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0266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docx

PPT文字材料城环罗静

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研究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选题解析与研究意义

本项目以人口健康发展为目标导向和约束条件,基于中国乡村发展从“生计”向“健康”的转型,通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地区,将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纳入“环境—健康—发展”的研究范畴,创新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从理论研究方面解析乡村人口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关联机制,从实证研究方面探索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及其人口健康效应,从公共政策方面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发展的优化模式。

“环境—健康—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既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交叉领域和国际研究前沿。

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和“健康”的含义均已经有所拓展。

在此,“环境”即人居环境,是指适宜人类正常生活的地理场所,包括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健康”即全面健康,是指支撑人们体面生活的能力基础,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环境、健康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环境—健康—发展”的平衡与和谐可简单解译为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全面的人口健康、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地域的人口健康发展主要涉及到人类疾病谱、健康类型和保健系统三个方面[43],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存在着更紧密的关联:

自然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居民的疾病类型,空间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地域的保健系统,而社会环境变化则主要影响群体的健康结构。

如果说,人居环境是基于“地”的人地关系状态的显示器[5],人口健康则是基于“人”的人地关系状态的显示器[43]。

案例地区选择的依据:

武汉城市圈具有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的典型意义

——城市圈农村带\环贫困带的存在(展示武汉城市圈地图,即数字方高程与行政区划图)

——武汉城市圈的快速乡村人居变化与健康效应

——依托“新洲发展研究院”的区位定点观察研究和微观研究初见成效。

研究意义:

1、学科意义:

以人文地理学为主要学科,建立介于地理学、农村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公共健康之间的“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交叉学科,将能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与“发展”两难问题,有助于“人居地理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学科架构的完善。

2、实践意义:

开展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发展的集成研究,将极大的推动新农村建设,优化乡村人地关系,提高乡村人口生活质量。

3、示范意义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研究新时空背景下中国乡村住区的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揭示面向未来的新特征和新机制,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一)立项依据

1.选题背景

(1)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是“环境”与“民生”的交集

人居环境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状态显现,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烙印”,人口健康发展是“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形成“环境”与“民生”问题的交集。

——乡村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既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保障具有独特意义,也是数以亿计的乡村人口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从个案而讲,因病返病的家庭不计其数。

从集体而言,因环境疾病而长期萧条的村庄不胜枚举。

——乡村环境与人口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条件下,乡村人口健康是乡村社会发展转型的基础条件,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

(2)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的持续恶化趋势令人忧虑

——乡村环境污染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城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乡村居民的生存和城乡居民的生活;

(新洲的图片展示.武汉城市圈案例)

——乡村居民的群体健康面临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带来的双重风险;

(乡村环境污染诱导型疾病的流行,医疗可达性没有得到普遍改善)

(3)中国乡村发展从“生计”导向转型“健康”导向已经来临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乡村发展存在从“生计”向“健康”的转型。

——中国的发展阶段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乡村环境与人口健康发展的契机。

2.研究现状及述评

(1)古老而年轻的学术命题

古代中国的“风水”学说---------环境与健康的解析(图片:

风水与健康)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环境与健康的哲学思辩(图片展示)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人居环境选择与人类健康(图形展示)

 

联合国人居署(UnitedNationsHumanSettlementsProgramme—UN-Habitat)-----全球关注与公共政策(图形展示)

1992年和1996年:

联合国及人居中心——“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住区的平衡发展”等重大命题;

2001年,世界“人居-Ⅱ”会议强调,人类住区发展应当“将乡村和城市看作是共同生态系统中人类住区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终端”;

2004年9月,UN-Habitat在当年第3期的《HabitatDebate》上,以“Cities——EnginesofRuralDevelopment”为主题,对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同时提出了著名的“Rural-urbanLinkageApproach”思想。

(2)备受关注的新兴交叉学科

人文地理学、区域环境科学、农村区域经济学和公共卫生等学科的新近发展及其学科交叉,赋予其新的学术与公共政策议题。

人文地理学:

乡村聚落体系演化与人口健康(侧重第一自然与人口健康);可达性与人口健康、健康保障系统的空间布局(侧重第二自然与人口健康)。

农村区域经济学:

乡村住区的社会环境变化,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与农村发展。

区域环境学和生态学:

主要关注乡村住区的自然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的关系,“面源污染”和“生态修复”构成其中的两大主题,并派生出“生态村”建设的探讨;

建筑学和城乡规划:

主要关注乡村住区的空间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

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研究总体上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专题研究居多、交叉系统综合的研究成果不多,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薄弱。

(3)学科方法创新的试验场与学科前沿

(重点介绍在美国参加32届应用地理学年会的情况,70%以上的是应用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公共健康、犯罪等社会问题。

——GIS在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方面的广泛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

(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本项目以科学发展观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以乡村人口健康和住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着重研究中国中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变化及其人口健康效应。

加强对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进行融贯-综合研究(按吴婧的图示),加强基于典型案例区域的实证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

(1)理论基础:

乡村人口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

①乡村人口健康和乡村人居环境的当代内涵

②乡村人口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关联机制

(2)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

①案例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格局

②案例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

③案例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类型及典型单元解析

(3)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

①快速城市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

②乡村空间“商品化”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

③乡村人居行为变化与人居环境变化机理

(4)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健康效应

①案例地区乡村人口健康发展的特征分析

重点研究案例地区乡村居民的疾病谱、健康类型和保健系统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揭示乡村居民总体健康水平、主要疾病类型、人口健康结构和健康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特征。

疾病谱:

由固定的谱阶组成的疾病过程。

人群疾病的谱阶为:

①非病人。

检查时只具遗传上固有的属性或差异;②非病人,但对危险因子处于敏感状态的人。

检查时有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③发病前兆者(precursor)。

检查中可有物理和生化改变;④前期症状者(presym-ptomatic),或前临床病人(preclinical);⑤临床病人。

如得不到控制,可发展到下一个谱阶;⑥死亡。

各谱阶间界线互相交错,并非截然分开。

疾病一般由前阶向后阶发展,谱阶演替过程的速度与病种、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在前期阶段,如采取某种防治措施或去除环境危险因素后则可抑制或逆转上述演化趋势和方向。

此外,疾病谱的另一含义是,某一地区危害人群健康的诸多疾病中,可按其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成疾病谱带。

如某地死亡率占第一位的疾病是癌症,第二位是心血管病,第三位是恶性传染病……,不同的地区,疾病的谱带组合情况不尽相同。

疾病的这种排列如同光谱谱带一样,能反映某地危害人群疾病的组合情况,可指导有关部门针对性地部署

健康类型:

  依据对国家健康“盈余—透支”和国家健康“特征聚类”的深度分析,把45个样本国家分为四大类型:

  ●第一类,“健康盈余型”国家(NHI≥0.600):

分别为芬兰、丹麦、瑞典、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奥地利、瑞士9个国家。

  ●第二类,“健康达标型”国家(0.600<NHI≤0.550):

分别为荷兰、美国、英国、中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智利9个国家。

  ●第三类,“亚健康型”国家(0.550<NHI≤0.500):

分别为马来西亚、西班牙、比利时、巴西、韩国、泰国、印度、希腊、葡萄牙、捷克10个国家。

  ●第四类,“健康透支型”国家(NHI<0.500):

分别为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阿根廷、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亚、摩洛哥、菲律宾、埃及、乌克兰、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尼日利亚17个国家。

保健系统:

②乡村人居环境要素变化与居民健康发展

③基于典型乡村人居环境单元的作用机理

(5)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调控路径

①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②基于人口健康效应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模式

③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空间公共政策

说明:

上述研究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参见“技术路线示意图”。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具有交叉特征的研究方法)

本项目研究需要进行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相关交叉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集成,既要借鉴国外先进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结合中国乡村数据获得方面的现实国情。

主要采用两种综合性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是案例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当代乡村人居环境的变化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

①基于SPSS的统计分析,例如,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②基于GIS的空间分析,例如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的空间叠加分析及其与人口健康变化的空间相关分析;

③基于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生物-化学分析,例如典型案例的水质、土壤等要素的成分变化及其污染效应分析等。

●模拟试验是案例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的主要工具。

通过模拟试验,寻求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调控路径。

主要内容包括:

①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模拟试验,主要用于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关键要素和核心变量的甄别;

②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试验,主要用于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调控的相关参数选择。

2.技术路线(一条主线和两条辅线)

一条主线:

乡村人居环境变化,路线是“内涵解析(理论探讨)——时空特征、动力机制(实证分析)——调控路径(规范研究)”;

一条辅线是乡村人口健康视角,路线是“关联机制(理论探讨)——健康效应(实证分析)——调控路径(规范研究)”。

另外一条辅线:

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

(五)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一)年度研究计划

本项目研究周期预计为2年,拟分3个阶段递进式展开。

具体研究计划及其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0.01--2010.06):

资料建设、理论探讨、特征分析

第二阶段(2010.07—2011.06):

机制研究、效应分析、学术交流

第三阶段(2011.07—2011.12):

调控研究、成果集成、结题工作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

(1)交叉学术团队具有学术和公共政策影响力

具有理、文、工相结合的学术团队(罗静、余斌、吴宜进、胡娟、杨振、郑文升)

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乡村人居地理学的倡导者、学界公认的乡村地理研究中心)

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影响力(省委决策支持顾问、省政府咨询顾问,数十项湖北省、武汉市重大项目的承担单位)

(2)连续稳定的研究项目支撑

城环学院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长期从事人居环境研究,并以乡村人居环境为主要研究领域,先后申报获批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课题等相关项目,现已形成较为稳定并颇具特色的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研究团队。

项目来源及批准号

项目名称

起讫年限

经费来源

负责内容与项目关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50)

江汉平原住区系统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2007-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1

曾菊新,罗静,余斌。

为本项目奠定了涉及自然环境的基础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20060390861)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镇布局问题研究

2006-2008

人事部

3

罗静。

为项目奠定了规划布局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初步分析了农村人口健康发展问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

(05JJDZH232)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空间结构与村镇布局问题研究

2006-2009

教育部

20

曾菊新,罗静,余斌。

对村镇布局、环境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2006-2009

湖北省人民政府

60

课题负责人。

建立了湖北省人口、资源与环境数据库,为项目准备了相关基础资料。

湖北省发改委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2005-2008

30

曾菊新,罗静,余斌。

建立了武汉城市圈资料库,各种影响资料。

宜都市人民政府

宜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2005-2006

宜都市人民政府

15

罗静,曾菊新,余斌。

对市域村镇布局与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

赤壁市人民政府

赤壁旅游名镇区域发展规划

2009-2010

20

罗静,余斌,李星明。

对镇域单元环境、健康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中日合作项目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比较

2004-2008

日本文部省科研费

罗静。

对中国东、中、西部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区域差异比较。

主持人对日本农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的专题研究方面,申请人曾主持完成湖北省人民政府委托项目“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05-2008)、中日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地域差异研究”、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镇布局”、武汉市规划修编专题项目“武汉城市经济转型与空间策略”、武汉市十二五重大项目“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定位研究”,以第2参加人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汉平原住区系统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4067105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不同类型地区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研究”(02BJL05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与村镇布局研究(05JJDZH232)”;在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的地域研究方面,曾先后主持完成“湖北省宜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宜都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2006年)和“统筹湖北城乡发展研究”(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2004),参与完成“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为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专家组成员。

(3)系统化的理论建设与和学术成果

项目组先后提出了“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城乡地域系统”、“新农村建设与村镇布局”和“乡村住区系统”等概念体系。

“乡村住区系统”视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为前者结构变化的功能表现,以系统思维构建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分析框架、探索其“融贯的综合”研究路径[5]。

“当代中国村镇空间变化与管治”(专著)等系列作品将拟陆续出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镇布局问题研究》(罗静博士后出站报告,华中农业大学,2009)、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余斌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上述成果立足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从地理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农村经济的学科交叉出发,从人地关系视角介入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提出了“乡村住区系统”的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人居环境演变、村镇布局调整和人口健康发展等重要问题。

重点论文如下:

Zengju-xin.OntheModesofUrban—RuralNetworkingDevelopmentinChina[J].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2000(9)

YangZhen,ChangHuili,NiuShuwen,LiGuozhu.Land-useconversionanditsregulativemechanisminmetropolitanareainwestChina.ProceedingsofSPIE-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v6752,nPART,Geoinformatics2007:

RemotelySensedDataandInformation,2007,p67522Y.

罗静,李伯华.外出务工农户回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8(6):

29-32

罗静,汤鹏飞.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空间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研究,2009

陈彦光、罗静.地学计算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9(4):

481-488

罗静,曾菊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矛盾与改革策略[J].社会主义研究,2007(4):

77-80

陈彦光、罗静,城市形态的分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6.5,Vol.13No.5:

35-40

陈彦光,罗静,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探讨,地理研究2006.11,No16:

1063-1072

罗静,曾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稀缺性与政府管制[J].中国土地科学,2004(5):

16-20

罗静,曾菊新.空间稀缺性-公共政策地理研究的一个视角[J].经济地理,2003,23(6):

722-725

罗静,曾菊新.论全球化时代的人地关系与政策调整[J].人文地理,2003,18(5):

7-10

罗静,曾菊新.论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5):

1-6

余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余斌,罗静,靳军.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比较与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4):

17-20.

余斌,罗静.试论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4):

564-567.

余斌,曾菊新,罗静.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J].经济地理,2006,26(3):

364-368.

余斌,曾菊新,罗静.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空间创新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

296-303.

余斌,冯娟,曾菊新.产业集群网络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J].经济地理,2007,27(3):

427-432.

余斌,李星明,曾菊新,罗静.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

(1):

40-44,49.

余斌,李星明,曾菊新.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5):

560-564.

余斌,曾菊新,罗静.区域竞争优势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

(2):

287-291.

余斌,高军波.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环境变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7(4):

17-21.

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曾菊新,祝影.论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J].人文地理,2002,17(4):

6-11

曾菊新.论新世纪适宜居住的城市观[J].经济地理,2001,21(3):

306-309

曾菊新,罗静.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效应[J].经济地理,2002,22(3):

158-162

曾菊新,冯娟,蔡靖方.论西部地区的城镇网络化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

(1):

22-25

曾菊新.湖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

(1):

400-403

曾菊新.湖北省生态环境系统优化调控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3):

361-364

曾菊新,张博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改善农民的就业状态[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58-61

曾菊新,冯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村镇主体空间行为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

(1):

120-124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基于土地资源约束的甘肃社会经济发展[J].兰州学刊,2004,(4):

150-151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虚拟水战略:

拯救民勤绿洲的新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

62-66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刘正广.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

542-546

杨振,牛叔文,焦继荣,常慧丽.虚拟水战略与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

10-13

杨振,牛叔文,吴文恒.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文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6):

124-128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分析[J].开发研究,2005,

(1):

46-49

杨振,牛叔文.农业水资源非农化流转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学报,2006,4

(1):

49-53

杨振,牛叔文,王志锋,刘会敏.水利投入对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J].农业科学研究,2007,28

(1):

1-6

刘承良,曾菊新.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2008(10):

13-18

刘承良,田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分析与重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

23-29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26

(1):

197-209

刘承良,李江敏,张红.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2007,22(6):

30-36、51.

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等.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6):

96-108.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

(1):

44-50.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6,(6):

108-114

刘承良,朱俊林.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