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0728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docx

沪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酸的定义,知道常见的几种酸

2、掌握浓硫酸、浓盐酸的性质和使用注意点

【学习过程】

一、常见的酸

HCl、H2SO4、HNO3是三种常见的酸,观察这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你能给“酸”下个定义吗?

HCl===H++Cl—

H2SO4===2H++SO42—

HNO3===H++NO3—

酸:

生活中的酸:

人的胃液中含有,汽车常用的电瓶中含有,食醋中含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

二、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浓硝酸

溶质的化学式

通常颜色、状态和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

挥发性或吸水性

敞口在空气中的现象

敞口放置质量变化

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敞口放置pH变化

三、浓硫酸的特性(课本P188拓展视野)

1、吸水性(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溶于水大量的热,有很强的吸水性。

因此,浓硫酸可作为。

2、脱水性(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浓硫酸滴到纸张、蔗糖上,会使纸张、蔗糖。

3、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锌粒反应不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室制取氢气必须用稀硫酸和锌粒。

★实验室安全要求:

如果是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必须迅速用干抹布擦拭后再用较多水冲洗。

四、浓硫酸的稀释(P203观察与思考)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缓缓注入中,用玻璃棒并不断,

使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及时的散失。

五、课堂练习

1、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物质中,不含有酸的是()

A.汽水B.食醋C.发酵后的牛乳D.食盐水

2、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

A.氢离子B.氢氧根离子

C.金属离子D.酸根离子

3、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帮助消化B.浓盐酸是不挥发性酸

C.盐酸可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锈D浓盐酸能使石蕊等指示剂变色

4、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两瓶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都变小B.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C.体积都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5、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A.吸水性B.脱水性C.氧化性D.酸性

6、很多自然科学现象与事实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如某些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会引起溶液性质发生改变。

请先在下列括号内选填A.浓盐酸、B浓硫酸、C.稀盐酸、D.稀硫酸(填选项字母),再简述相关的原因。

①()常用作干燥剂,原因是该酸具有_________性。

②打开装有()的试剂瓶塞,会看到瓶口冒白雾,原因是该酸具有_________性,形成白雾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选用D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性质;

二、学习过程

1、酸和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变,使无色酚酞。

2、酸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1)镁、锌、铜三种金属中那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哪些不能?

(2)镁、锌、铜中,能置换出氢的金属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什么差异?

写出它们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思考问题】金属的活泼程度(即活动性)各不相同,镁、铜、锌这些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是,你是根据怎样的事实得出以上结论的?

总结:

酸溶液+活泼金属→盐溶液+氢气

3、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①将稀硫酸、稀盐酸分别与铁锈作用

现象:

反应方程式:

、。

②将稀硫酸、稀盐酸分别与氧化铜作用

现象:

反应方程式:

、。

总结:

酸溶液+金属氧化物→盐溶液+水

4、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①写出稀盐酸和石灰石作用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

酸溶液+碳酸盐→盐溶液+水+二氧化碳

三、课后练习

1.酸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与指示剂作用B.都含有氢元素

C.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某一条通性的实验,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B.大理石C.铁钉D.铁锈

3.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

4.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5.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

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②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④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Zn、Fe、Mg、Al、Cu与足量的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快的是产生氢气质量最多的是不产生氢气的是。

7.将生锈的铁钉投入盐酸中,稍微热,观察到溶液(填颜色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继续观察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1)如右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加紫色石蕊试液

加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稀硫酸

(2)回忆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⑶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内,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稀盐酸

铁锈+稀硫酸

讨论:

利用上面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中?

为什么?

 

7.2常见的酸和碱学案(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记氢氧化钠、熟石灰、一水合氨的学名、俗名、化学式

2.了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潮解

3.了解烧碱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掌握烧碱的储存方法,及检验烧碱是否变质的方法

4.熟记碱的性质及实验现象,会书写常见碱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5.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二.学习过程

【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碱?

【介绍】两种常见的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俗称

氢氧化钠俗称

【活动与探究1】碱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烧碱放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活动与探究2】碱的化学性质

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操作

现象

解释(文字)

化学方程式

在表面皿A、B中分别放一些固体烧碱,观察现象。

(不填)

(不填)

在表面皿A的固体上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将表面皿B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等固体表面已经变“潮”后,再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饱和石灰水。

【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之处?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交流讨论】

1.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它们分别属于“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2.贮存烧碱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

3.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操作?

现象?

 

【课堂练习】

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

A.氢离子B.氢氧根离子C.金属离子D.酸根离子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D.烧碱、火碱、NaOH

3.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B.FeCl3C.HClD.H2SO4

4.区别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可用()

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紫色石蕊D.酚酞

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的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固体 D.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Fe+CuSO4==FeSO4+CuB.2H2O+O2

2H2O

C.CO2+2NaOH==Na2CO3+H2OD.NaOH+HCl==NaCl+H2O

7.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

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钙溶液D.盐酸

8.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没有明显放热的是()

A.烧碱B.浓硫酸C.生石灰D.食盐

9.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A.Fe2O3B.CO2C.CuSO4D.HCl

【课后练习】

1.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A.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B.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2.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苛性钠干燥的是()

A.氧气B.氨气C.二氧化碳D.氯化氢

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钙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B.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5.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

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6.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

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除尽溶液中的CO32-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试剂

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保存。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学案(第四课时)(xqh)

【学习目标】

1.知道碱的通性

2.了解碱的腐蚀性

【学习过程】

一、归纳碱的通性

【发现问题】在酸溶液中都存在______离子,导致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碱溶液中都存在______离子,那么,碱溶液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活动探究】试着总结碱的通性(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例)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1.和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

2.碱+氧化物→

+(举两例)

 

 

3.碱+酸→

+

▲所有的碱都可以与酸反应(举两例)

 

 

4.碱+某些盐(可溶)→

+

生成物要求:

 

二、拓展视野

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

【活动探究】

1.将适量的头发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观察现象

2.将鸡蛋清放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振荡,观察现象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食用油,振荡,观察现象

小结:

氢氧化钠能溶解蛋白质和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腐蚀性。

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要防止沾在皮肤上。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固体,易潮解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

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4.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石灰水

5.下列物质中,不能够直接证明稀硫酸是酸性溶液的是()

A.pH试纸B.无色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蓝色的石蕊试纸

6.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使用下列试剂不能将这两种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CuSO4溶液D.NaCl溶液

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变质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大理石

8.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大理石D.澄清石灰水

9.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稀硫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

①Na2CO3溶液,②紫色石蕊试纸,③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即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只有①B.①或②C.只有②D.①②③

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11.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A.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B.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2.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图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A.溶液的质量B.稀盐酸的质量

C.氯化镁的质量D.生成气体的质量

二、填空题

13.小明在做铁丝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忘记用砂纸打磨,把生锈的铁丝放入稀盐酸中发现铁丝表面的红色固体___________,溶液变成__________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开始________,溶液的颜色也逐渐变成_______色;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由此联想到自行车车把上的铁锈可以用_________除去;食醋不能用铁制品盛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在空气中易与_________反应生成坚固的___________,故建筑上常用来砌砖抹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_,还能________,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6.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它为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取少量该溶液分别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③纯碱、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有无色气体放出,进一步证明它是醋酸,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①②和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性质来判断.

(2)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和④产生的气体从物质的分类看,它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7.某校一堂初三化学课上,老师和学生一同探究NaOH的性质.下列是课堂中的部分内容.首先,老师将一瓶新开封的固体NaOH取出2g左右,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的表面皿中,然后调节天平至平衡,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甲报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固体“NaOH表面变潮湿.

学生乙报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的CO2.

学生丙报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了.

(1)你认为三位学生中,所描述的实验现象不当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固体NaOH变潮湿,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也有人认为是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水,从而变潮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说明上述哪些观点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事实证明固体NaOH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则表示NaOH具有_________性,这一性质在实际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并同时启发我们在保存固体NaOH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

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

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

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

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

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______.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