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250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docx

工程地质第一次实习报告孙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孙波

班级:

结62

学号:

2006010136

日期:

2008-5-31

2008年5月24日,我们到门头沟地区进行地质实习。

主要内容是沿着109国道下苇甸路线,观察沿途的地质构造,以增强对地质构造以及岩石的了解。

下面我将结合老师的讲解和查阅的资料,按照我们沿线观察的顺序对各个观测点的地质构造进行描述。

观测点一:

上苇甸下苇甸之间半山上 

该处的岩石为风化为疏松沙土状的花岗闪长岩,为粒状结构、块状结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角闪石和少量的云母。

风化为球状结构,这部分岩体上部为穹窿构造,有裂隙存在,可以看出以岩石受到剪切,带有错动,在裂隙密集的地方花岗闪长岩风化严重,裂隙不甚发育的地方尚存留较新鲜的岩块。

花岗岩中有个小小的岩脉,在花岗闪长岩体与下坡处花岗岩之间有一处岩墙,岩墙表面风化为褐红色,上部和底部发育有两个断层,上部断层面缓倾角倾向E,为正断层;底部断层面近于水平,错断方向和上部断层一致。

岩墙岩石镜下鉴定特征:

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被风化),基质为斜长石(被风化),含少量(<10%)黑云母和绿泥石。

花岗闪长岩:

一种显晶质酸性深成岩。

是花岗岩类岩石重要种属。

花岗闪长岩比花岗岩含较多的斜长石和暗色矿物(斜长石多于钾长石,而花岗岩反之),所以岩石的颜色比花岗岩稍深一些,呈灰绿色或暗灰色。

斜长石占矿物总量的65-90%,一般为酸性和中性斜长石,常具明显的环带构造。

石英含量比花岗岩少一些,一般在25%左右。

深色矿物以角闪石较多,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锆石、褐帘石、独居石等。

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在该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地质构造:

1、岩脉。

如右图所示,两条岩浆侵入的岩脉自上而下,在山体上部有交叉。

岩脉是由于地下的基性岩浆沿着花岗岩体的裂隙侵入冷却后形成的。

这些“岩脉”属于“入侵岩”。

2、岩墙。

如左图所示。

岩墙表面风化为褐红色。

风化的花岗闪长岩

岩墙的上部和底部发育2个断层。

风上部断层面缓倾角倾向E,为正断层。

岩墙岩石镜下鉴定特征:

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被风化),基质为斜长石(被风化),含少量(<10%)黑云母和绿泥石。

3、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

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

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

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气候、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节理和断层)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尤其重要。

裂隙密集的地方花岗闪长岩风化严重,裂隙不甚发育的地方,尚存留孤立的较新鲜岩块。

岩墙岩脉

 

观测点二

该处地层为震旦纪地层,为花岗闪长岩体和震旦亚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页岩的接触带。

下马岭组页岩具有黑白相间薄层理。

镜下鉴定特征为泥质结构,主要成分:

泥质,含碳质,少量硅质。

含少量(<10%)棱角状石英细碎屑。

接触带附近的地层中有一个具有牵引现象的逆断层,此处的页岩因在烘烤作用下生长过,有一定程度的变质,灰白色部分为类泥质岩,黑色部分为震旦纪岩石。

走向:

110°,倾向200°,倾角18°

下马岭组 :

原称“下马岭页岩”,属青白口系下部。

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北京西山下马岭,故名。

分布于冀北、京西一带。

由灰、黑灰、灰绿、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夹大

量板状细砂岩透镜体组成。

上部夹泥灰岩透镜体(含叠层石),厚133—537米。

与下伏蓟县系铁岭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所含叠层石主要有:

朱鲁叠层石、卡塔夫叠层石、印卓尔叠层石、林涅叠层石等和微古植物,如在燕山西段大量出现的有:

古片藻以及原始光球藻、假环球形藻和第一次出现个体大于50—100微米的表面粗糙类型粗面球形藻等。

走向:

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作走向线(图中AOB)。

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该平面的走向。

一走向线两端的方位相差180o。

任何一个平面都包含有无数条相互平行的不同高度的走向线。

倾向:

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图中OD),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倾向(图中ODDˊ)。

倾角:

指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图中α角),即在垂直该平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剪切裂隙:

又称剪节理或者破劈理,处处可见,尤其是侏罗纪以前的钢性岩石。

形成于主构造破碎带的边缘,如果是密集带又可称为劈理化带或构造破碎带,是一种比较平直、紧闭、陡倾角(80-90度)的裂隙。

单组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延伸可以较长,地质构造力学把它叫做扭性裂隙。

普遍产在刚性(坚硬)的岩石中,而塑性岩石则以褶皱、柔皱和弯曲为主。

观测点三

在接触带附近页岩地层中,有一个具有牵引现象的逆断层。

此处地层为20多亿年前的震旦纪地层。

在此处,黑色页岩与灰白色页岩均发生逆断层。

左边的页岩相对上升,右边的页岩相对下降。

正断层:

正断层(normalfault)是指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断层面倾角一般在45°以上。

这种断层多为张力或重力作用形成。

逆断层:

指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这类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按断面的倾角又分为:

冲断层(断面倾角>45°);逆掩断层(断面倾角在25°—45°间);辗掩断层(断面倾角<25°)。

 

观测点四

五零六厂南东,该处岩体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为第四纪的堆积物,主要成分是泥和石头,且有砾石明显被磨圆的痕迹,成分多样可以判断为洪水造成的堆积物,下层为一层一层的震旦纪页岩,砾石未被磨圆,成分相对单一,但松散时强度也较低,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含泥质的堆积物,易遇水软化,常构成不稳定的边坡。

砾石明显磨圆,成分多样砾石未被磨圆成分单一

观测点五

下马龄组页岩中的紧密褶皱。

褶皱之上和南侧,有一个岩床。

褶皱形成的局部向斜和背斜现象明显,可判断成因为两侧的岩体俯冲向下挤压而成。

 

观测点六

长龙山组石英砂岩。

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为灰黑色,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局部含黑色燧石砾石。

龙山组砂岩抗风化能力强,出露岩石新鲜。

局部见层间摩擦擦痕。

石英砂岩镜下鉴定特征:

砂状结构。

砂(80%):

石英为主,少量(其中的15%)为长石,少量(<5%)燧石,含很少(<5%)黑云母(0.1-0.3mm,明显多色性,平行消光),砂颗粒磨圆好,分选不好,部分1-2mm,部分0.1-0.3mm。

胶结物(20%):

硅质,含碳质。

含砾石英砂岩镜下鉴定特征:

砂状结构。

砂(80%):

石英为主,少量燧石和长石,砂颗粒磨圆好,1-2mm,含燧石和石英砾石。

胶结物(20%):

方解石,含碳质。

岩床:

岩床是由整合地挤入层面之间的岩浆凝固而成的水平岩席,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厚度,伸展若干平方公里。

长龙山组:

属青白口系上部,由含砾长石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及杂色页岩组成。

在中国蓟县一带厚118米,燕山西段厚64米。

富含微古植物,主要有:

粗面球形藻、古巢面藻、巢面球形藻、及Tra-chysphaeridium、Polymatosphaeridium等。

此处尚有宏观炭质化石(藻类):

VendotaeniaSPChuariacircularis、Shouhsieniashouhsiensis、LongfengshaniaSP等。

 

观测点七

此处为震旦纪地层。

景儿峪组中薄层白云岩中侵入的一个岩墙,从岩墙两侧一个小岩床的错断可以判断,这里存在一个正断层。

岩墙的两边,黄色的岩浆岩发生明显的错动,左侧相对下移,右侧相对上移。

错动后的岩石破碎强度降低,因此很容易就被风化。

白云岩为灰白色,化学结构,主要成分为碳酸镁。

此处岩石为层状构造,倾角为380,走向为1550。

白云岩白云岩中的岩墙

 

观测点八

转过下苇甸村南口,向西走,基本上为顺走向走。

景儿峪组,局部为板岩。

板岩地段风化严重,坡上坡积物发育,坡底多设护坡措施。

景儿峪组板岩

观测点九

此处岩床白云岩地区,可看到白云岩墙。

另外可看到顺坡白云层中的裂隙。

裂隙中原发育小树,把裂隙撑大。

现小树已被砍去,还能看到火烧和石灰的痕迹。

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如树根生长对于岩石的压力可达10千克/厘米2~15千克/厘米2,这能使根深入岩石裂缝,劈开岩石;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

此外,植物死亡分解可以形成腐殖酸,这种酸分解岩石的能力也很强。

生物风化作用的意义不仅在于引起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在于它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机质的物质——土壤。

根劈

观测点十

此处为震旦纪与寒武纪地层分界线。

地层下老上新。

下方为白云质页岩,化学结构,薄层状构造,倾向为1550,倾角为270。

上方为巨厚层石灰岩。

石灰岩是寒武纪最下面的地层。

在两种岩石间有一震旦亚代-寒武系平行不整合面,有古风化壳。

不整合:

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关系。

它意味著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後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

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

地层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

风化壳: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成残积物。

也有人把搬运后在堆积的风化产物称为堆积风化壳。

观测点十一

此处为寒武系第二层,寒武系红色页岩。

由于岩石呈现浑圆的地貌形态,形似馒头,因此该处的页岩称为馒头页岩。

浑圆的地质形态也使得此处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很差。

 

观测点十二

此处为寒武系页岩中发育的断层沟。

一道倾斜的岩浆岩岩层在多处产生错位,形成地堑和地垒。

其中有一部分断层可能处于地下。

地堑和地垒:

地堑指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

多指大﹑中型的构造﹐大者延长可达数百公里。

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

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

  与地堑相对应的另一种构造是地垒。

地垒是两侧被断层围限﹐中间上升的断块构造。

其边界断层一般也是高角度正断层。

地堑与地垒常伴生,相间排列﹐则形成盆岭构造﹐如美国西部的盆岭区。

  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

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

在两个倾向相背的断层中间则形成地垒。

地堑常与沉积矿产﹐尤其是煤和油气藏等密切相关。

著名的地堑有欧洲的莱茵地堑﹐中国晋陕的汾渭地堑等。

  地堑在地形上常表现为断陷谷地,如汾渭地堑就形成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谷地)。

观测点十三

此处为寒武系鲕状石灰岩。

鲕状石灰岩只在寒武纪地层中出现,其特点为岩石中有很多灰白的斑点。

鲕状结构:

粒径为0.2—2毫米的球形鲕粒与相同成分胶结物组成,外形似鱼卵,故名。

鲕状名结构常见于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铝质岩等。

鲕状石灰岩:

鲕状体是一种原生结核,即形如鱼子的结核。

含有鲕状体的岩石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石灰岩中含有鲕状体,即称鲕状石灰岩。

观测点十四

此处岩石主要为寒武系竹叶状石灰岩,另外在竹叶状石灰岩附近还分布有砾岩和条带状石灰岩,夹白云岩。

竹叶状石灰岩为寒武系地层特有,因为其形态与竹叶很相像而得名。

其特点为本地形成,本地破坏,本地磨圆,本地沉积。

竹叶状石灰岩:

常简称竹叶状灰岩。

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

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

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

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

产地很多,著名的如山东苍山、平邑一带的竹叶状石灰岩;山东济南张夏馒头山的竹叶状石灰岩。

观测点十五

此处为寒武系泥质条带石灰岩(泥质条带风化成槽)。

其组成特点为一层石灰岩,一层泥质。

其中石灰岩发白,泥质发黄。

该石灰岩易风化。

观测点十六

此处为寒武系硅质条带石灰岩(硅质条带风化成脊)。

其组成特点为一层石灰岩,一层硅质。

观测点十七

此处为寒武系-奥陶系分界面。

倒坡以上为奥陶的石灰岩,以下为寒武纪地层石灰岩。

寒武纪石灰岩已经看不出来了。

总结:

通过本次地质实习,我认识到了自然界的无穷奥妙,地质科学博大精深,等待我们去探索。

同时,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地实物联系起来,会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