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4046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8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四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韩国济州岛玄武岩柱状岩石

②越南地下溶洞

③甘肃景泰黄河砂砾岩石林

④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

1.各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其它不同的是()

A

①B.②C.③D.④

2.与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地质作用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A2.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韩国济州岛玄武岩柱状岩石为岩浆岩(岩浆活动形成)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越南地下溶洞、黄河砂砾岩石林和张家界石英砂砾岩峰林都为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故①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其它不同,故选A。

【2题详解】

桂林山水地貌为石灰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越南地下溶洞同样为喀斯特地貌,B正确。

韩国济州岛玄武岩柱状岩石、黄河砂砾岩石林和张家界石英砂砾岩峰林均不是石灰岩,不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CD错误。

故选B。

【点睛】玄武岩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桂林山水是石灰岩,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完成下面小题。

3.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冰蚀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

4.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侧,光照较强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D.②侧,降水较多

【答案】3.B4.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成因,阴坡、阳坡的差异。

【3题详解】

读图,图中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C、D错。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断层谷,B对。

冰蚀谷为外力侵蚀形成,岩层不会出现错位,A错。

故选B。

【4题详解】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根据图中指向标,①侧位于山脉阴面,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所以,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较弱,C对,A错。

②侧是阳面,气温较高,水分条件较差,B、D错。

故选C。

【点睛】根据岩层形态特征,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要了解地质构造基本类型及特征。

在干旱区,降水少,植被在阴坡的生长环境更好一些,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充足,植被较茂盛。

阳坡的光照条件好。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K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

地形多样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D.地质稳定

6.K岛1983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

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答案】5.C6.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和板块运动。

【5题详解】

K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海拔较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条件是水热充足,C对。

地形多样、土壤肥沃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条件,AB错。

处在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D错。

故选C。

【6题详解】

K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故选D。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

A.祁连山后退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祁连山上升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

8.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缺乏土层

C.光照不足D.降水稀少

9.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

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

【答案】7.B8.B9.C

【解析】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说明洪积扇的形成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河流搬运作用减弱,碎屑物质堆积提前,所以新洪积扇后退。

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层,难以进行农业生产,因而利用很少,故B正确;新洪积扇上部海拔并不高,与其利用多少关系不大,A错误;该地位于祁连山北麓,光照较为充足,C错误;该地降水都比较少,反而在地势较高处降水多于低处,故降水稀少是次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甘肃酒泉聚落形成的条件是:

河流的汇合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有利农耕,故C正确。

酒泉位于中纬度,只有低纬度热带地区气候凉爽才是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A错误;甘肃酒泉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B错误;在水源短缺的西北地区,相对于水源条件而言,地势平坦并非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C。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下图为某年4月17日至26日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该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后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西北风

D.东北风、东南风

11.该时段,图中①、②两城

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

D.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

【答案】10

C11.D

【解析】

【分析】考查南半球气旋的水平运动方向,考查地球运动的影响。

【10题详解】

南半球气旋按顺时针方向辐合,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城市在气旋西部,吹西南风,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后,城市在气旋的南部,吹西北风。

C项正确。

故选C。

【11题详解】

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刻越晚。

A项错误。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①城离直射点近。

B项错误。

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为90°,但最小值②城小。

C项错误。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且昼渐短,两地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

D项正确。

故选D。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时我国

A.昆明的风力小于上海B.北方普遍降温、晴朗

C.三亚地处低压槽附近D.北京、成都风向基本相同

13.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12.B13.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天气及天气系统,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

三亚受高压脊控制。

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成都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不同,所以风向不相同。

从高压脊凸出方向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北方普遍降温、晴朗。

故选B。

【13题详解】

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故选A。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5.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4.A15.C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地膜的覆盖可以减少地面散失的热量,锁住更多的热量,使地温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因此A正确;太阳光可穿透地膜,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明显,B错误;地膜的覆盖不会增强太阳辐射的,C错误;地膜不能增加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山东胶东的夏季温度较高,地温也较高,不用再保持地温,A错误;地膜的覆盖不会使地温降低,B错误;地膜会对太阳光照有很强的反射作用,果树可以充分地利用辐射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果实色泽更加鲜艳、更加饱满,C正确;胶东地区的夏季地温足够高,足够高不用再增加地温,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知识。

特别是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地膜覆盖主要是通过地膜减少地面的长波辐射散失的热量,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但太阳的短波辐射不受影响。

读50°N纬线和180°经线穿过的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分别为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6.甲地该月(  )

A.冬小麦长势喜人B.林木萧条C.沙尘暴盛行D.盛行东南季风

17.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

A.都是逆时针旋转的水平气流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D.都是当地冬季势力最强

【答案】16.B17.C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乙地地处(90°E,50°N)附近,位于亚欧大陆内陆,气压值高,是高压中心。

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气温较低,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

甲地在该月冬小麦正处于休眠,A排除;此时气温低,林木已经落叶萧条,B正确;该地区沙尘暴盛行主要发生在降水少,气温回升,土壤干燥,多大风的春季,C排除;甲地此时盛行西北季风,D错误。

【17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乙地是北半球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丙地是北半球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两者都是顺时针旋转的水平气流,A错误;两地高压气压中心大气垂直向下运动,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乙地的高压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形成的,而丙地高压主要是动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两者主要成因不同,C正确;乙地气压在冬季实力最强,而丙地气压在夏季势力最强,D错误。

下图为四地气候要素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四地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9.图中

A.甲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B.乙地全年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

C.丙地常年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D.丁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答案】18.A19.D

【解析】

【分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根据图中水热组合的特点,进行气候类型判定再结合相应气候特征、成因分析即可。

据图,甲乙丙丁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据此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中水热组合的特点,甲乙丙丁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据此,甲地全年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故选A。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中水热组合的特点,甲乙丙丁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据此,甲地全年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A错误;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B错误;丙地常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C错误;丁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正确。

故选D。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21.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答案】20.B21.B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根据纬度,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区,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低,位于热带,B对。

海拔较高有一定影响,不是主要原因,A错。

距海远近,植被条件不是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因素,C、D错。

【21题详解】

甲地位于南半球,5—8月是冬季,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对。

不受盛行西风影响,A错。

不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C错。

不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D错。

【考点定位】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区域降水少的原因。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

①乙之前 ②乙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之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3.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

A.甲之前B.甲→乙

C.乙→丙D.丙→丁

【答案】22.D23.B

【解析】

【分析】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

【22题详解】

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读“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可知,应为乙到丙和丁之后时段,②④正确。

故选D。

【23题详解】

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读“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并结合选项可知甲→乙正确。

故选B。

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25.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a<b<c<dB.a=b=c=d

C.a>b>c>dD.d>b>c>a

【答案】24.C25.A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A、E两地位于湖泊两侧,而结合右图年径流量曲线显示A处变化较小,说明A位于湖泊下游,湖泊对A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结合方向标判断,EF河段由西北向东流;由河流流向可知,CD段河流由西流向东,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根据河流等潜水位线“凸低为高”,反映河流沿岸潜水位较周边地区低,说明潜水补给河水。

故选C。

【25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河流流向由A流向C,说明A地势高于C处,地势较高则等潜水位也较高,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河流的流量变化和等潜水位线的分布。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A、E两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差异,则可判断河流流向,结合地势高低与潜水位的分布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即可分析。

读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6.四支洋流中,温度性质与其他洋流不同

A.①B.②C.③D.④

27.—艘海轮从甲处经德雷克海峡航行至乙处,沿途航行情况是

A.先顺流,后逆流,再顺流B.—路顺流

C.先逆流,后顺流,再逆流D.—路逆流

【答案】26.D27.A

【解析】

【26题详解】

四支洋流中,只有④是暖流(巴西暖流),其他皆为寒流(①是南极环流,②是西风漂流,③是秘鲁寒流),其温度性质与其他洋流不同。

故本题选择D。

【27题详解】

—艘海轮从甲处经德雷克海峡航行至乙处。

应该先向南,可以借助巴西暖流(由北向南),顺流航行;经过德雷克海峡遇到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是逆流航行;后再向北,可以借助秘鲁寒流(由南向北),顺流航行。

故整体是先顺流,后逆流,再顺流。

本题选择A。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城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西风偏弱B.寒流流经C.地处背风坡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9.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防海水入侵D.供旅游活动

30.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A.河流水质下降B.泥沙沉积量减少C.泥沙沉积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28.A29.C30.B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而冬季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风的势力较夏季强盛,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量大,夏季西风带位置相对偏北,伦敦受西风影响较弱,所以夏季降水量小,与西风偏弱有关,A正确;该地附近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B错误;地处背风坡不会导致同一地区冬夏降水差异,C错误;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2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泰晤士河水深受海水活动影响大,而夏季泰晤士河水量小,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而夏季流量小,海水对于河流的影响大,海水入侵会导致咸潮发生,所以夏季多关闭,水闸的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0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使得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下降,海水携带的泥沙被水闸拦截,使得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泥沙沉积量减少,B正确,C错误;海水入侵被拦截,使得咸潮减轻,水质变好,A错误;水闸关闭并不影响该流域植被覆盖率,河流含沙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夏季西风带位置偏北,伦敦受西风影响相对较弱,降水少,河流水量较小,海水容易入侵,发生咸潮。

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伦敦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入海口处河段泥沙淤积主要由于海水携带泥沙在此沉积。

二、综合分析题(共计55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注:

阿勒泰气象站(海拔:

715米;最大积雪深度35.3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

2月)森塔斯气象站(海拔:

1500米;最大积雪深度1505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

3月)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阿勒泰水文站3-8月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答案】

(1)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

原因: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

(或雪期长)

(2)先变大,后变小,5、6月份最高。

3-5月,随着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变大;6~8月融雪补给锐减,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径流量减小。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的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积雪厚度的因素及差异。

【详解】

(1)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5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15米)。

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出现时间晚。

(2)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份之后气温超过0℃,积雪开始融化,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融化量大,径流量变大;而6-7月份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

同时,6-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

(3)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主要降水、蒸发角度考虑。

从降水量来看,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从蒸发来看,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匐于凯巴布高原之上。

它的宽度在6千米至25千米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

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A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B、C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答案】

(1)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原因:

终年受西风1分和沿岸暖流的增湿增温影响。

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

原因:

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B地冬雨量更大,因为B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

(或C地冬雨量更少。

因为C地纬度更低,受西风控制时间更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雨(3)沉积岩。

成因: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解析】

【分析】考查区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岩石类型,大峡谷的成因。

【详解】

(1)图中A地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沿岸阿拉斯加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

因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从西向东先增加后减少,原因是受山地影响,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地东侧是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减少。

(2)图中B、C两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B地纬度较C地高,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冬季降水时更长,冬雨更多。

(3)由材料“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可知,大峡谷两侧岩石有层理有化石,是沉积岩;大峡谷的成因是流水侵蚀,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断上升,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大峡谷。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

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

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

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分析探险者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的原因。

(2)试对“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

(1)特雷利乌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风力大,植被稀疏,地表物质疏松(或荒漠广布)。

(任意3点)

(2)地处(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形成褶皱山脉,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