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菊香论文.docx
《淡淡菊香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淡菊香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淡淡菊香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专业:
汉语言
姓名:
***
身份证号:
*****
准考证号:
0101
指导老师:
金官布
学习类型:
自学
联系电话:
1397
完稿日期:
2015年月5日
内容提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文风格多端,题材丰富,但只有田园诗才能前逾古贤、后难继武。
田园诗作为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悠然自得的心境。
而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艺术风格却集中反映在三方面:
一、恬淡自然,质朴无华的风格;二、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意境;三、质朴清新而自然的语言和细腻传神的笔法。
陶渊明将自己的所有才华和精力都倾注到田园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一下子便将田园诗推向了峰巅。
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今天,仍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倍受现代人关注。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艺术风格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
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
归田以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
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为我国创作了第一流的诗歌。
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古今文学批评中,多称他为“田园诗人”或称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歌现存一百二十多首,多写于归田之后,故田园诗占了很大的比例。
他的田园诗风格亲切淳真、平淡自然;意境浑融完整,高远入化;且富有真淳隽永的理趣;语言精工本色自然,而不加雕饰。
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描写的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别开生面,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的新意境,使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的审美意义。
因此,陶诗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无限的艺术魅力,成为人们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
陶渊明诗作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等都着重于关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的诗意盎然。
一、恬淡自然,质朴无华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炽烈的思想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读韵味隽永。
(一)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读《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染,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所描写的是平常的农村事物,如“方宅”“榆柳”“炊烟”“鸡鸣”等,而一经诗人的笔触,就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农村风俗画。
诗的前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说明了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误入尘网中”更表现出他对昔日官场生活的厌倦。
接着分别用“羁鸟”和“池鱼”作比,形象地定出作者虽混迹官场,但由衷地热爱和向往着宁静旷远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柳和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四句构成近景。
接着把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详和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这个长镜头将一所充满农家风味的村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虽淡,味道却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接着他别具匠心地写进了富有农村特征的动态:
深巷中狗吠和桑树巅的鸡鸣,使这幅精美的田园画活了起来。
结尾两句照应开头,又一次表明他厌倦官场,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总之,这首诗的语言纯用平常的字眼,叙写的是平常的景致,抒发的是直流胸臆的真挚感情,却在谋篇布局上逐层推进,每个细节的刻画都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复锤炼的结果。
在艺术风格上达到了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
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清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中可见绮丽。
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
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
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
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
似乎燕子在问诗人:
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像我一样坚定吗?
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
又如: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归田园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雪的轻柔之美。
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十分精辟。
他的田园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
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正如元好问所说: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
(《论诗绝句》)例如: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仲夏贮清阴。
”(《和郭主薄》)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二、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意境
我们知道,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
而陶诗总能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悟出之理,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向的形似,叙事也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诗在写心,写那种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澈的心境。
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
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好似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仲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是对现实生活作单层次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在情、事、景、理的统一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
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里,“悠悠”的情,南山和飞鸟,还有对“心远地自偏”和“真意”的感叹,概括起来就是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的统一,构成深远浑厚的意境。
本来,在纷纭的人世环境中结庐,嘈杂是很自然的,诗人却说仿佛没有车马的喧闹,这的确是矛盾的,但诗人在“心远”与“地偏”的关系中求得了和谐的解决。
“心远”意味着远离人世,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到尘俗喧嚣的干扰。
情感上表现出超世脱俗的生活情调,因而能客观的观察自然景物。
后六句即写心远地偏的事实。
“悠然”两字表现出诗人心情的闲适旷远,诗中主人公在东篱下悠悠然采菊,悠悠然见南山,与南山之境相遇而产生一种情趣,这是触景生情,情承景生。
但这种意趣又似乎早存在于诗人心里,东坡称之为“意与境会”,此时景物如导体般的传出了诗人的心境。
当看到日夕鸟归一刹那,诗人的主观情趣和客观五香相契合,真有点庄子的那种“鱼相忘与江湖”的思辨情趣。
陶渊明仿佛悟出人生的真谛,但要问这真意是什么,他却只丢下一句“欲辨已忘言”而已。
显然,诗人有更多的没有说出情味,哲理在这里形成了理趣,熔铸进情感中,包孕在形象里。
通过所描述的飞鸟日夕归来和东篱下采菊闲静悠然的情态,向我们展示了宁静的哲学境界。
如果联系诗人归田前感叹的“望去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归田时高唱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么人的“真意”就是肯定和赞赏像飞鸟一样不受羁绊的自由人生。
长期的痛苦感受形成的对人生的认识,在此刻与南山日夕飞鸟的物我回流中,激起诗人的理趣。
再如《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
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身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事情,“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两句以理作结,统摄了全诗。
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堪破了。
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机的情趣。
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岁九月终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中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与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饮酒》其八)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
《饮酒》其三中的“南山”“日夕”“飞鸟”理趣盎然,使哲理的宁静光辉在情的抒发、事的叙述和景的描绘中闪耀,使诗歌呈现出“事”、“景”、“情”、“理”的交融与统一。
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最佳境。
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陶诗中冲淡之美的境界是最主要的艺术成就。
正如鲁迅所说的,陶并非浑身“静穆,”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诗品》卷中式,此类诗写得慷慨激昂,豪情迸溢,表现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
另外,陶诗也有磊落不平的悲愤之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悲凄,终晓不能静,”也有忍饥抱寒的愁苦之音,“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沈德潜说陶诗“有忧勤语,有自任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有物我同得语。
”
许多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的笔触,往往出现警策。
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
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三、质朴清新而自然的语言和细腻传神的笔法
翻看陶渊明集,我们可以发现,凡农村俗事,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恬淡心情,都是通过浑朴、自然的语言,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概括表现出韵外之致的含蓄和隽永。
千古名句“悠悠见南山”中“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心理上偶然发现的喜悦,一个“见”字,使意境有飞动之趣。
《归园田居》其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之语,如果是“戴月”,只是披星戴月的客观景象,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
“带月”则将月亮紧紧联系在一卡塔尼亚,使画面上人的形象和月景溶成一片,一人的情趣笼罩整个境界。
以“带”字写人带月行,人的一片情意溢出,主观色彩要浓郁得多。
再如《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出自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活情趣。
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醇厚,全部呈现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之妙就在于把精奇于平淡,情与理很好的统一起来,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使真淳的陶诗意境得到自然的完美地展现。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志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他作诗不存在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无矫饰。
他说: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五柳先生传》又说: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
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
陶诗的声韵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的渗透到读者的心中。
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的流露,一片神形。
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
陶诗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体现其革新精神。
陶诗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且有无尽的神韵。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全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
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妙在对南山自然之景的勾勒,是诗人采菊时偶然视线的触及,也是心境悠然之显。
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适应了。
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
所以,在陶诗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无不显示出无限生机,构勒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又如:
《归园田居》之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棒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大意是说,扶着拐杖,从崎岖弯曲的山间小路回来,先在山涧小溪中洗一洗走得发烫的脚。
然后斟满一壶酒,宰杀一只鸡,请来邻居,痛饮几杯。
太阳下山了,就用火把照明,只恨夜太短。
这首诗无不展示其浓厚的生活情调,以及对质朴民风的讴歌,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
《和郭主薄二首》中:
蔼蔼堂林前,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饮。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夏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堂前有树可以乘凉,闲暇之际读书弹琴,蔬菜粮仓小有盈余,新酿美酒自斟自饮和学语稚子嬉戏身边。
全篇似乎只随意拈了几个极平常的生活情景,但诗人紧扣一个“乐”字,将它们组合起来,整个生活的纯真之趣就跃然纸上。
首两句写景,只用一个“贮”字,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
又如:
“卧起弄琴书”的一个“弄”字,用在此处微妙地表现了诗人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
全诗“无夸张,无虚浮”,以淳朴真情动人,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悠的琴韵,看到了小康和谐的家庭,自斟自酌的酒翁和父子嬉戏的乐趣,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矫柔做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亲切。
正如马秀娟所说:
这“真是‘淡’是浓后之淡,‘质’是巧中见质,‘枯’是腴极似枯,这种质而绮,枯而腴,淡而美的矛盾的统一,构成了陶诗深远无涯的意境,清新实丽的风采,冲淡清和的情致。
”
总之,陶诗是以田野这一空间,直接描写田园风物等田园生活,又含有隐逸情怀的诗歌。
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正是这一点,使得陶渊明有别于古代一切失意的士大夫、文人,使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称上“乡村诗人”的作家。
建安文学为中国文坛带来悲怆苍凉之美,西晋诗人增添了绮丽之美,而陶渊明则开启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天地。
吟咏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如展开一幅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卷,只觉山清水秀,徐风拂面,但看炊烟袅袅,斜晖脉脉,令人忧烦扫尽,陶然忘机,不禁醉意迷离,心驰神往。
这些语言如同蛹的蜕化,茧的剥离,才有了蝴蝶的展翅与翩跹。
用平实的景物,寻常的事件,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凡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渊明极力崇尚个性的自由、淡泊功名富贵,仁义道德,摆脱了现实的功利和政治的束缚。
在物我合一的诗韵里,他追寻彻悟明了的心境,追寻真情至性的艺术风采。
“淡淡菊香香如故,悠悠诗情韵常在。
”总而言之,陶渊明所开创的“自然、平淡”的田园诗,可谓是自为一体,自成一家。
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经过历代诗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使山水田园诗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蔚为壮观的一大主流之一。
历代“拟陶”、“和陶”相沿成习,佳作不断,名家辈出,陶渊明不愧为我国杰出的大诗人。
注释:
①苏轼.与苏辙书[M].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三版第9页;
②元好问.论诗绝句[J].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三版第11页;
③陶渊明.五柳先生传[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
④陶渊明.饮酒序[J].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版第4页;
⑤黄彻.溪诗话[J].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武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木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M].天中学刊,2003(8);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5】陈洪,卢盛江.《古代文学理论读本》[J].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