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7887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安徽省百校论坛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安徽省百校论坛

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包容性增长

周建军

当前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尚有14亿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虽然比1981年的19亿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但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2019年,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

而且,目前全球有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

这种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经济发展,既有违社会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在当前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等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

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

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

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

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

有关国际组织认为,机会公平对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

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

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既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7日)

1.下列对文中有关“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生活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C.目前全球有大多数的地区财富分配不合理,生活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比例较大。

D.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有违社会公正,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2.下列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既不能把“包容性增长”等同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也不能使其与之对立。

B.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两个因素等同对待,使经济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

C.包容性增长关注人的就业、发展,使其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D.包容性增长关注人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使其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并使其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B.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并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C.在提倡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机会。

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也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薛存诚,字资明,河东人。

父胜,能文,尝作《拔河赋》,词致浏亮,为时所称。

存诚进士擢第,累辟使府,入朝为监察御史,知馆驿。

元和初,王师讨刘辟,邮传多事,上特令中官为馆驿使。

存诚密表论奏,以为有伤公体。

会谏官亦论奏,上乃罢之。

转殿中侍御史,迁度支员外郎。

裴垍作相,用为起居郎,转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改兵部郎中、给事中。

琼林库使奏占工徒太广,存诚以为此皆奸人窜名,以避征役,不可许。

咸阳县尉袁儋与军镇相竞,军人无理,遂肆侵诬,儋反受罚。

二敕继至,存诚皆执之。

上闻甚悦,命中使嘉慰之,由是擢拜御史中丞。

僧鉴虚者,自贞元中交结权倖,招怀赂遗,倚中人为城社,吏不敢绳。

会于頔、杜黄裳家私事发,连逮鉴虚下狱。

存诚案鞫得奸赃数十万,狱成,当大辟。

中外权要,更於上前保救,上宣令释放,存诚不奉诏。

明日,又令中使诣台宣旨曰:

“朕要此僧面诘之,非赦之也。

”存诚附中使奏曰:

“鉴虚罪款已具,陛下若召而赦之,请先杀臣,然后可取。

不然,臣期不奉诏。

”上嘉其有守,从之,鉴虚竟笞死。

洪州监军高重昌诬奏信州刺史李位谋大逆,追赴京师。

上令付仗内鞫问。

存诚一日三表,请付位于御史台。

及推案无状,位竟得雪。

未几,再授给事中。

数月,中丞阙,上思存诚前效,谓宰相持宪无以易存诚,遂复为御史中丞。

未视事,暴卒。

宪宗深惜之,赠刑部侍郎。

存诚性和易,于人无所不容,及当官御事,即确乎不拔,士友以是称重之。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三)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和初,王师讨刘辟讨:

征讨

B.倚中人为城社,吏不敢绳绳:

约束,制裁

C.鉴虚罪款已具具:

具体

D.不然,臣期不奉诏期:

要求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薛存诚宁违抗皇命也要依法行事的一组是()(3分)

①存诚密表论奏,以为有伤公体

②存诚以为此皆奸人窜名

③二敕继至,存诚皆执之

④上宣令释放,存诚不奉诏

⑤存诚一日三表,请付位于御史台

⑥上嘉其有守,从之,鉴虚竟笞死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薛存诚出生于书香门第,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初任幕僚,后入朝为监察御史。

他在任给事中时,由于对袁儋一案处理得当而升迁。

B.鉴虚受贿一案,鉴虚贪赃金额巨大,薛存诚将其按律判罪。

然而,鉴虚与宦官及朝廷内外官员联系广泛,案发后,权贵显宦纷纷为鉴虚说情。

C.薛存诚办案总是严肃认真,秉公执法,实事求是,既不放过一个恶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其行事风格令皇上也非常畏惧,屡次顺从他的意愿。

D.薛存诚被朝廷调任给事中,但后来朝廷却找不到比他更合适担任御史中丞的人选,所以仍把他请回,可惜未及到任,他却突然死亡。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咸阳县尉袁儋与军镇相竞,军人无理,遂肆侵诬,儋反受罚。

(4分)

 

(2)及推案无状,位竟得雪。

(2分)

 

(3)于人无所不容,及当官御事,即确乎不拔,士友以是称重之。

(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8分)

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8.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4分)

 

9.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2)呦呦鹿鸣,(曹操《短歌行》)

(3)臣生当陨首,(李密《陈情表》)

(4),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韩愈《师说》)

(6),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7),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儿子开会去了

矛盾

父亲又盯住了他儿子的面孔看,心里便想到十一年前的今日。

十一年前的今日,这儿子只有两足岁,刚刚会走。

十一年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亲同她的两个女朋友从“包围总商会”立逼“宣布罢市”的群众大示威回到家里时,一把抱住这两岁的孩子,一面兴奋的说:

“我们一队里有小学生,马队冲开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几个小学生跌倒了,我看见一个——不过十二三岁,在马蹄下滚过,幸而交通队立刻来救了去。

我那时就想到我们的阿向。

可是,阿向大了时,世界总该不是现在那样的世界罢?

以后每有一次示威运动,每有一次看见小学生们参加而挨着皮鞭马蹄,母亲回家来总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的说了同样的话语。

最近,她看见了“一二?

一六”北平的受伤学生的摄影,她唤着阿向说道:

“阿向!

你看,这一个臂上绑着纱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几岁呢!

唉,他们对于小孩子也下毒手!

然而现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参加什么“运动”的时候了呢!

十一年前无数的跟阿向同样大小的孩子现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样怀着又好奇又热烈的心情准备去参加第一次示威。

父亲想着,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又有点快慰。

儿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饭了。

父亲和母亲坐在旁边看他吃。

父亲觉得他应该对儿子说几句话,可又觉得要说的太多了,而且儿子也未必全懂,儿子毕竟是太小了一点。

母亲却先开口了:

“开过会倘使去游行,阿向,你还是不要去罢。

儿子只管扒饭进嘴里。

“游行可以不去。

你的肺病刚好,多走要伤身体的。

况且,要是半路里被冲散了呢?

你又不认识路,怎么回来呢?

”父亲也说了。

但是儿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饭吃完,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

“不怕,不怕!

不认识路,我会问,会叫车子!

他伸出手来,又说:

“车钱呢?

父亲给他两张角票,他就走了。

母亲一直站在后门口看他走出了巷堂门。

“你不应该先允许他去的!

”母亲回到客堂里就抱怨父亲。

“不许他去么?

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

“可是到底太小了!

”母亲叹气说。

父亲和母亲对面吃午饭,觉得比往常冷静些。

“我先打算和他同去,倘使要游行了,就带他回来;可是后来一想,一则不免要碰到许多认识的人,二则他也不肯跟我回来的。

……”母亲自言自语的说。

“自然,”父亲笑得很响,“他要跟群众走,怎么肯跟你母亲呢!

“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就凭一股血气,胆又大,——你应该教教他。

“怎样教?

教什么呢?

对他说,要避免无谓的牺牲么?

他太小了,不能理解的。

父亲说着忽然又很响地笑了,脸上的肌肉却是绷紧的。

直到吃完饭没有再提这件事。

吸着香烟踱方步的时候,父亲好几次站住了朝母亲瞥一眼,父亲的脸上有一层兴奋的红晕。

终于他站在妻的面前说道:

“恐怕要到阿向的儿子做了小学生,这才群众大会之类是没有危险的。

中国革命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阿向将来一定是勇敢的。

如果现在他是二十岁了,我一点也不担心。

可是他不过十三岁——我巴望着他马上就是二十岁!

“放心。

日子有时候是过得很快的!

父亲和母亲都笑了,父亲和母亲对看了一眼,彼此都觉得眼眶里有点潮润,然而他们的笑是自然的,愉快的。

整个下午过去得很快。

但到六点钟以后,“时光老人”却又变得极古怪了:

有时觉得它的脚步太慢,有时又觉得它太快。

母亲是已经在考虑,应当到哪几个地方去打听,以及找哪几个人去探询。

八点钟过后,父亲也着急起来了,然而有一个朋友来了,带着他在当天大会里收集得来的各种传单。

问过他,知道当天没有出事情,母亲这才略放了几分心。

可是她又忧虑到另一方面去了:

“迷路了罢?

或是给汽车撞了罢?

”孩子在母亲心中始终是像刚出世的小羊似的。

直到九点十五分光景,儿子这才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的大会里的传单。

他叫道:

“这是哪里来的?

他赶快从衣袋里摸出他自己带来的一份。

父亲和母亲都哈哈笑了。

母亲捉住了儿子问道:

“怎样游行的?

讲给妈妈听。

“到了五卅公墓,后来到北车站,有兵拦住了,就散队。

脚底一点不痛。

儿子一边回答一边就又摸出一张印着红字的小纸来说道:

“这是口号。

喊得真高兴呀!

(选自《矛盾短篇小说欣赏》,有删改)

【注】:

一二•一六:

1935年12月9日,北平青年学生的抗日示威被驱散后,中共北平临时市委领导下的北平学联决定,在16日再次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其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1.小说开头的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有什么作用?

(5分)

 

12.父亲对儿子的了解和关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1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的特点。

(6分)

 

14.请结合全文,联系本文背景,探究小说反映出的民族精神。

(8分)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马英九指出,大陆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

这么大的经济体,台湾不能够忽视,也不能视而不见。

B.如果政府对征集来的意见只是叶公好龙,使民众的热情参与只开花不结果,那征集意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C.老作家虽年逾古八旬,但是童心未泯,就像老顽童一样,总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

D.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就应该立足安徽省情、特点。

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切忌采用画地为牢那种生硬模仿的方法。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安徽沿江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的大格局已经拉开,正在掀起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高潮,江淮人民正在描绘美好的蓝图。

B.面对政治真空所造成的乱象纷呈局面下,伊拉克各个联盟派别已经认识到,伊拉克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美国撤军后的安全保障。

C.我国研发队伍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日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扎实迈进。

D.汉字手写艺术,在电脑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相继走了。

我们的痛楚,不仅仅在于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生命已萎,他们的逝去将凝固成一个个不再回顾的背影。

“三钱”,,,,,,。

①用他们所象征的理想主义追求和科学精神

②将两个世纪的悬望相串

③这样一些长寿的、辉煌的生命

④让我们的记忆复活

⑤温暖和慰藉着今人浮躁的心灵

⑥韧成了一根飘忽的丝线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③⑥②④①⑤D.③⑥④①②⑤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4分)

徽班这一名称早在明代中叶就开始流传于世,这与中华文化重心南移,安徽人开始大步走向省外有关。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徽班进京,在北京这方肥沃的土地上,与来自湖北的汉调相融合,徽汉合流,皮簧并奏,又广泛吸收其它优秀剧种的营养,促成京剧的形成。

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它戏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19.下面是选自各报刊和网络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5分)

“汉字五千年”主题演出走进澳大利亚校园(新华网)

汉字艺术秀亮相世博受欢迎(《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州市委市政府设网络新闻发言人欢迎“拍砖”(人民网)

小学生作文(用网络语言)似“天书”(《邯郸晚报》)

国人进入提笔忘字年代专家建议保护手写习惯(《广州日报》)

 

20.阅读下表,按要求答题。

(6分)

(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

(3分)

(2)为响应节约能源的活动,班级日光灯的开关旁贴上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宣传语,请拟一条更温馨的提示语:

(3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1.B(“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错,原文为“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

2.C(“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表述有误,原文为“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

3.C(A“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错,原文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B“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错,原文为“人人都有用武之地”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于文无根据,文中仅有“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

4.C(具:

齐备)

5.C(①是薛存诚给皇帝密奏,说明自己的看法;②表现薛存诚行事严谨;⑤是皇帝对薛存诚的赞扬及对鉴虚的处理;这些句子均不能“表明薛存诚宁违抗皇命也要依法行事”)

6.C(皇上并不是畏惧,而是赞赏)

7.(1)咸阳县尉袁儋和军镇发生争执,军人本身理亏,却又随意迫害陷害,结果是袁儋反而受到惩罚。

(“竞”“肆”“侵”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核实后没有罪状,李位最终得以昭雪。

(“案”“竟”各1分)

(3)对人无所不容,等到为官出事,则坚定不可动摇,士人和朋友都因此推重他。

(“御”“拔”“是”各1分,句意1分)

8.秋季。

(1分)李诗中用南来雁表现,王诗中用芳菊酒表现。

(3分)

9.李诗表现的是在友人已经远行后,自己一人回城的惆怅与孤独;(2分)王诗表现的是明日即将和故人分离的凄凉与不舍。

(2分)

10.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食野之苹(3)死当结草(4)无边落木萧萧下(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千呼万唤始出来(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8)浊酒一杯家万里

11.小说开头五段运用心理描写写了父亲的心理活动(2分),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1分),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1分)和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1分)。

12.①了解儿子的心理成长,如父亲说“不许他去么?

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②懂得儿子的思想已趋成熟,如虽担心去开会危险却又支持儿子参加游行;③关心儿子的身体状况,如劝阻儿子参加游行,知道儿子身体不好,给车钱让他坐车。

(没点2分)

13.①语言真切自然,朴实平易,富有浓郁的生活情味。

小说写少年积极参加示威游行活动,表现的是重大主题,却放在浓厚家庭亲情的环境中从侧面表现,这样,人物语言就极具生活气息。

②对话简练而符合人物身份,如通过语言描写表现父母对儿子的关心,担忧\牵挂等心理,真实感人。

(没点3分)

14.示例: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少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

本文侧面写十三岁的儿子参加示威游行,正面写父母对儿子支持又担心的心情,暗示了老一代曾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经历了革命暴风雨,下一代又在新的感召下冲向街头参加救国救民运动。

反映了中华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勇于担当的代代相传的可贵民族精神。

(其他答案应紧扣文本,言之成理)

15.D(画地为牢: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

可改为“邯郸学步”)

16.D(A主语“设施建设和大格局”中的“大格局”与后面的谓语“掀起高潮”搭配不当;B“面对”与“在……下”杂糅;C语序不当,把“日益”移到“成为”前面)

17.C(由形象到本质,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18.徽班进京孕育京剧

19.汉字是一种优美的文字,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凝聚着民族的情感。

然而,在我们享受当今网络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网络却给我们汉字的书写与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写错别字、书写时犯“失写症”乃至使用不规范字的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务必要保护汉字的手写习惯并规范使用汉字。

20.

(1)木材消耗比例逐年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比例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比例逐年上升。

(2)天黑我照着你,天亮你照着我!

21.参照2019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写作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弄懂哲理。

雪、梅都是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但在诗人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

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歌是意在言外的:

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参考译文]

薛存诚,字资明,河东人。

父亲薛胜会写文章,曾作了篇《拔河赋》,文辞清楚明朗,被当时人所称颂。

薛存诚考中进士科,多次被征用到藩镇幕府任职,召入朝廷后任监察御史,主持馆驿事务。

元和初年,官军讨伐刘辟,转运官务和传送文书的事务繁重,皇上特意命令宦官出任馆驿使。

薛存诚秘密上表议论此事,认为这有损公事体统。

恰巧谏官也上表议论此事,皇上这才收回命令。

薛存诚转任殿中侍御史,升任度支员外郎。

裴垍任丞相时,起用他为起居郎,转任勋员外、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并主管侍御史杂事,改兵部郎中、给事中。

琼林库使上报的工徒数目很大,薛存诚认为这是奸人篡改名字想借此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没有批准该报表。

咸阳县尉袁儋和军镇发生争执,军人本身理亏,却又随意迫害陷害,结果是袁儋反而受到惩罚。

有关这两件事的敕令相继到来,薛存诚皆扣着不发。

皇帝知道这事情后很高兴,命令宦官前去嘉奖安慰他,还因此被提升为御史中丞。

有个僧人叫鉴虚,从贞元年间就结交有权有势的受皇帝宠信的人,并广受贿赂好馈赠,因有宦官这座靠山,官吏不敢将他绳之以法。

恰巧于頔、杜黄裳因自家私事发案,牵连到鉴虚而被逮捕入狱。

薛存诚审问并查获鉴虚受贿数十万,罪状成立,当处以极刑。

朝廷内外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上宣旨将其释放,薛存诚不执行皇帝的旨意。

第二天,皇上有命令宦官到御史台宣旨说:

“朕宣召这个僧人是要当面审讯,不是赦免他。

”薛存诚让宦官捎回奏章说:

“鉴虚罪状已经齐备,陛下若要召回去而赦免他,那就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