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147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教育 毕业论文.docx

化学教育毕业论文

前言

选择该课题研究的理由之一,是对化学课堂授课现状的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时教师把自己理解和熟知的内容表述出来后,学生竟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实际上,这就是教师授课的清晰度在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实现。

通过听课比较,我们发现,在授课清晰程度上教师之间差别很大。

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授课,同样的内容和授课时间,教师授课的容量和质量差别是很大的。

理由之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强调教育以人为本。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学习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与以往的知识、技能一起定为课程目标,也充分体现出课程价值的人文精神。

理由之三,2003年秋,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精神修订而成的化学新教材投入使用,其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知识广、内容深。

但这样的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的备课量也很大,教学推进速度慢。

课时少,课容量大己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

利用学案为学生预习提供框架,为学生课堂学习导航;让学案成为教学案例、例题和拓展知识的载体;利用学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加以引导,节省了抄题时间,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

理由之四,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

“清晰授课”要求教师的问题必须紧扣课时目标、精心设计;提问形式必须简洁、细致、明了;提问顺序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问题的反馈必须及时、准确;讨论要紧扣目标,教师能随机应变组织教学。

因此研究清晰授课能提高教师语言艺术修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日益显现,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提出利用学案实现化学课堂的清晰授课。

 

第1章概念梳理

1.1关于“清晰授课”

“清晰授课”[1]是促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度如何。

这是一个复合行为,可以拆分为“清晰”和“授课”。

“清晰”是指语言表述清楚明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授课”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它与许多认知行为有关,诸如内容组织、教学结构的构建、授课策略选择等。

“清晰授课”在一起就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准确运用各种策略,实现清楚明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地传授知识。

这完全符合新课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1.2关于“学案”

“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

教案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而“学案”是教师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引导下完成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方案。

“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过程的设计方案[2]。

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等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

 

第2章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2.1新课程改革研究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学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

新课程理念要求从本质上改革教材、教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利用学案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从整体上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只有精心设计学案和合理使用,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只有让学生真正能参与,能探究,能动手,才能达到清晰授课的标准。

2.2国内外研究背景

基于文献参考和笔者检索到的己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分析,国外只在对有效教学研究中涉及了清晰授课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18]。

他认为促成有效教学有关键行为包括清晰授课。

关于利用“学案”进行导学,各地、各校、各学科都已经有所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对“教案”改进为“学案”的层面上,而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科课时少,课堂容量大等现实情况下,如何利用“学案”的精心设计和合理使用,实现教学的清晰明了,还鲜有涉及。

尽管各种理论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各有侧重,而且理论多是有关教学的抽象方法,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技巧阐述不够。

所以,对于工作在基础教育化学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理论和方法有机的统一起来,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能力特点加以综合运用,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2.3理论依据

(1)“清晰授课”标准的依据

清晰授课的标准为:

教师不偏离主题;在学生适当的理解水平;讲授模式清晰。

设计并利用好学案有助于我们达到这些标准。

(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不是学习者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意义源于建构。

学生先以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来理解新事物,再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互助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

(3)人本主义理论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其主体性[11](主体性意识、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并给以充分展现的机会。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

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能有效获取知识,同时形成学习能力,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

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满的容器,而是熊熊燃烧的火把。

利用“学案”教学,正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纯的授受关系,确立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4)利用“学案”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是充满心理活动的有机个体,教学成败取决于能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能否调动学生的全部心理因素投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发展,他们求异好奇,求知欲强,对发现问题、发表见解跃跃欲试。

只有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要求合拍,才能真正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3章化学课堂利用学案授课的必要性和现状

3.1化学课堂利用学案授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创新”“自主”,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

为了克服以前的弊端,响应新课程的要求,探讨如何实现化学课堂清晰授课,我们进行了利用“学案”实施教学的模式改革。

使教师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化学课堂利用学案授课的现状:

新课程出现新难题

2008年的秋天,山西省新课程教学走进了课堂,新课程改革也从理论学习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她就像一阵翻腾的海浪,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理念,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问题。

教师们普遍认为: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太多、太深、太难,有些知识我们都不甚了解,连掌握教材都费劲,怎么去教学生!

”看来,课时少、课容量大己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

今年作为在英杰中学高中部实习的一名学生,在做课本上的习题时我也遇到了一些类似的问题,在问题中做了一些思考,在思考中有了一些想法。

我开始设想利用学案来解决上述矛盾。

利用学案为学生预习提供框架,为学生课堂学习导航,让学案成为教学案例、例题和拓展知识的载体;利用学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加以引导,节省了抄题时间,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师生课堂教学的发挥,教师抓住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新生资源,更好的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第4章利用学案授课的处理方式和策略

4.1化学课堂利用学案授课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要圆满地完成“学案教学”,教师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按步骤进行,丝毫不能马虎。

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地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把握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

第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要有清楚认识:

教师要研究新课程方案,研究教学大纲、考纲,研究近几届中、高考试题,这些研究要融为一体。

第二、教师应具备基本化学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精深的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师广博的知识,是建立教师威信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它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技巧,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对学生的要求

要达到清晰授课的目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利用学案来实现化学教学的清晰授课,对学生有几点根本要求。

上课思维集中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有良好的服从意识,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服从小组学习活动的安排,积极参与小组和班级的交流汇报。

(3)对学校的要求

从学校的角度来配合新课程改革和学案教学的实施,最需要考虑的是学校如何为新课程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为教师创造一个改革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如何全面正确的评价教师和学生。

第一,需要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的是个性化的发展,全新的发展思路。

学校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创新机制上来。

基于此,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改革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信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师生充满勃勃生机”。

第二,需要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机制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师生的主体意识必须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

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营造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最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较大成长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

具体要做到:

①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发展的硬环境;②营建教师发展环境,着力锻炼发展教师;③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让学习环境更加优化。

第三,需要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制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

由此,学校务必建立激励师生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是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

4.2学案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主体,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认识发展的主体。

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该把自己假想成一名学生。

要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

在学习中如何来接受新知识、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等。

主体性原则就是尊重学生,从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10];信任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参与教学,参与发现知识,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关注学生,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2)指导性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羊”,撒手不管。

这时教师应以原来的“讲述人”、“传播者”、“领导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研究者”。

利用学案教学很好地为教师提供了这个研究、参与、促进的舞台。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些是教师指导性最主要的表现。

(3)趣味性原则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案的设计也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17]有机结合,营造愉悦氛围,让学生在“趣”中学。

(4)系统性原则

“学案”的设计既要有学习的目标、教学活动(知识的剖析、深化、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梯度训练题、推荐作业)。

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5)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就是强调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

同时,注重提供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个人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探究性原则要求“学案”中设计问题要注意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沿着符合自己思维态势的思路进行探索(而未必是当年化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形成。

要激励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猜测、验证、肯定、否定,直到成功。

(6)和谐性原则

在设计学案时,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应该考虑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独揽这些事情,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因此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习活动的经纪人,学生自己探究活动的引路人,讨论问题的平等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

学案设计应努力将教材所蕴涵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以“感悟”的方式而不是以“告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重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实现教材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4.3学案设计的思路

4.3.1关于学案编制的建议

学案设计的基本理念

(1)新课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大强化了科学探究学习过程。

在学案编制中应充分体现教学观念的更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重新定位。

(2)教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因此在学案编制上要考虑现状,立足于学生的现状,不要冒进。

(3)新教材适度降低了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克服教材的缺陷,设计学案时要充分兼顾基础和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的化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4.3.2关于学案的栏目设置

可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栏目,这里提供一个参考格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知识回忆】

旧知识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包括:

知识点、知识点的逻辑结构、重点和难点分析、知识点与生活、生产、科研、自然间连接等。

一般以填空形式为主。

【问题探究】

与知识体系相呼应,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可预先设置,可临时设置,要在篇幅上留有余地,这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信息提示】

弥补新教材知识框架的不完整性,必要时调整教材顺序,或补充相关知识点。

【拓展视野】

体现分层次教学,提供资料供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还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高一层次的学习平台,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提供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有一定综合度的问题(包括探究题和习题)。

【课堂反馈】

用于在课堂教学的各时间段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形式多样,如解决问题、叙述、解题等,强调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课堂小结】

学生课堂学习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的自我总结,包括心得、体会和反思。

【课外练习】

供学生课后使用,题量15题左右。

练习的题型除传统的选择、填空、简答、计算以外,可设一些讨论题和开放性的题目,练习的最后部分可设置预习题。

4.3.3教案设计与学案设计的区别

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

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

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

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

“学案”的作用:

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以下是高中化学必修1(苏教版)“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的学案:

案例: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SO2对空气的污染,能正确阐述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及防治。

2、能描述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技能。

4、能辩证思考SO2的功与过,认同SO2的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过程: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雨:

SO2的性质:

【思考】我们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模拟实验】

1.

(1)将装有约1gNa2SO3固体的小试管放入自封袋中,从自封袋外捏住试管并使试管竖立(如右图);

(2)将试剂瓶中的蒸馏水全部倒入自封袋中;

(3)封住少许的袋口,迅速吸取约4mL的6mo1/L的盐酸,从开口处加入到小试管中;

(4)迅速封好袋口;

(5)从自封袋外捏住小试管轻轻振荡,促进反应发生,反应约2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

方程式:

2.

(1)约2分钟后,轻轻摇动自封袋中的水;

(2)将自封袋打开,迅速将小试管内残留溶液倒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3)将自封袋中溶液倒入原蒸馏水瓶内,并重新贴上标签,写上名称;

(4)测定一下你所得溶液的pH值,并记录。

步骤

(2)的目的是:

反应后溶液pH:

,可能的原因:

【归纳总结】结合刚才的实验过程和分析,归纳出SO2的物理性质。

【理论探究】请从你的实验观察和已有知识预测一下SO2的化学性质,并简述你的理由。

【实验探究】SO2的性

实验盒里的药品:

(请先清点药品)

自制的SO2水溶液、双氧水、镁条、KMnO4溶液、稀盐酸、新制氯水、NaOH溶液等。

实验设计前的交流讨论:

为达成实验目的,你会选择以上哪些药品?

理由是什么?

如何检验实验成功了?

友情提醒:

实验设计原则:

1.可行性2.操作简便3.现象明显

实验操作注意点:

1.实验基本操作规范2.药品的用量与滴加顺序3.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注意:

先设计实验方案后动手实验,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等待实验结束后填写。

【归纳总结】。

【知识反馈】用方程式正确描述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知识回顾】你知道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吗?

阅读:

课本P90图4-3和相关内容,思考可以如何利用SO2的性质来防治酸雨

【小结】SO2的功与过

【课堂回眸】

【学习反馈】

1.已知SO2能使下列溶液褪色,分为:

(1)溴水褪色,体现;

(2)品红溶液褪色,体现;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

2.据报道: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居民家庭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者达数千人。

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形成的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系统的危害最大。

(3)目前为了防止该污染的发生,采取的根本措施是;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可用氢氧化钙固硫的方法减少SO2排放,其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SO2的再利用和防止这种污染,硫酸厂可用氯水吸收S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递交一篇有关酸雨的读书报告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

而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

两者的区别如下表:

教案

学案

目的

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来源:

(-教案与学案的区别_宁静致远_新浪博客

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

多用口语

 

两者的联系是: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它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自我检测达到每节课知识的掌握与落实,不留死角。

显而易见,相比教案,学案和学案教学的突出优点是:

1、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习新课作用尤其明显。

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2、教师可以方便、清楚地知道学生理解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不理解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3、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

来自学生的原味思想、观点、解释、解答、设计、作品、表现方式等,对提升教学生动性会产生可以预期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评价教学状况提供方便、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4.4学案的发放

学案的发放时间要根据学案设计的思路和使用者的构想来确定。

如果学案偏重自学,可以在课前发放,特别是需要学生课前做一些相关准备的,课前发放效果好;若是有特别的情境设置或探究活动的,学案不要提前发放,这样可避免学生有炒冷饭的感觉而影响课堂质量,这类学案的预习题就应该考虑出现在上一节课的课外练习中。

课外练习的量以学校规定为准,一般不再发。

4.5学案内容表述的策略

(1)逻辑性原则

学案的表述要注意层次性,由浅入深。

学案应该符合引导学生从“兴趣学习”走向“理解性学习”,并最终走向“创造性学习”的逻辑思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生趣,以“新”增趣,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