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912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4.重点:

开皇之治;贞观之治。

难点: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隋朝的起止时间?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2)什么叫做“开皇之治”?

结果如何?

(3)隋朝统一的时间?

唐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4)唐太宗采取哪些政策来治理国家?

(5)什么是贞观之治?

有何意义?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隋朝与秦朝有何相似之处?

(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为什么著名?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隋朝一举灭亡江南的陈朝,结束分裂局面是在()

A.581年B.589年C.626年D.618年

2.隋文帝时,国家富庶,社会繁荣,史称()

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

3.下列哪个朝代和隋朝最相似?

()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4.隋朝走向“极盛”是在()

A.581年B.589年C.开皇年间D.隋炀帝继位后

5.李渊起兵反隋的地点是在()

A.范阳B.晋阳C.大同D.长安

6.隋朝灭亡的时间是在()

A.581年B.589年C.618年D.649年

7.贞观年间,向唐太宗提出意见或建议最为突出的是()

A.魏征B.长孙无忌C.房玄龄D.杜如晦

8.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的是()

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

9.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的是()

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

10.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A.和亲B.封赏C.派兵剿灭D.恩威并施

11.夏桀、商纣、周厉王是按同一标准归为一类的,下列人物中与此标准一致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朕”指谁?

(2)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的什么政策?

(3)这种政策的效果如何?

13.简要答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

【拓展延伸】

1.怎样评价隋炀帝?

2.试评述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情况,能够概括“开元盛世”的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会使用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唐朝前期统治者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让学生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

4.重点:

开元盛世。

难点:

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政策。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说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称帝时间及国号。

(2)归纳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3)唐玄宗的姓名、登基时间及年号?

(4)开元盛世起止时间?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怎样?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怎样评价武则天?

(2)说说“开元盛世”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3)从经济、政治和结果等方面比较一下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政绩。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开元年间B.武则天时期C.唐太宗时期D.唐高宗时期

2.唐太宗死后继位的皇帝是()

A.武则天   B.唐高宗李治C.唐中宗李显  D.唐玄宗李隆基

3.大唐王朝的“二圣”是指()

A.唐太宗和唐玄宗 B.唐太宗和武则天C.唐玄宗和武则天 D.唐高宗和武则天

4.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

A.开元  B.天宝  C.贞观   D.开皇

5.武则天称帝时废掉的皇帝是()

A.李显  B.李旦   C.李治  D.李隆基

6.开元年间唐朝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  C.“文景之治”D.“开元盛世”

7.下图是哪朝都城的平面图?

()

A.汉朝   B.唐朝  C.周朝   D.秦朝

8.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A.唐高祖——唐太宗_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9.武则天82岁时被迫交出权力,还位于()

A.唐高宗B.唐中宗C.唐太宗D.唐玄宗

10.开元年间全国耕地达到()

A.6亿亩B.7亿亩C.8亿亩D.9亿亩

11.把“贞观之风一朝重振”的皇帝是()

A.武则天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12.识图作答:

(1)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

(2)她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女皇帝。

(3)她在位时,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________、________等很有才干的人。

1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几句诗出自谁的什么诗作?

(2)“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3)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4)这几句诗的内容反映了什么史实?

【拓展延伸】

列表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相同治国措施。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朝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4.重点:

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创立和发展。

难点: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作用。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三国到南北朝实行什么制度选拔官员?

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它?

(2)科举制度创立时间?

当时的皇帝是谁?

(3)什么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

当时有哪些皇帝比较重视发展科举事业?

(4)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唐朝科举制主要可分为哪两类?

(5)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什么进步性?

(2)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3)唐代为什么会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科举制度创立于()

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朝时D.唐朝时

2.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太宗

3.开创“殿试”先例的皇帝是()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高宗D.唐玄宗

4.唐朝时,皇帝要选择有特别技能的人应通过()

A.明经考试B.进士考试C.殿试D.制举

5.进士科是什么时候开设的?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高祖时  D.唐太宗时

6.唐朝时,选择人才、官吏主要是通过()

A.明经科  B.进士科   C.征辟制   D.举荐制

7.明经考试的主要内容是()

A.儒家经书   B.诗赋   D.书法、算学C.时务策

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材料二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选官制度?

(2)材料二中“前代”指哪个朝代?

从材料二你能说出唐朝占主导地位的考试吗?

【拓展延伸】

将隋唐科举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进行对比,说说古今考试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当前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时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以及这些民族现在的名称,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使学生掌握识读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4.重点:

唐与吐蕃的关系。

难点:

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吐蕃生活的地方?

是哪一个民族的祖先?

(2)统一吐蕃的时间?

都城?

统一者?

(3)尺带珠丹求婚的时间?

当时皇帝是谁?

对象是谁?

(4)六诏的生活环境怎样?

是哪些民族的祖先?

谁被封为云南王?

(5)唐与南诏的关系怎样?

(6)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生活区域在哪?

(7)唐与回纥交往有哪些表现?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怎样评价唐与吐蕃的关系?

(2)分析文成公主入藏对汉、藏两族所产生的影响。

(3)讨论并归纳出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4)你知道在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唐朝时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是当今哪个民族的祖先?

()

A.藏族B.白族C.维吾尔族D.苗族

2.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政权,其都城在()

A.洛阳B.逻些C.安西D.北庭

3.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

4.唐玄宗册封谁为怀仁可汗?

()

A.骨力裴罗B.尺带珠丹C.松赞干布D.皮罗阁

5.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帮助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的是()

A.吐蕃兵B.南诏兵C.回纥兵D.突厥兵

6.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7.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8.唐玄宗册封谁为云南王?

()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9.唐朝时的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

A.藏族B.维吾尔族C.白族D.黎族

10.布达拉宫是在什么时候建造的?

()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1.读图,完成填空。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1)唐朝时期的疆域辽阔,向西达到了A地,该地名是。

(2)吐蕃人是今天族的祖先,其都城在B地,当时该地名为,今为。

(3)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把嫁给吐蕃赞普。

(4)唐朝时期,居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最南部的是,后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1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书中说:

“……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文成公主入藏时,唐朝是哪位皇帝?

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2)材料一、二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拓展延伸】

唐朝是怎样发展同少数民族关系的?

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中外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的名字。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的相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鉴真、玄奘位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重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日本遣唐使来华的目的?

次数、人数?

代表人物?

有何作用?

(2)中日交往的使者是谁?

他有何贡献?

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3)印度的古称是什么?

玄奘西游的时间?

目的?

路线?

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2)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唐朝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空海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

2.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是()

A.空海B.阿倍仲麻吕C.吉备真备D.玄奘

3.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讲授的是()

A.《诗经》B.唐诗C.儒家经典D.佛学理论

4.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的是()

A.鉴真B.玄奘C.空海D.晁衡

5.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A.空海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

6.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B.玄奘C.空海D.晁衡

7.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A.波斯B.大食C.大月氏D.天竺

8.下列对玄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曾历经艰险到天竺学习佛学

B.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D.他生活在隋朝时期

9.753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10.看图1,回答问题。

(1)该图是中国古代哪位历史人物的塑像?

(2)他到达哪个国家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3)他对该国有哪些贡献?

图1图2

11.看图2,回答问题。

(1)图中是中国古代哪朝哪位历史人物?

(2)他曾到古代哪个国家去游学?

(3)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如何评价他?

12.列举唐朝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四位人物。

【拓展延伸】

绘制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辽、宋、西夏三个并立政权及基本史实,了解宋辽、宋夏战和关系,理解战与和的实质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岳飞抗金故事,增强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宋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议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4.重点:

辽、宋、西夏、金之间关系的建立;岳飞抗金。

难点:

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辽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国号和民族分别是什么?

(2)北宋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国号和民族分别是什么?

(3)西夏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国号和民族分别是什么?

(4)澶州之战的时间?

作战双方是谁?

地点在哪?

结果怎样?

(5)金是我国哪一个民族?

生活区域在哪?

金建立时间?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6)南宋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

是什么民族?

(7)宋金议和时间?

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辽、宋、西夏、金之间著名战争有哪些呢?

是否战争长期持续不断呢?

(2)你如何看待辽与北宋签订的澶渊之盟?

如果你在那时,你是主张战还是和?

为什么?

(3)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4)岳家军抗金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北宋的都城是()

A.南京B.东京C.临安D.燕京

2.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其都城在()

A.上京B.东京C.兴庆D.会宁

3.947年将契丹国改名为辽的统治者是()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完颜阿骨打

4.基本上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A.北宋B.南宋C.辽D.金

5.建立西夏的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蒙古族D.党项族

6.下列事件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有()

①藩镇割据局面结束②澶渊之盟③郾城大败金军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7.南宋的抗金将领中,最杰出的是()

A.文天祥B.岳飞C.郑成功D.杨业

8.1l15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府建立()

A.辽朝B.金朝C.西夏D.蒙古

9.在“陈桥兵变”中做皇帝的是()

A.赵匡胤B.赵匡义C.朱元璋D.李世民

10.以下政权被金消灭的有()

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南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

11.在宋辽澶州之战中,御驾亲征的皇帝是()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高宗

12.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最为突出的是岳飞统率的()

A.杨家将B.戚家军C.八字军D.岳家军

13.建立南宋王朝的是()

A.赵构B.赵普C.秦桧D.赵匡胤

14.台湾在宋朝时叫()

A.琉球B.流求C.台湾D.夷州

15.以下有关“澶渊之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

B.南宋向金称臣

C.双方商定以大江至大散关为界

D.宋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

16.填出图中A、B、C和a、b、c的内容。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BC

(2)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都城的名称:

abc

17.填出图中A、B和a、b的内容。

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1)写出金、南宋的相应位置:

AB

(2)写出金、南宋都城的相应位置:

ab

18.阅读岳飞《满江红》词,请回答下面问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岳飞在抗金中率领的军队名称叫什么?

其取得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2)“靖康耻”是指什么事件?

(3)词中的“匈奴”是指哪一民族?

【拓展延伸】

制作公元10世纪—12世纪大事年表,反映辽、北宋、西夏并立和南宋、金对峙的历史。

 

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移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具有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4.重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

难点:

为什么说南方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南方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南方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在什么时候?

哪个被称为“瓷都”?

主要生产什么瓷器?

(4)商业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交子出现时间?

地点在哪?

目的是什么?

南宋时称为什么?

(5)对外贸易港口主要有哪两个?

专门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6)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的时间?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怎样?

南移的表现有哪些?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南方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两宋时期,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粟C.大豆D.棉花

2.“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人们赞誉的是()

A.青瓷B.白瓷C.青白瓷D.三彩瓷

3.棉纺织业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是在()

A.北宋B.南宋C.唐朝D.元朝

4.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A.景德镇B.扬州C.定州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