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3171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docx

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十五

 

一、单选题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

2、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教育影响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工具

3、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

4、()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表明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B.复杂性

C.示范性D.长期性

6、以下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是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

B.它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

C.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的研究

D.它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7、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一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同一性

8、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

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10、在鲜花盛开、草木葱笼的阳春三月,人们常有“花在微笑、草在点头”的愉悦。

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二、简答题

1、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2、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4、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5、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一11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三、材料分析题

1、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搞卫生。

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

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

张同学说:

“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问题:

(1)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小明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去过不少城市,在一个城市待不到两三年,就又要到另一个城市去。

因为父母工作忙,小明与父母的沟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小明就又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而当小明渐渐熟悉起来,可能又要离开了。

刚入学时,小明成绩挺好的,可是几年下来,成绩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烦恼,父母也很担忧。

问题: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哪种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请从需要之间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提高成绩。

3、有一位教师说:

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她的言下之意就是: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能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问题:

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呢?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记者对某市某县4所小学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

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有的学生连打扫校园的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日常的值日也会让别人代劳;有多于20%的学生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家长不在时自己就吃不上饭。

调查发现,有的小学生花钱雇同学写作业;有的花钱拉选票争当少先队中队委员;有的花钱更改考试分数。

调查还发现,一些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一些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几百元,过生日也要到饭店去大办酒席。

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5、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

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问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在齐白石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

对你有何启示?

四、教学设计题

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对应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

(2)若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列出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涉及的三种统计图,并分析三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若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15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理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与发展理论;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

解析: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榜样性作用。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

解析:

教育行动研究是从实践(教育情境)中寻找对需要解决且值得研究的问题的研究。

它不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①婴儿期(0一1.5岁),其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1.5一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3-6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6一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丁性,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⑦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成年晚期是自我整合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处于权威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其道德发展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权威阶段。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

解析: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根据题干表述可知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二、简答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其主要内容有: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社会即学校”:

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做先生,人人可以做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3)“教学做合一”: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这个原则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恒常性: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迁移(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7一11岁小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2)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几

(4)思维具有可逆性。

三、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通常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第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③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第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

把握时机是品德培养过程中要首先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在先进事例发生时,做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表扬;在学生消沉、失去自信、最需要激励时不吝赞美地给他以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自满时及时给他以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的时候。

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二,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理解,教师应该运用策略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指导、恰当的鼓励或提出不足。

材料中的李老师对张同学发言中的价值观应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因此,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小明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他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这也是小明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3)①教师应多关心爱护小明,用教师的爱弥补小明归属与爱的缺失;②教师应呼吁同学多与小明沟通、交流,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③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小明的经历对其造成的影响,尝试从根源上解决小明遇到的问题;④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小明的优点,进行鼓励教育,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或指责,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缺乏经验而犯错误。

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缺乏经验,他们往往会犯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是也往往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

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致犯错误。

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低,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分辨不清,把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犯了错误。

第四,由于别人促成而犯错误。

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

第五,外界不良诱因。

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

在弄清犯错误的原因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1)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起找原因,启发他们讲清事实,承认错误。

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们,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2)老师应及时对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予以肯定,即使学生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3)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既不能盲目指责和批评,也不能漠然视之。

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为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小学生的道德观日趋现实,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功利化的倾向,并且有不少小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2)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学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要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大力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高尚品德和文明素养的人。

(3)必须为小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整顿社会文化市场、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家长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努力使道德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格局,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4)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效果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增强集体主义义务感和责任感,把集体主义教育与个人价值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小学生认识到,只有集体主义行为才能具有崇高的生活目的,才能使生活充满活力,才能使情操高尚,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热爱劳动教育,增强建设国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抓好行为规范的教育,努力将小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总之,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正面教育,立足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开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局面。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①遗传;②环境(教育、学习);③个人实践活动;④个性特征(如勤奋、个人努力)。

(2)因素:

齐白石谦虚、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及虚心求教、勤学苦练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

启示:

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四、教学设计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数学中,人们利用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来思考问题。

对应思想是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或社会上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思维方法。

集合、函数、坐标等问题都以这一思想为基础。

寻找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要从小培养学生“对应”的意识

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对应意识,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②要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方法

对应的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重视对应思想的渗透,运用对应思想解答应用题,等于为学生找到了解答应用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脱身,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③要使学生形成“对应’,的思想

“空间与图形”是新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之一,该领域主要涉及现实世界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及其变化。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训练点,我们要通过该领域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应”思想。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其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数量之间的关系活动,培养符号意识、对应思想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符号“>”“<”“二”的简洁美,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符号意识及对应的数学思想。

(3)课堂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森林运动会的主题图。

提问:

1.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

你知道它们每一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2.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地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森林运动会的主题图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探究新知,类比迁移

1.教学“二”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哪队动物的数量同样多。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

提问:

(1)小兔队有几只?

小猴队有几只?

一个对应一个地比,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2)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讨论交流后总结:

小猴和小兔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4等于4"。

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

(板书4=4,等号读作“4等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

师:

讲授完小猴和小兔后,下面我们看一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先指出松鼠和小熊的数量,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个数,让学生观察图。

提问:

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如何用符号表示呢?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讨论交流。

预设:

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5>3"0

总结:

松鼠的数量5多于小熊的数量3,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5”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3"。

读作“5大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

追问:

小熊比松鼠少,也就是几比几少?

如何用符号表示呢?

类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最后再写“5"。

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5少,读作“3小于5"。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师:

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

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找比较的素材,并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比一比,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并用符号表示,体会比的标准不同,比的结果也不同。

4.辫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

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

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尾巴朝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辫析符号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基础题-做游戏:

(1)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夕“<”或“=”连接。

教师演示游戏玩法。

教师出示写有“3”和“4”的卡片,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2.涂一涂,比一比

【设计意图1通过小游戏和涂一涂、比一比的练习巩固,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

2.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符号。

【设计意图1小学的课堂应着重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概括能力。

课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关数学的例干威令教学与生活的联系_激发学生春与生活的积极性。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联系和区别: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