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617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化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化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化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化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化学题库.docx

《煤化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学题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化学题库.docx

煤化学题库

煤化学题库

判断题1(正确的打“O”,错误的打“×”)。

()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4.氢是煤中有机质的第二个主要组成元素,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氢含量逐渐增加。

()5.煤中有机氧含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6.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是煤黏结成焦的基础。

()7.煤的黏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形成具有可塑性的胶质体,黏结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

力。

()8.煤的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9.黏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结焦性好的煤,黏结性不一定好。

()10.高等煤化程度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体多,黏结性好。

()11.煤的反应性又称煤的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12.煤的燃点是指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

()13.中国煤炭分类方案将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

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和长焰煤12个类别。

()1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烟煤。

()15.无烟煤是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16.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17.炼焦煤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黏结性和结焦性。

()18.煤的燃烧是指煤中的可燃有机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光和热,并转

化为不可燃的烟气和灰渣的过程。

()19.煤的液化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剂接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使原料最

大限度的转化为气态可燃物的工艺过程。

()20.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总和称为全硫。

()21.腐植煤类是指由高等植物的遗体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2.腐泥煤类是指由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3.烟煤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具有黏结性,适宜炼焦使用,称为炼焦煤。

()24.煤不是由植物生成的。

()25.泥炭化作用是指低等植物的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26.煤化作用是指由泥炭转变为腐植煤过程,或由腐泥转变为腐泥煤的过程。

()27.煤化作用可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28.腐植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29.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碳含量减少,氢含量减少。

()30.靠近地表的煤层受大气和雨水中氧长时间的渗透、氧化和水解,性质发生很大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煤的

自燃。

()31.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煤由于低温氧化、自热,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称为煤的自燃。

()32.通过隔断空气、通风散热、减少黄铁矿含量、缩短储存期可以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33.工业上进行的最简单和最重要的煤质分析方法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4.煤样是指从煤中采取的不具有代表性的用来进行煤质检验的那一部分煤。

()35.按一定方法将原始煤样的质量逐渐减少到分析煤样所需要的质量,而使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分析煤

样保持一致,这种加工煤样的过程叫做煤样的制备。

()36.空气干燥基,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ad表示。

()37.干燥无灰基,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daf表示。

()38.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收到煤,仅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39.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40.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判断题2

()1.腐植煤类是指由高等植物的遗体经过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2.腐泥煤类是指由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的煤。

()3.烟煤中,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具有黏结性,适宜炼焦使用,称为炼焦煤。

()4.煤不是由植物生成的。

()5.泥炭化作用是指低等植物的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6.煤化作用是指由泥炭转变为腐植煤过程,或由腐泥转变为腐泥煤的过程。

()7.煤化作用可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8.腐植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9.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碳含量减少,氢含量减少。

()10.靠近地表的煤层受大气和雨水中氧长时间的渗透、氧化和水解,性质发生很大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煤的

自燃。

()11.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煤由于低温氧化、自热,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称为煤的自燃。

()12.通过隔断空气、通风散热、减少黄铁矿含量、缩短储存期可以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13.工业上进行的最简单和最重要的煤质分析方法是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4.煤样是指从煤中采取的不具有代表性的用来进行煤质检验的那一部分煤。

()15.按一定方法将原始煤样的质量逐渐减少到分析煤样所需要的质量,而使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分析煤

样保持一致,这种加工煤样的过程叫做煤样的制备。

()16.空气干燥基,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ad表示。

()17.干燥无灰基,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用符号daf表示。

()18.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收到煤,仅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19.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空气干燥煤。

()20.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2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2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24.氢是煤中有机质的第二个主要组成元素,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氢含量逐渐增加。

()25.煤中有机氧含量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

()26.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是煤黏结成焦的基础。

()27.煤的黏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形成具有可塑性的胶质体,黏结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

力。

()28.煤的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29.黏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好,结焦性好的煤,黏结性不一定好。

()30.高等煤化程度的煤,热解时形成的胶质体多,黏结性好。

()31.煤的反应性又称煤的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不同气体介质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32.煤的燃点是指将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

()33.中国煤炭分类方案将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

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和长焰煤12个类别。

()3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烟煤。

()35.无烟煤是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36.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37.炼焦煤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黏结性和结焦性。

()38.煤的燃烧是指煤中的可燃有机质,在一定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光和热,并转

化为不可燃的烟气和灰渣的过程。

()39.煤的液化是指气化原料与气化剂接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使原料最

大限度的转化为气态可燃物的工艺过程。

()40.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总和称为全硫。

判断题1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判断题2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中划“√”号或“×”号):

1.煤的透光率和发热量适用于区分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和褐煤。

(√)

6.原煤中矿物质粒度大、分布较集中、与有机质的密度差别大,数量少且易与有机质离解,则该原煤就易选。

(√)

11.壳质组是由植物中化学稳定性很强的成分形成的,在成煤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

13.煤的全水分是指煤中所有的水分。

(√)

14.煤的灰分全部来自矿物质,组成和质量与矿物质相同。

(×)

15.固定碳是纯碳。

煤中固定碳含量通常小于碳元素含量。

(×)

16.氮在煤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硫含量与变质程度及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

(√)

21.腐泥煤的挥发分产率要比腐植煤高。

(√)

29.变质程度浅的煤比变质程度深的煤不易氧化,褐煤要比无烟煤不易氧化。

(×)

30.磁选法选煤是利用煤与矿物质在磁性上存在差异,来分离煤和矿物质的。

(√)

31.利用煤与矿物质在导电性上存在的差异,可以在电选设备上分离煤和矿物质。

(√)

3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烷基侧链的数目在增加。

(×)

35.煤的恒容低位发热量是由煤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后产生的高位发热量扣除煤中水分的汽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

36.褐煤是最易风化的煤种。

(√)

37.发热量是动力用煤的主要指标。

(√)

40.煤中矿物质越多(灰分产率越高),煤的发热量越高。

(×)

42.游离水和化合水之和就是煤的全水份。

(×)

46.煤中硫含量高低与成煤时代的沉积环境无关。

(×)

48.煤中灰分和煤中矿物质都是煤中固有成分。

(×)

49.游离水和化合水之和就是煤的全水分。

(×)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仅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D)。

A、收到煤B、原煤C、干燥煤D、空气干燥煤

6.水分的存在对下列各项煤的加工利用中一定是有害无利的是(A)

A、燃烧B.运输C储存D、机械加工

7.通常用(B)温度来表示煤灰的熔融温度。

A.DTB.STC.FT。

8.在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矿物质属于(C)。

A.原生矿物质B.外来矿物质C.次生矿物质

9.下列元素属于有益元素的是(C)。

A.汞B.氯C.锗D.磷

11.煤灰中(B)成分含量高时,煤灰的熔融温度就高。

A.CaOB.A1203C.Fe203,D、Na2O

12.下列各项指标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是(D)。

A.VdafB.HdafC.NdafD.Cdaf

13.下列各种类型的硫属于不可燃硫的是(A)。

A、硫酸盐硫B.有机硫C.硫铁矿硫D.单质硫

15.易于用水洗法除去的无机硫是(C)。

A、黄铁矿B.磁铁矿C.硫酸亚铁D.闪锌矿

16.在进行煤质比较时,煤的(B)应使用干燥无灰基为基准

A、灰分B.挥发分C全硫D、水分

17.(C)既包括煤粒间的空隙也包括煤粒内的空隙。

A、真相对密度B.视相对密度C散密度D、纯煤真密度

20.风化后煤的发热量减少,燃点降低,粘结性煤的粘结性显著降低。

这是煤(B)上的变化。

A、化学组成B.工艺性质C物理性质

21.下面(D)措施不能减少和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A、隔断空气B.洗选法C.粒级堆存法D.长久储存

29.、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可大致判断煤的(C)程度。

A、氧化B、还原C、煤化D炭化

29.煤的外在水分是指(A)

A.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B、毛细孔穴中的水分

C、在105-110℃干燥下失去的水分D、化合水

30.无烟煤与烟煤相比,其变质程度(A)

A、无烟煤深B、烟煤深C、一样深D、不一定

31.表征煤灰熔融性的物理状态有(B)个。

A、3B、4C、5D、2

33.下列(C)不需测定,是计算出来的。

A、挥发分B、发热量C、固定碳D、硫分

35.下列各种类型的硫属于不可燃硫的是(A)。

A、硫酸盐硫B.有机硫C.硫铁矿硫D.单质硫

42.恒容低位发热量是(C)。

A.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硫酸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后得到的发热量

B.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硝酸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后得到的发热量

C.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以及硫酸与二氧化硫形成热之差,再减去水的气化潜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D.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硫酸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再减去稀硝酸的生成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45.烟煤中与褐煤特性差异最小的是(D)。

A.贫煤B.瘦煤C.不黏煤D.长焰煤

72.变质程度最浅的煤种为。

(C)

A.无烟煤B.烟煤C.褐煤D.贫煤

74.我国煤种的主要分类指标之一。

(C)

A.VdB.VadC.VdafD.V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