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2330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docx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部分的第二轮复习

一.通史状态下的考点分布——现代中国部分(09-10浙江文综)

时间空间

所属范畴

考点知识

归属教材

中国现代史

政治

70年代外交(10)

必修一专题五

经济

思想

科技教育

文化等

恢复高考(09)

信息技术对文本影响(09)

必修三专题五

必修三专题四

人物

综合06——09年全国各地文综卷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

一国两制;《共同纲领》五四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政协诞生。

高考考点少之又少,唯有撒大网捕小鱼。

二.现代中国的第二轮复习知识体系构建与重点分析

第二轮复习不是模块专题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内容的重新梳理和深化理解。

原有的模块按政治、经济、文化,将历史阶段割裂,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历史。

在第一轮学习基础知识前提下,二轮复习的任务是要求学习能够从历史的学科特点出发,既要把历史理解成一个“过程”,又要学会理解并分析历史阶段中出现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内在联系。

因此,第二轮复习把握几个原则:

不是专题的重复;不是纯通史式的复习;以通史式划阶段,以重点做切口,以小专题汇大专题;把中国史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下。

现代中国部分可归入二战后到当今世界的时间框架内。

从国际背景看涉及政治方面:

二战结束,联合国建立与发展,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形成,不结盟运动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的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方面:

战后资本主义经历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三足鼎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文化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苏联模式的影响,西方当代文化影响(电影、电视、互联网、音乐等)

必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必一专题五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必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三专题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选四第五单元毛泽东邓小平

必三专题五现代中国文化和科技探究活动课:

三代人眼中的教育

选四第六单元李四光

现代中国涉及到教材五本书的专题或单元如下:

 

分四块复习:

一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基础知识部分的深化复习

二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之间的关系(阶段内横向专题之间联系)。

三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祖国统一与古代中国的传统政治与制度之间存在的联系。

(跨阶段的纵向专题之间联系)

四是现代中国与西方民主政治之间的对比(跨阶段的纵向与横向专题之间联系)

(一)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

1.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基础知识部分的深化复习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包括人民政权的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形成发展;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文革”中的破坏;民主政治制度的恢复及“依法治国”提出;祖国统一)

(1)关于建国初期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

知识点:

新中国的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关于“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历史背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和意义;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为理论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新中国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关于“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与民主党派处理关系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机构的建立,西藏自治区成立;意义)

拓展:

A.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及其建立与近代中国历史存在一些渊源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结果;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抗战结束后,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结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在国民政府时期已有雏形,1947年内蒙古地方自治政府建立(教材无,材料补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唐代的羁縻府州之间有什么相似区别?

(以材料形式,对比说明问题)

B.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民民主;政体;政党制度;民族自治制度等)

(2)“文革”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

知识点:

“文革”发动的原因、导火线;“文革”发动史实;“文革”对民主政治破坏的典型表现(造反夺权;革命委员会——政治体制大倒退;人大政协制度遭破坏。

以反面史实揭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文革”对民主法制建设造成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来总结历史教训。

拓展:

A.综述“文革”给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必二P56-57)、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的破坏(必三P92)。

B.对“文革”错误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决议》)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成就——“依法治国”

知识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知识卡片)、82年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中共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99年宪法修正案、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拓展:

A.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治国方略转变的背景和目的。

(借用必一P84材料阅读与思考)(“文革”严重后果,工作重心转移、治国方略民主法制依法治国调动人民建设积极性、保障社会长治久安、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符合民主化历史趋势)

B.宪法文件归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线是产生的背景、其中内容里关于人民主权思想、行使权力的方式、公民的地位、国家机构等方面作对比;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宪法。

(4)“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实践

知识点:

《告台湾同胞书》、《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的提出及人大的通过、解决香港问题中英谈判、中英联合声明、基本法、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特别行政区成立、港澳回归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停火、三通、九二共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95年的解决台湾问题纲领性文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有利不利因素

拓展:

A.补充说明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B.与台湾问题相关的所有事件、文件;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历史变迁,分清这些历史变迁的不同性质;台湾问题与中美外交之间的关系。

(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收复台湾、台湾府设置;《马关条约》割台;反割台斗争;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10月台湾回归;国民党退居台湾,大陆与台湾分离;1972、1978年中美两个联合公报关系台湾问题的说法;《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与中美建交的关系)

2.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治国安邦、稳定社会、调动积极性、为建设服务)

3.从文明角度看,制度文明与国家统一两个主题与古代中国存在怎样的联系?

(1)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之间本质区别显而易见,但有无内在联系?

如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古代中国国家统一是现代中国祖国统一的根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祖国统一的基本依据。

4.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历程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作一对比

比较特点:

现代中国三大民主制度(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西方三权分立原则下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多党制。

民主政治的实质不同。

中西方不同政治特点形成的原因分析:

社会经济基础不同、资产阶级力量成长的历程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不同(欧洲资产阶级的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政治发展的时间不同受传统观念影响程度等。

从现实的角度看,东西方民主政治有没有共同的政治智慧?

如中央集权(集到什么程度)、机构设置?

决策效率?

(二)现代中国外交

1.各阶段外交政策、成果、外交政策变化国际国内方面的原因、对中国外交地位变化认识、外交的主要目的等。

(三个阶段)

(1)对于“一边倒”这样的单边外交理解。

结合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一边倒”方针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为什么要“一边倒”?

对中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边倒”的结局怎样?

积极的:

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赢得苏联对中国的支持,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推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等;

消极的:

政治上与美国的对立更严重(加快两极格局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模式影响,长期存在弊端。

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一边倒”结束。

(2)朝鲜战争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1950年—1953年

中美关系长期对立;国际地位提高,参加日内瓦会议;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安全环境

(3)70年代外交突破与国际局势变化之间的关系。

国际因素: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增多,中国与亚非拉国家之间发展关系;

美苏争霸中力量对比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

(与国内“文革”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能说是综合国力的提高,应该是国际地位提高,特别是在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力提高)

(4)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外交方针(方向)变化原因

国际因素: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潮流;

国内因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中国改革开放需要与世界各国交流,学习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务实外交;多边外交;区域合作;外交的根本目的(必一P107资料卡片解读)

2.外交活动与祖国统一问题之间的关系

涉及到香港问题的中英关系: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建国初期人民政府的对香港的策略;改革开放后中英谈判协商解决香港问题。

涉及到澳门的中葡关系(略)

涉及到台湾问题的中美关系(略)

3.中美、中日关系的归纳总结(老问题,新说法?

中美关系:

(现有教材)1917年中国参加一战;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与中国相关的《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1927)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中支持中国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商品倾销。

建国初期的敌视对立,支持台湾;70年代起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等等)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30年代侵略中国,中国抗日战争;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4.中国与联合国

(1)中国与联合国的创建的关系:

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中美英);联合国的建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大国一致”原则。

(2)1971年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要说明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关系松动之间的交叉关系;必一P102知识链接里,70年代迎来第三次建立外交关系的高潮。

(3)1971年起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必修一P107)(选修三P154)

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知识产权、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裁军会议、人权委员会、原子能机构、维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晤。

5.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地位、现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地位的对比。

(老题目)

晚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半殖民地;

北洋军阀政府参加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外交地位转变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大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签订的国际文件增加。

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逐步提高的。

建国初期外交地位相关因素——外交政策、国家性质;朝鲜战争;亚非拉民族独立

70年代——美苏争霸、多极化趋势出现、石油危机(经济危机)滞胀状态、

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潮流。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本块内容复习重点放在:

探索历程、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探索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反思与否定、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吸收与融合。

1.基础知识部分的深化复习: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1949——1956年)

知识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苏联模式的参照;工业化起步与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完成

拓展:

A.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出发,理解教材所说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制度)建立。

B.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从理论指导看: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模式。

从实践情况看:

工业化起步与生产关系改革同时并举;在短时期内以行政手段完成对私有制的改造;

从历史角度看:

当时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也留下了体制性的弊端。

C.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老高考题)

D.交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局,“公私合营”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1956年起)

知识点:

《论十大关系》(人物毛泽东)中共八大(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任务对比)、“大跃进”(短时间的1958年)、人民公社化(1958年起用的农村行政管理体系至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文革”对中国发展的造成的严重影响。

拓展:

可以以50年代中期起至70年代,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比较。

(另立)

(3)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与90年代起的改革开放新阶段

分两个阶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阶段:

70年代末开始,根据国内背景,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原因和历史条件(文革结束、解放思想、高考恢复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方面决策、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施:

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方式转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业企业和商业领域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经营体制灵活多变)、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第二阶段:

90年代起新阶段,根据国际国内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遇到挫折;出现重新选择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机会;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有利条件;世界经济发展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给中国带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机遇;国内受国际形势影响,对经济改革遇到的问题产生困惑;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

重要思想和决策:

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计划与市场的实质是经济建设的手段不是区别社资的标准、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认识、对科技的认识);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市场经济下必须治国方略)

实施:

对内:

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意义)

对外:

中国融入全球化(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入世);在全球化中

承担大国的责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拓展:

A.经济体制改革内涵是什么?

从建国初期形成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存在的弊端来分析改革内容;从“文革”结束后的局面来分析改革的迫切性(当时还未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实质);90年代起的改革进入新阶段,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相关。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与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之间的关系。

C.从地图入手,比较近代、现代对外开放情形(背景、目的、次序、对外开放的内涵、影响等方面作比较)

D.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村基层管理的主要组织

1958年起,建立人民公社

1980年起,取消人民公社,乡镇人民政府

E.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历史回顾。

(地方史)

鸦片战争后的宁波开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温州开放、甲午战争后的杭州等

现代史上宁波、温州等地开放

F.以怎样的方式展示建国以来民众生活的变化,生活变化反映时代的特征及变化?

票据;偶尔还会出现的抢购风潮;出行方式;通讯方式变化;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苏联模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苏联模式、纠苏模、回到老路、到逐步摒弃苏联模式。

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与生产关系改造与苏联模式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

形成了单一公有制经济;以行政方式发展经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改造过于短促。

成因:

一边倒外交方针;苏联帮助下;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模糊;对苏联模式的弊端缺乏深刻反思,反而作为榜样;对生产关系变革的长久性和持续性缺乏认识。

对苏联模式的第一次反思:

历史背景:

(结合必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国内三大改造中产生的问题

反思表现: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问题。

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超越美、苏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与改革:

从经营方式的改变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

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50年代中期起至70年代,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比较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动乱

苏联: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西方:

经济恢复,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政策;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共性是强调国家的干预和领导;不同的是中国取消市场经济;苏联放宽对经济的限制但没有根本上认识市场经济;而西方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干预。

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如何“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等资本主义)?

中国经济改革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对外开放。

学习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南方谈话)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经济极端困难、政治危机(农工兵不满)背景下实行。

涉及农业、大中小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转变、商业贸易,分配原则等。

基本特点是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经济管理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以美国和联邦德国日本为例,各具特色,无一例外根据本国的国情。

(说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法律体系比较完善,这是市场经济的保障机制;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才起步,法律不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相对薄弱。

在比较时,找一个什么样的切口比较合适?

(四)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

本块内容是与近代中国连在一起学习的。

社会生活变化最大也是最快的是现代中国。

教材涉及到现代中国的有:

服饰(20世纪下半叶起)、饮食(教材无,但可用全球化背景下,老字号的变迁到洋快餐的入境作为切入口)、婚姻(建国初到当代年青人的婚姻观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变迁(相关因素有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全球化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整体发展)大众传媒更新建国后涉及到电视和互联网。

1.建国后民众社会生活受政治的严重影响表现在?

(苏式服装、军装干部服——服饰式样颜色单调,文革流行装扮;业余文化生活——样板戏为主)

2.改革开放后,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表现在哪里?

3.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怎样反映了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反过来说,影响社会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来因素)

4.综观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变迁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变化原因及体现的阶段特征。

(五)政治、经济建设探索过程中的理论成果,相关的人物活动

1.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活动;毛泽东思想新发展

将本块内容分解到本文的第七具有整体性的几块内容——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阶段中。

2.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将本块内容分解到“文革”后的70年代末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

3.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确立和建设的理解、邓小平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立的观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六)现代中国科技(李四光)与文化成就

1.科技与文化成就知识点:

文化方面:

建国初期的“两个学习”;1956年的“双百”方针;文革时期文化凋零;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双百”、“二为”、文艺奖项等。

重点复习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教育方面:

重点复习建国初期的教育特点和形成原因;“文革”对教育的破坏,高考制度恢复的重大意义(已考选择题);1983年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理论基础(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和重大意义。

教育立法及成就。

思考教育中存在现实问题。

(结合探究活动课内容)

科学技术方面:

建国初期科技起步,包括机构、海归、代表人物、国防科技成就(结合当时国际国内背景说明为什么突出国防科技?

)、具有世界先进地位的成就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技重视具体表现(决定、论断、战略、计划等);我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火箭飞船、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生物工程等取得的成就,突出复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技术成就。

概述一下民用科技方面相关成就。

2.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对国家政治、经济、对社会个人等)

提出国家的国防能力;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融入全球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加便捷;

3.现代中国科技与近代科技落后局面、二战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对比

现代科技与古代中国科技、近代科技落后局面(纵向)、同时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对比(横向)。

与古代缺少可比性。

与近代科技比较,突出比较国家对科技的态度,科技发展的环境,科技发展的地位。

从横向看,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在哪些方面跟上世界科技步伐,哪些阶段拉大了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距离。

(七)具有整体性的几块内容

1.社会主义建设应包括各个方面:

按阶段看横切面。

例举: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立时期民主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思想成果、科技成果等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成就与缺陷。

1957年起至1976年,二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历史教训

1977年起——90年代初——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政治、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思想成果、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成就,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也应考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决定,相应实践活动

教材分四处叙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文革”后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南方谈话”,这些讨论和讲话的国际国内背景,思想解放的实质(摆脱多年来“左”的思想的影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理解和发展性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比,思想解放背景和内涵不同;

与世界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思想解放的背景和内涵也不同。

4.苏联模式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多少影响?

中国如何摆脱这一僵化的模式?

从苏联模式的特点出发(必修二专题七),看苏联模式对苏联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卫国战争及二战后苏联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苏联及其苏联模式对中国国家领导体制、经济发展模式、教育、服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