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0737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x

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步骤、现象、结论。

2、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重难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生活中空气中,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

指导学生看书3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2)拉瓦锡的实验中发生了哪两个化学变化?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

演示[实验2-1],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

(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

(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

(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

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5)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6)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

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

(7)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8)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思考问题,回答:

(1)玻璃钟罩内汞液面上升了1/5体积;

(2)汞和氧气加热后生成氧化汞;

氧化汞加热后生成汞和氧气。

(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观察实验后回答:

(1)空气;

(2)产生大量白烟。

(3)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原理: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P+O2

P2O5

(5)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体积。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一是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二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

P2O5易溶于水,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接近理论值。

(2)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6)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

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有;红磷在氧气含量过低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

(8)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③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的成分

指导学生看书,指出是体积分数,并要求学生2分钟内背出。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题的主要知识。

1、要求学生用5分钟完成课堂练习并及时归纳。

2、布置任务:

让学生回家做用蜡烛、水杯、碗、水等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课堂练习: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

1B、1:

4C、1:

5D、4:

5

2、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

与空气

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3、有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红磷作为反应物是因为它是固体状态

B、该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后装置内外的压力差造成水位上升,并以此确定氧气的含量

C、红磷必须过量

D、该实验还可说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红磷反应

4、小浩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猜想一下:

(1)他将观察到哪些现象?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的结论外。

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如他得到的结果中氧气含量小于理论值,试着帮他分析一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课题1空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知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体积分数各是多少?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反应现象、原理、表达式、结论分别是什么?

提问引入:

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么空气、氧气、氮气有什么不同呢?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

2、教师举例说明: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并由学生判断。

3、教师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板书: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4、指导学生2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1~2并及时反馈。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指导学生看书及书上的图片2分钟,并由学生归纳氧气的用途。

2、氮气

(1)讨论: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②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

说明了什么?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2)指导学生看书及图片3分钟,要求学生归纳氮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指导学生看书及图片3分钟,要求学生归纳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氧气的用途:

主要是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

(1)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②不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溶于水。

③能,如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就说明氮气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学生回答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①无色无味气体②难溶于水

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熔沸点很低(低温下医疗麻醉、

超导材料)

⑤不活泼(稳定性)可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

⑥化工原料(制硝酸、化肥)

3、学生回答稀有气体性质及用途:

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不活泼(稳定性)可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

③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物理性质)(可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④激光技术

⑤制造低温环境(氦)

⑥医疗麻醉(氙)

4、指导学生2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3~5并及时反馈。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指导学生看第30页图2-8大气污染图,并讨论2分钟后回答:

图的中间部分、上部分、下部分各表示什么?

中间部分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如燃料燃烧、工厂废气、飞机汽车尾气等;上部分是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下部分是大气污染对人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

2、指导学生看书并讨论3分钟后回答: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

主要有哪些?

来源主要有哪些?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应该做些什么?

2、学生讨论后归纳并回答:

(1)污染空气的物质:

粉尘、有害气体。

主要来源:

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加强大气质量监测,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用清洁能源,消除、减少污染源、治理废气。

3、指导学生2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6~7并及时反馈。

1、要求学生2分钟内归纳总结本课题的主要知识。

2、布置作业:

阅读书本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32页绿色化学。

预习课题2《氧气》

课堂练习一: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的空气B、澄清石灰水C、矿泉水D、液氧

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气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二氧化碳D、稀盐酸、液氮

3、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发红光,它是()

A、氖气B、氮气C、氧气D、空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5、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在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涂少量红磷或在灯泡内充入氮气,试解释原因。

6、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7、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课题2氧气

教学目的:

1、记住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硫、木炭、铁丝反应的表达式和反应现象)。

教学重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氧气的主要用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判断下列物质:

空气、海水、氮气、五氧化二磷、红磷、氦气中,哪些是混合物?

哪些是纯净物?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让学生说出氧气的有关物理性质,指导学生看书1分钟并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2、提问:

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3、指导学生1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1并及时反馈。

1、学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略大于空气;③氧气不易溶于水;④降温后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和固体。

2、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二、氧气的检验:

1、演示[实验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提问:

该实验说明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2、提问:

怎样检验某无色气体是氧气?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区别两者的不同并回答。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2、硫与氧气的反应

(1)观察硫粉的色态,演示实验[2-3],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3)学生讨论2分钟后回答问题:

①燃烧匙为什么由瓶口缓慢伸入瓶中?

②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3、铁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实验[2-4],学生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3)提问,由学生讨论3分钟后回答:

①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③铁丝下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

④实验要求待火柴将燃尽时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的目的是什么?

⑤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⑥某同学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4、指导学生3分钟内记上述三个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和对应物质的化学式,3分钟完成课堂练习2~6并及时反馈。

5、归纳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1、

(1)学生回答:

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O2

CO2

2、

(1)学生回答:

空气中: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

(2)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3)①使瓶中氧气充分参加反应,防止氧气散逸。

②取出燃烧匙随手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中使火熄灭或者预先在瓶底放一些水。

3、

(1)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O2

Fe3O4

(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不能。

②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引燃铁丝。

④火柴燃烧消耗氧气,若铁丝迅速放入瓶底,则产生的热量使氧气膨胀从瓶口逸出,都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⑤防止铁丝燃烧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铁丝表面有锈、氧气浓度太低、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铁丝迅速放入瓶底等。

四、氧气的用途

学生回忆氧气的用途并与氧气的性质相对应。

布置作业:

1、记住氧气的性质。

2、习题1~4。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B、鱼可以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是无色的,液态氧也是无色的D、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一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可选用的可燃

物是()

A、木炭B、蜡烛C、磷D、硫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是对氧气的性质及其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儿在水中能生存B、氧气可供呼吸,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燃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D、氧气能助燃,可用于冶炼钢铁

5、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

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

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

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

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

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

(2)                                          ;(3)                                          。

   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

6、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原理是      _____         ),正放在桌上备用。

(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   ___    性。

AB

(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更           ,说明                    。

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           放置。

课题2氧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记住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

2、知道缓慢氧化和一些常见的缓慢氧化。

教学重难点:

氧化反应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见附一并反馈

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知道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指导学生从复习过程第5题的5条文字表达式中寻找相同点。

归纳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得一,是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指出:

(1)概念中的“氧”是指氧元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氧气,当然,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分类依据不同,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3、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1~4题

讲述: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二、缓慢氧化

1、指导学生看书第36页,找出缓慢氧化的定义,哪些是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例子,指出与氧化反应的相同点。

2、做课堂练习5~6题

布置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试一试与同学交流人类在什么时候应用氧气,什么时候要隔绝氧气?

复习过程: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通常为白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铁C、蜡烛D、磷

2、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出大量的热D、硫粉逐渐减少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4、有三个集气瓶,分别盛着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可用什么方法鉴别?

5、书写氧气与木炭、硫、红磷、铁丝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

氧化铝B、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C、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D、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叫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4、在下列反应中,①碳+氧气

二氧化碳②汽油+氧气

水+二氧化碳③生石灰+水→熟石灰④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B、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

C、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的是____________;

D、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

E、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

F、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农家肥料的腐烂B、植物的呼吸作用

C、金属的锈蚀D、用蜡烛照明

6、下列变化中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的是()

A、食物腐败B、白磷自燃C、铁生锈D、汽油遇火燃烧

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记住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教学重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教学过程:

旧识回顾:

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

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导入:

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

一、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演示实验2-5、2-6,补充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的实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填写实验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2、书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书写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MnO2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H2O+O2

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指导学生看书第38页,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教师讲述有关催化剂概念的注意点:

①改变包括加快或减慢;②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③催化剂也可能参加化学反应;④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⑤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⑥某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唯一。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指导学生2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1~3题并及时反馈。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演示实验2-7: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2、指出用高锰酸钾也能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1、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四、分解反应

1、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表达式,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2、指导学生2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4~5题并及时反馈。

归纳小结:

由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思考:

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和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哪些仪器?

附一:

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不复燃

1、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几乎无氧气产生。

2、加热上述盛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复燃

2、加热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3、在另一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复燃

3、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4、待实验3中的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复燃

4、用过后的二氧化锰可重复使用,好像用不完。

5、单独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不复燃

5、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不会放出氧气

D、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以增加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质量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度增大

3、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越来越多,因

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要重要的实用价值。

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的分解又可重复使用。

NiFe2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