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21459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

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

2019下学期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附答案)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

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民族融合D.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3.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4.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

“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5.秦国在正式变法以前,秦孝公主持会议就是否变法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8.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尖锐

B.萨拉米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行汉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

1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政治家

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B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公正

C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D

伯里克利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14.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经历是

A.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B.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C.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D.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

15.《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1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移风易俗

C.制定连坐法

D.重农抑商

1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8.《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革除了陈风陋习

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20.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

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1.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工业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23.“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4.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③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5.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6.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其中“海岸派”的主张是

A.实行僭主政治

B.实行寡头政治

C.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D.实行温和的改革

2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29.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B.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理论武器

C.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30.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改革与民主政治(梭伦)说:

“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一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材料二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

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作者认为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

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史实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32.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雅典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21年,在平民的压力下,贵族表示让步,授权执政官德拉古进行改革,制定了成文法。

德拉古制定的法律,课罪极重,处刑严峻。

他仍站在氏族权贵一边,从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安全出发,竟允许债权人可以将逾期不能归还负债的债务人及其家属卖至国外或沦为奴隶。

对纵火、杀人、渎神乃至一般的盗窃,即使只是盗窃水果或蔬菜,也都要一律处以死刑。

公元前594年,梭伦在平民的支持下,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

梭伦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一切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田为负债而被到国外为奴的雅典人。

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在政治制度上,梭伦根据财产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比较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的异同点。

(2)对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科举制创立以来,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

由此,宋代从太学入手进行改革。

元丰二年(1079年)政府颁布《太学令》,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法规,重点是建立一套全面而严格的太学考试制度——“三舍法”(外舍生、内设生、上舍生)。

《太学令》规定:

“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次舍试,补上舍生。

公试,外舍生入第一、第二等,升内舍;内舍生试入优平二等,升上舍。

皆参考所书行艺乃升”。

上舍上等,相当于科举及第,可由政府直接授以官职;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

崇宁元年(1102年)地方官学也实行“三舍法”。

崇宁三年宋朝廷决定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完全由太学和各地方官学按“三舍法”取士。

宣和三年(1121年)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诸路并以科举取士,惟太学仍存三舍,却仅限于以它考试升选生员,到贡举之年,选送一部分合格生员参加礼部省试。

北宋兴学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都只是探索,但共同点就是坚持把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取才应本之于学校。

——摘编自《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的作用。

34.材料唐初在军事上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府兵制。

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三时农耕,一时教战”。

“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

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武则天时期,随着均田制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

唐玄宗时期,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大变革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题干中突出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因此最能体现的是商鞅变法。

A选项是政治军事上体现;B选项是思想文化上的体现;C选项是民族关系上的体现。

故选D。

2.A【解析】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都城在平城,该地地处偏僻,使北魏政权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迁都洛阳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故选A。

而B、C、D三项与直接控制黄河无关。

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措施的记忆和理解,练习课本知识可知,在商鞅变法中为保证国家的税源充足,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建立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使一夫一妇的农户逐渐增多国家税收相应增加。

故此题应选A项。

4.A【解析】“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说明商鞅的法令已经为人民所熟知;B不对,材料无从体现;C不对,符合事实,但不是题干的核心思想;D不对,与事实不符。

故选A。

5.D【解析】A项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B项民贵君轻为儒家观点;C项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原因。

D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商鞅反对保守派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6.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以上都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这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故此题应选B项。

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应该是经济层面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关键因素,即确定封建制生产关系式商鞅变法的关键,所以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A项符合题意要求,BD两项涉及的是政治和军事变革,C项是重要的经济变革主张但非基础性的生产关系变革。

8.B【解析】萨拉米危机是导致梭伦改革的导火线,即直接原因,萨拉米危机充分暴露了雅典政府的腐朽无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改革,故答案选B。

A是主要原因;C是梭伦为夺回萨拉米斯岛的一次行动;D指梭伦获得了改革的权力,从而开始改革。

9.B【解析】①整顿吏治使得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与封建化无直接关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主要是指学习汉人文化与制度,因此选B。

10.A

1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D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

故选A。

12.A【解析】本题考察基础知识的识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片放逐法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

雅典公民可以通过投票,强制将某个人放逐,目的在于驱逐可能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

所以陶片放逐法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并不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B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项。

14.A【解析】.商鞅变法采取了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措施。

限制工商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偷懒而陷于贫困的,都要收到惩罚。

BCD项的说法体现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A项与事实不符,商人不可能得到国家的奖赏。

故答案为A。

15.B【解析】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是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职权也随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而扩大;还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题干中认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说明陪审法庭在当时是最高的司法机关,故选B。

AD项是公民大会;最高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排除C。

16.A【解析】分封制的中地方的政权是世袭的,很容易出现阻碍中央集权的离心力,而县制的情况下,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服从皇帝的安排,这样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选A。

其他三项与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不符,排除。

1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限制旧贵族的措施,①②③④项均与题意相符和史实,而⑤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未刻意限制贵族的利益,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A。

18.B【解析】从材料中的“军功者”“宗室”可以判断出,A、D两项属于其意义,但不是最重要的积极意义。

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

秦国原来实行“世卿世禄制”,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B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9.B【解析】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选择B

20.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展开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A。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

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令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与汉人通婚,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符合题意,C项正确。

D为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与中华民族无关,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材料中的“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遭到排斥”及“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等关键词语。

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故选B项。

A有利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排除;古希腊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排除D;C和题意无关,排除。

22.C【解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实质上是北魏政权从发展畜牧业到发展农业的过程,即农业化的过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化的过程是从政治角度而言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还没有工业化进程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化的过程从社会生活角度而言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3.C【解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经济上:

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

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A、B、D选项都属于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B选项则属于消极影响。

24.A

25.B【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

A、C、D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而商鞅变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土地私有制进行改革,所以答案选B。

26.D【解析】B、C两项分别是平原派和山地派的主张,而D项则属海岸派的主张。

“海岸派”并非主张实行僭主政治,故排除A。

故选D项。

27.D【解析】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商鞅变法也改变社会风俗;商鞅变法确立秦国实行封建土地制度,北魏孝文帝也确立了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所以都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打击,因此①②③④都对,所以选D选项。

故答案为D。

28.D【解析】A项不是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只是现象也非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个体劳动代替集体耕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井田制已经瓦解,即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故答案为D。

29.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动决定的,D项正确。

ABC三项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D。

30.A【解析】A根据题干“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可知民族融合对唐朝的建立和强盛的巨大作用;根据题干“李唐一族所以崛兴”“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可知是重新统一,创立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故可知孝文帝改革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

BCD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无法整体上把握孝文帝改革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排除。

故答案为A。

31.

(1)措施:

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根本原因:

阶级利益的对立观点:

公正观念法制观念

(2)苏轼的观点:

认为商鞅变法虽使秦国骤至富强,最后“得天下”,但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灭亡。

此观点错误。

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最终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

苏轼借此从某种程度上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解析】

(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措施:

材料一中并没有提供有关措施,所以需要结合所学回答,根据所学知识,解负令使得债务奴隶得到解放,保证了平民的利益;财产等级制使得平民有机会参与到政权中;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对于平民有限政治权益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根本原因:

从材料一中的“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得出是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点:

从材料一中的“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可以得出公正观念和法制观念。

(2)这一题首先要确定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之后阐述理由即可,如果观点错误,需要解释错误的根源。

根据材料二中的“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可以得出苏轼的观点认为商鞅变法虽使秦国骤至富强,最后“得天下”,但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灭亡。

根据所学可知此观点错误。

因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最终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

最后应该简单分析一下苏轼的目的是借此从某种程度上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32.

(1)同:

目的都在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性质都是奴隶主阶级为稳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异:

德拉古侧重于用严酷的法律制裁债务人和平民,以稳定秩序;梭伦改革侧重于改善债务人和平民的经济地位,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