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3933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docx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栽培学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2、经济林栽培:

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

3、根颈:

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

枝条上的芽萌发枝条的能力。

5、成枝力:

枝条上的芽萌发成为长枝,>15Cm,的能力。

6、芽的异质性:

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7、芽的早熟性:

芽体在形成当年即萌发的特征。

8、顶端优势:

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的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的现象。

9、层性:

由于顶端优势与芽的异质性,使强壮的一年生枝产生部位比较集中的现象。

10、干性:

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

11、垂直优势:

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的现象。

12、叶面积系数:

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林木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比值。

13、花芽分化:

经济林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形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14、花芽形成:

当花芽分化逐渐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

15、花芽形态分化:

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过程。

16、花芽生理分化:

在出现形态分化之前。

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17、自花授粉:

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的现象。

18、异花授粉:

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现象。

19、自花结实:

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0、异花结实:

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1、单性结实:

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的现象。

22、无融合生殖:

一般是指不受精也发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

23、雌雄异熟:

雌雄同株或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的特性。

24、有效授粉期:

是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的败育:

花粉或胚囊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发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林宜林地的选择:

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

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发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

28、立地类型划分:

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并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表示立地的特征。

29、经济林的栽植密度:

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的株数。

30、水土流失:

由降水引起的地表径流所造成的土壤侵蚀。

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

是指组成林分的树种、作物的种类搭配科学,表现出结构优化、规范,并有与其相适应的栽培管理、经营的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的目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

32、嫁接繁殖:

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的枝段或芽等器官或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的枝、干或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33、接穗:

嫁接在砧木上的枝或芽体。

34、砧木:

带原根承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

35、芽接:

在枝条上剥取带少量木质部的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

36、枝接:

将带有一个或几个芽体的枝条嫁接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

37、嫁接亲和力:

即指砧木与接穗经嫁接能愈合并正常生长的能力。

38、土壤管理:

维持和增进地力,创造适宜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

39、土壤管理制度:

40、根外追肥:

即将一定浓度的液肥喷施到叶片或枝条上的一种施肥方法。

41、清耕法:

即周年不种作物,随时中耕除草,使土壤长期保持疏松无杂草状态。

42、生草法:

即在行间人工种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或自然生草,不翻耕,定期刈割,割的草就地腐烂或覆盖树盘。

43、清耕覆盖作物法:

在经济林需肥水最多的前期保持清耕,后期或雨季种植覆盖作物,待覆盖作物成长后期,适时翻入土壤作绿肥。

44、覆盖法:

是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杂草、桔梗等的管理方法。

45、免耕法:

主要利用除草剂除草,土壤不进行耕作。

46、整形:

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的骨架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和合理的树体结构,把树冠的外形剪成一定的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

修剪:

在整形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的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对林木的枝条进行剪截或处理,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枝条的生长发育,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47、定干:

按所需的主干高度再加上整形带的高度,将余下的部分剪去。

48、枝组:

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的独立单位,是树叶片着生和开花结果的主要部分。

49、骨干枝:

构成树冠的骨架,担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及承担果实重量的任务,属于非生产性枝条。

50、短剪:

剪去1年生枝梢的一部分。

51、疏剪:

是将一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从基部剪除。

52、缓放,甩放,:

对1年生枝条任其连年生长而不进行修剪。

53、摘心:

对尚未停止生长的新梢,摘去其顶端的梢头。

54、除萌:

是去除在主干或主枝上将要萌发的不定芽和叠生枝芽等的修剪措施。

55、环剥:

将树干的韧皮部剥去一圈。

56、扭梢:

方法是用于将新梢基部翻转扭伤,扭180?

,是新梢上端朝下并扭转。

57、拿枝:

对1年生枝用手从基部起逐步向下弯曲,应尽量伤及木质部又不折断,做到枝条自然呈水平状态或先端略向下。

58、核桃的雌雄异熟,雄先型、雌先型,:

雌花先开称为雌先型,雄花先开称为雄先型。

59、核桃的伤流:

枝干局部受伤后,从伤口流出树液,称为伤流。

60、深根性树种:

根系入土深的树种。

61、发育枝:

由上年的叶芽萌发形成的健壮营养枝。

62、结果枝:

春季从结果母枝先端的花芽萌发抽生为结果枝,枝上着生有雌花簇与雄花序构成的混合花序。

63、芽序:

芽在枝条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为芽序。

64、座果率:

果树上结果数占开花总数的百分率。

65、广布树种:

66、人工辅助授粉:

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

二、简答

1、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答:

经济林栽培学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设计、实施经济林高效率生产物质产品和改善环境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经济林。

目的是使经济林木达到早期丰产、稳产、优质,全面实现其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增长。

2、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

1,经济林产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2,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3,经济林生产在维护我国粮油安全有重要作用,,4,经济林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5,经济林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6,经济林产业可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7,经济林又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

3、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

1,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率低下。

4、经济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主要树种,,选择、填空,

答:

1,干果类:

板栗、核桃、榛子、巴旦杏,扁桃,、腰果、槟榔、沙枣、华山松、红松等,,2,鲜果类:

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猕猴桃、石榴、葡萄、山楂、柿子、枣、海棠、柚、柑橘、枇杷、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等,

3,油料类:

食用油类有油茶、油橄榄、油棕、山杏、毛梾等,工业用油类有油桐、千年桐、乌桕、黄连木、麻疯树等,

4,芳香油类:

山苍子、桉树、樟树、玫瑰、茉莉、丁香、柏树等,

5,饮料类:

茶树、咖啡、可可、椰子、桦树、甜茶、刺梨、沙棘、刺五加、红景天、余甘子、马尾松,花粉,等,

6,香料调料类:

白兰花、茉莉花、桂花、八角、胡椒、花椒、肉桂等,,7,中药类:

黄柏、五味子、枸杞、杜仲、厚朴、山茱萸、辛夷、金银花、两面针等,,8,农药类:

苦楝、川楝、木荷、枫杨等,

9,树叶树枝脂类:

糖料类有糖槭、白松、刺梨、金樱子等,树脂类有马尾松、云南松、南

亚松、思茅松、沉香、安息香等,漆料类有漆树、野漆树等,胶料类有巴西橡胶、印度橡胶等,,10,工业原料:

鞣料类有栲树、栎树、黑荆树等,染料类有黄栌、苏木、黄山栾树等,色素类有黄栌木、黄柏、槐花等,软木类有栓皮栎、栓皮槠、轻木等,

11,纤维类:

编制亚类有杞柳、竹、白蜡、紫穗槐,造纸亚类有青檀、山棉皮、雪花皮,纺织亚类有构树、罗布麻,绳索亚类有棕榈、蒲葵,

12,寄主树类:

紫胶类有南岭黄檀、钝叶黄檀、合欢等,白蜡类有白蜡树、女贞树等,五倍子类有盐肤木、红麸杨等,

13,蔬菜类:

笋用竹、香椿、龙芽樟木等

14,饲料、肥料类:

桑、蒙古栎、榆、紫穗槐等

15,其他类:

维生素类、皂素类。

5、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答:

6、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

答:

实生树生命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算起,一生要经历幼年、成年、老年、衰老死亡几个阶段。

两者区别:

实生树有两个阶段与营养繁殖树明显不同的阶段,即幼年阶段,童期,与成年阶段。

实生树具有完整的年龄阶段,即具有童期,其自然寿命长,适应性、抗逆性强,但非生产期长。

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阶段,即童期,,幼树期即具有开花结实能力,因而投产早,非生产期短,但自然寿命短,适应性、抗逆性差。

童期的特点:

1,形态上:

多旱野生状态,有返祖现象,疏导组织脆弱,较耐阴,,2,生理上:

光合能力弱,耐阴强,不具备形成花芽的基础,,3,生长特性上:

主要表现为芽具有早熟性,再生力强,易形成根源基,产生不定根,适应性强等。

7、经济树木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认识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答:

昼夜生长周期一般规律:

在水分正常的前提下,地上部分在白天生长较黑夜快,根系夜间生长量与发根都多于白天,果实主要遵循皱缩夜胀的规律。

8、在经济树木生命周期中,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形态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态特征、栽培任务及重要栽培措施是什么,

答:

1,幼年期,营养生长期,:

特点:

营养生长旺盛,离心生长快,前期主轴生长旺盛,后期侧向生长渐快,全期表现为“先蹲下来,后站起来”的生长特点。

形态特征:

树高增长快,侧枝延伸也快。

任务:

构建树体骨架,为长期高产打基础,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成苗率,在保苗的基础上,主攻落后树,做到均衡速生,林相整齐,加强幼林管理,促进营养生长,缩短非生产期。

措施:

保苗,让它成活,幼年期前半段除尽营养生长,使幼年期缩短。

2,初产期,初果期,始收期,:

特点:

营养生长旺盛进行,离心生长最旺,侧向生长加快,树体骨架迅速建成,生殖生长逐渐加强,形成开花结实能力,产量稳步上升,生长与产量的矛盾加剧,此时若收获量过大,生长便受抑制,树体建造延缓,初产期延长。

形态特征:

基本构成树体结构,开始开花结实,

任务:

增大管理强度,促进营养生长,加快树体建造,合理节制产量,缓解生长与产量的矛盾,为长期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措施:

合理的节制产量,进行疏花疏果,环剥环割

3,盛产期,结果盛期、成年期,:

特点生殖生长旺盛,产品生产潜力大,离心生长停止,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剧烈,易导致“大小年”

形态特征:

小枝与须根枯死减少。

任务:

加强管理,及时补充养分,培养生产潜力,调节高产与稳产关系,减少产量波动,坚持养树与收获相结合,延长盛产期

措施:

要求肥水土壤更强,增加施肥量,供水排水要更仔细。

4,变产更新器,收获减退期、后产期,:

特点:

营养生长急剧减弱,向心更新加剧,生理代谢能力下降,抗逆性减弱,病虫害加剧,产品生产能力减弱,产量剧减,大小年突出等。

形态特征:

开花结实减少。

任务:

在一般经营条件下,节制产量恢复树势延缓衰老,在集约经营条件下,可以视情况分别采收恢复树势。

措施:

重剪回缩,深翻改土,增施肥料,根除病虫害,培养生产能力挖潜收获或直接挖潜收获,竭泽而渔,准备更新等措施。

5,衰老期:

特点:

营养生长极度衰弱,产量枯竭。

形态特征:

强骨干枝回枯、秃顶,骨干枝枯死等。

任务:

对复壮能力弱的树种,应尽早清除更新,对复壮能力强的树种,应及早复壮到较年轻的年龄阶段

措施:

重剪或台刈,追施肥料,清除病虫害等。

9、简述经济林年生长周期中的几个时期的特点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答:

1,生长初期:

特点:

许多树种萌芽的起始温度大致为3~5?

,落叶树萌芽几乎是全部利用上年贮存在枝、干内的营养,对土壤中的无机养分与水分吸收甚少。

措施:

萌芽前应先施足基肥,加强松土除草,适当增加灌水,应补给稀薄追肥,注意倒春寒与春旱的不良影响。

2,生长盛期:

特点:

树木叶面积达到最大,叶色浓绿,含叶绿素多,有很强的同化能力,枝、干的加长和加粗生长均十分显著,新梢上形成的芽也较饱满,有些树种还能很快形成腋花芽而开花。

措施:

生长盛期树木对水、肥需求量大,在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应增施追肥,加强灌溉。

3,生长末期:

特点:

枝梢不断加重木质化程度,芽封顶并形成芽鳞,体内营养物质变为贮藏状态,不断由叶向芽、枝干及根系转移,常绿树叶片的角质化和蜡质化加重,落叶树叶片则开始变色脱落。

措施:

此期树木的休眠状态尚浅,切忌土壤中水分、养分,特别是氮肥的大量供给以免又使树木会转到生长状态。

但适当的磷、钾肥供给,有助枝梢的木质化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转移,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

4,休眠期:

特点:

此期树木体内新陈代谢活动进行得十分微弱与缓慢,落叶树的叶子已全部脱落,树木的物候几乎没有变化。

措施:

此期追肥已无必要,但施入基肥,则有利于翌年萌芽、开花与生长。

休眠期为树木在一年中对外界环境抗性最强的阶段,适宜进行移栽、整形修剪,其它许多冬季管理工作也应该抓紧实施。

10、什么是物候、物候期、物候相,

答:

物候:

经济林木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发生有规律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变化。

物候期:

物候出现的时期称为物候期。

物候相:

物候表现出来的外貌形态称为物候相。

11、论述经济林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答:

生命周期:

1,根系寿命与树种相一致,根系生命活动与地上部分相一致,,2,生长速度与树龄有关,树冠达最大时,根福也最大,

年周期:

1,无自然休眠,

2,生长高峰次数:

实生苗,幼树、成年树,

3,与地上部的相互关系,

4,不同深度,

5,昼夜生长。

三次高峰:

1,数量多,生长量少,

2,根的生长量大,

3,根系生长会延迟或无力出现根系的生长高峰。

12、试论述影响经济林根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加以调控,

答:

1,树体营养状态:

树体营养状态充足,根系生长良好,树体营养状态不够,树体营养状态最先受到影响,

2,土壤温度:

15-25?

为最适生长温度,

3,土壤水分:

水分不够,树体营养状态最先受到影响,

5,酸碱度: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菌根:

有些树种没有菌根会栽不活,所以移栽时带着菌根,,

7,通气状况:

通气状况不良,二氧化碳多,根系发酵,产生不良气体,根系死亡。

所以要常松土。

13、简述芽的异质性是如何形成的。

答:

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基部的芽由于发育时间短、质量差、节位的叶片小、芽的发育程度低,常为潜伏芽,中部的芽由于发育条件好,充实饱满,为最佳状态,中部以上各节的芽的质量又依次变差。

有秋梢的长枝,在春秋梢交界处往往形不成芽原基二

14、试述影响枝条生长的内外因子。

答:

1,品种与砧木:

枝梢生长,乔化砧快、矮化砧缓慢,

2,有机营养:

有机营养够,枝梢生长快,有机营养不够,枝梢生长慢

3,母枝所处部位与状况:

离母枝近,枝梢生长快,离母枝远,分枝角度大,枝梢生长慢,,4,内源激素: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枝条生长,乙烯、脱落酸抑制枝条生长,,5,环境与栽培条件:

坏境与栽培措施适宜,促进枝梢生长,相反及抑制生长。

15、春、秋梢在生产中有何指导意义。

答:

春梢——最壮实,可作良好的结果枝或结果母枝,占新梢总量比例大,秋梢——其利用价值因不同气候、不同树种而不同,气温高,可以利用,气温低,秋梢不充实,易冻死。

16、叶幕与产量有何关系,怎么制定合理的叶幕,

答:

叶幕:

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直接影响树冠内光照及无效叶

比例,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叶幕结构是高产的基础。

合理的叶幕结构是:

总叶面积大,能充分利用光能,又不致严重恶化光照条件,使株间或树冠内的最弱光照至少能满足经济林木本身最低需光要求,这样的叶幕结构才能高产。

17、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答:

1,夏秋分化缓慢建成型:

花芽分化时间较早,越冬时器官原基分化程度较深,在正常情况下,冬剪时多数树种的花芽在外形上易被识别。

2,冬春分化快速建成型:

在花原基完成分化后,随即进行花器各部分原基的分化和发育以及性细胞的分化,之后转入开花,中间没有停滞过程。

分化期短而集中。

3,夏秋分化间断建成型:

此类树木的花芽分化形态建成期特别长。

而雌雄蕊的分化和发育,以及性细胞的形成,都在休眠后的萌芽前后短期内迅速完成。

4,生长期多次分化多次建: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开花的时间非常短促,速度很快。

5,不定期分化型:

花芽分化没有确切时间,根据植株的大小和叶片的多少而定。

18、花芽分化分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

答:

1,生理分化期:

生长点原生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内外界因素有高度的敏感性,易于改变代谢方向。

因此,此时期又叫花芽分化临界期——因此,各种促进花芽形成的技术措施,必须在此阶段前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形态分化期:

依次形成形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原始体。

3,性细胞形成期:

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形成,消耗养分和营养物质多。

19、试述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外因子。

答:

1,芽内生长点细胞必须处于生理活跃状态,

2,大量营养物质的供应是花芽形成的物质基础,

3,遗传基因是花芽分化的根据,

4,内源激素的调节是花芽形成的前提,

5,必须具备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

20、调控经济林木花芽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

1,砧木控制:

乔化砧-不易、矮化砧-容易,

2,品种选择:

花芽分化容易品种,

3,栽培技术控制:

A.施肥,B.整形修剪,C.喷施生长调节剂,D.疏花疏果,E.嫁接,F.促进控制根系,

4,控制花芽分化应因树、因地、因时制宜。

21、影响经济林木开花的因素有哪些,

答:

1,树种、品种

2,环境条件:

晴朗、温度高、湿度小、气候干燥情况下,开花早、开放整齐、花期延续时间短。

反之。

3,花芽类型:

纯花芽和混合花芽。

4,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22、造成花粉、胚囊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1,遗传上:

多倍体,

2,营养条件:

营养物质、内源激素、能量,

3,环境条件:

低温、恶劣的环境。

23、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答:

1,树体营养:

树体内氮素、碳水化合物等,

2,环境条件:

温度、风、水分、空气污染等

3,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生长素等。

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A.配臵授粉树,B.营养上调节,C.人工辅助授粉,D.改善环境条件。

24、经济林木落花落果动态及原因,

答:

动态:

落花落果是从花蕾出现到果实成熟全过程中,发生花果陆续脱落的现象。

各种植物的座果率是不一样的。

落花落果实际上是植物适应自然环境,保持生存能力的一种自生调节。

植物自控结果的数量对植物自生是有好处的,可防止养分过量的消耗,以保持健壮的生长势,维持良好的合成能力,达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原因:

第1次、第2次:

花器发育不全、授粉受精不良,

第3次,六月落果,:

营养不良、水分不足引起花、果柄形成离层。

缺锌也易引起落花落果,第4次,采前落果,:

种胚产生生长素的能力逐渐降低,与树种、品种特性有关,也与高温干旱或雨水过多有关。

日照不足或久旱突降大雨,多施氮肥和灌水,栽植过密或修剪不当,通风透光不好,会加重采前落果。

25、简述提高座果率的技术措施。

:

提高坐果率途径:

1,营养上调节:

?

加强上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及花质量,疏花疏答

果,病虫防治、保护叶片,施肥、修剪等,?

调节春季营养过剩,疏花疏果,花季环剥,?

补施肥、水,喷尿素、硼砂,花前灌水,,

2,保证授粉受精:

?

花期放蜂?

高接花枝?

挂罐和振动花枝?

人工授粉,人工点粉,液体授粉,人工喷粉,,

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加赤霉素或生长素,

4,防止病虫害,

5,防风、防霜:

防风林、防护林等。

26、影响果实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细胞数目和体积,2,有机营养,,3,无机营养,,4,激素,5,种子,,6,环境条件27、简述激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

答:

1,IAA:

调运营养、促进维管束发育、调节细胞生长,

2,GA:

促进IAA合成、与IAA共同调运营养和促进维管束发育、促进果肉细胞膨大,,3,CTK:

促进细胞分裂、与IAA和GA协同调运营养、延迟衰老,

4,ABA:

果实生长的影响不清楚,

5,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也促进生长。

28、论述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答:

1,品种的培育与更新,

2,树种与品种的区划,

3,合理的树体结构,

4,增加树体蕴藏营养,

5,摘心、疏花疏果,减少养分消耗,

6,加强授粉工作,提高座果率,

7,合理施肥,增进果实品质,

8,促进色泽发育。

29、解释什么是相关性及其具体表现。

答:

相关性:

植物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以及每个个体之间,具有各自独立生长发育规律,同时也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生长发育所起的调节作用叫植物的生长发育相关性。

具体表现在:

1,时间上:

各年龄阶段、物候之间,先年生长与后年生长的单向关系,,2,空间上: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顶端与侧枝,主根与侧根,个体与群体,高生长与粗生长之间的关系,

3,性质上: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0、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关性有哪些表现,各有何实践意义,

答:

1,生长节奏的交替进行:

为确定土壤管理和施肥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2,水平分布呈对应关系:

为正确确定土壤管理部位和土壤施肥的部位提供科学依据,,3,生长量上呈比例关系:

可采取“斩头去尾”、剪叶、切干等措施确保植株成活率,适当修剪和合理施肥,刺激侧芽生长,扩大绿叶面积,增大光效叶面积。

3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何相关性的表现,实践上有何意义,

答:

表现:

1,生殖生长建立在营养生长的基础上:

A.花期果期建立在幼树期顺利完成之后、B.花芽分化在枝梢生长稳定以后才能进行、C.果实生长发育需要有足够的营养面积,,2,一方生长过旺,对另一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A.营养生长过旺,会抑制生殖生长、B.新梢生长过旺,会抑制花芽的分化、C.生殖生长过旺,也会抑制营养生长、D.幼树期徒长,会延迟花果期的到来,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具有矛盾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