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4624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docx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

(1)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共24分)

1.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

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

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

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

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

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

又是阶段性的。

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3)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

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学前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教育目的,符合社会的要求。

2.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之后,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他们的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

(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一般来说,在幼儿5岁左右。

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3.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答案要点】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教具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内容,不必过于新奇。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应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

(3)注意教学的方法,控制教学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控制好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妥善地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

教师既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也要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幼儿注意的偶发事件。

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答案要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1【答案要点】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一是真诚。

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

二是接纳与信任。

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三是深切的了解。

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教师应给予儿童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

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

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入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

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

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

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

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2.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答案要点】

(1)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

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

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

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

②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③无关刺激的干扰。

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显得非常重要。

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

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

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还“惦记”着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的分散。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4)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

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多动症幼儿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注意力更不稳定,动作显得更多,重的还容易出现过失行为。

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下结论的。

上述多动症的特征中,注意力不稳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现。

不能以一两个特征给幼儿冠以“多动症”。

即便有医学的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的检查、心理测验等都不是能从表面看出来的。

对此,教师要审慎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在幼儿园中。

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

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作出积极反馈。

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答案要点】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

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

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

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

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

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

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

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

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

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

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

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

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

五、活动设计题主题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环境创设:

1.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3.区域:

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为爷爷、奶奶做礼物;4.语言角:

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讲述。

家长共育:

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

奶奶夸我孝顺内容与要求:

1.理解、学习童谣,感受民间童谣上口的特点,能有表情地朗诵。

2.在实物提示下学习、记忆童谣的内容。

3.增强关心奶奶的情感,体验帮助老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锅、面条、瓜子、碗、花生、米饭等实物。

活动过程:

1.谈话。

引起兴趣。

师:

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重阳节。

师:

重阳节到了,我们可以送给爷爷奶奶什么礼物呢?

(幼儿自己说)师:

如果爷爷奶奶收到了礼物,一定开心极了。

2.理解童谣的部分内容。

(1)观察老师出示的实物,知道名称。

(2)在老师的提问中学习童谣中动词的使用。

3.学习童谣。

(1)欣赏教师念童谣。

(2)在实物的提示下学习念童谣。

(3)边拍手边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

4.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关心奶奶的情感。

(教师扮演奶奶,幼儿自由地尝试根据童谣中的动词做动作表演。

)附儿歌:

小板凳,你莫歪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奶奶夸我孝顺儿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2)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共24分)1.幼儿园担负着哪两种任务?

【答案要点】

(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经常性原则;

(2)地方性原则;(3)简便性原则;(4)互利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6)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原则3.简述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答案要点】实物操作活动是幼儿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

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当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物体的形状时,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享受到作为一个行动主体操作物体的欢乐。

这一切极有利于幼儿发展对自身的认识。

发展其主体能动性。

(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幼儿尚处在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与操作实物的动作分不开。

为了进行思维,幼儿需要面前有容易操作的物体,实物操作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个需要。

在与物体反复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幼儿形成和发展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实物操作活动中,语言帮助幼儿把动作操作转化到头脑中进行。

常常看到小班幼儿边说边做,进行“有声思维”,到了大班后默默地有顺序地做,头脑中进行“无声思维”,思维就在活动中发展起来了。

(3)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实物操作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总是和思维的内容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实物操作活动在发展幼儿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其获取知识的源泉。

幼儿缺乏经验,很难仅凭抽象思考来认识事物,也很难仅听成人的言语讲解来理解事物间的规律和联系。

所以。

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获得物理知识(如物体的硬度、温度的高低等可以用感觉器官摸到、闻到、看到、听到的各种关于物体的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数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答案要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对体、智、德、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关描述,其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

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2分,共24分)1.如何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

【答案要点】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1)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一方面,儿童在2岁以后逐渐开始了游戏活动,他们除了睡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哪类游戏都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去探索和尝试。

只有充足的时间,儿童才可能真正投入、探索和享受游戏的快乐。

如果游戏时间仓促.儿童无法深入了解玩具的特性和玩法,会降低游戏的作用,也会阻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

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来。

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

在幼儿园里,既要给儿童比较充分的自由游戏的时间,又要以游戏的方式去组织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使游戏成为教育的基本活动。

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自选游戏,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2)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一环。

两千多年以前,柏拉图设想的儿童教育,便是从提供良好的、宽敞的、露天的游戏场地着眼的。

①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间条件。

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

室外的游戏场地要平坦,有遮阳处,不远离活动室。

各个班级最好有专用的游戏场地,同时全园也要有公用的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放置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用具,如体育游戏的大型器械和玩具、大型积木等。

室外场地的布置要合理,以不妨碍儿童奔跑、活动为原则,避免因设备密集而妨碍儿童的活动和发生不安全的问题。

②户外活动时间的保障。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

由于各个地区、各季节的气候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尽可能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包括游戏活动。

2.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

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

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

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材料分析题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这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

基尼3岁被发现后。

被送到了医院。

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

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

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

(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影响的作用?

【答案要点】

(1)“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而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

(2)说明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如果失去了时机。

可能使以后的教育非常困难或终生造成障碍。

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失去了这一关键期,以后语言的发展就很难了。

五、活动设计题(17分)围绕彩色的世界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内容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1.三原色颜料、纸片及混色变化后的纸片颜色。

2.透明玻璃瓶及玻璃纸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三个透明的装有清水的玻璃瓶及三原色颜料,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将三种颜料分别滴入三个装有清水的瓶中,请幼儿观察,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教师演示实验。

幼儿仔细观察。

“今天,红黄蓝这三个颜色宝宝要来给小朋友们变魔术,他们三个相互搭配在一起就能变出一种新的颜色。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1)每组幼儿几个玻璃瓶,三原色颜料及纸片。

(2)幼儿自由搭配三原色,观察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答案要点】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2.【答案要点】

(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

(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3.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3.【答案要点】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一般认为2.5。

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其主要特点是:

(1)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2)具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中班幼儿能逐渐认识事物的属性,开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维。

但是,他们掌握的概念,往往只与具体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与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感知具体情景密切联系,还不能反映该类对象的一般特征。

4.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

(3)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

(5)经济性原则。

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

共24分)1.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1.【答案要点】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

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

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

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

研究表明: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JLNN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

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

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

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