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4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河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国家农业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有五个校区(保定东西校区,秦皇岛、定州校区、渤海校区),设有27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艺术”八大门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办学定位
1.1.1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河北省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
1.1.2学科专业定位
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1.1.3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服务国家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1.3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012-2013学年,学校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8510名(含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的学生数和普通预科生数),专科生9398名,博士研究生252名,硕士研究生2935名。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60%。
学生人数总体分布和全日制在校生结构比例见图1-1、图1-2。
图1-1学生总体结构图
图1-2全日制在校生结构图
1.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13年,我校面向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共4935人(具体生源地分布见表1),其中普通本科一批418人,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63分,高出河北省本科一批控制线2分,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39分,高出河北省本科一批控制线1分;本科二批录取4517人,保定校区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49分,高出河北省本科二批控制线38分,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09分,高出河北省本科二批控制线31分。
在校本科生男生8171人,女生10339人。
在校本科生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河北省生源17134人,占全部生源的92.57%。
表1-12013年本科生源地分布一览表
生源地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辽宁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天津市
新疆维吾尔
录取数(人)
20
4733
20
20
20
20
1
20
1
20
20
30
10
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13年,我校专任教师共计1686人,外聘教师297人,学校生师比为:
1:
16.9。
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06人,副高职称455人,中级职称66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51.2%;有博士学位者414人、硕士学位者61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61%;35岁及以下教师644人,占专任教师的38.2%;36~45岁574人占专任教师的34%。
图2-1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图2-2专任教师学位结构
图2-3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图2-4专任教师学缘结构
2.2本科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
2.2.1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不断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
2013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641.37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0.68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1916.5万元,实践教学支持5444.32万元,其中实验经费支出4974.52万元,实习经费支出469.8万元。
表2-1教育教学经费支出一览表
项目
内容
1.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
50124.1
2.教学经费总额(万元)
42317.33
3.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总额(万元)
1916.5
4.教育经费支出(万元)
支出总计
19142.89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2641.37
教学改革支出
157.19
专业建设支出
1606.04
实践教学支出
5444.32
其中:
实验经费支出
4974.52
实习经费支出
469.8
其他教学专项
0
学生活动经费支出
153.27
教师培训进修专项经费支出
183.9
2.2.2教学用房
截至到2013年底,学校占地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面积16120平方米,教室面积154049平方米,实验室面积232222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0467平方米,体育馆面积26999平方米,生均实验用房面积12.55平方米。
学校有教室498间,其中多媒体教室264间,外语教学计算机房(含语音室)19个。
表2-2教学用房情况一览表
1.占地面积(平方米)
1938359
2.建筑面积(平方米)
1088553
3.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
496321
其中:
教室(平方米)
154049
图书馆(平方米)
50467
实验室、实习场所(平方米)
232222
专用科研用房(平方米)
20099
体育馆(平方米)
26999
会堂(平方米)
12485
4.行政用房(平方米)
16120
5.教室(间)
498
其中:
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
19
多媒体教室
264
6.教室座位数(个)
58530
其中:
外语教学计算机机房(含语音室)
1082
多媒体教室
34307
2.2.3图书资料
学校坚持科学的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在保证纸质文献购买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资源的收藏与整合利用。
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9.99万册,电子图书1431223种,生均图书108册。
表2-3河北农业大学图书资源一览表
项目
内容
1.数量(个)
4
2.阅览室座位数(个)
4800
3.纸质图书(册)
总量
1999058
4.纸质期刊
数量(份)
2676
种类(种)
2160
5.电子图书
数量(种)
1431223
其中:
中文数量(种)
1423408
外文数量(种)
7815
6.电子期刊
期刊种类(种)
5000
7.数据库
数量(个)
16
表2-42013年图书新增情况一览表
项目
数量
1.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
11200
2.当年新增电子图书(种)
30000
3.当年文献购置费(万元)
6600000
4.当年图书流通量(本次)
99922
5.当年电子资源访问量(次)
1000000
2.2.4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拥有固定资产总值为15613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40776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8095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22029元。
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专业建设
3.1.1专业建设总体布局结构合理
2013年,学校共设有8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相互交叉的学科体系。
学科专业门类分布如表3-1所示。
表3-1专业设置学科门类所占比例
学科门类
农学
工学
管理学
理学
经济学
文学
法学
艺术学
专业数量
16
31
11
14
5
3
1
4
图3-1各专业本科专业数量及所占比例
3.1.2形成部分特色、优势专业
学校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河北省主导产业发展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的历史优势,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以及兼顾传统的原则,立足学校发展定位,加强分类指导,遴选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性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形成学校的专业品牌,通过发挥特色专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为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群、专业链奠定了基础。
3.2课程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9门。
2012-2013学年,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为2539门,本科课程总门次数4529门,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总门数1207.1门,课程建设情况见表3-2。
表3-2:
课程建设情况
精品(优秀)课程(群)建设情况(项)
双语课程(门)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总数
其中: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
1
53
69
9
1
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强调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构建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多层次课程评建体系。
总体思路是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中评选出“重点建设课程”给予经费支持重点建设,从专业课程中遴选出“品牌特色课程”。
重点建设课程和品牌特色课程经过二至三年的建设后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再逐级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各级精品课程都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并在学校的职称评定、业绩津贴发放过程中给予奖励政策。
形成以重点建设课程、品牌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以点带面,逐层推进的推动其他系列课程改革和优质课程建设,带动广大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
3.3教材建设
完善教学采购招标制度,严格资质条件审核,顺利完成了2013年秋季学期至2014年春季学期,约550万元的教材采购公开招标工作。
同时加强对已征订教材的即时跟踪与协调工作,严格教材入库验收、核对制度,保证教材供应。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加强教材选用的“精品意识”,全年组织教材展览会2次,组织选用各类教材2100余种,约32万余册。
继续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加强精品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精品特色教材,提高教材建设的整体水平。
2013年组织进行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申报工作,努力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教材编写服务平台,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3.4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规定选题要确保科学性,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学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调研,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以及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改革,评出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123篇。
3.5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改革
3.5.1改革背景
1、现代经济产业发展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农业产业链来说,传统涉农专业更多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可如今学生就业后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却是极少数,大部分人从事为农服务的工作,如农业企业的经营、产前、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加工、贮藏和营销工作。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脱节现象。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需要
作为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较早地明确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只有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3、继承与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必然选择
学校自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原则,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正是这种教育传统的体现,以“路线图”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是继承和拓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
3.5.2改革的理念、方法及目标
1、改革的理念
“路线图”来源于科技管理领域的“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Roadmap)理论。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市场拉动型战略管理与规划工具,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的分析,确定产业发展的研发需求及研发主体,一般是采用绘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成为这一领域可能发展方向的一个详细目录。
学校将管理学中“技术路线图”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中,强调“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在分析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框架,进而明确能力节点分布、能力培养环节、能力培养标准、能力培养支持项目等,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以“路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一理念与以往教学管理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进入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
第二,基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愿景,明确实现愿景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实践能力;
第三,提供了一个实现愿景目标的路径,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最优的学习内容和路径。
2、改革的方法:
社会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
3、改革目标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通过“路线图”的制定与实施,梳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推动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保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改革主要解决以下教学问题: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理念落后,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不高;实践能力培养标准不清,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陈旧,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不明确,学生选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校内资源共享度低,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实践教学队伍薄弱。
3.5.3“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1、“路线图”的三个模块
“路线图”由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三大模块构成。
基础能力是指保证学生顺利掌握专业技术,获得专业核心能力,实现后续能力发展的基础性、通用性的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
基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本专业领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技术与能力,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核心能力模块。
通过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必备的技术和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职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培养和训练体现的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拓展能力是在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是专业建设服务于完整的行业、产业需求的具体体现。
通过拓展能力模块的培养和训练,拓宽学生的专业面,提升学生的管理、组织、规划、设计、沟通和营销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级拓展能力平台课程主要分为企业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课程,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院级拓展能力课程。
如生命类、理工类根据经济产业发展形势选择增强学生的产品营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拓展能力培养;文管类专业既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又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涉农类学科的办学资源,拓展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与拓展能力模块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学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的实施,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了实验课学时,避免了实验项目的重复开设,细化和规范了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组成,明确了教学实习的内容和要求,使实践环节的学时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其中2012—2013学年,教学实验室开设实验课程532门,实验项目3315个,实验开出率达100%;各教学实验室共承担实验教学任务1986726人时数,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路线图”的四个功能
从学生层面来看,是一张能力实现的导学图,学生一入学就能从中了解自己在毕业时需要掌握哪些能力,学会哪些技能,这些能力(技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环节、课程获得;从教师层面来看,是一张教学的坐标系,教师可以从中明确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教学环节在学生整个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坐标、地位如何,自己怎样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从管理者层面来看,是一张教学资源的配置图,可以从中了解学校投入的实践教学经费去向何处,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否满足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如何让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等;从用人单位层面来看,是一份人才说明书,用人单位可以据此对学生所受过的能力训练内容和项目一目了然,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图索骥”挑选毕业生,避免招非所需。
并据此安排其后的工作与培训。
本教学改革项目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高等农业教育》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指导书36部,2013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在全国10多所农业院校进行推广使用,并先后在全国高等农业教育创新论坛,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为5所高校之一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第四部分质量保障体系
4.1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立了党政一把手教学第一责任人制度,每年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和部署本科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每学期定期召开主管教学副院长工作会议,研讨和部署相关教学工作;每两周定期召开教学秘书例会,教务处和学院沟通和交流本科教学重要问题。
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深入一线的调研工作,集思广益、凝聚人心,转变观念,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更好的服务教学,学校定期开展教学设备的检查、检修工作,2013年新装配4个多媒体教室,根据多媒体设备运行情况为22个多媒体教室更新了投影仪、幕布、计算机主机以及中控等设备。
为提高教务系统的运行效率,教务处多次与软件开发公司沟通、交流,改进了软件部分模块的功能,完善了教学管理软件,并按软件功能分模块多次组织了专项培训活动。
新教务系统的使用缩短了各教学管理环节间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节省了排课准备时间和课程调整时间以及学生选课时间。
组织开发了教学工作量计算软件,极大减轻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负担,促进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选用了新的教材管理系统软件,在教材征订、教材发放等环节上做到了简单易行,使教材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适应教学工作变化的需求,修订完善了《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河北农业大学本专科课程学籍管理规定》、《河北农业大学体育代表队管理办法》和《河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文件。
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保证了教学秩序的合理有序。
4.2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4.2.1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建设
学校按照“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控”的工作理念,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加大教学质量评估和检查的力度,建立了涵盖教学各环节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院教学水平评价制度,在全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4.2.2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学校注重日常教学监控和教学运行的检查,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严格执行开课计划,保证教学正常运行
每学期由教务处统一下达开课计划并根据计划编制课程表,保证了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执行。
教师调课须经学院审核并经教学院长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2、严格日常教学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日常教学运行的管理,建立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教学例会制,及时对教学运行中的工作、任务进行通报、汇总和沟通,严格执行学期初、期中教学重点检查和期末的考试检查工作,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规范日常教学管理。
3、严格考试管理
学校针对考试管理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河北农业大学关于考试纪律的规定》、《河北农业大学关于巡视考场的规定》、《河北农业大学考试监考人员职责》等规定,对违反考试规章制度的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
4、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
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过程管理,实行选题评审、中期检查以及校级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优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5、坚持检查、督导制度
实行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定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学生信息中心)制度,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2013年教务处继续大力支持并服务于校、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
在人员、经费、办公等各个方面为督导组提供良好的条件,确保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督导组在教学质量评价、期中教学检查、青年教师培养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6、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听课活动,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听课。
本年度全校共听课797人次(实验课59人次,讲授课738人次),听课的课程覆盖面广,包括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及部分公共选修课。
在对听课报告认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学院反馈了听课结果、建议,提出了整改要求。
此次活动对促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掌握教学动态,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严格执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学校严格教学事故的处理制度,实施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对发生教学事故的教师,当年不准参加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当年考核不准评为优秀,并扣发3个月的校内津贴。
第五部分学生学习效果
5.1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在强化师资和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
结合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从整体上看,2013年学生对大部分任课老师的授课质量是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9%以上。
其中,学生反映特别满意的占72.34%。
截至2014年11月27日,所有样本均参与了“三项制度”问卷调查,共计826名学生,分布在77个专业,平均专业满意度为80.99%,其中满意度排名前30%的24个专业,分布在15个学院。
表5-1专业满意度排名前30%的专业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满意度(%)
1
热能与动力工程
100.00
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00.00
3
动物科学
100.00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00
5
工程管理
100.00
6
给水排水工程
100.00
7
绘画
100.00
8
生态学
100.00
9
会计学
100.00
10
保险
100.00
11
动物药学
100.00
12
动物医学
100.00
13
经济学
100.00
14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0.00
15
园艺
95.65
16
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