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2032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园林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典园林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典园林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典园林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典园林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园林解读.docx

《古典园林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园林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典园林解读.docx

古典园林解读

古典园林_互动百科互动百科IN词

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典园林-起源与发展

古典园林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

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

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

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古典园林-分类

北方类型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

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古典园林-构成要素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

计成在《园冶》中说:

“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

”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除去使用功能,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轩馆斋榭,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陈设,美的环境,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能够突出主体建筑,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还有助于造成景观,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

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

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

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

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

五、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

“无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

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

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

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

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书画,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

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

而且笔情墨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古典园林-建筑类型

古典园林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

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厅:

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

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堂:

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

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

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

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榭:

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

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可作休息的场所。

舫:

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是从画舫那里来的。

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

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

船头有眺台,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两侧有长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分作两层,下实上虚。

廊:

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

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从平面来看,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亭: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

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塔:

是重要的佛教建筑。

在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

桥:

在园林中不仅供交通运输之用,还有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

墙:

园林的围墙,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有外墙、内墙之分。

墙的造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

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

云墙呈波浪形,以瓦压饰。

墙上常设漏窗,窗景多姿,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古典园林-构景方法

夹景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

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古典园林-欧美的古典园林

一、国外的中国园林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

1980年后,中国建筑的精华之一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

不同时期的两次“中国热”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国园林两次传到欧美国家,相比较而言,第二次影响的范围更趋广泛。

第一次(17—18世纪)西传,受到中国园林艺术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和法国,其它还包括德国、瑞典和俄国。

而第二次中国园林已经分布到了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多个国家。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英法的影响不像过去那么大,而在美国则颇多建构(第一次西传不包括美国)。

18世纪的欧洲花园多为庄园府邸的附属花园,供主人游览观赏之用,多数为私家的。

1980年后修建的中国式园林内容更为丰富,大致有以下几种:

展览厅、园艺节参展作品、城市之间的友好赠建、纪念性的修建、观光园林。

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

由于部分花园是从古典式改建而来,还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义的手法,东西合璧的做法比较多见。

总的来说,这时的欧洲中国园林,多数是在局部模仿,手法比较简单。

自然风致园相对中国传统园林而言,处理过于粗糙,类似荒野的景色,缺乏中国园林的精心布置。

图画式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中国建筑,不过模仿得不太地道。

第二次西传的中国园林,一般都能抓住中国园林的某种特点很好地加以表达。

比如以中国典型的江南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的美国纽约市明轩、加拿大温哥华市逸园、加拿大蒙特利尔梦湖园,模仿北方皇家园林的英国利物浦市燕秀园,以岭南园林为蓝本的澳大利亚悉尼市谊园,表现云南园林特色的瑞士苏黎世市中国园,以楚地风格为基调的德国杜伊斯堡市郢趣园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园林或以山水为主,或突出建筑物,风格上有的倾向朴素淡雅,有的明快开阔,变化丰富,基本上反映出中国园林多姿多彩的面貌。

国外的中国园林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明轩1980年4月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

它是以苏州“网师园”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00平方米。

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

这座庭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造园艺术,凝聚了匠师们的心血,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所产生的政治意义和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所瞩目。

它也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2.慕尼黑芳华园

芳华园位于慕尼黑的西公园内,是欧洲的第一座中国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是为1983年在慕尼黑西公园举行的国际园艺展览会,由广州园林局设计并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珑、具有江南风格的中国公园。

园内有钓鱼台、方亭、船厅等传统建筑小品,配以中国园林中传统的花木,如松、竹、梅、玉兰、丹桂等,形成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园林空间,布局合理,轻巧明朗,花木繁茂,景致优美。

3.新加坡蕴秀园

蕴秀园的整个工程建筑材料和砖均来自中国。

园内的叠石和假山全是出自中国太湖的太湖石。

园中的亭楼和一房山水将会与多个盆景区互相搭配,给游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盆景区将分为:

微型盆景、树木盆景、精品盆景和水式盆景。

“蕴秀园”除苏州式的景观盆景之外,亦采用中国岭南派、川派、杨派、苏派和海派设计的盆景。

4.法兰克福春华园

春华园选址在法兰克福古老的贝特曼公园内。

原址内有池塘、树林和草地,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营造出中国徽州水口园林的气氛。

园名“春华”,喻欣欣向荣之意。

园内建筑造型为徽州园林的传统形式,提炼了较多的当地民居建筑元素,除采用大木作的营造制度,还多用徽州的“砖、木、石、竹”四种雕塑点缀,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因是首次在欧洲建造徽派园林,令人耳目一新,备受青睐。

5.纽约斯坦顿岛寄兴园

寄兴园自1985年开始策划至1998年建成,历时13年之久,几经周折。

其间中美双方多次相互考察,选定建造苏州园林风格的中式园林。

造园资金由当地华人团体主持筹措,并由我公司捐赠部分人工及材料费用,最终促成了该园的建成。

寄兴园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依地就势,堆山理水,所有的驳岸和叠石所用太湖石均由国内运去,其间的亭台堂榭、曲桥飞廊、花街铺地、云墙月洞应有尽有,在大洋彼岸共同构成了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园林空间,受到了当地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赏,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及许多美国政府要员也亲临参观,以高度评价。

6.德国郢趣园

郢趣园作为友好城市的礼物,由武汉市赠送给德国的杜伊斯堡市。

由于古楚之国都称郢,故名郢趣园。

为体现古韵楚风,在色彩、雕刻、摆件、小品等方面颇下功夫,全园采用孔雀蓝色琉璃瓦,木作以棕黑为基调,明显区别于皇家园林和苏式园林,别具特色。

7.日本熊本县孔子公园

孔子公园为泗水町政府投资兴建的一个以纪念中国古代伟大先哲孔子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整个公园由纪念广场、祭祀区、展示区和演出区几部分组成。

祭祀区中的高台上设有大式重檐六角亭一座,供奉高达3米的孔子石像,周围有回廊和方亭供人停留和观赏。

另有一组四合院式建筑作为展示和资料研究。

结合建筑布局亦有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观,所有古建都是按清代北式建筑风格加以设计的,为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8.英国燕秀园

英国燕秀园1984年建于英国利物浦的黑赛河畔,占地共920平方米。

“燕秀”题名喻其风格具有我国宫廷园林的神韵,园中的建筑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建造的。

9.日本横滨友谊园

横滨“友谊园”位于横滨市民公园的人工湖上,按照上海园林风格兴建,由九曲桥、湖心亭、玉兰厅三部分组成。

厅堂正门是一座牌坊门,进门是古色古香的小庭院,院内正面是主建筑玉兰厅,对面立着一块太湖石。

步出玉兰厅,沿着九曲桥,便来到湖心亭,在亭内可观赏园内景色和眺望人工湖美景。

此外,在横滨著名的三溪园内有片“中国梅园”,每年绿梅盛开时节,吸引着众多游人。

10.美国西雅图西华园

西华园位于西雅图之南社区学院,占地6英亩,并公开征求园名,最后名为“西华园”。

“西”指西方或“西雅图”,“华”指中华或华州。

1994年设计图获得通过。

拟定建设两栋主要楼堂,其一将作为展览及教育之用。

围内并有多座假山及小径,溪水流经莲花池,通过岩峡,成为一股瀑布,流注为一大湖。

另一为一楝三层之华丽宝塔及数座凉亭。

此园以四川园艺为蓝本,并在园内遍植松、柏、枫、竹等中国树木。

11.加拿大温哥华逸园

加拿大温哥华有座享有盛名的中国古典园林—一逸园。

它坐落在温市华埠与市中心之间的中山公园内,是加中两国携手合作于1986年4月建成的,曾荣获国际城市中心协会1987年度“特别建设奖”。

逸园建筑精致,景色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