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2506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docx

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

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马克思主义哲学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西方哲学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

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

C.自觉的实践性  D.客观实在性 

4.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5.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

6.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物质生产劳动实践B.科学实验

C.社会历史实践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7.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

A.空间位置暂时未变B.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C.空间位置永远不变D.根本性质永远不变

8.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D.原子唯物主义

9.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磨擦生热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风吹草动D.熟能生巧

1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2.“白马非马”的命题(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14.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A.推理B.感觉

C.知觉D.表象

15.价值的特点()

A.客观性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16.下列哪些说法表示了时间的一维性()

A.一寸光阴一寸金B.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C.逆水行舟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18.胡锦涛指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做到()

A.让人类更好的对付自然                   B.让自然永远的适应人类

C.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                   D.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19.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这一事实表明()

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20.人类创造历史的两个基本活动()

A.创新B.认识世界C.改革D.改造世界

21.牛顿说:

“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这表明:

()

A.认识来源于巨人                      B.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实践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22.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主义,必须(  )

A.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既要坚持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2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24.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 )

A.概念  B.表象C.判断  D.推理 

25.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的是 ()

A.真理原则强调客体性原则,价值原则强调主体性原则

B.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C.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补充

D.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26.阶级是()

A.生产力B.经济范畴C.历史范畴D.生产关系

27.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A.经济结构B.物质结构C.政治结构D.观念结构

28.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A.劳动资料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者

2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30.社会形态包括()

A.经济形态B.物质形态C.政治形态D.意识形态

31.“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32.对资本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资本就是生产资料B.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

C.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3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 )

A.货币本质的体现B.在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C.需要现实的货币D.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4.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有( )

A.流动的过剩人口B.潜伏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D.发展的过剩人口

35.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36.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主要有( )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37.剩余价值(  )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38.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说明()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39.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40.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价值不一致,这说明( )

A.价值规律有时不发挥作用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C.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趋势D.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4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

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虚拟资本输出D.商品资本输出

42.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行B.社会分工的存在

C.按劳分配制度的实行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43.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命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44.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途径()

A.是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资本家省吃俭用

C.从高利贷者转化而成D.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5.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

46.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47.“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B.土地等生产要素是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C.土地等生产要素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D.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共同源泉

48.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

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

“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

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

这就是“资本主义”。

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

A.资本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49.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有()

A.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B.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而来

C.从商人转化而成D.从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50.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51.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伟大发现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剩余价值学说C.辩证唯物主义  D.劳动价值论 

5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 )

A.自由发展B.能力的发展

C.社会的发展D.全面发展

5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B.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4.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多重关系,即()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其意识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55.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简答题

1.矛盾的特殊性有哪几种情形?

2.简述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5.简述实践的基本特征。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9.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0.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1.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12.简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4.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其划分。

15.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6.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7.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8.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9.简述“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及其辩证关系。

20.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案例分析题

1.材料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

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

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

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

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二人不解:

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

是不是华佗弄错了?

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

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

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

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

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答案提示】

(1)现象与本质、原理与结果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要具体。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结合案例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材料

1856年4月4日,马克思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说: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

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的源泉。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请回答:

(1)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每一次科学技术

革命,都不同程度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科学技术也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见教材P125页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什么还会产生消极影响?

见教材P125页

(3)如何认识科学发展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见教材P126页

3.春秋末期,孔子带着他的门徒去拜访老子。

老子在家酣睡,孔子进去后躬身向老子求教。

老子看了他一眼,张开嘴:

“看看我的牙!

”孔子见老子的嘴里牙齿全掉光了,点点头。

然后老子又道:

“你看看我的舌头!

”孔子又看了看,老子的舌头很完整,也很灵活。

然后老子就闭上眼睛继续酣睡。

孔子想了想,躬了躬身就退出来了。

弟子奇怪,问:

“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

怎么没有问什么就忙着回去呢?

”孔子说:

“老子指出:

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

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

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老子用自己的动作暗示:

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

从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其合理之处。

【答案提示】

(1)对立统一规律的概述。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3)结合案例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最后,这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4.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孟轲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

《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案提示】

(1)结合案例说明民本论思想及其局限性。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结合案例说明英雄史观)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

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

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

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

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

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

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

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提示】

1、结合案例阐发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原理。

2、结合案例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本质的是什么?

具体包括: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以上三条需要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北京科技馆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竖了三扇门,每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

“污染环境的是谁?

”“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

”“保护环境的是谁?

”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材料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材料3:

印度圣雄甘地认为,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的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2)如何理解“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

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根据自然规律的知识点,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

婪。

”按照度的知识点,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