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5210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3组1练】强化训练卷六及解析

第1组

1.(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其合成的叶绿素会减少

B.成熟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

C.HIV的蛋白质一定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细胞核内的核酸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

2.(2018·吉林长春高三质量检测三)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原生质体体积进行观察后绘制出右图曲线(A为甲曲线最低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不能被根尖细胞吸收

B.0~1h内,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比甲多

C.A点时,甲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2~3h内,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3.(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十次综考)研究发现,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

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DH脱氢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B.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鱼藤酮也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

D.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2018·衡水金卷调研卷二)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HIV的宿主细胞主要是T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宿主细胞内经一系列过程形成新的病毒。

下列与HIV增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只是病毒的RNA

B.逆转录出的DNA分子中A+T与C+G的数目相等

C.A与U的配对只发生在转录过程中

D.HIV增殖时所用原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

5.(2018·北京大兴区高三一模)破伤风是破伤风芽孢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疾病。

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导致阵发性痉挛等临床特征。

对于事故中伤口很深和出现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要对其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B.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C.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D.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清除人体细胞中的病原体

6.(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十次综考)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草场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B.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

C.过度放牧会导致群落结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

第2组

1.(2018·山西孝义高三一模)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蛋白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GF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B.IGF可在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IGF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

D.IGF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2.(2018·四川南充第三次诊断)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

现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经,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

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B.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

C.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D.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3.(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五)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4.(2018·江西南昌第二次模拟考试)用同等大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

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

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

5.(2018·湖南常德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表示某种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图中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则种群在b~c时期属于衰退型

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则c点时茎不能生长

D.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捕食关系

6.(2018·湖北宜昌高三调研)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含5条染色体

B.乙的基因型为AbRXTY

C.丙含2条常染色体

D.丁的基因型不是aBr就是ABr

第3组

1.(2018·甘肃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C.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2018·全国统一考试仿真五)硒在土壤中主要以硒盐酸的形式存在,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植物活性硒。

为探究硒对植物叶绿素前体物(ALA)合成的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硒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

B.较低浓度的硒溶液能促进叶肉细胞中ALA的合成

C.用较高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可能会使其出现黄化

D.硒溶液促进水稻叶肉细胞中ALA合成的最适浓度是0.01mmol·L-1

3.(2018·吉林吉林第三次调研测试)下列有关基础实验的操作,准确无误的是(  )

A.用苏丹Ⅳ染液给花生子叶染色后,还要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B.用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颜色为灰绿色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的CO2产生情况

4.(2018·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十)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

注射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分化为红细胞,但会抑制自身EPO的产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红细胞成熟过程中会通过增加细胞相对表面积的方式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C.参与肾脏细胞合成并分泌EPO的具膜细胞器有4种

D.长期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5.(2018·广东佛山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腺体,先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2

2

2

29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

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也是垂体

6.(2018·广东惠州第一次模拟)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自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合子)致死现象

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

选择题3组1练(六)

第1组

1.解析:

选D。

由于合成叶绿素需要C、H、O、N、Mg等元素,所以如果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则合成的叶绿素会减少,A正确;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体积约占90%,所以整个细胞内的自由水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B正确;HIV作为一种病毒,它自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需的子代HIV蛋白只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并且还需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氨基酸作为原料、能量作为动力才能合成,C正确;细胞核内的核酸既有DNA,也有少量RNA,由于RNA中有腺嘌呤但没有胸腺嘧啶,所以细胞核内的核酸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不会相等,D错误。

2.解析:

选C。

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当其处于高于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而导致原生质体体积减小;当其处于低于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而导致原生质体体积增大。

乙溶液中的原生质体体积一直在减小,说明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进而推知:

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不能被根尖细胞吸收,A正确;0~1h内,乙溶液中的原生质体体积减小的速度比甲溶液中的快,表明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比甲多,B正确;A点之前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减小,表明细胞在不断失水,甲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A点之后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表明细胞在不断吸水,甲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因此A点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错误;2~3h内,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说明细胞在不断吸水,因此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正确。

3.解析:

选B。

NADH脱氢酶能催化[H]与氧反应,说明此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H]与氧结合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说明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正确;鱼藤酮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说明它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C错误;菜粉蝶基因突变与使用鱼藤酮无关,但长期使用鱼藤酮对菜粉蝶有选择作用,会使菜粉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D错误。

4.解析:

选D。

HIV是具有囊膜的病毒,而具囊膜病毒是整个病毒颗粒,即脂质的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的。

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衣壳内的逆转录酶开始逆转录RNA产生DNA,A错误;逆转录产生DNA中由于A和T分别与C和G在数量上没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所以逆转录出的DNA分子中A+T与C+G的数目不一定相等,B错误;A与U的配对既发生在转录过程中,也发生在逆转录过程中,C错误;由于HIV不能单独利用原料合成自身成分,所以它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所用原料全部来自宿主细胞,D正确。

5.解析:

选A。

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其抗原特征,A正确;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可以和破伤风杆菌结合,使其凝集成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处理,B、D错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不能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C错误。

6.解析:

选D。

根据图示分析,所统计的三个年份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A正确;调查物种丰富度时,由于是有一种算一种,不能有漏统漏记的情况,所以对统计数据不存在取平均值,B正确;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的草被过度采食,而草原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过度的采食必然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消费者的食物来源欠缺而逐渐减少,进而整个群落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最严重的后果是草场逐渐沙漠化,所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逐渐降低,C正确;群落演替的发生不会因为某一因素的介入而停止,所以即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在高寒草甸的群落同样也会发生群落演替,只是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与原来有差别而已,D错误。

第2组

1.解析:

选C。

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等连接,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不能合成IGF,B错误;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C正确;据题意可知,IGF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因此其类似于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

2.解析:

选A。

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即加入了部分水,故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B正确;种子萌发时需要的酶可以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蛋白质合成需要RNA参与,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才开始合成,说明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C正确;水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参与呼吸作用,在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D正确。

3.解析:

选D。

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具有1个染色体组,B错误;丙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丁细胞中的“十字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可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C错误;一个丙细胞,因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而导致其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联会出现异常,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HAa、hBb或HhAB、ab),D正确。

4.解析:

选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A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B正确;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Na+通道打开,Na+内流,此时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

5.解析:

选B。

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种群在b~c时期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长,属于增长型,A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促进茎的生长,但茎能够生长,C错误;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最终Y被淘汰,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竞争关系,D错误。

6.解析:

选C。

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若A与a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若B与b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

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甲的形成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含4条染色体,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ABRXTY或abRXTY,B错误;丙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其含2条常染色体,C正确;丁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D错误。

第3组

1.解析:

选C。

分泌蛋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B错误;胰岛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消化酶等蛋白质的功能,而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C正确;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错误。

2.解析:

选D。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是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A正确;分析图形可知,较低浓度的硒溶液能促进叶肉细胞中ALA的合成,B正确;用较高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会使ALA的含量降低,所以水稻幼苗可能会出现黄化,C正确;在该实验中的几种溶液浓度中0.01mmol·L-1的硒溶液促进作用较高,但因为没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硒溶液,不能确定其实最适浓度,D错误。

3.解析:

选D。

用苏丹Ⅳ染液给花生子叶染色后,还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颜色为灰绿色,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现紫色,最适合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错误;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的CO2产生情况,D正确。

4.解析:

选C。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红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B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上述过程需线粒体提供能量,故参与肾脏细胞合成并分泌EPO的具膜细胞器有3种,C错误;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长期服用EPO可能导致肾脏自身产生EPO机能下降,停用后,红细胞数目较少,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D正确。

5.解析:

选B。

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依然偏低,说明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是由于垂体无法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

而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升高,说明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是由于下丘脑无法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B正确。

6.解析:

选B。

设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

一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3∶3∶1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理论上该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而实际上却为5∶3∶3∶1,若将5∶3∶3∶1拆开来分析,则有高茎∶矮茎=2∶1,红花∶白花=2∶1,说明在后代中不存在AA和BB的个体,进而推知:

出现5∶3∶3∶1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错误,C正确;综上分析可推知:

在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均为杂合子,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