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129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x

西南大学6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作业答案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学2、范例教学3、发现学习4、行为目标5、学科课程6、活动课程7、隐性课程8、核心课程9、微型课程10、长期课程11、校本课程12、教学过程13、教学组织形式14、个别化教学15、教学设计16、教学模式17、自学辅导模式18、教学评价19、信度20、效度21、难度22、区分度23、档案袋评价法24、导生制25、形成性目标26、形成性评价27、总结性评价28、表现性评价29、课程评价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道尔顿制?

2、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3、什么叫开放课堂?

4、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

5、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6、教学的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7、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8、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

10、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11、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12、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哪些?

13、教学模式的功能是什么?

1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15、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6、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17、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

三、判断说理题

1、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2、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生成的特征,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性特征。

4、教育目标即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6、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7、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8、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

9、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10、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1、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12、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1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14、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四、论述题

1、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2、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3、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优缺点。

4、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6、综合课程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7、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8、校本课程的设计。

9、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10、为什么“教”和“学”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11、为什么说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1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13、教学过程的功能有哪些?

14、比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缺点。

15、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6、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9、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20、什么叫班级教学?

班级教学有哪些不足?

21、分组教学的优点与缺点。

22、教学环境具有哪些功能?

23、传统座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24、如何创设与优化课堂气氛?

25、如何优化师生人际关系?

26、教学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27、比较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

28、上好一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29、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常采取哪些管理策略?

30、如何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

31、学习任务的安排与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2、合作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33、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什么?

34、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35、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有哪些?

36、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7、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38、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39、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教学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范例教学:

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3、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的知识内容的过程。

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5、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6、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7、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

8、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9、微型课程微型课程是一种容量很小的课程,它一般是作为短期的选修课程,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的课程。

10、长期课程长期课程即容量较大的、常规的、一般持续较长时间(如一学期或一学年以上)的课程。

1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1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13、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4、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5、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16、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

17、自学辅导模式  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18、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9、信度  信度表示测验成绩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它是表明考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0、效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21、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22、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学生成绩的区分程度,即试题对不同学生成绩的鉴别程度。

23、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24、导生制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咯斯特制,其基本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25、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26、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了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促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叫做形成性评价。

27、总结性评价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据,这是总结性评价。

28、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29、课程评价在系统调查和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叫做课程评价。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道尔顿制?

20世纪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等学校实现了一种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即废除课堂讲授,把各科学校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纲,规定各种作业,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学习,考试合格后订立下一个月的学习公约。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道尔顿制。

2、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特朗普制的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

3、什么叫开放课堂?

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

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低年级使用,称为开放课堂。

4、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

把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即刻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

5、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学校的建筑、校园、校舍、教学设施、教室中的色彩、照明度、温度、背景噪音、班级规模、座位排列方式等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是教学的物理环境。

6、教学的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师生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等,属于教学的心理环境。

7、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8、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程序包括:

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

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10、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1、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课堂管理的内容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纪律管理。

12、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哪些?

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

教学理念、结构、程序、评价。

13、教学模式的功能是什么?

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是:

简化理论和升华经验。

1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

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

15、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

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艺术性教学阶段。

16、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是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从根本上让学生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

这是一种质性评价的方法。

17、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通常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几种形式。

三、判断说理题

1、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不全面。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所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是师生真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有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教学活动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探究,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使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使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完成外界所交付给他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单向付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和动机,意识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等,而这些对于教师的发展完善而言,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教师能够在自己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同时也提高自己,不断进步。

2、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错误。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法。

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学习。

3、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生成的特征,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性特征。

正确。

课堂教学过程,借助于教材这个主要的这是传播媒介,由教师知识向学生知识的运动发展过程,实质就是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应是一个“播种”的活动。

其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

4、教育目标即教学目标。

错误。

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育目标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其中最高层次为教育目的,最低层次为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正确。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内部需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

6、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正确。

首先,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直接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直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次,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人总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

所以,从促进人的发展角度来讲,学校教学活动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

7、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正确。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其优势在于:

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8、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

正确。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有利弊,二者之间优势互补。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其优势在于:

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

与活动课程的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

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

9、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正确。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密切交互的过程,所以教学方法并非单指教师的工作方法。

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双边活动。

10、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正确。

班级教学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因为它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优点在于:

(1) 一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教育规模、普及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2)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教育力量的集体,培养集体主义品质。

(3)以班级为组织单位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4) 将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5) 班级教学往往是与上课的教学活动形式联系在一起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规范化、有助于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11、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不全面。

  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包括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

12、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错误。

  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团体在考试中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的评价。

1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正确。

  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数字化,不仅不能保证其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容易丢失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质性评价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而是对量化评价的一种反思性批判与革新,它在很大程度上能进行整体性评价,从而给予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两种评价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14、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错误。

  教师的外部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就很难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四、论述题1、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行为是实现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前提和保证。

首先,学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使自己在一种渴望和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在善于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之外,能够在课堂交互的活动中,能动地共享他人的资源;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教师、与自己的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要自信,并善于积极表现自己,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成功。

第四,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创造性学习。

2、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

(2)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3)培养与发展个性。

3、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优缺点。

(1)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其优点是明确、具体、可观察测量。

缺点在于:

第一,如果教学目标都采取行为目标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难以测评、很难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被忽视而消失;第二,行为目标将学习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认为各个独立部分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就破坏了学习的整体性,不利于通过整体性学习来陶冶学生的个性;第三,事先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做法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成为不适合实际情况、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东西。

(2) 形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

形成性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过程性、逐渐形成性,这克服了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可以带来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切合教学的实际情境。

其缺点是:

第一,采用形成性目标,就要求教师不仅熟悉各门学科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而且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能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而教师实际上是难于满足这些要求的,因为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第二,即使教师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也不一定愿意采用形成性目标,因为这需要大量额外的工作;第三,采用形成性目标,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教学目标的导向,这将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知识对自己最有价值,致使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盲目性。

(3)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注重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其优点在于能够使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实现教育价值的多元性。

其缺点是,难以起到行为目标所能起到的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难以保证学生掌握他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4、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教学目标。

(3)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即根据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各自的优缺点,确定哪些目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用形成性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

一般说来,三种教学目标形式都应该在教学目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三者之间相互补充。

(4)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经过上述第三个步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5)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表述。

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其原因在于:

一是知识激增和学校教学的有限性;二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当然,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接触有关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学科前沿性的新知识。

(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学校教学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此,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3)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一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于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局限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过于强调趣味性。

6、综合课程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综合课程以一定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综合课程是作为科学知识综合化的产物、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克服分科课程带来的弊端而产生和发展的。

综合课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在知识方面,有助于融合学科领域,恢复人类知识经验的完整性;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处理知识激增的问题。

(2)在教育方面,有助于完成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它由于比较注意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考虑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由于综合课程不仅包含学术性的知识,还包含着情感的、道德的以至于社会的经验,故有助于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的协调发展。

(3)  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校教育中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的内容;有助于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7、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1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

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教学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2)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逻辑联系;所谓心理顺序,是指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心理活动顺序。

(3)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所谓直线式,是指将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相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所谓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上重复呈现特定的教学内容,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使之呈“螺旋式上升”的形状。

8、校本课程的设计。

校本课程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 需求调查,即对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需求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为校本课程提供前提性的资料。

(2)  设计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即确定校本课程的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确定要开设哪些校本课程以及各门校本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

(3) 进行各门具体的校本课程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