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999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交底.doc

技术交底单(施工)

SJL22

页码共页编号:

项目名称

广东省连平(赣粤界)至从化公路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段

S18

监理单位

广州诚信公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交底范围

承台

交底内容:

一、施工方法

1、基坑开挖

桩身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

在基坑开挖线以外5m处设置纵横向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

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

本标段桥梁所处位置土层多为粉质粘土,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在开挖时边坡坡比控制在1:

0.5,在开挖过程中坑底预留30cm用人工清底,基坑开挖完后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以防基坑浸水。

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下料及制作在钢筋车间进行,依据设计图纸要求严格焊接、加工钢筋。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

配置在受拉区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截面面积不超过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加工弯制时严格控制钢筋几何尺寸和形状。

为保证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具有足够的施工刚度和稳定性,钢筋间加设足够的钢筋支撑,每根钢筋交叉连接处均要绑扎或焊接稳固。

钢筋下料成型后运往工地现场,人工现场安装成型,经现场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模板施工。

钢筋接头焊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具体实测项目有: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

±10

宽、高或直径

±5

绑扎钢筋网尺寸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弯曲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3、模板安装

由测量人员将系梁位置进行详细放样,确定模板的内侧位置,并在相应位置做以明显标示,并测出相应点位置的标高,施工人员按照放样点位置进行模板初步拼接、加固,模板调平后由测量人员对模板进行标高复测,施工人员要以测量数据精确调整模板高度并对模板进行二次加固,在加固过程中以模板上下位置不动为宜,若有上下位置的移动则需测量人员进行跟踪复测,以保证承台标高的精确度,模板安装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对模板进行清理,对模板底部有缝隙的位置,使用M7.5砂浆填缝,填缝宽度和厚度不宜过多,以不漏浆为宜。

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混凝土浇筑

①.采用C30砼浇注,砼采用砼罐车运输,砼要求运至现场坍落度为8cm~12cm为宜,砼浇筑时,由实验人员对所到砼进行坍落度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系梁砼的浇筑。

②.砼分层浇筑,浇筑层厚度30cm,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对砼进行振捣,振捣器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一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要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等。

③.砼的浇筑连续进行,在砼表面浇筑至承台顶位置时,施工人员应仔细控制好标高数据,对砼表面进行抹平、赶光,肋板位置处对砼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2)、模板拆除、砼养护

在砼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待砼强度达到2.5MPa后,从上至下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应轻轻敲打模板外侧,让模板与砼表面逐渐分离后,再将其挪动拆除,严禁使用撬棍直接撬开模板。

模板拆除后进行清理打磨,及时涂抹脱模剂,摆放整齐待用,砼面洒水养生,用塑料薄膜或养生模覆盖、贴紧,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二、常见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

常发生沿基础的通长方向不顺直,顶面不平整,模板不垂直,模板底部走动,模板拼缝过大,接头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光洁等现象。

 

1、原因分析 

(1)长度方向未拉直线进行校正。

 

(2)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

 

(3)模板上口内侧未采取定尺支撑。

 

(4)模板直接支撑在基坑土壁上,无坚固的后靠力。

 

(5)模板平整度偏差较大,模板表面残渣未清理干净。

 

(6)模板设计不合理,刚度不够。

 

(7)未设置对拉螺栓。

 

(8)模板未涂脱模剂或者脱模剂选用不好等。

 

2、防治措施 

(1)垫层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

 

(2)模板应予设计,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支撑应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不得直接支撑在土壁上,避免虚撑现象。

 

(4)模板在组装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拼缝应该符合质量要求。

测设基坑平面位置、标高

挖掘机开挖

凿除桩头

检测桩基

基底处理

绑扎钢筋

安装模板

灌筑混凝土

与墩台身接缝处理

基坑防护

制作混凝土试件

集水井法抽水

混凝土拌制、输送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大体积承台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流程有:

桩头凿除→承台垫层施工→钢筋、冷却水管及测量元件安装→支模板→混凝土浇筑→砼表面蓄水养→基坑回填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桩头凿除

承台垫层施工

钢筋、冷却水管及测量元件安装

支模板

基坑回填

砼表面蓄水养护

测温

内部冷却降温

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

(1)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

要求记录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

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注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及入模温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应由搅拌站进行处理。

(2)混凝土运输现场施工用混凝土采用本标段拌合站生产的混凝土,为了满足连续浇筑需求,现场配有足够的混凝土运输车以确保现场混凝土施工。

(3)现场混凝土输送混凝土运往现场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入模板内,泵送时要注意泵管的安装与固定,根据浇筑进度及时更换布料点。

(4)混凝土浇筑时,沿承台长边方向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

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所以采用斜坡浇筑技术“由远至近,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做法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

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层与层之有意预留一定的时间间断,但层与层之间的砼接合时间应控制在砼初凝前完成。

(5)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动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落为准。

(6)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不少于100mm,每次振动时间10~15S,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而且在振捣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7)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防止漏振。

当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是时振动棒应在坡脚与坡顶处插入振捣。

(8)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按施工方案控制:

以低于25度为宜,最高不得超过28度。

(9)模板工、电工应随时在场,并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模板变形、断电故障等。

模板

新浇筑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3、表面处理

初凝前一次抹压→临时覆盖塑料膜→混凝土终凝前1~2h掀膜二次抹压→覆膜养护泵送混凝土流动性大,表面水泥浆较厚,故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铝合金直尺刮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木抹子打压抹光,严格控制木抹子打压时间,避免收水裂缝的产生。

4、测温点的布设及测试方法

(1)测温点应尽量布设在所浇捣部分的中间,使测得的数据能够有代表性地反映出所浇捣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

(2)测温点的具体做法及布设:

采用直径φ48的钢管,底部满焊钢板。

(3)根据设计图纸本标段所有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均设一个测温管,测温管布置在承台中心位置,测温管底距承台底80cm,具体布置参见(冷却管布置示意图)。

(3)采用汞测温器,吊上线头,同时盖好预埋钢管上口,分底、中、上三次测设,并作好记录。

(4)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灌始至撤保温层后止,同时应不少于14天。

(5)现场应对测温孔内的温度每隔1-2小时测量记录一次。

5、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措施

(1)本标段桥梁承台施工设计两层冷却管,其管体材料为钢管光-32-YB-234-63黑铁管,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

(2)冷却管应与承台内钢筋就近绑扎,具体位置可根据承台内钢筋布置作适当调整。

(3)冷却管在埋设及浇筑过程中应防止堵塞、漏水和震坏。

(4)冷却管自浇筑混凝土时通入冷水,并连续通水14d,出水口流量控制在10-20L/min。

水温要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20℃,现场应对进出口混凝土测温孔内的温度每隔1-2小时测量记录一次。

(5)混凝土拌制时应选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并参入粉煤灰、减水剂等,骨料要避免暴晒,以降低入仓温度,施工时尽量避开高温时间。

(6)冷却管使用完毕后即灌浆封孔,并将伸出承台顶的一部分截除。

(7)混凝土浇筑完后要注意撒水保温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冷却管布置示意图

6、混凝土降温、表面覆盖养护

(1)保温养护法: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表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

(2)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3)刚浇捣不久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阶段,水化速度较快,所释放的水化热也较大,故潮湿环境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4)覆盖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其主要作用是保湿、保温,尽最大可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具体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草垫。

五、检查质量标准

承台施工质量标准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尺寸(mm)

B≤30m

±30

B>30m

±B/1000

轴线偏位(mm)

15

顶面高程(mm)

±20

六、针对测温成果采取的措施

根据测温数据,在混凝土升、降温过程中,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超过25℃,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小,应加盖保温层,以防止结构裂缝;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较小,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超过25℃,应减少保温层,以防止表面裂缝。

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以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为主要矛盾。

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时,在承台混凝土表面逐层取走覆盖物,有意识地加快混凝土降温速率,使其逐渐趋于常温,顺利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升温阶段内部温度较高,且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以致形成较大内外温差,很容易使结构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防裂措施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核心内容。

1、降低水化热,延迟水泥水化热峰值

降低水泥水化热、延迟水泥水化热峰值的到来是防裂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具体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