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456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docx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

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研究

摘要:

在研究会展和休闲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休闲性的概念体系,并基于观展者角度对会展的休闲性进行分析研究。

同时,鉴于策划在会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会展的休闲性策划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会展与休闲在实践中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

会展;休闲性;观展者;策划

1前言

会展活动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广泛深入,融会议、展览、贸易、交流于一体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会展活动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发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新兴的无烟产业,会展业正吸引着学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国内对会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陈向军,2000;马勇,2002);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赵成孝,2003;凌敏,2004);会展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研究(许峰,2002;王保伦,2003);会展业的人才培养(马勇,肖轶楠,2005;刘学莉,徐虹,2005);会展业发展的实例分析(胡斌,王春雷,胡骉,2004;李晓莉,2005)。

在探讨会展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方面,局限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研究(李爽,2004;唐业芳,2007)。

本文通过对会展与休闲的比较,探讨会展的休闲性,为会展休闲功能的开发提供启发与借鉴。

2相关基础理论

2.1会展的基础理论

2.1.1会展的概念

会展中的“会”、“展”二字,皆有源可溯。

《辞源》对“会”字的解释为:

聚合,汇合。

人、物汇集之地也称会。

会面,相见。

“展”则有陈列,展示之意。

可见,会展具有“人物聚合,陈列展示”的意思。

会展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这样的定义有利于对会展进行纯理论的研究。

广义的会展除了涵盖会议与展览外,还包括各种节庆活动,如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活动及传统的风俗活动等。

广义的会展定义可扩大会展工作的实践范围,将会展业做大做强。

[1]

2.1.2会展的功能与本质

会展的功能是指会展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有学者把会展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促进交流的桥梁”、“知识的会餐”,可见会展在创造财富、交流信息、传递知识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和其他产业相比,会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它是信息展示的舞台、交易合作的平台以及增进了解的窗口。

会展的集中性和自身的信息属性强调了与人沟通的重要性。

无论是会议还是展览,无论是追求学术上的共识、商业上的共赢还是资源的共享,所有会展本质上都在追求交流。

勒克赫斯特把会展的哲学总结为“会展是人类交流的滋生地”。

交流是会展的本质,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会议交流的是思想,展览交流的是商品,节庆活动交流的则是观念和生活态度。

2.1.3会展活动的参与主体

会展的参与主体主要有三方,即会展组织者、参展商和观展者。

[2]

会展组织者即组织会展的个人或公司。

成功的会展要求组织者具有熟练的综合技能,能够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所有参展人员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参展商可以看作会展活动的卖方。

会展提供的三维环境,使得参展商得以展示产品性能、推介新产品新理念,同时也为其发现新商机、发展新客户提供机会。

观展者是会展活动的买方。

观展者参加会展活动,是以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为目的的。

在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展会举办的成功与否,能否迎合观展者的需求是关键。

正因如此,本文选择从观展者的角度来讨论会展的休闲性并提出相应策划方案。

2.2休闲的基础理论

2.2.1休闲的概念

“休闲”并非舶来词,我国古代的诸多文学作品都表达了对休闲思想的理解与思考。

“人依木为休”,“休”有休息、休养之意。

闲,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

“闲”又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之意。

所以,“闲”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时间概念,而且是一种心态、心境。

[3]因此,“休闲”不同于闲暇、空闲或者消遣,它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

2.2.2休闲的本质

休闲不仅是在闲暇时间内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以消除身体疲劳,同时也是要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以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休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活动为背景而产生的一种体验[4],而体验正是休闲的核心[5]。

“休闲只有在人的动态存在,即‘成为’和‘去生存’的意义上才是一种本真的含义,对人才是一种体验和享受”[6];“休闲本身是一种精神体验,是人与休闲环境融合的感觉,是人的社会性、生活意义、生命价值存在的享受”[7];“从美学的角度看休闲,注重的是人在休闲中的心理体验,即休闲中强调的愉悦的心理感受——美好感”[8]。

3会展的休闲性探讨

3.1会展与休闲的比较研究

如上所述,会展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开展的集体性物质文化交流活动[9];而休闲是个人在闲暇时间内以消除身心疲劳和获得精神愉悦为目的而进行的体验活动。

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出会展与休闲具有以下异同:

(1)会展的本质是交流,休闲的核心是体验,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但有区别并不代表相互排斥,相反,二者是相互融合的。

休闲是立足于现实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本身的一种生活体验[10],在此体验过程中,有物我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社会的交流,最终达到主体与自身精神世界的交流,以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而会展交流作用的实现,必定以各种体验为前提,尤其对观展者来说更是如此。

只有亲自到达会展现场,体验会场氛围,参与现场活动,才能真正领悟产品内涵,感悟主题文化,实现信息与情感的交流。

所以,会展与休闲有着共通之处,二者是相互融合的。

(2)产业相关性。

会展业与休闲业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

处于会展产业链下游的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旅游活动是休闲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学者将会展业作为休闲产业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

[11]休闲业中所涉及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部门同样为会展的发展提供服务;而各种大型的节庆活动、体育赛事、博览会等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参展者、观展者,而且丰富了人们休闲活动的内容,为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时间规定性。

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的自由自在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少,更主要的取决于休闲主体的态度和愿望,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休闲主体可以在休闲时间内从事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会展则受到客观条件的强烈限制和约束。

会议往往按年度举办,展览活动时间按策划方案进行,而各种节庆活动也要遵循着历法,在特殊的节日里举办;对于观展者来说,无力改变会展的时间,想参加会展活动就只能等待会展开始的特殊日期。

(4)发展前提。

会展和休闲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休闲活动古已有之,但是要把休闲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视作人的价值存在的表现,还要以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闲暇时间增多为前提条件;而会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活动开展更是深受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如果经济萎靡,则商业低靡、学术停滞、艺术衰落,社会各界失去了交流的动机和热情,会展活动就难以开展。

(5)交往行为。

根据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差异,可以把交往的水平分为隔离、潜交、示意、互动、互助和竞争六个水平等级。

[12]由于会展是一种集体性活动,其本质在于追求交流,导致会展中交往行为的水平分布有着明显的随强度加强而递增的特征,竞争是其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休闲是一种个人行为,互助性和竞争性与会展相比较少,但因为休闲体验有着丰富的社会性,所以互动是休闲交往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另外,像“独钓寒江雪”这样独自进行的休闲活动是交往的零水平状态,而这种隔离的等级在会展活动中基本不会出现。

会展

休闲

隔离潜交示意互动互助竞争

图1会展与休闲交往行为的水平分布

3.2休闲性概念初探

根据前文对休闲的定义:

个人在闲暇时间内以消除身心疲劳和获得精神愉悦为目的而进行的体验活动,可以确定休闲定义的关键词是闲暇时间+消除身心疲劳+获得精神愉悦+体验活动。

对这四个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关于休闲性的概念体系:

以人为本的

休闲性

 

图2休闲性的概念体系

(1)对关键词的归纳:

以人为本的能动性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性

闲暇时间和体验活动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以人为本的能动性”,而消除身心疲劳和获得精神愉悦可以进一步提炼为“自我发展的目的性”。

休闲是对自由时间的能动性的把握,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我们可以做主的;[13]休闲不再是历史上精英阶层的人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而是体现为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们对自我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

[14]而体验活动同样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休闲是人的活动,各种体验活动的参与主体是人而非物,所以坚持以人为本是休闲活动的根本要求。

[15]

消除身心疲劳和获得精神愉悦的目的是寻求自我发展。

法国社会学家JoffreDumazedier指出休闲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即放松、娱乐和自我发展。

而自我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使人们摆脱功利或实用主义,通过阅读、旅行或仅是独处反思而获得新的启迪和顿悟,藉此发现真我。

[16]“从表面上看,休闲是为了消除身体的疲劳和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从哲学层面探究会发现,休闲是为了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获得一种生命与生存的统一”。

[17]

(2)对关键词的分析

闲暇时间强调了休闲活动的时间规定性,它是指非劳动时间,是人们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完成各种生活活动后,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体验活动则表现出了参与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休闲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要想体验就只有积极的投入其中,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让疲惫的身心获得放松与舒缓;同时,融入其中又意味着与休闲客体的全面的接触,要遵守其规则,尊重其文化,如果休闲场所位于异国他乡,甚至还要接受其特殊的信仰和宗教,所以休闲不仅体验的是有形的事物,更是无形的文化,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消除身心疲劳能使身体和精神得到恢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

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长时间的工作使人的身体和精神之弦被拉紧,只有注意休息和调节,弦才能得到恢复,充满韧性和力量;

获得精神愉悦则体现了文化性与审美性的特点。

马惠娣将文化性作为休闲的最大特点之一,[18]认为休闲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并由特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他们所面临的生命历程和所抱有的生活理想而确立起来的文化样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因而,休闲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意义的世界。

而审美性则是获得精神愉悦的前提。

“休闲活动在过程中要达到的是一种感受到个人的自由得到实现的爽的心理体验,审美活动在过程中一方面要欣赏对象,让对象得到充分的展示,另一方面主体又移情于对象,在对象中感到自己的情感,正是在这“物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审美互动中,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和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19]

3.3会展的休闲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休闲性是现代意义的会展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之一,尤其对观展者来说更是如此。

下面将基于观展者的角度,根据上述休闲性概念体系对会展的休闲性进行分析。

(1)以人为本的能动性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性

会展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因此会展活动要突出“以人为本”文化精神,注重人文体验和人文关怀。

人性化的会展空间布局、人性化的展示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能够让观展者对展示内容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产生美好的感觉和隽永的回忆。

会展以交流为目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真诚沟通的平台。

展会上集聚行业精英,汇集前沿资讯,是一所社会大学校。

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展会,观展者能够向他人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以孕育出新的想法和思路;同时,通过与同类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性能等方面的比较,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六个要素特征

会展的时间规定性强于休闲,对于那些定期举办的会展,时间上则具有唯一性。

所以观展者要把握观展机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会展的体验性使得会展活动的参与性和综合性也很明显。

会展个体在会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这就形成了会展体验。

[20]现代会展设计中更加强调“体验式”的互动,并将行为艺术运用到会展中,使会展活动的休闲性更加丰富。

观展者在会展中的参与,不仅仅是看展品、听介绍,更重要的是调动全方位的感官,去体验非常世界的方方面面。

另外,在会展活动中,必然涉及到食、住、行、游、娱、购等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问题。

对观展者而言,会展的恢复性也可见一斑。

对于专业的观展者,会展是他们建立人际关系、开辟销售渠道、联络彼此感情的绝佳平台,是对于他们工作的调整与促进;对于一般观众,会展则可以理解为一种休闲活动,具有开阔眼界、放松身心的作用。

会展的展示性和体验性使会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品选择、展台设计体现了参展方的组织文化,同时还折射出设计者的人生观、价值标准以及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会展进行精心策划的目的就是要为展示“开创一个审美化和诗意化的生存空间”。

现代会展(尤其是商业性会展)的设计,虽然直接目的是创造宣传效果和销售环境,但审美的角度正越来越成为评价展示设计效果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当会展设计要突出风格与品位的时候,地域和民族性文化传统的表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21]

3.4不同类型会展的休闲性分析

不同类型的会展所具有的休闲性不尽相同,但没有哪种类型的会展是完全没有休闲性的。

休闲的内核在于体验,下面将从休闲体验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会展的休闲性加以比较。

PineH和Gilmore将体验分为四种类型:

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体验。

娱乐体验是最古老、最普通而又最亲切的体验方式,人们通过观看各种演出或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愉悦身心。

和娱乐体验不同的是,教育包含了更多的客体的积极参与。

要扩展一个人的视野,教育就必须积极的使用大脑(智育)和身体(体育)。

逃避现实的体验比娱乐体验和教育体验更加令人沉迷。

它使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抛却日常琐事,获得精神的极大解放从而寻找生活中真实的自我。

而在审美体验中,每个人都沉溺于某一事物或环境之中,而他们自己对事物或者环境极少产生影响或根本没有影响。

[22]

根据展览性质和主题的不同,可以把会展分为节庆型、体育赛事型、博览型、展销型和会议型。

节庆活动被称作“有主题的公众庆典”,是特殊的会展活动。

节庆活动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在庆祝佳节、弘扬传统的同时,公众能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具有很强的娱乐体验性。

体育赛事是关于体育的有规模有级别的正规比赛。

大型的体育赛事以其“更高、更快、更强”的独特魅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人流,并能使观展者充分体验激动、喜悦、感动的情感。

在观展过程中,人们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比赛当中,尽情的观看欣赏、呐喊助威,仿佛自己已成为了赛场中的一员,经历着遁世的体验。

博览会的宗旨在于“教育大众。

它可以展示人类所掌握的满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发展前景。

”[23]由此可见,教育体验是博览会最重要的体验类型。

展示内容的丰富性也决定了观展者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和娱乐体验。

展销会是将产品与贸易相结合而开展的产品交易会,如车展、房展、服装展等。

对于专业观展者而言,其商业目的性较强而休闲性较弱;对于一般观展者而言,能够获得一定的娱乐和审美体验。

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的交流信息、商议事情的活动。

由于会议内容的专业性和日程的规定性,与会者感受到的休闲性较少。

但若将会议内容扩大到伴随会议所开展的旅游活动时,会议的休闲性就另当别论了。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的会展休闲性差异,综合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类型会展的休闲性差异

类别

会议类

展销类

博览类

体育赛事

节庆活动

娱乐体验程度

审美体验程度

教育体验程度

逃避现实体验程度

 

图示

 

注:

线段所围成图形的面积可表示不同类型会展的休闲性强度

4基于观展者角度的会展休闲性策划

作为会展活动的参与主体之一,观展者对会展活动的评价与感受成为衡量会展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为了提升会展活动的水平和档次,提高观展者的满意度,需要对会展进行有效的策划。

基于观展者的角度,会展的休闲性策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融入文化——会展策划的灵魂

会展本身是由多种文化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只有把所展示的内容、企业的先进文化进行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整合,才能使展示活动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在会展策划中,应充分将企业的文化因素渗透其中,让观展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企业的精神领域,并产生共鸣。

文化是休闲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会展提高自身休闲性的基本策略。

只有注重文化、体现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们不同层次的享受,增强会展活动的休闲性。

在房展会上,企业大多是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的楼盘,讲述自己的房子的地理位置如何优越、环境如何优雅、交通如何便利等等,并以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吸引顾客。

而万科却另辟蹊径,在展会上展示了锐意进取的总裁王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照片、展示他们服务周到的物业、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享有充分自主权利的业主委员会等等。

万科用一系列的素材展示了企业文化,让观展者感受到集团强大的实力,并产生信赖与亲切感,无形中增强了对企业的偏爱程度。

(2)全面体验——会展策划的关键

体验是使个体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是当个体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24]精心策划的展览能够为观展者带来一种“体验”,使观展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感受到一种不曾有过的生活方式。

感官体验是观展者通过感觉器官所引发的对展会的最初、最直接的体验。

体验是一种感官的反应,只有独特新颖并能产生强烈冲击力的事物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针对感官体验,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个方面进行策划,全方位调动观展者感官,从而增强会展活动的休闲性。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策划,展示其“感性城市”的主题:

用世界名画和LV奢侈品冲击视觉;以黑白老电影唤醒听觉;让米其林餐厅的美食犒劳味蕾;散发着香味的大型画卷使观众感受到法国久违的气息;而触觉中心则为观众用触觉感受城市提供了可能。

多感官的协同配合,让观众对法国馆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获得身心放松的同时,也使得法国“感性”的主题深人人心。

(3)互动参与——会展策划的重点

参与性与互动情节无疑是增强会展休闲性的最佳方式。

在会议中鼓励主持人、演讲者、听众三者之间的自由对话,让思想充分的交流;展览中的各种可参与的娱乐活动,则让观众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上海世博会开馆期间,以人均40万客流量创历届世博会之最。

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互动和体验。

在世博园区,人们能接触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平常生活中无法接触的:

在太空家园里,体验操控卫星的感觉,尝一下当航天员的滋味;“低碳行动”展区,通过触摸“泛能网”,了解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信息通信馆,参观者在手持移动终端上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就能与体验厅内的大屏幕互动……良好的互动参与不仅提升了世博会的人气,更为观众提供了难得的休闲放松、开阔眼界的机会。

5结论

通过对会展与休闲基础理论的分析,可以认识到两者的本质分别在于交流和体验。

以休闲的定义为依托,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构建出休闲性的概念体系。

从观展者角度而言,会展具有休闲性且不同类型会展的休闲性不同。

为了提高会展的休闲性,应从文化、体验、互动参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策划,以提升观展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6.

[2](美)桑德拉·L·莫罗.会展艺术展会管理实务[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13-17.

[3]于光远,马惠娣.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9).

[4]NeilCarr.theTourism-LeisureBehavioralContinuu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10).

[5]KevinMoore,GrantCushman,DavidSimmons.BehavioralConceptualizationofTourismandLeisur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11).

[6]许斗斗.休闲之消费与人的价值存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5):

50-53.

[7]马惠娣.休闲:

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6-100.

[8][17]李响,赵新元.我国休闲研究的理论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

[9][20]唐业芳.会展的旅游性及相关策划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

[10]崔伟奇.现代休闲研究的哲学意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02).

[11]张宝成.我国城市休闲及其休闲产业的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

[1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37.

[13]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7

[14]崔伟奇.现代休闲研究的哲学意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02).

[15]董玲.对休闲研究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6).

[16]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05).

[18]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2004,(07).

[19]张法.休闲与美学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1,(04).

[21]许传宏.会展设计艺术的立体策划[J].艺术百家,2003,(04).

[22](美)B·约瑟夫·派恩.体验经济[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8-42.

[23]《国际展览会公约》

[24]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十大特征[J].经济管理,200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