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346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秦汉时期课时提分训练

 第2单元 秦汉时期 

课时提分训练

|基础真题练|

一、选择题

1.[2018·长沙]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是(  )

A.商鞅变法B.秦王嬴政建立秦朝

C.张骞通西域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2018·甘肃]“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夏启B.秦始皇

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3.[2018·菏泽]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

A.皇权的至高无上B.神权色彩较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D.劳动人民的伟大

4.[2018·山西]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

这一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5.[2018·南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6.[2018·潜江]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

7.[2018·成都]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该圆形方孔钱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洪宪通宝 D.开元通宝

8.[2018·济宁]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

“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9.[2018·广东]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10.[2018·成都]《霓裳羽衣》能够成为古代乐舞的代表作,与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乐舞交流分不开。

西汉时期,为这种交流创造了条件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B.班超C.鉴真D.玄奘

11.[2018·衡阳]新疆地广物丰,风景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D.宣政院

12.[2018·怀化]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南亚、西亚→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南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中亚、南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13.[2018·孝感]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  )

A.《论语》B.《史记》

C.《后汉书》D.《资治通鉴》

14.[2018·泰州]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筑都江堰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D.编著《天工开物》

15.[2018·随州]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来者 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2018·泰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写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官职名称。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

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哪一历史事件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

革命党人又是通过颁布哪一法律文件,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纵观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7.[2018·烟台]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2)写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

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中1688年后议会与国王确立了怎样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确立意味着英国开始了什么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

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4)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

从政治制度演进谈谈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能力强化练|

一、选择题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

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露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

B.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秦始皇此举旨在(  )

A.维护国家统一B.实行暴政统治

C.保障社会稳定D.实现君主专制

3.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4.柳宗元评价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朝(  )

A.推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

C.允许土地买卖D.建立丞相制

5.“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皇帝制、实行三省六部制

B.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

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推行内阁制、颁布严苛律令

6.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7.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

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

8.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

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

9.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10.历史学家顾颉刚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但两种手段的相似之处是(  )

A.历史背景B.最终目的

C.指导思想D.实施效果

1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12.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实行过三种治理国家与社会的不同模式:

①“道家模式”;②“法家模式”;③“儒家模式”。

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③①②D.②①③

13.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

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商周时期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4.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与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这反映(  )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

D.司马迁史德高尚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

释、奠都有陈设,意思指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材料二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材料三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材料四 陈独秀指出: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材料五 今天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交流机构。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学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原因?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激烈反孔?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怎样的缺陷?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6)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唐中后期,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

可分为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材料三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

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

中国的茶叶、瓷器、纸张、纺织、造纸、印刷等物产,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

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

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材料四 “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目前(2017年),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和支持,与我国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及70多份国际组织合作协议。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

 

(4)依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变化。

 

(5)依据材料四回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有什么作用?

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基础真题练】

1.B 2.B

3.A [解析]兵马俑中没有超人神像,直接取消了神的影响。

兵马俑是一个“人”的世界,兵马俑是为皇帝服务的。

在这个世界中,皇权至高无上,故本题选A项。

B项不符合材料。

材料的主语是“秦始皇”,说的是秦始皇行为的目的。

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是按照血缘关系亲疏远近进行分封的,地方诸侯的爵位和权力是世袭的。

在地方制度上,取代分封制的是郡县制。

在郡县制下,郡守、县令均由中央任免。

故本题选C项。

A项是中国传说时代权力的传递方式,D项是一种选官制度。

5.B [解析]中央集权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说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

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郡守县令均由朝廷直接任免,故本题选B项。

6.C [解析]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采取了各项重大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自然是统一文字。

故本题选C项。

7.A

8.B [解析]钱穆明确指出“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所以,A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和文意,“先秦各家”没有佛教和道教。

佛教是外来之物,道教产生于东汉。

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本题选B项。

9.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诸侯国的经济实力。

货币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B项不选。

汉武帝解决诸侯国问题主要采取的是“推恩令”这项措施,而且学习历史切忌说得绝对、唯一。

汉武帝采取此项措施指在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势力,排除C项。

D项是思想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项

10.A 11.C

12.B [解析]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西汉时,丝绸之路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大秦(当时的罗马帝国)。

故本题选B项。

13.B 14.C

15.B [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故排除②;秦始皇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B项。

16.

(1)御史大夫;刺史。

维护皇权(维护中央集权)。

(2)三省六部制。

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3)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与能力。

(言之有理即可)

17.

(1)郡县制。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2)科举制。

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做官,有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3)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辛亥革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能力强化练】

1.C [解析]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甚众”不满,说明了在他的心目中,丞相的行为有些僭越,只有丞相之上的皇帝才能拥有那么多的车骑,以体现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地位。

秦始皇诛杀身边之人,自然是为了防止有关自己的消息泄露,让人觉得自己高深莫测,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天威”和权势,震慑大臣,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故本题选C项。

2.D [解析]“皇帝”是为了称述秦始皇的功业,是为了突出他的伟大。

这一名号,连过去的三皇五帝都无法与其共享,仅能由其独享。

故本题选D项。

B项与“皇帝”美好的含义相违,故不选。

A、C两项是由D项延伸出来的积极效果。

3.D

4.A [解析]柳宗元说,这项制度是“大公”的、是“公天下”的,这项制度由秦朝发端。

秦朝在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

在西周分封制下,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进行分封。

受封者可以将自己的爵位和权力传给自己的子孙。

相比郡县制,分封制是“私”的。

在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故本题选A项。

5.C [解析]“六合”泛指天下。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多项措施。

“三省六部制”为隋朝创立,故A项不选。

刺史制为汉武帝首创,故B项不选。

内阁制为明朝时期形成,故D项不选。

故本题选C项

6.A

7.C [解析]西汉初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排除A项。

“小腿”“脚趾”都位于人体的下部,暗指当时社会,地方上出了问题。

故本题选C项。

B项是外部威胁,不是自身之病。

统治者位于社会最上层,不应由“脚趾”“小腿”所暗指。

8.B

9.B [解析]这一建议,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是为了推广儒学,统一思想。

汉武帝在长安设置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故②错误。

④是科举制推行后的社会现象。

故本题选B项。

10.B [解析]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者均是为了:

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施效果,秦始皇失败,秦朝二世而亡。

汉武帝成功了,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本题选B项。

11.D [解析]A、B两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可以排除。

材料中说的是儒学表面胜利了,实际丧失了“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而C项说的是“学术思想”,内涵不一致,故排除C项。

由“官方承认的学问”“晋身之阶”“表面上”“丧失了”等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选D项。

故本题选D项。

12.D [解析]秦朝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治国理政;汉初,推崇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沿袭。

故本题选D项。

13.B 14.D

15.

(1)原因: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核心思想:

仁。

(2)道德规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的政治主张:

“仁政”。

(3)事件: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原因:

西方思想观念(民主、自由、平等)的传入;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政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维护专制统治的一面。

缺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5)原因:

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影响:

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交流;丰富世界文化。

(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独特内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16.

(1)汉代丝织品质量高,品种丰富;张骞开通丝绸之路。

(2)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3)促进了亚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4)由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或西汉以陆路为主,唐代海陆并举,宋明以海路为主。

(5)作用:

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共同之处:

和平交往、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等。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

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