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docx
《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
连政发〔2006〕126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06年1月13日经连云港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七月七日
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3日连云港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十一五”期间,是连云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连云港市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
《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连云港市委关于制定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央、省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各级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连云港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发展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完成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9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3元。
财政总收入56.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59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
44.2:
35.3,城市化水平达到38.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1%。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达到8.93亿美元。
海滨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在新海城区各项设施加快完善的同时,战略重心实现历史性东移,突破东部、拥抱大海的城市发展策略付诸实施,东部滨海城区规划建设工作迅速展开,“四城同创”取得初步成效。
港口建设实现了新跃升。
港口货物吞吐量五年跨越4个千万吨级台阶,2005年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尤其是“一体两翼”的组合港布局规划有效地整合了全市岸线资源,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互动并进的格局开始形成。
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
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民营经济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积极推进法治连云港、平安连云港、诚信连云港建设,市场环境日趋完善。
200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3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9.32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实施了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50亿元。
石梁河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小塔山水库枢纽、大浦抽水站投入使用。
港口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连徐、汾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全面推进,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投料运行,新海电厂六期扩建两台33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实施了一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社会发展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7%左右;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文化连云港建设步伐加快;公共卫生预防体系逐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多次国际沙滩排球赛事、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连云港赛区比赛,群众体育得到较快发展。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06元、3869元;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1%、79.2%、98.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1.3%,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七件实事”有效实施,农村住房、饮用水、道路、医疗等条件进一步改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情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向富民强市目标迈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工业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城市化水平不够高,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港口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作出部署,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章“十一五”发展阶段
宏观上看,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国际间、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江苏省“两个率先”快速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建设,将我市摆在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快速扩量增效的工业化中期迈进,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正促使我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目前我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8.1%,城市框架将逐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攀升期,城市支撑能力的增强为汇聚各类发展要素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城镇空间的扩大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伴随着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发展前景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已经具备了承接大规模、高层次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客观条件,吸纳大量要素进入的开放型经济扩张期已经来临;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未来五年我市海洋经济将由初期的以海水养殖为主,加速向开发滩涂、建设海港、构筑园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物流演进,我市正进入海洋经济的提升期。
根据不同视角分析,我市正处在实现经济起飞的关键节点上,将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增长阶段。
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扩大开放,强力推进改革,继续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发展方针,以港口为依托,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沿海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以东部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
突出以跨越发展为主题,力争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快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在区域竞争中赶超,在沿海洼地上崛起。
坚持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
经济的高速增长,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
要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不动摇。
更好地把握扩大经济总量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滨海地区建设与全市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经济既快又好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
按照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重在建设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第四章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保持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步提升,城市外在面貌变化和市民内在素质提高同步提升,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同步提升,富民和强市同步提升,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改善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优化同步提升,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
一、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0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
53:
36;
——到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600亿元以上。
二、社会发展目标
——城市化水平达到48%;
——中心城市人口突破1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全面达到小康标准;居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力争达到小康水平。
三、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600元,年均增长8%以上;
——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
四、人口资源环境目标
——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耕地保有量38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20%;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80以上。
五、港口发展目标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2000万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
第三篇“十一五”期间发展重点
第五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外向、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
到“十一五”末,农业现代化基本框架初具雏形。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资源转化率,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中西部粮食、东部沿海水产、中南部棉花、南部林木、西北部生猪、城郊观光农业等六大优势区域农业板块。
围绕做精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优林果业、做强水产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
突出发展水产、园艺和畜牧等高效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优质稻米、特种水产、高品质棉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创汇花生、特种畜禽、鲜切花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工厂化养殖等设施农业。
扩大海珍品养殖规模,突破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
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沿海特色的外向型农业。
推进城郊结合部的都市观光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到2010年,农副产品优质化率达到85%以上,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形成新兴农业产业密集带、外向型农业生产区、以区域性农贸市场为链接的现代物流网、沿主要交通通道和主要河道的绿色生态走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
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加快县乡河道疏浚、灌区节水灌溉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
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增强农田灌溉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推进山区综合开发。
以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到“十一五”末,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到2010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20%。
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0个,参加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达到30%以上,5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施农业科技开发、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和现代农业示范四大工程。
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和加快农业科技攻关为重点,加速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农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做大做优重点品牌,到“十一五”末,全市注册农产品品牌达到200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品牌达到50个。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稻麦高产示范区、棉花产业化示范园区、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园艺作物示范园区、创汇牧业园区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
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人畜共患疾病的控防能力。
第二节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
坚持工业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质量保障工程,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
优化产业布局,以沿海港口开发带动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建设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各类产业园区,构筑T型产业布局框架,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制造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
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
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依托我市在资源、区位等方面的条件,抓住全球及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群优势,大力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临港产业,加快建设柘汪临海工业区和燕尾港工业区,“十一五”期间,争取大型临港工业取得突破。
积极争取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重点建设100万吨乙烯及配套1000万吨炼油项目;建设年产600万吨重油裂解项目。
适时发展修造船业,建设20万吨级和6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
逐步将沿海地区建成现代造纸、石化、冶金、能源、造船、机械产业基地和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到2010年,沿海各产业园区工业销售收入总量突破1000亿元。
二、积极壮大优势产业
围绕产业联动,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优势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形成医药、化工、机械、食品、新材料、纺织、能源等七大产业集群。
(一)医药产业。
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以药品制造为重点,以新品研发为支撑,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等为特色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医药骨干企业和重点名优产品,促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镇痛药、海洋药物以及医药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二)化工产业。
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布局,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巩固发展基础化工,提升改造农用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重点发展纯碱、氯碱、精细磷酸盐、化工中间体、新型农药等产品,2010年纯碱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
逐步建成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三)机械产业。
以现有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开发生产人造毛皮后整理成套设备和机电一体化织造设备、印染及后整理工艺技术装备、经编机、长纤拉断机,建成重要的纺织机械生产基地。
建设中海集装箱二期工程,集装箱生产能力达到30万标箱,年产半挂车3万辆。
拓展机械工业发展空间,以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机械、农用机械、汽车配件等为重点,培育和扶植一批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新材料产业。
加快建设复合材料工业园,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高技术建筑材料,注重发展抗磨材料、稀土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等,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水平。
以硅资源加工高新化、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封装材料、球型硅微粉、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逐步形成硅(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石英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五)食品产业。
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基础,加快传统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的转变,积极发展酿造、奶制品、果蔬深加工、粮油加工、海产品加工和肉类加工等产业,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培育一批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
不断创新企业与基地的联结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与食品工业共同发展。
(六)纺织产业。
以化纤、棉纺、服装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氨纶、涤纶差别化、多功能改性聚酯纤维,开拓纤维应用新领域,努力开发多岛型差别化超细纤维新品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新一代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生态、环保服装、各种功能性服装,逐步建成面向国内外的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基地。
加快推进杜钟氨纶公司六期扩建工程,建设年产10万吨腈纶项目。
到2010年,形成重要的新型纺织辅料生产基地。
(七)太阳能产业。
充分发挥在太阳能应用、研发方面的优势,迅速扩大现有太阳能供热产业规模,着力提升产业等级,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形成太阳能利用产业基地。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重点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学研联合体,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营机制,培育建设一批区域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与开发,努力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加快光电微电子器件、绿色环保光源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壮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
(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
同时,促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太阳能利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带动全市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四、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现有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建立区域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分工协作,尽快形成全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地。
着力加强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并带动印刷包装业发展,积极发展机械装备、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电子、电气器材等产业。
争取到2010年,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
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以出口和替代进口为导向,重点发展外向度高和关联度大的机电组装产业,积极引进对全市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工业项目。
加快高教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着重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的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硅(信息)材料、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教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科技创业中心,搭建适合科技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化、融资和市场开发的服务平台。
依托七一六所和高校的力量,建设软件产业园区,发展软件业、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有增长潜力的嵌入式软件。
推动企业做好软件认证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软件国际认证,提高软件市场竞争能力。
市区重点建设宁海、海州和洪门工业园,主要发展机械、纺织服装、电子等轻型工业。
东海县重点建设东海经济开发区、浦南工业园区和白塔埠空港产业园区,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做好硅材料和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链,发展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
赣榆县重点建设柘汪、海头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石化、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县城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海洋医药、水产品加工等产业。
灌云县重点做好燕尾港临海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主要发展电力、造纸、机械等产业;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棉纺、农用机械等产业,以同创电脑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提升IT产业水平。
灌南县重点建设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延伸专用化工、生物化工等精细化工的产业链;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服装、板材加工等特色产业。
积极探索与经济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新模式,加快江宁工业园、昆山工业城的建设步伐。
到“十一五”末,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和增加值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以上。
五、全面实施质量保障工程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质量保障工程,构建名牌建设、标准接轨、质量文化、技术检测四大体系,完善鼓励名牌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护名牌产品,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
“十一五”期间,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培育10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50个省名牌产品。
对东海水晶实行地理标志保护。
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档次。
到2010年,采用国际标准100项以上,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
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力构建为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供应支撑平台、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的国际国内商务平台、为城乡一体化服务的城乡对接平台、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海滨商务区、新海中心商贸区、现代物流区、生态旅游区等四大功能区,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0%。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港口和陆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和地区性物流枢纽城市。
到2010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