卷记录图像;
●前视红外系统——用电视显示图像;
●普通热像仪——直接观察目标图像。
这是装备在武器上和手持的热像仪。
3、激光侦察
激光侦察主要包括激光测距和目标指示。
装备主要是激光测距机和目标指示器。
激光测距机与观瞄设备使用,能精确测出目标距离。
激光测距机主要由激光发射机与激光接收机组成。
70年代初装备以绿宝石激光器为基础的第一代激光测距机。
80年代以后装备以YND激光器为基础的第二代激光测距机。
目前正在研制人眼安全的第三代激光测距机。
手持激光测距机测量距离90~9990米,精度5米。
激光目标指示器是为激光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炮弹、激光制导导弹指示目标。
可装在飞机上或由地面前沿侦察兵携带。
4、电视侦察
电视侦察技术是使用电视装备实施侦察的技术。
电视侦察装备由摄像机和监视器组成,包括可见光电视、微光电视和红外电视。
摄像机可安置在阵地前沿,也可由直升机、车辆或单兵携带,深入敌方摄取图像,然后经远距离传输到指挥所显示。
电视侦察的主要特点是:
对目标显示形象直观,清晰度好,图像易于存储、处理和传输。
外军地面战场侦察电视在昼间对车辆的发现距离达35千米,识别距离为25千米。
5、多光谱侦察
同时使用多台设备分别在多个(数个或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不同光谱带上对同一目标进行照相或扫描成像,所获得的结果是影像或光照强度的分布图。
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可得到可视的目标图像。
多光谱的电磁波段范围
●可见光(波长0.38~0.78微米)
●红外辐射(波长0.78微米~1毫米)
近红外(0.76~3微米) 中红外(3~6微米)
远红外(6~15微米)极远红外(15微米~1毫米)
●紫外波段(波长0.01~0.38微米)
多光谱探测器材的类型
●多光谱照相机
●多光谱扫描仪
●多光谱电视摄像机
多光谱探测的优点
●用黑白胶卷和红外胶卷对同一目标拍照,可获得不同色调和清晰度的照片,便于更准确和详细地分辨目标。
●利用红外胶卷拍照可以揭露绿色伪装。
●利用紫外照像可以揭露雪地的白色伪装
绿色植物和传统绿色伪装的红外照片绿比较:
绿色植物在图片上显示红色,而传统绿色伪装则显示为黑色,从而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开来。
普通白色材料与雪反射紫外线的差别:
主要体现在反射紫外线的差别上,图片反映出,紫外线涂料反射紫外线强,目标全为白色,而使用普通白色材料的车门则反射紫外线弱,车门为黑色。
(二)电子侦察
主要包括无线电通信侦察和雷达侦察。
1.无线电通信侦察
无线电通信侦察是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截收和破译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装置、使用情况及其战术技术性能,以判明敌人编制、部署、指挥关系和行动企图,为制定电子对抗作战计划,实施通信干扰和引导火力摧毁提供依据的侦察行动。
谈到无线电通信侦察不得不提起美国的“梯队”系统。
1998年2月,欧洲议会委员会召开特别听证会。
在会上,一位记者提交了一份令代表们大惊失色的报告。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使用一套电子通信侦听系统,来窃取许多国家的军事、经济等情报,这个系统的代号叫ECHElON(“梯队”)。
报告还指出,“梯队”的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特别是已深入欧洲多年,由于它的存在,使美国的军事行动如虎添翼,同时,也让美国在数次大型商业谈判中打败西方各国。
可以这样说:
只要美国人感兴趣,他们就可以通过“梯队”系统来监视欧洲许多国家的私人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
(1)无线电通信侦听
无线电通信侦听主要是运用电波传播、信号及联络三个规律来实施侦察,它能够在不知道敌方通信地点、通信制度、工作频率、调制方式、记录方法等情况下,实施并完成无线电通信侦听任务。
无线电通信侦听设备主要是无线电接收机。
通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的侦察,可以截获其通信内容,窃取机密情报;可以掌握其技术参数,为实施通信干扰提供数据;可以通过敌方无线电台的所在位置,来了解其部队的部署和调动情况。
(2)无线电通信测向
无线电通信测向是指利用无线电定向接收设备(又称无线电测向仪)来确定正在工作的无线电发射台方位的工作过程。
定位是在测向的基础上实现的。
就是利用同一发射台的两个以上测向结果(示向度),通过图上交绘来确定电台位置。
一般人工交绘的速度较慢,约需1~2分钟。
而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测向定位装置,在有地图背景的荧光屏上自动交绘定位只需要30秒钟。
随着无线电通信对抗技术的提高,要准确地测定敌台的位置,需采用多台侦察测向机在不同的角度对敌台进行交叉测向定位。
(3)无线电信号截获和识别
无线电信号截获是获取情报的基础。
通过使用宽频率范围、高灵敏度和较强接收能力的侦察接收机,采用多个波段、多工作种类、多解调方式,截获对方无线电微弱信号。
(4)无线电窃听,
无线窃听是通过窃听对方传输的信号获得情报信息的侦察方式。
分为无线窃听和窃听电话。
无线窃听指使用工作频率范围在几十兆赫到几百兆赫之间的超短波无线窃听器进行窃听的方法。
无线窃听器把话筒监收到的声音,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出去,在有效距离内用无线电接收机接收。
传播距离主要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
一般讲,发射机的功率越大,传播距离越远。
无线窃听器大多数发射功率只有几毫瓦至几十毫瓦,传播的有效距离从几十米到几百米。
窃听电话是窃听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装有微型无线电台的窃听器安装在电话机的话筒里或话筒附近,将用户讲话的声音原原本本地变成无线电波向室外发射出去;二是在电话线路上打主意。
一是在电线上接上引线,直接用电话窃听;二是把窃听器制成隔电子(瓷瓶)的样子,里面装有变压耦合器型的感应窃听器、超短波发信机和蓄电池,表面有太阳能电池,当线路通话时,窃听感应器把信号感应下来,通过调频发信机,把信号发向安设在一千米外的转信电台,再由转信电台发送;三是用远距离感应式窃听器窃听,能窃听几十千米远处的载波电话,也能窃听几百米远的明线电话。
2.雷达侦察
雷达是英文“Radar”的译音,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依靠发射电磁波去探测目标。
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距离、高度、方位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
雷达侦察具有探测距离远、测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战场上应用十分广泛,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侦察手段。
(1)雷达侦察原理
雷达的工作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连续的,称为连续波雷达;另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间歇的,称为脉冲雷达。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脉冲雷达。
脉冲雷达主要由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发射机、接收机、定时器、显示器、伺服系统、电源等部分组成。
发射机产生强功率高频振荡脉冲。
具有方向性的天线,将这种高频振荡转变成束状的电磁波(简称波束),以光速在空间传播。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目标受到激励而产生二次辐射,二次辐射中的一小部分电磁波返回雷达,为天线所收集,称为回波信号。
接收机将回波信号放大和变换后,送到显示器上显示,从而探测到目标的存在。
雷达同时还可以测定目标的方位和速度。
(2)雷达侦察分类
雷达侦察主要有地面侦察、空中侦察、海上侦察、太空侦察等。
又可分为远程侦察和野战侦察两种。
还可分为雷达侦察和雷达对抗侦察。
(3)雷达侦察设备
警戒预警:
对空情报、对海警戒、机载预警、超视距雷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
武器控制:
炮瞄、导弹制导、机载截击、机载轰炸、末制导、弹道导弹跟踪雷达。
战场侦察:
战场侦察、炮位侦察校射、活动目标侦察校射、地形显示雷达。
航行保障:
航行、航海、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着陆雷达。
(三)声学侦察
主要包括空气声波侦察和水下声纳侦察。
1.空气声波侦察
主要是利用声测装备通过接收声波来确定声源位置,可用于探测正在射击的敌炮兵武器和正在飞行的直升机的位置。
声测装备不受视线限制,可以侦察出山坡、树林等遮蔽物后面的声源,不受能见度限制,不受电磁干扰,具有全天候被动工作的特点,探测精度达到测程的1%,可同时测量50多个目标。
2.水下声纳侦察。
水下侦察监视技术是利用水下侦察设备来探测水下各种目标的侦察方法。
水下侦察设备主指水声探测设备,是利用声波的水下传播,通过电声转换进行水下探测的设备。
水声探测设备主要有声纳、水下噪声测量仪、声线轨迹仪、声纳测试仪、弹道轨迹测试仪、水下准直定位测试仪、声速仪、波浪仪等,主要设备装备在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海岸防潜警戒系统中,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水下侦察网,用于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水中目标,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战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等。
主要介绍声纳。
声纳是利用水声传播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设备,主要利用水声传播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发现目标。
用于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潜艇和其他水中目标,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战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保障舰艇、反潜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等。
声纳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主动式声纳和被动式声纳两种。
--被动式声纳。
又称噪声声纳,当水中、水面目标(潜艇、鱼雷、水面舰艇等)在航行时,其推进器和其他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通过海水介质传播到声纳换能器基阵时,基阵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接收机,经放大处理传送到显示控制台进行显示和提供听测定向。
这是潜艇前部安装的被动式声纳,一艘潜艇在艇周围安装了许多不同功能的。
--主动式声纳。
主动式声纳又称回声声纳,主动声纳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返回的声波,可以探测静止无声的目标,并能测出其方位和距离。
但主动发射声波信号容易被敌方侦听而暴露自己,且探测距离短。
声纳种类繁多,还可以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航空声纳、便携声纳(潜水员声纳)和海岸声纳等
(四)传感器侦察
传感器侦察技术是将光电侦察技术、电子侦察技术与声学侦察技术综合而成的侦察技术。
目前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四大组成之一。
用的最多的是地面传感器技术。
地面传感器侦察技术是指能对地面目标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磁、声、地面震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并转换成电信号的侦察侦察方法。
地面传感器通常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工作过程是:
通过飞机将传感器投放于作战地区,传感器将投放区域内的运动目标所产生的地面振动波、声响、红外辐射、电磁或磁能等被测量,由探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由信号处理电路放大和处理,送入发射机进行调制后发射出去。
由于其受地形地物限制小,可布放在战场侦察雷达、光学器材、夜视器材的“视线”达不到的山地或丛林地区。
利用中继器转发信号及遥控指令,还可对敌深远纵深地区进行侦察与监视。
三、现代侦察监视平台
侦察监视平台是用于搜集各种军事情报信息,供军事指挥员及时了解战场态势的军事情报信息获取设备和系统的统称,是C4ISRK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侦察监视装备由平台分布在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的各种侦察监视设备和系统组成。
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预警飞机、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雷达、声纳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侦察监视设备的作用,侦察监视设备和系统通常都装载于运载工具。
按运载平台可分为星载、机载、浮空载、舰载、潜水器载、机器人载、车载和地面固定侦察站等。
其中机载又可以分为固定翼飞机载、无人机载和直升机载等。
按运载平台运行方式又可以分为机动型、轨道型、投放型和固定型等。
我们主要按侦察平台所处的物理空间来介绍。
(一)空间侦察监视平台
空间侦察是利用航天器上的光电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从运行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或跟踪,以获取侦察情报。
利用航天器从空间进行侦察有侦察范围大、面积广;飞行速度快;可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感兴趣的地区;侦察效果好及侦察合法化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平台是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军用卫星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卫星。
侦察卫星主要利用星载的侦察设备收集目标辐射、反射或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用胶卷、磁带记录存储于返回舱内,在地面回收;或者用无线电传输方式实时或延时传到地面接收站,收到的信号经过光学、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等处理加工后,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情报。
侦察卫星根据任务和侦察设备不同,侦察卫星一般分为成像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预警卫星和核探测卫星几类。
侦察卫星侦察所使用的侦察设备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遥感器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1.照相卫星。
使用可见光照相能够获得最佳的地面分辨率,照片直观,易于判续;红外照相可以揭露一部分伪装;多光谱照相便于识别更多的目标;微波照相不受天候影响,可昼夜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穿透地表层及森林、冰块的能力。
美国从1959年开始研制照相侦察卫星,至今已发展到第六代。
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上述各种照相侦察卫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照相卫星的分辩率已经达到0.1米。
这是对比图。
这是美国华盛顿市区卫星照片
美国IKONOS卫星拍摄的我芜湖军用机场
美国“快鸟”卫星拍摄的天安门金水桥
1998年美国KH-12照相侦察卫星拍摄的我西安某机场轰-6飞机
2.电子侦察卫星。
装有侦察接收机和磁带记录器,当卫星飞经敌方上空时,将各种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在卫星飞经本国地球站上空时,再回放磁带,以快速通信方式将信息传回。
其任务有两个:
一是侦察敌方雷达的位置、使用频率等性能参数,为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的突防和实施电子干扰提供数据;二是探测敌方军用电台和发信设施的位置,以便于窃听和破坏。
美国:
“大酒瓶”和“长曲棍球”
3.导弹预警卫星。
主要任务是监视地面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对洲际弹道导弹可取得2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射导弹可取得15分钟的预警时间。
4.海洋监视卫星。
主要用来对海上舰船和潜艇进行探测、跟踪、定位,识别,并监视其行动,以获取军事情报,包括电子侦察型和雷达型两种。
前苏联:
雷达型(1974)电子窃听型(1979)
美国:
电子窃听型(白云,1976)“飞弓”计划
(二)空中侦察监视平台
空中侦察是指用航空器在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空间,对敌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以获取侦察情报的活动。
现代空中侦察平台有各种飞机、直升机和浮空器。
在这些航空器上通常装有各种侦察设备,利用机上的光电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接收并记录各种目标的电磁辐射经加工处理后,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航空侦察平台按任务和侦察装备、器材的不同,其分类方法不同。
(1)按任务可分为战略航空侦察和战术航空侦察。
(2)按侦察方式可分为目视侦察、成像侦察和电子侦察。
(3)按侦察装备可分为飞机、飞艇、气球和旋翼升空器等。
1.有人驾驶侦察机
有人驾驶侦察机是航空侦察的主力。
它可以携带可见光航空相机、红外航空相机、侧视成像雷达、电视摄像机、电子侦察设备等,有人驾驶侦察机反应灵活,机动性好,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对战场情况侦察,能为各级指挥员提供作战指挥所需的大面积、远纵深的情报,并能直接引导突击兵力摧毁目标。
有人驾驶侦察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设计的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