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38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带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带解析

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学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兔的长毛与短毛属于同一性状

B.F1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是等位基因

D.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

【答案】A

【解析】兔的长毛与短毛属于同一性状的两种表现,为相对性状,A正确;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B错误;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C错误;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也可能会发生联会,如X与Y,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学经典研究与使用方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假说一演绎法

B.研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构建物理模型法

C.科学家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荧光标记技术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患该病的家系中调查

【答案】B

【解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了模型建构的方法,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利用的模型法研究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研究DNA的复制方式,C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

3.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在间期复制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的数量都加倍

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答案】D

【解析】染色体在间期复制的结果是DNA的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易位只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正确。

4.下列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A项错误;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说明致病基因可能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项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C项错误;若双亲均无患者,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D项正确。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

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人们认为蛋白质可能是遗传物质

B.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与鉴定和微生物培养等技术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将同一组T2噬菌体的衣壳蛋白和DNA同时用15N标记

【答案】D

【解析】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确;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是并没有确定转化因子是DNA,B正确;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与鉴定和微生物培养等技术,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两组T2噬菌体的衣壳蛋白和DNA,D错误。

6.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B.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

C.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b过程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D.分生区细胞能进行b、c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过程表示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错误;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是tRNA,含有的是反密码子,B错误;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表达包括b转录和c翻译,所以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b过程的基因不完全相同,C正确;分生区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既能进行DNA的复制,也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所以能进行b和c过程以及a过程,D错误。

7.一个mRNA分子中鸟嘌呤和尿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29%、15%,转录该分子的DNA上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占19%,则与该分子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是

A.24%B.25%C.26%D.27%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一个mRNA分子中鸟嘌呤和尿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29%、15%,即G+C=29%+15%=44%,根据DNA的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比例在DNA中也等于44%,且G=C,所以G=C=22%;又因为模版链上G占19%,则对应的非模版链中G占2×22%-19%=26%,故选C。

8.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若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若b基因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C.该DNA分子上的b变为B,可能属于基因重组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c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C

【解析】a中碱基对若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若b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该DNA分子上的b变为B,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c之间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

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杂交

D.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不良性状,A错误;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三倍体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能与二倍体杂交,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常用的诱变因子有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等,D正确。

10.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即替换前后的碱基序列对应的密码子虽然不同,但决定的氨基酸相同,所以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不变,C正确,ABD错误。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类型的“二确定”:

(1)确定突变的形式:

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

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的碱基序列判断,若只相差一个碱基,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即为替换碱基。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及密码子的简并性

11.蜂群中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自然单倍体,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特殊的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精子。

已知一只雌蜂和一只雄蜂交配产生F1代,F1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雄蜂的产生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雄蜂进行的特殊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上述F1雄蜂的基因型是aB,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

D.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

【答案】C

【解析】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数目卵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正确;雄蜂是单倍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其进行的特殊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F1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说明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说明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则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明确雄蜂所有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根据后代雄蜂的基因型判断亲本蜂王的基因型。

12.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都为纯合子,F2中有5种杂合子

B.F1测交后代中,卵圆形果实占1/4

C.F2自交后代中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占1/2

D.F2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F2中三角形:

卵圆形=15:

1,而15:

1实质上是9:

3:

3:

1的变式,可以推知,P:

AABB×aabb→F1:

AaBb→F2 9A_B_:

3aaB_:

3A_bb:

1aabb=(9:

3:

3)三角形:

1卵圆形=15:

1,说明亲本都为纯合子,F2中有9中基因型,其中4种是纯合子,则有5种杂合子,A正确;F1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卵圆形果实aabb占1/2×1/2=1/4,B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三角形果实荠菜个体自交后代只有出现aabb基因型时,才有卵圆形果实,表现出性状分离,否则都是三角形果实。

因此,在F2中只有基因型为4AaBb、2Aabb、2aaBb的三角形果实荠菜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占F2的比例为1/2,C正确;F2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杂合子也可能稳定遗传,如AaBB、AABb自交的后代都是三角形果实,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15:

1,确定荠菜果实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确定各个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13.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抗旱能力弱的植株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高抗旱类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I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B.I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图Ⅲ类型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3/4

【答案】D

【解析】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A正确;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B正确;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可以产生四种配子(1/4R1R2、1/4R1r2、1/4r1R2、1/4r1r2),与Ⅱ杂交(产生的配子1/2R、1/2r),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1-1/4×1/2=7/8,C正确;图Ⅲ类型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基因型可表示为R1r1R2r2,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具有R基因)占15/16,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三幅图中R基因存在的位置,判断各自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以及自交后代是否能够稳定遗传,进而判断相互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情况。

1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9:

3:

3:

1,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

A.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全显性

B.F2申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F2代样本数量足够多

C.F1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

【答案】D

【解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9:

3:

3:

1,两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

1,说明两对基因间的显隐关系都是完全显性,A正确;F2中不同基因型的所有个体均能存活,没有致死现象,且观察F2代样本数量足够多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B正确;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F1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C正确;F1的雌雄配子的种类相同,但F1产生的雄配子多于雌配子,故F1的雌雄配子的种类相同,数量相等,不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D错误。

15.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最早在子一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B.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C.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D.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答案】D

【解析】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在子一代都出现Aa,最早子一代中观察到显性突变(aa→Aa),A正确;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隐性突变(AA→Aa→aa),B正确;最早在子三代能分离得到显性纯合子,C正确;最早在子二代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子aa,D错误。

16.某种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经遗传咨询可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l号与2号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3号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不相同

C.5号和6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且都为杂合子

D.8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四种可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说明5号和6号的基因型都是双显性杂合子AaBb,C正确;由于5号的基因型是AaBb,而1号和2号都是正常人,同时含有A和B基因,说明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Bb和AaBB,A正确;由于6号的基因型是AaBb,而3号和4号都是患者,说明它们各自含有一种显性基因,所以两者的基因型一定不相同,B正确;已知5号和6号的基因型都是AaBb,8号是患者,所以8号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两对基因控制下,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双显性个体,其余基因型是患者,根据后代发病率确定5号和6号的基因型。

17.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YB.Xb、aY、AY

C.aXb、aY、YD.AAaXb、Y、Y

【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XbY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应形成AXb、AY、aXb、aY共4个精细胞。

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细胞,说明等位基因A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所以含有基因A、a和基因Xb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而含有基因Y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进入另一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YY);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基因A的两条染色体又与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进入一个精细胞(基因型为AAaXb),而含有基因a和基因Xb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进入另一精细胞(基因型为aXb);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产生基因型为Y的两个精细胞.因此,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Y,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明白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的是姐妹染色单体,根据AAaXb的精细胞判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的差错,进而判断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

18.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C.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B

【解析】朊粒是一种蛋白质,其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A错误;结构决定功能,因此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B正确;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sc,从而实现朊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可见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不同,C错误;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可见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错误。

19.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是一种广泛存在予真核细胞中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

该机制能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以防止毒性蛋白的产生。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NMD的降解机制下,突变基因仍能继续进行转录过程

B.NMD的降解机制有助于人类对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防治

C.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都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

D.NMD的降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毒性蛋白的产生

【答案】B

【解析】在NMD的降解机制下,突变基因仍能继续进行转录过程,但是无法进行翻译,A正确;终止密码提前属于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NMD降解机制有助于人类对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治,B错误;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机制能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以防止毒性蛋白的产生”,表明NMD降解机制能有效防止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毒性蛋白的产生,D正确。

20.“牝鸡司晨”是指下过蛋的母鸡却转变成会打鸣的公鸡的现象。

如果一只母鸡(ZW)性反转成公鸡,则这只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已知WW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子一代的性别比例为

A.雌:

雄=1:

1B.雌:

雄=1:

2

C.雌:

雄=2:

1D.雌:

雄=3:

1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分析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性反转的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其与母鸡ZW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1ZZ(公鸡)、2ZW(母鸡)、1WW(不能成活,胚胎时已致死),即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2:

1,故选C。

21.下面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土壤中的真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稀释

B.泡菜液表面出现白膜,这是因为其表面有醋酸菌大量繁殖

C.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

D.培养乳酸菌和硝化细菌时,利用的碳源种类相同

【答案】C

【解析】土壤中细菌比真菌多,在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A错误;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B错误;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C正确;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而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所以两者培养时需要的碳源不同,D错误。

22.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冲洗葡萄时,先去除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

C.制作葡萄酒的装置采用长而弯曲的导管排气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D.在葡萄酒深层发酵时接种醋酸杆菌可以发酵得到葡萄醋

【答案】C

【解析】制作果酒冲洗葡萄时,应该先用清水冲洗掉污物,再去除烂子粒和枝梗,A错误;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B错误;制作葡萄酒的装置采用长而弯曲的导管排气可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葡萄酒表层发酵时接种醋酸杆菌可以发酵得到葡萄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从而明确果酒发酵产生果醋应该提供的反应条件。

23.下列有关“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腐乳所用的微生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加盐腌制时,每层用盐量相同,瓶口处适当多加一些

C.腐乳坯若被杂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D.装坛阶段加入适量的料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B

【解析】制作腐乳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A正确;加盐腌制时,为防止污染,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高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正确;装坛阶段加入适量的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24.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泡菜必须要选用新鲜的蔬菜,是因为其不含亚硝酸盐

B.泡菜腌制的整个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C.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需要与标准显色液比较玫瑰红色的深浅来估算

D.我国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25mg/kg

【答案】C

【解析】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因此制作泡菜时要选用新鲜蔬菜,A错误;泡菜腌制的整个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B错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需要与标准显色液比较玫瑰红色的深浅来估算,C正确;我国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30mg/kg,D错误。

25.在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时,大部分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有一个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这种实验结果差异的产生可能与哪项无关

A.由于没有设置对照B.由于培养基污染

C.由于操作失误D.由于土样不同

【答案】A

【解析】A同学从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与其他同学相比数目明显偏多,可能原因是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导致的,而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无关,故选A。

26.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倒平板、接种均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以避免杂菌干扰,A、B正确;划线法接种应首尾相连,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27.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虽然含有大量微生物,但并不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临时保藏菌株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项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只有产生漆酶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进而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B项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项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项错误。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8.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C.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

D.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