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职业职业教育中心.docx
《莱西市职业职业教育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西市职业职业教育中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莱西市职业职业教育中心
莱西市职业职业教育中心
2016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12月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2016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目录
1、学校情况………………………………………………1
2、学生发展…………………………………………………3
3、质量保障措施……………………………………………7
4、校企合作………………………………………………20
5、社会贡献……………………………………………….22
6、举办者履责……………………………………………23
7、特色创新……………………………………………….24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25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2016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主校区占地120亩,现有教职工268人,在校生3000多人.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汽车运用与维修、酒店服务与管理);青岛市级实训基地3个(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中餐烹饪),实训场所65个,设备总值3788万元。
开设机械加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等6大类20个专业。
其中机械加工是青岛市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是“青岛市双高名牌专业”、山东省教学示范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专业课题项目组组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现代职教理念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校为总抓手,努力实现“五个一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学生)的卓越目标。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高中(中专)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青岛市‘健康示范餐厅’等20多项青岛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1.2学生情况:
表1-2:
2015\2016两级学生数统计表
学年
2015级
2016级
合计
班级数
人数
班级数
人数
班级数
人数
学生数
27
1046
28
1123
55
2169
今年,学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个;青岛市技能大赛一等奖12个,成绩取得历史突破。
1.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能够较好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现有专任教师245人,其中:
公共基础课教师90人,专业课教师155人。
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级职称52人。
有“双师型”教师152人。
通过专家进校、技能大师兼职等形式,充实高职称人才,特聘专业建设专家2名,客座教授4名,兼职教师66名;通过技能比武、企业挂职、顶岗实践等办法,提升技能教学水平,评选出5名校级名师,2名莱西市级名师,5名教师到德国、台湾研修。
表1-2:
教师队伍情况一览表
项目
2015年
2016年
专任教师
238
245
生师比
22:
1
21.1:
1
表1-3:
教师队伍情况一览表
项目
2015
2016
人数
占专任教师比例
人数
占专任教师比例
公共基础课教师
85
34.5%
90
36.7%
专业教师
151
61.1%
155
63.2%
双师型教师
152
62.04%
152
62.04%
兼职教师
49
20%
66
26%
本科以上学历
240
97.9%
245
100%
硕士以上学历
16
6%
16
6%
高级职称
49
20%
52
21.8%
1.4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楼两座,有48个标准教室,另在实训区设有6个标准教室。
实训用建筑面积13435㎡,包含设备先进的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中心),共有65个实训场所,设备总值3788万元。
纸质图书12.2万册,电子读物2.6万本(册),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阅读需要。
表1-4:
设施设备生均情况及图书情况
项目
2015年
2016年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
3733
3788
生均实习工位数(个)
0.65
0.78
藏书总量
12.2万册
其中印刷图书
9.6万册
电子读物
2.6万册
报纸
18种
期刊
63种
阅览室座位
260个
电子阅览室计算机
110台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青岛市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手册,以德育工作为首位,以学生学业学习为重点,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核心,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不断提升。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文化课、专业技能合格率分别达85%、98%,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达97.5%。
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了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由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96%以上。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恪守实习纪律和操作规范,95%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7%,优质就业率达到了86%以上。
2.2在校体验
学校对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773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6.7%。
学校对2015届、2016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了256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85.3%,毕业生对学校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占95%。
(表2-2)
项目排序
项目名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1
理论学习
88%
10%
2%
2
专业学习
90%
5%
5%
3
实习实训
92%
6%
2%
4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
96%
3%
1%
5
生活
89%
8%
3%
6
校园安全
92%
7%
3%
7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87%
8%
5%
2.3资助情况
按照免学费和助学金工作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工作实行法人负责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校长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评审委员会由学管处牵头,各学部主任担任成员。
设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安排1名专职人员负责学生资助工作。
每月更新上报全国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每一个受助学生都在籍在校。
助学金申报流程实行自下而上的办法,一是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申报材料,班主任初审并签名。
二是学部负责人复审、归类、汇总,将材料递交至学生资助工作小组。
三是学生资助工作小组逐一审核后上报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受资助的学生名单并上报上级资助机构。
四是学校助学金管理办公室免费为学生办理资助银行卡,及时将助学金存入卡中。
学校建立了专门档案,学生申请表、工作情况档案分年度建档备查。
我校2015、2016级学生总数2169人,按照国家免学费相关文件规定,对全部学生进行了减免。
按照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文件规定,我校共有221人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全部落实到位。
学校每年按照30%的比例组织评选优秀学生,并按照一等奖学金200元,二等奖学金100元,三等奖学金60元进行发放资助。
2.4就业质量
2016年,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动出击,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开展订单和冠名培养,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与青岛海信集团公司、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青岛大润发、青岛完美高科制版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同时,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就业指导和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渠道,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合理引导学生参加就业或高职升学。
2016届毕业生共1004人,其中,升入高等学校295人;直接就业709人,实现就业率为98.91%,对口就业率为95.62%,初次就业起薪平均为2000元。
表2-4
学校名称
指标
单位
上年度
本年度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1
就业率
%
97%
98%
2
平均月收入
元
2500元每月
2500元每月
3
母校满意度
%
95%
97%
4
自主创业比例
%
35%
35%
5
雇主满意度
%
98%
98%
6
毕业生升学比例
%
35%
35%
2.5职业发展
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显得日趋重要。
学校通过强化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我们对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岗位适应能力还不足,吃苦精神不强,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还较差。
但是,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我校学生进入岗位工作状态快,岗位技能提高快,有更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随着毕业时间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增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会日渐增强。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3.1.1专业结构调整
根据青岛和莱西市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结合莱西市教体局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围绕莱西市构建“4+5”工业产业新体系(优化升级食品加工、橡胶轮胎、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个新兴产业),对接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贴近产业及时科学调整专业技能方向,增设或撤销相关专业,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016年,学校新增中餐烹饪与膳食营养、国际商务2个专业。
3.1.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该年度,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特色,根据调研结论、专家论证,我们对服装、数控、汽修、旅游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
服装专业推行“夯实基础、理实一体、轮岗顶岗”,数控专业推行“夯实基础、岗位引领、梯次顶岗”,汽修专业推行“夯实基础、跟单实训、梯次顶岗”,旅游专业推行“夯实基础+校内联赛+基地轮岗+名企顶岗”等模式,使教学更加实际实用。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智能并重、知行统一”的教育思想,注重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步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
由行业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专家参与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召开研讨会,专题研讨课程建设工作,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基础、体育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创业教育(青岛地方课程)等必修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企业文化、安全教育等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岗位职业(群)的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课时比例为4:
6左右,选修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6%以上。
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课时占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的50%以上。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
学校构建以项目为引领、以实践为主线的“公共平台+专门化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共建共享全国数字化资源课程50门,《网络管理》、《服装数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孝信篇)》、《春秋女装-设计-制版-工艺》、《女装立体裁剪基础》、《女装款式设计基础》、《导游实务》、《食品营养与卫生》、《平面设计项目教程》等9门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31本,正式出版29本,其中《网络信息安全》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3.2.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善专业技能教学目标体系。
该年度,学校在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技能教学目标体系,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为几大模块,分解到了年级、学期,细化到了期中、期末,实现了“教有目标,学有方向,做有动力”。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职业资格获证率达到了98%。
2、创新教学方法。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
重点推行项目教学、技能打包、仿真实训和情景模拟教学,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教材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
3、加强校企合作。
一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多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优质稳固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
青岛乐好制衣公司是“青岛市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外实训基地”,目前运转正常,双方合作良好。
二是开展订单培养,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为企业量身培养合格人才。
三是吸纳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编写校本教材。
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
3.2.5信息化教学
学校打造国内一流的“E网通”智慧校园,实现网络宽带的全面覆盖;建成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平台18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库22个;人人通服务平台16个。
广泛开展信息化应用比赛,1人被推举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录制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节;获青岛市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
3.2.6实训基地
学校除了建有与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实训室和7个实训中心(车间)外,还根据专业特点积极联系对口企事业单位,先后与76余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起16个优质稳固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
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汽车维修工、服装缝纫工、中式烹调师、计算机操作员等技能鉴定基地,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年培训企业员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0人日。
3.2.8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建成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班班通、校园音视频系统、录播教室、数字监控、一卡通系统等建造“数字化”平台。
建成含有通用性资源、仿真实训资源、数字图书馆三大类资源平台;建成优秀教学案例、微课、ppt课件等3T容量的教学资源。
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通过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在线学习与交流,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2.9教材选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材使用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严格执行教材选用规定。
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考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目录,制定教材使用计划,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后,报莱西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均使用国家规划教材或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省编)。
对于校本教材必须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后方可使用。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三年规划(2014-2016),启动了“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梯次培养机制。
坚持“内训外聘、专家引领”,打造“师德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四高队伍。
1、抓师德建设。
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教师宣誓、专家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师德教育,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评聘、评优、晋升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2、抓业务培训。
在坚持校本培训的同时,“请进来,走出去”,先后聘请高校、企业专家教授8人来校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微课制作等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先后安排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安排6人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安排90余人次参加莱西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参观学习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眼界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3、抓活动开展。
一是在开展校级优质课、公开课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优秀课评选活动。
该年度,有4名教师分别获得莱西市优质课一、二等奖,2名教师参加青岛市优质课评选,有2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
二是开展规模性课堂听评课活动,通过树立“立标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三是实施“师带徒工程”,通过以师带徒、教学课件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胜任教学岗位,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在举行的年度莱西市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比赛中,学校青年教师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1.合理设置课程。
在合理设置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由行业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专家参与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学年召开研讨会,根据山东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报告,修订完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报市教体局审批后实施。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课时比例符合规范要求。
2.注重过程管理。
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五大环节作为过程管理的重点。
每天进行课堂教学检查,每月组织教案和作业展评,按时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经常组织听评课活动,做到日查、周结、月考核。
3.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到经常性检查与阶段性检查、专题性检查相结合,将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通过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等形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做出发展性综合评价,基本建立起了过程性与终结性多元评价体系。
3.4.2学生管理
1、借鉴企业7S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大门出入、仪容仪表、集合上操、宿舍内务、教室卫生、环境卫生、校园纪律、餐厅就餐等方面按照7S管理标准,学生管理实现了一日生活制度化、行为习惯规范化、着装礼貌文明化、内务卫生整洁化、物品摆放整齐化、站队集合快速化、文体活动群体化。
2、注重学生自主管理。
成立学生会,定期组织学生会成员学习培训,提高他们工作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成长。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重视大课间活动,成立了60个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爱好,展示才艺,树立信心,感受快乐。
积极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专业实践,到企业见习,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在校内外进行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丰富阅历,增长见识,锻炼实践能力。
4、做好家校沟通、警校共建。
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深入沟通交流。
聘请法院副院长担任法制副校长,先后举办纪律教育大会、法制教育讲座、交通安教育讲座5次,形成了教育合力。
3.4.3财务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民主理财制度。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设置主管会计、经费出纳、生活会计、生活出纳。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并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学校所有收费项目按规定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审批手续,严格按核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并于开学前在校园内指定的公示栏进行公示。
学校所有收费统一使用《山东省非税收收费票据》及《山东省往来收据》,安排专人购领、保管、缴验、发放票据。
建立了票据台帐和收费档案,做到票款一致,票据存根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管。
学校的一切重大开支和重要的经济事项,由学校民主理财小组研究决定。
严格执行先审批后支出制度,坚决杜绝先办事后审批现象。
定期召开民主理财小组工作会议,所有采购严格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执行。
3.4.4后勤管理
1、加强资产管理。
坚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完善“每日巡视制度”,对学校环境、绿化、卫生、水电、校舍、设备使用等进行每日巡视,并做好相关记录。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和反馈。
同时抓好水电、物资供应和维修,为教育教学一线提供坚实良好的后勤服务保障。
2、抓好食品安全,严格控制学校商店进货渠道,严格控制“三无”产品流入校园。
加强对食堂的监督管理,严把采购、加工、出售关。
发挥监督管理小组作用,定期对餐厅进行评议和成本核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反馈,做到饭菜花色多样,价廉物美,确保让师生吃得安全、便宜、可口。
3.4.5安全管理
1、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建立“校部—处室—学部—班级”四级管理机制,做到了“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
2、实行领导带班、教职工全员值班制。
每天安排1名校长、2名主任、教务与政教职员、办公室职员24小时值班,负责全天候全方位检查,负责监控查询,做到了全时段、无缝隙管理。
校园内、教学楼内全部安装了红外线监控系统,有专职保安,经常性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全部到位。
3、加强安全教育。
采取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先后组织了地震、消防等演练4次,组织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暴力等教育活动6次,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
3.4.6科研管理
学校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对学校教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和实施,成立教科室,负责学校课题的评审和科研成果的鉴定等工作。
在抓好校本科研培训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热点为课题开展探讨研究,组织参加各级课题申报研究。
研究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加强中期检查评估,确保课题及时结题。
同时,学校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对承担教科研项目及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并计入绩效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2016年,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篇,参与青岛市、国家级课题研究2个。
3.4.7管理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
以落实岗位责任目标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核心,以工作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加强理论学习为保障,要求领导干部明确角色定位,工作到位不越位,工作中立说立行、一抓到底、马上就办,真正发挥表率作用。
实行领导干部包联制,校级领导包学部,中层干部包班级,做到工作落实到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目前,学校干部队伍风气纯正,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工作雷厉风行、扎实高效。
2、教师队伍:
加强上班期间教育、教学和集体活动的管理,明确一日工作常规,坚持考核与督查相结合,实行日查日公示,周结周公示,月结月公示,确保检查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不断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考核内容细化、明确,考核过程科学、可操作,考核结果及时公示,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
3、班主任队伍:
在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身心健康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基础上,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与培训,每周组织一次工作点评,每月组织一次经验交流。
7月份,组织部分骨干班主任参加了“2016青岛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解析暨班级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使班主任受益匪浅。
对在班级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学部和学管处及时汇总整理,形成材料,在班主任会上进行交流学习。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绩效考核办法》,坚持“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公示,月月有评比”,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门户网站”栏目设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栏目众多,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更新迅速,点击率和应用率高,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