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9873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泌尿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泌尿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泌尿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泌尿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docx

《泌尿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泌尿系统.docx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系统解剖学】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第一节肾

一、肾的形态

•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贴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呈红褐色。

•一般女性肾略小于男性,左肾略重于右肾。

上端

宽而薄

下端

窄而厚

前面

较凸,朝向前外侧

后面

较平,紧贴腹后壁

外侧缘

隆凸

内侧缘

中部凹陷,是肾门

肾门:

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肾蒂。

(因下腔静脉靠中线右侧,故右侧肾蒂较左侧的短,临床上右肾手术较困难。

肾蒂内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由前向后依次为:

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依次为: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肾窦:

肾门向肾实质内延伸为一个较大的腔隙,由周围的肾实质围成,内含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称肾窦。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一)肾的位置

•肾属于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的两侧,贴于腹后壁的上部。

•因受肝的影响,右肾较左肾低1-2cm。

上端

下端

与12肋关系

肾门

左肾

T12上缘

L3上缘

斜过中部

平L1

右肾

T12下缘

L3下缘

斜过上部

平L1

肾区(脊肋角):

竖脊肌外缘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处,肾的某些疾病,在此区可有压痛或叩击痛。

(二)肾的毗邻

•两肾上端均紧邻肾上腺,内下方以肾盂接输尿管,内后方有腰交感干。

•肾前面的毗邻左、右不同:

右肾邻肝右叶、十二指肠降部和结肠右曲;左肾邻胃后壁、脾、胰、空肠襻和结肠左曲。

•肾后面上1/3(第12肋以上)借膈与肋隔隐窝相邻,

•肾后面下2/3(第12肋以下)与腰大肌、斜方肌和腹横肌相邻

三、肾的被膜

由内向外分为3层:

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一)纤维囊

被覆于肾表面,薄而坚韧,易与肾实质分离,病理情况下与肾实质发生粘连不易分离,手术时需缝合此膜。

(二)脂肪囊(肾床)

为纤维囊外面的脂肪组织,包绕肾和肾上腺,并通过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组织相连续,对肾起弹性垫的保护作用。

肾囊封闭是将药物经腹后壁注入此囊内。

(三)肾筋膜

固定肾的主要结构,被覆在脂肪囊的外周,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外侧缘和上方两层愈合,下方完全开放,有输尿管通过,因此肾易向下移位。

四、肾的结构

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一)肾皮质:

红褐色,位于肾实质表层,血管丰富,伸入髓质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

(二)肾髓质:

深红色,位于肾实质深层,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

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2~3个肾锥体合成一个肾乳头。

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肾形成的尿液由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

每肾有7~8个肾小盏,2~3个肾大盏,1个肾盂。

五、肾段血管和肾段

•肾动脉在肾实质的分支按一定的节段分布

•一个段动脉分布一定区域的肾组织

•一个肾段动脉所分布的这部分肾组织称为一个肾段

•每个肾分为5个肾段:

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

•各段动脉分支之间无吻合,一个段动脉出现血流障碍时,它所供应的肾段即可出现坏死。

第二节输尿管

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L2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

全长分为3部:

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输尿管壁内部。

一、输尿管腹部

输尿管自肾盂下端起始后,在腹后壁腹膜的深面,沿腰大肌前面下降。

与睾丸血管和卵巢血管交叉,在血管后方走行。

达小骨盆入口处,左、右输尿管分别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和右髂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二、输尿管盆部

从骼血管入盆腔,先沿盆侧壁向下向后,越过盆壁血管神经的表面,约在坐骨棘水平转向前内侧传入膀胱底的外上角。

在女性,子宫动脉在输尿管的前上方2.5cm越过输尿管到其内侧,然后在子宫侧面上升。

三、输尿管壁内部

位于膀胱壁内,自膀胱底的外上角向下斜穿于膀胱壁,经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

四、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

(1)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

(2)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3)输尿管壁内部

意义:

三个狭窄是结石等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第三节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分为尖、体、底和颈4部分。

(1)膀胱尖:

朝向前上方,朝向耻骨联合的上部,脐正中韧带连膀胱尖向上延伸到脐。

(2)膀胱底:

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3)膀胱体:

尖与底之间的大部分

(4)膀胱颈:

膀胱的最下部,男性与前列腺底接触,女性与尿生殖膈接触,有尿道内口。

二、膀胱的内面结构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输尿管间襞:

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膀胱垂:

膀胱三角的前下部,尿道内口的后方,成年男子有因前列腺中叶而微凸的隆起。

三、膀胱的位置及毗邻

(一)位置

•膀胱空虚时,完全位于小骨盆腔内,耻骨联合后方,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膀胱充盈时,超过耻骨联合以上

•儿童的位置高于成人,新生儿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年龄增长位置渐下降

(二)毗邻

前膀胱、后直肠、子宫在中央

(1)前方:

耻骨联合

(2)后方:

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3)下方:

男性邻前列腺,女性邻尿生殖膈

(4)上方:

有腹膜覆盖,男性邻小肠,女性有子宫伏卧于其上

第四节尿道

一、女性尿道

特点:

短、宽、直,只有排尿功能。

二、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生理学】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的构成

肾单位:

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

分类:

按所在部位不同,肾单位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1皮质肾单位:

生成尿液、分泌肾素。

2近髓肾单位:

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但功能上与远曲小管有相同之处。

其在尿生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球旁器

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由球旁细胞(颗粒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三种细胞组成。

分布

功能

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

入球小动脉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胞

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

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

收缩和吞噬功能

致密斑

远曲小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

感受小管液中Na+浓度,调节肾素分泌

(三)滤过膜的组成

滤过膜的组成(由内向外):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

滤过膜的通透性:

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所带电荷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1、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NE,可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的释放等。

2、血管分布:

两套串联的毛细血管网,两者之间由出球小动脉相连。

腹主动脉→肾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或直小血管→静脉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特点

肾血流量(RBF):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两肾的血液灌注量,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

特点:

(1)血流量大;

(2)肾脏不同部位供血不均;(3)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两级血管网压力不同。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动脉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80~160mmHg)变动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机制:

(1)肌源性机制:

平滑肌紧张性,与Ca2+相关

(2)管-球反馈:

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Na+↓→致密斑→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平滑肌舒张,肾素↑,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肾小球滤过率↑

2、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素分泌增加等。

(2)体液调节:

E、NE、VP、AngⅡ和内皮素等均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PG、NO、缓激肽等肾组织局部生成的舒血管物质则使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超滤液(原尿):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

超滤液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各种晶体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及酸碱度也与血浆的相似,所以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浆的超滤液。

肾小球滤过率(GFR):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25ml/min,每昼夜两肾肾小球滤过液的总量约为180L。

滤过分数(FF):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均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指促进滤过的动力与对抗滤过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说明: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其他器官毛细血管血压高,是促进滤过的力量,入球端和出球端血压几乎相等。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当动脉血压降低或升高超出80~180mmHg,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随之改变。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较稳定。

静脉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或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

3、肾小囊内压

一般肾小囊内压也比较稳定。

当输尿管阻塞,肾盂内压显著升高时,将引起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二)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点的位置。

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反之,当肾血浆流量减少时,滤过平衡点则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故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三)滤过膜系数

滤过系数(Kf):

在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经过滤过膜滤过的液体量。

Kf=k(有效通透系数)×s(滤过面积)

1、滤过膜的面积:

正常情况下,人两侧肾脏全部肾小球滤过膜的总面积约1.5m2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使管腔变窄或阻塞,致使有效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2、滤过膜的通透性:

某些病理情况下,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以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明显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动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一)转运功能——重吸收、分泌

1、重吸收:

指小管液中的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2、分泌:

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二)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1、被动转运:

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

此外当水分子通过渗透被重吸收时有些溶质可随水分子一起被转运,该方式称为溶剂拖曳。

2、主动转运:

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三)转运途径——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的Na+、Cl﹣和水约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约20%的Na+、Cl﹣、15%的水在髓袢被重吸收;12%的Na+、Cl﹣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

1、近端小管

重吸收超滤液中70%的Na+、Cl-和水,2/3经跨细胞途径在近端小管前半段转运,1/3经细胞旁途径在近端小管后半段转运。

近端小管中物质的重吸收为等渗性重吸收,小管液为等渗液。

(1)前半段Na+的重吸收:

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

由Na+主动重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

进入细胞内的Na+-经基侧膜上的Na+泵泵出细胞,进入组织间隙,Na+及经易化扩散出来的葡萄糖、氨基酸使细胞间隙的渗透压升高,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间隙,造成细胞间隙静水压升高,促使Na+和水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

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

小管液中的Na+和细胞内的H+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H+分泌入小管液,进入细胞的Na+再由Na+泵泵至细胞间隙。

(2)近端小管后半段NaCl的重吸收:

①跨上皮细胞途径:

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和Cl﹣-HCO3﹣逆向转运体转运入细胞,进入细胞的Cl﹣经基侧膜上的K+-Cl﹣同向转运体转运至细胞间隙再吸收入血;

②细胞旁路:

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

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3)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溶质吸收后,水靠渗透作用被动重吸收。

2、髓袢

重吸收超滤液中20%的NaCl和15%的水。

(1)降支细段:

(2)升支细段:

NaCl

(3)升支粗段:

NaCl(Na+-K+-2Cl﹣同向转运体)

髓袢升支粗段对水不通透,水不易被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是NaCl在髓袢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其对NaCl的重吸收经Na+-K+-2Cl﹣同向转运体进行。

其转运过程为:

①基侧膜上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低Na+、低电位;②Na+、2Cl﹣、K+经同向转运体顺电化学梯度转运入细胞;③进入细胞内的Na+被泵入组织间液,2个Cl﹣经管周膜上Cl﹣通道进入组织间液,K+顺浓差返回管腔;④Cl﹣的重吸收和K+返回管腔造成管腔内正电位,促使另一个Na+通过细胞旁路而被动重吸收。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超滤液中12%的Na+、Cl-,重吸收不同量的水。

此处水、盐的转运是可调节性的,Na+的重吸收主要受醛固酮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的调节。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处Na+泵活性高(远曲小管处最高),有K+的分泌。

(1)远曲小管始段:

NaCl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将Na+泵出细胞,被重吸收回血。

(2)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NaCl

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主细胞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再由Na+泵泵至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

Na+的重吸收使小管液呈负电位,可驱使小管液中的Cl﹣经细胞旁路而被动重吸收。

主细胞:

Na+通道

闰细胞:

H+分泌

(3)集合管重吸收水:

水孔蛋白←VP

(二)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近端小管:

Na+-H+交换,H+-ATP酶,HCO3-以CO2形式重吸收

•髓袢:

升支粗段,机制同上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闰细胞主动分泌H+,H+-ATP酶,H+-K+-ATP酶

1、近端小管

肾小球滤过的HCO3-8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过程:

NaHCO3进入肾小管解离成Na+和HCO3-,Na+通过Na+–H+逆向交换进入细胞内,HCO3-与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水,CO2经单纯扩散进入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水合形成H2CO3,H2CO3再解离出HCO3-和H+,HCO3-和Na+一起被转运回血,H+又分泌到管腔中。

特点:

①HCO3-以CO2形式重吸收;②HCO3-优先于Cl﹣的重吸收;③若HCO3-滤过量超过H+的分泌量,多余的部分随尿排出。

2、髓袢

髓袢HCO3-的重吸收主要发生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经两种机制主动转运H+,即经质子泵和H+-K+-ATP酶将细胞内的H+交换泵入小管液中。

泵入小管液中的H+可①与HCO3-结合形成CO2和水;②与HPO42-反应生成H2PO4-;③还可与NH3反应生成铵离子,从而降低小管液中H+浓度。

(三)NH3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关系

•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端小管:

NH4+-Na+交换,NH3扩散

•集合管:

NH3扩散

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脱氨生成NH3与NH4+,NH4+通过上皮细胞顶端膜逆向转运体进入小管液。

NH3可通过单纯扩散进入管腔或细胞间隙。

集合管细胞膜对NH4+不易通透,细胞中的NH3通过扩散分泌入小管液与分泌的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

所以,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分泌NH3既可促进排H+,又能促进HCO3-的重吸收。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65%~70%近端小管重吸收

•25%~30%髓袢重吸收

•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重吸收、分泌

1、K+的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的K+,约65%~70%被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25%~30%在髓袢重吸收。

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重吸收K+,但机制不清楚。

2、K+的分泌

决定尿中排K+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K+的分泌量。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泌K+的机制:

①基侧膜上的Na+-K+泵将细胞内Na+泵出细胞,小管液中Na+顺电化学梯度经腔面膜的Na+通道扩散进入细胞内,造成管腔内带负电;同时将细胞外液中的K+泵入细胞,造成细胞内高K+;②细胞内K+顺浓度经腔面膜的K+通道进入小管液。

(五)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1、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前半段)。

2、机制:

与Na+耦联,通过继发主动转运而被重吸收。

3、肾糖阈和葡萄糖吸收极限量: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

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180mg/100ml。

葡萄糖的最大转运率:

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均达到极限时的葡萄糖吸收量,(300~375mg/min)。

(六)Ca2+的重吸收和排泄

•70%近端小管重吸收:

80%细胞旁途径(溶液拖曳)

20%跨细胞途径

•20%髓袢重吸收:

升支粗段

•9%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跨细胞途径

肾小球滤过的Ca2+,约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平衡;20%在髓袢,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少于1%的Ca2+随尿排出。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约80%由溶剂拖曳方式经细胞旁路进入细胞间隙,约20%经跨细胞途径重吸收。

2、髓袢

在髓袢仅升支粗段能重吸收Ca2+。

可经主动、被动两种转运机制进行。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经跨细胞途径主动重吸收Ca2+。

Ca2+的重吸收和排泄受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渗透性利尿:

如果小管液中存在较多不易被重吸收的或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则水的重吸收就减少。

原因:

(1)小管内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形成一定的渗透浓度,从而保留一部分水在小管内;

(2)水重吸收减少,小管液中Na+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两侧Na+浓度差降低,Na+重吸收减少,通过渗透作用留住相应的水。

(二)球-管平衡

1、定比重吸收:

当GFR发生改变时,近端小管中Na+和水重吸收率总是占GFR的65%~70%。

2、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稀释的机制

尿液的稀释主要发生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二、尿液浓缩的机制

(一)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部位

原因

髓袢升支粗段

对水不通透,但能主动重吸收NaCl,小管液的渗透浓度逐渐降低;NaCl滞留在小管周围,髓质组织液的渗透浓度升高。

髓袢降支细段

对水易通透,对通透NaCl和尿素不通透;由于髓质组织的高渗透浓度,水进入组织间隙。

降支中小管液在向髓质深部流动时,渗透浓度逐渐升高。

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而对NaCl和尿素能通透。

小管液在向升支粗段流动时,NaCl向组织间隙扩散,小管液的渗透浓度逐渐降低。

髓质

集合管

对尿素高度通透,尿素从小管液向内髓部组织液扩散,使内髓部渗透浓度进一步增加。

尿素再循环:

在存在VP的情况下,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内的水被重吸收,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

在内髓部集合管,尿素从小管液进入肾髓质的组织间隙,使肾髓质的渗透浓度进一步升高。

由于髓袢升支细段对尿素有一定的通透性,故髓质组织液中的一部分尿素可以扩散进入升支细段,并随着小管液的流动进入集合管,再由内髓部集合管进入肾髓质组织间隙。

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

•外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髓袢升支粗段NaCl的主动重吸收有关

•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髓袢升支细段NaCl的扩散和尿素再循环有关

(二)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1、直小血管的特点:

直小血管呈“U”形结构,平行于髓袢;管壁对水和溶质有高度通透性。

2、直小血管的作用:

直小血管升支离开外髓时,带走多余的溶质和水(主要是水),使髓质高渗梯度得以保持。

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一)影响肾髓质高渗形成的因素

髓袢的长度、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尿素再循环、髓袢结构的完整性

(二)影响远端小管末端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的因素

(三)直小血管血流量和速度对髓质高渗维持的影响

1、血流量增加和血流速度过快,可从髓质组织中带走较多的溶质,使肾髓质浓度梯度下降。

2、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慢,供养不足,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功能受损而影响髓质高渗的维持。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肾交感神经的作用(NE)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通过三方面作用影响尿的生成:

1NE↑→α受体→血管收缩→RBF↓→GFR↓

通过肾血管平滑肌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入、出球小动脉收缩(以入球小动脉为主),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NE↑→球旁细胞β受体→肾素↑

通过激活β-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血液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增加,使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增多;

3NE↑→α受体→近端小管对Na+等溶质的重吸收↑→尿钠排出↓

可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对NaCl、水的重吸收。

二、体液调节

(一)血管升压素(VP)

1、产生部位: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胞体,神经垂体贮存。

2、主要作用:

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②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③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3、分泌的调节:

(1)体液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ADH↑→尿量↓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

相反,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肾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

这种饮用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心房容量感受器→ADH↑→尿量↓

当血量减少时,心肺感受器所受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信号减少,对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