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8946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doc

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一)填土路基施工质量监理

1.填土路基质量监理主要内容

1)材料来源

填方材料应尽可能地利用路基开挖中挖出的可作填方的土、石等适用材料,也可使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从借土场(取土坑)取得的适用材料。

施工单位使用新材料(如粉煤灰、工业废渣等)填筑路堤,应先进行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其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可使用。

2)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一般需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击实及强度(CBR)等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淤泥、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确需使用的,必须采用技术措施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方可使用;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

用碎石、卵石、砾石、粗砂等作填料时,可不受含水量的限制,但应分层填筑、摊铺、压实。

用透水性不良及不透水的土作填料时,除必须分层填筑、摊铺、压实外,还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压实。

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基填方材料,应经野外取土试验,填料强度和粒径符合下表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填料应用部位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

(mm)

高速公路

路堤

上路床(0~0.30)

8

100

下路床(0.30~0.80)

5

100

上路堤(0.80~1.50)

4

150

下路堤(>1.50)

3

150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0

8

100

0.30~0.80

5

100

3)填前碾压

填方路基施工前首先要清理原有地面,对潮湿的原地面,应尽可能排水疏干,对原有地面以下洞穴、坑槽必须回填夯实。

原地面要按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意见进行压实。

4)路基压实

填方路堤一般来说应在全宽范围内分层摊铺、整平并充分碾压。

碾压压实度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验收。

填方路基铺筑应充分估计运输能力和碾压设备,当天运土最好在当天碾压完成。

施工路段的最佳长度应根据试验路段的经验来确定。

施工路段不宜过长,以免在未碾压前遭受雨淋而增加土内水分。

5)路基排水

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土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

2.填土路基监理工作要点

1)路基填筑必须在监理工程师已验收过的路基基面上开始进行(即已进行原地面清理和填前压实的路基面上)。

填土高度大于0.8m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填土高度小于0.8m时,应将原地表清理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翻松0.3m,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2)填方路基开始前宜做100~200m试验路段,以确定在该土质条件下机具设备的组合和最佳碾压遍数。

以便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3)填方路基是公路的关键部位,施工中应对选料和碾压工艺认真对待,监理工程师更应一丝不苟,严格监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凡进场的不适宜材料应令施工单位清理出场,禁止不同土料的混用。

4)填方路基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时可不受含水量限制,用透水性差的材料填筑时,应使土壤含水量均匀,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能运往工地。

若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在挖运过程中加水拌和。

若含水量高于最佳值时,应在场外晾晒,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能用于工程。

当用透水性差的土填筑路堤时,通常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2%之内。

5)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由试验确定,高速公路一般不超过30cm;如果使用重型压实机械或条件允许,松铺厚度可适当增加但最大松铺厚度也不宜超过50cm。

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不同填料禁止混填,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同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压实后连续厚度不小于0.5m,

6)路基填筑宽度宜考虑有足够的余宽,每侧超宽0.3m填筑,并压实,以保证路基有效的压实宽度,使之经削坡整修后能满足设计宽度的要求。

7)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

5时应挖宽度大于2m的台阶,台阶坡度向内并大于4%。

8)每两段路基新老填土的结合部分和构造物台背填土的结合部,均是路基填方中的薄弱环节,填土时应在原填土的端部按1:

1坡度分层挖出台阶并检验其密实度。

当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填筑,不可将薄层新填土粘贴在老土层上。

9)填土路基的松土在未经碾压前切忌被雨水淋湿,淋湿土除自身吸水外,还将渗入下层土基中。

对于淋湿上,在雨后必须要翻晒晾干后才能重新摊铺碾压。

若雨水过大时,对下层土是否要重新检测压实度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视不同情况而定。

(二)填石路基及土石混合路基施工质量监理

1.填石路基及土石混合路基质量监理主要内容

1)土石混填路基

(1)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松铺厚度以30~40cm为宜。

(2)当石块含量多于50%而小于70%时,将石块大面朝下分开摆放平稳,缝隙内填以土或石屑,每层整平厚40cm,整平后需再压实。

(3)当石块含量高于70%时,石块应按上述办法摆平放稳,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大石块间的孔隙,填土并予以压实。

(4)石块含量少于50%时.可在卸土后随摆石块随匀士.平垫成层厚30cm再压实。

(5)土石混合材料中所含石块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清除或打碎。

当所含石块强度小于15MPa(软质岩)或强度小于5MPa(极软质岩)时,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6)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0~50t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最佳适宜速度:

振动压路机为3~6km/h,光轮压路机为2~5km/h;平均值采用4km/h),由弱振过渡至强振碾压数遍至使土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使各石块之间松散接触状态变为紧密咬合状态为宜,具体的碾压遍数及压实标准需按现场试验确定。

(7)路床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2)填石路堤

(1)承包人在填石路堤开工前,应进行填石路堤施工试验,其长度不宜小于100m。

试验内容主要为不同石料的压实方法、压实机具选用、压实度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其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于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遵照执行。

(2)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细料嵌缝,并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碾压,使石块相互嵌挤稳定。

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50cm:

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3)压实度控制标准:

填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在规定深度范围内,以通过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

当压实层顶而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断为密实状态。

并通过铺筑试验路来确定其压实度检测方法与标准。

(4)填石路堤的各层压实均应使用重型或振动压路机分层进行,每层铺填厚度和碾压遍数均应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5)路床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并按设计图纸要求铺设土工布。

土工布应符合的技术标准为:

径向抗拉强度不小于2500N/5cm,延伸率小于25%,顶破强度不小于2500N。

(6)填石路堤边坡用粒径大小30cm的大块石料码砌,厚度按图纸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石料强度不应小于20MPa。

2.填石路基监理工作要点

1)严格控制层厚

土石混合路基的层厚应根据石块含里多少分别确定层厚,石方路基一般不超过50cm,石块空隙用石渣石屑嵌压稳定。

2)严格拉制石块粒径

一般要求不超过允许层厚的2/3。

3)压实度检测

填石路堤压实到所要求的紧密程度所需的碾压或夯压的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要求范用重型(18t以上压路机碾压至少8遍以后检测,相邻两次压实不再下沉(无轮迹)时为合格;对土石混合路基,其压实度可用灌砂法或水袋法检测,也可以用检测石块中土的压实度作为辅助检测手段来判断压实是否符合要求。

 

4)监理旁站到位并作详细记录

3.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1)按规定进行原地面清理后,如发现地基上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加固。

2)高填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路堤每侧超填宽度应控制在50cm以上,不得缺填。

3)高填方路堤每层填筑厚度按采用的填料按本节中的1)和2)有关规定执行,严禁采用倾填从地基到顶面,不分层压实的做法。

4)采用土工格栅:

上下侧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厚2/3,距离格栅8cm处,填料粒径不得大于6cm;下承层应平整,土工格栅应平顺,不得扭曲皱折,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设计要求48小时内)。

填筑应先两边后中间对称进行,严禁先填中部,填料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米,一切车辆、机械不得直接在格栅上行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

在第一层填土达到预定厚度并压实后,将格栅反卷回包2米,绑扎于上一层土工格栅上,并人工修整锚固,在反卷端外侧培土1米保护层。

5)采用冲击碾压,每填筑4米冲击碾压一次,作为检验性补压。

施工工艺为:

双轮冲击压路机行驶两次为一遍,冲碾宽度4米,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米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

因为机械调头的范围较大,应尽量形成较长的连续冲碾段后调头,避免过多接头影响整体均匀性。

转弯时应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与前次不致重复,减少波浪现象。

表面含水量大时,应采取晾晒等措施,否则冲击后形成土体表面推移。

因冲击能量大,要严格控制路表0.5米土体含水量,含水量过大会形成弹簧、翻浆等问题。

距离结构物3-5米,暗涵顶面填土高度小于2米时,禁止冲击碾压,明涵顶面不得使用。

6)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不宜小于1:

2。

7)对于软弱土基的高填方路堤,如填筑硬质石料时,应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并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压实。

8)当半填半挖的一侧高填方路堤为斜坡时,除应挖好横向台阶外,应在填方路堤完成后,将设计边坡外的松散弃土清除干净。

9)对于软弱土基的高填方路堤,设计规定应观测地基土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时,应按照规定实行。

当孔隙水压力增大,致使稳定系数降低时.应放慢施工速度或暂停填筑,等孔隙水压力降低到能保证路堤稳定时,再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