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614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docx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8月

 

目录

第一篇:

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进入新周期4

第二篇:

煤化工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优势遇挑战4

第三篇:

煤化工项目市场分析未来发展需要创新5

第四篇:

煤化工行业分析实现零排放差距很大5

第五篇:

煤化工项目实施助推行业进入增长期6

第六篇:

传统煤化工普遍处于产能饱和和过剩状态7

第七篇:

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建议8

(一)政府层面8

1、立足科学规划,依靠龙头带动8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升级8

3、关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把控煤化工发展方向9

4、多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9

5、拓展销售渠道,稳步推进产业发展9

第八篇:

2015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特点浅析9

1、区域煤化工产业集聚初步形成9

2、新型煤化工发展快速9

3、低碳排放的煤化工生产受重视10

4、低阶煤储量丰富,低阶煤开发利用技术受到关注11

第九篇:

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2

第十篇:

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浅析14

第十一篇:

2015年煤化工行业发展需转型升级15

第十二篇:

煤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力度还不够17

第十三篇:

2015年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浅析19

第十四篇:

煤炭价格持续回落煤化工产业升级加速21

第十五篇:

神华煤转化有望获批全球最大煤化工项目将投产22

第十六篇:

2015年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24

第十七篇:

煤炭扶持政策出台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6

第十八篇:

国际油价暴跌中国煤化工行业面临全线亏损27

 

第一篇:

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进入新周期

在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中,煤制燃料示范项目更加突出环保高标准,量水而行,很多前期项目则陷入停顿状态。

“十三五”能源相关规划正在制定,煤化工经过前期热火朝天发展后,随着油价的下跌,国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进入一个发展新周期。

随着油价下跌,国内的煤炭价格也从2011年底就开始下跌,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也已经连续下滑,两相对比,煤炭价格下滑幅度还要超过油价,煤化工还是缺乏经济性。

市场煤价连续下滑不假,但目前多数煤化工项目都是由自有煤矿供煤。

业内人士介绍:

油价下跌后,投产的煤化工产业项目,主要是甲醇产品都是惨淡经营,油价跌的太快。

别看一些企业表面风光,其实苦处很多。

环保是硬性指标,没有敢于逆政策而行。

第二篇:

煤化工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优势遇挑战

煤化工范畴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煤制替代天然气等,主要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市场容量较大,产品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总所周知,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煤化工发展基础。

新型煤化工应定位为战略性产业,作为石油化工的补充,有控制地发展。

我国甲醇需求逐年增加,就市场发展,煤制天然气是近几年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随着烯烃项目的投产,中国烯烃项目对甲醇消耗量在逐年增多,区域内甲醇需求缺口将在更大程度上刺激进口货物的大量涌入。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和天然气相同。

页岩气与天然气相比,开采成本可以节省近一半。

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可以作为天然气的补充,缓解天然气紧缺问题。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煤化工发展基础。

我国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天然气需求大幅增长,天然气价格近几年也维持上涨势头。

未来在市场经济合理前提下,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是符合我国能源发展需要的。

第三篇:

煤化工项目市场分析未来发展需要创新

“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煤化工产业升级示范的发展思路,主要在技术装备水平、煤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煤化工由产业化示范向产业化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提高全行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创新是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煤化工行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直接液化、煤气化、气体净化、产品合成(油品、甲醇、氨、乙二醇、二甲醚等)、产品加工、副产回收、公用配套等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具备了持续创新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应依托示范项目,推进技术升级和技术完善,形成一批煤化工核心创新成果。

通过技术、产业组织、产业布局、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煤化工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有望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煤化工项目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其产品不仅局限于化学品,产业也不应仅定位在化工行业,还可以涉及煤炭、油气、石化、电力、建材、冶金、农业等方面。

在煤、水、产品运输、产业拓展等条件较好的地区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的煤化工基地,为今后几十年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对于属于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煤化工总规模不应设限,在煤炭的消费量中,清洁转化的比例越高,则越有利于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污染。

煤化工项目规模主要受限于当地环境容量、水资源等区域性指标,是区域条件的限制,而我国每个区域的配套条件千差万别,一定要具体区域具体对待。

第四篇:

煤化工行业分析实现零排放差距很大

煤化工水系统实现零排放,即对化工生产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污水、清净下水等经过处理,水全部用于回用,除结晶盐外对外界不排放废水,称作为“零排放”。

对于煤化工行业水污染现状,当前高浓污水处理问题尤为突出,没有严格意义实现零排放,仅有近零排放。

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遇到了国际油价下跌、废水处理难度大、三废排放较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遇到了国际油价下跌、废水处理难度大、三废排放较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作为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必须总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煤化工行业在“三废”处理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在水耗高、排污量大的情况下,我国煤化工行业在煤气化技术创新须量体裁衣,而不能削足适履。

目前煤化工的固废和废气的处置和排放基本可以控制,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第五篇:

煤化工项目实施助推行业进入增长期

随着新型煤化工项目批复重启,政策已开始“适度鼓励新型示范项目建设”,新型煤化工行业将有望进入稳步发展期。

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探明总储量在153071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已知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种齐全。

其中2012年新增资源储量煤1320亿吨。

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储备提供了发展煤化工项目产业的基本条件和说服力,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为煤炭的充足供应和低成本是煤化工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煤化工的发展热潮,除了煤炭富裕省份地方政府的推动,也有着市场难以阻挡的力量。

目前,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有序建设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已经成为“十二五”煤炭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

因此,有效利用现有丰富煤炭资源,通过新型煤化工产业适当降低其他能源进口量将是我国煤化工项目产业发展有益方向之一。

第六篇:

传统煤化工普遍处于产能饱和和过剩状态

传统煤化工普遍处于产能饱和和过剩状态,现代煤化工虽然技术先进,但市场发展前景依然不确定,中国煤化工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于转型升级与控煤。

这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给出的建议。

韩文科介绍说,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

能源消费增量、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国内能源产量与上年基本相当,部分品种甚至出现负增长,能源供需总体宽裕,煤炭、电力、炼油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富余,能源价格稳中走低,预计2014年全年能源供应总体宽松,能源产销保持低增长态势。

我国煤炭消费90%集中在电力、钢铁、化工、炼焦、建材等领域。

针对煤化工行业,韩文科认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空间更加有限,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以控制煤炭消费为主,稳定传统煤化工规模,基本不再新增产能,并使耗煤量稳步下降;合理控制现代煤化工项目上产规模,近期仍以试点示范为主。

韩文科透露,继“大气十条”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十条”即将出台。

基于环境资源约束,综合考虑水资源红线以及技术、经济、市场等因素,2020年以前,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在内的现代煤化工仍以示范为主,2020~2030年适度发展。

预计未来现代煤化工项目仍可能主要集中于晋陕蒙宁和新疆两大区域发展,到2030年全国总规模可能不超过7000万吨油当量。

第七篇:

我国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一)政府层面

1、立足科学规划,依靠龙头带动

依据国家出台的煤化工相关产业政策和“十二五”国家关于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项目建设要求,编制煤化工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淘汰目标,合理适度发展煤化工。

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用地指标、环境容量和资源配置等手段,选择适宜本地发展的煤化工产品。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延伸产业链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入,形成上下游紧密结合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升级

提高地区现有煤化工产业的加工深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重点整合区域内煤化工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和资源产出率。

进一步延伸产品链,加大精细煤化工技术的研发,不断丰富煤化工产品,拓展煤化工产品领域,控制低端产品产能规模、适度发展化肥等产品,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高端化工产品与新材料,占领产业高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增强地区煤化工产业竞争力。

3、关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把控煤化工发展方向

充分考虑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总体水资源规划为指导,定位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以充分利用地表水求发展,把保护水资源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前置地位,新建、改建、扩建的煤化工项目,未通过论证评估的,不得批准取水,不得安排用水计划,不得开工建设。

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承受容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合理配置,做到煤化工产业“三废”排放的最小化。

4、多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争取信贷支持,确保重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资金。

重点支持煤化工企业通过股票、企业债券及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创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煤化工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紧抓煤炭资源兼并重组,加快研究小型煤矿企业退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新型煤化工产业投入。

5、拓展销售渠道,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第八篇:

2015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特点浅析

1、区域煤化工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近几年,全国各地煤化工产业项目纷纷启动建设,在国家产业规划引导和地方规划布局下,已经基本形成了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等比较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上下游配套的完善,能够加快形成规模化、多联产和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2、新型煤化工发展快速

新型煤化工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物,采用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

其优点是:

能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能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实现不同质量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环境友好。

但新型煤化工也有耗水量大、建设资金投入多、技术及工程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点。

近年来,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如我国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相关项目进入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运行阶段。

由于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高,风险大,还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并在高煤油价差的情况下,才能研究推广应用。

3、低碳排放的煤化工生产受重视

低碳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是一个富煤,而油、气相对较少的国家,在低碳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煤炭清洁利用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通过捕集封存或再利用的方式减少煤化工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得到我国煤化工行业的重视。

当前,我国煤炭仍然占有70%的能源供应份额。

未来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发展的主要产品是实现对传统石油化工的补充或替代。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基于低碳排放的现代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二氧化碳减排也日益受到重视。

2009年,中国政府公布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降低40%45%。

因此,构建基于煤气化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体系,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应当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战略选择。

4、低阶煤储量丰富,低阶煤开发利用技术受到关注

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低阶煤蕴藏量占煤炭储量的50%左右,产量占目前总量的30%,除了储量丰富外,低阶煤还具有分布广,价格低等优势。

低阶煤的技术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研发机构和企业关注。

关于低阶煤的技术研发工作已经开展。

2011年初,国家科技部启动973项目“褐煤洁净高效转化的催化与化学工程基础”,该项目围绕褐煤的清洁高效转化,通过若干技术的集成优化,有望突破褐煤大规模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丰富褐煤高效利用的化学基础理论,弥补我国一次能源的不足,延伸甲醇产业链,为消化我国业已形成的大量甲醇产能提供技术基础。

同时,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也被列入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在继续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

第九篇:

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煤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它的产品广泛用于农业、钢铁、轻工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2%、28%、93%和58%。

传统煤化工产品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状态,产能均有一定的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

现代煤化工行业(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则处于示范发展阶段,一批示范项目将于二三年内建成投产。

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正在产业化示范之中。

现代煤化工产品主要是替代石油产品,潜在市场容量大,同时作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受制于成本因素,产品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

第十篇:

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应坚持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加速行业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我国煤化工行业从工业消费品向生活消费品转化,通过拓展加工深度,提高产品、产业的附加价值,突破煤化工行业发展瓶颈,逐步实现煤化工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到“资源效益型”,再到最终实现“资源生态型”的转变。

加强资源循环和能量梯级使用,积极构建开放式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煤化工与建材、石油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化工、农业、食品等行业之间的循环利用。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降低废弃物产出率,加强“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实现“三废”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煤化工企业社会责任感、着力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依靠煤液化、煤基甲醇和二甲醚、煤炭焦化等煤化工技术,在单位工艺(如有煤气化和气体净化)、中间产物(如合成气、氢气)、目标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

将不同的工艺(包括产品再加工,如甲醇制取醋酸等)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多联产,并与尾气发电、废渣利用等形成综合联产,降低项目建设投资风险及目标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提高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

第十一篇:

2015年煤化工行业发展需转型升级

传统煤化工普遍处于产能饱和和过剩状态,现代煤化工虽然技术先进,但市场发展前景依然不确定,中国煤化工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于转型升级与控煤。

这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给出的建议。

韩文科介绍说,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

能源消费增量、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国内能源产量与上年基本相当,部分品种甚至出现负增长,能源供需总体宽裕,煤炭、电力、炼油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富余,能源价格稳中走低,预计2014年全年能源供应总体宽松,能源产销保持低增长态势。

我国煤炭消费90%集中在电力、钢铁、化工、炼焦、建材等领域。

针对煤化工行业,韩文科认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空间更加有限,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以控制煤炭消费为主,稳定传统煤化工规模,基本不再新增产能,并使耗煤量稳步下降;合理控制现代煤化工项目上产规模,近期仍以试点示范为主。

韩文科透露,继“大气十条”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水十条”即将出台。

基于环境资源约束,综合考虑水资源红线以及技术、经济、市场等因素,2020年以前,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在内的现代煤化工仍以示范为主,2020~2030年适度发展。

预计未来现代煤化工项目仍可能主要集中于晋陕蒙宁和新疆两大区域发展,到2030年全国总规模可能不超过7000万吨油当量。

第十二篇:

煤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力度还不够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两会的召开将为“十三五”规划的出台预热、定调。

而从国家层面对煤化工产业发展定好调、做好规划尤为重要。

由于油价的深度下跌,产品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煤化工行业开工不足,竞争激烈,价格下降,陷入亏损。

鉴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十三五”还有可能加剧。

煤化工行业首先面临的是定位问题。

以前在高油价背景下,煤化工行业信心满满,甚至号称要取代石化行业。

新型煤化工如MTO、MTP、煤制油、煤制芳烃等大量涌现,传统领域如合成氨、甲醇等早已是煤化工行业的天下。

并且企业在上马新型煤化工项目时,很少考虑油价下跌的因素。

而从行业壁垒、技术限制、产品技术水平以及碳排放问题看,新型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比还有严重不足。

很多石化产品市场容量很小,根本不适合大量生产,否则马上就过剩。

此时靠政府扶持,能够解决行业壁垒的问题,解决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低端的问题。

因此,煤化工行业应定位于与石化行业互补,实现共赢发展。

其次,要提升行业集中度。

在国内产能过剩时,业界最先想到的是将产品出口。

而国内煤化工行业散、乱的生产格局,造成产品出口低端、低价的局面,自己挣不到钱还引来国际上的不满,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害人害己。

这种局面的扭转完全靠政府干预是不行的,市场的问题还是要靠市场解决,实现优胜劣汰。

再次,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和愿望相比,煤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力度还不够,自我完善的动力还不足。

今后,煤化工行业应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除了煤化工产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外,还应借鉴石化行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科技经验。

当然,煤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污水、废气等排放问题,这需要煤化工企业自我完善,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环保将成为压倒散、小、技术水平落后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十三篇:

2015年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煤化工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代煤化工无论是在关键技术突破、新产品开发,还是在产业规划、项目投资、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有分析师指出,现代新型煤化工政策开闸,万亿投资热潮即将来临。

煤化工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过去我国对煤化工的态度有所反复和犹豫,进入2013年,国家对新型煤化工的政策导向日渐明朗,从“严控”转向“肯定”,2013年以来,共有14个新型煤化工项目(9个煤制气、4个煤烯烃、1个煤制油)获得“路条”。

根据规划,预计20132017年仅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4类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就将超过10560亿元。

综合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新型煤化工发展前景排序为:

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

判断理由:

1)煤制天然气:

能源效率高、技术成熟,将充分受益我国天然气产业的爆发式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400亿m3,20122015年均需求增速为184%;2)煤制烯烃:

示范项目已实现商业化、技术可靠,其发展获国家认可,市场供需缺口较大:

据预计20122020年我国乙烯和丙烯需求平均增速约为5%,至2020年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分别达1700万吨、315万吨。

新型煤化工建设将直接拉动3亿吨以上的煤炭需求。

预计20132017年,我国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项目的新建规模分别达892万亿m3、1738万吨、240万吨、844万吨。

据保守测算,其合计耗煤量约3236亿吨,相当于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的88%98%。

煤化工带来设备和安装的盛宴:

煤化工设备投资占到投资额的45%以上,建筑安装占到投资额的10%以上,估算“十二五”期间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乙二醇这四项盈利前景较好的四个品种煤化工设备有望分享9000亿左右的投资。

第十四篇:

煤炭价格持续回落煤化工产业升级加速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有序建设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已经成为“十二五”煤炭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

随着节能环保压力以及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等因素,国家已对传统煤化工进行了一定限制。

煤炭价格持续回落使得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企业转型进入煤炭深加工行业的动力更强。

另外,低煤价使得煤化工企业具有了成本优势,而经济下滑则需要高投资项目带动经济。

再加上国内油价高企,以及国家煤化工政策张弛有度。

因此,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具有长期必然性。

另一方面,为了抑制行业发展的盲目性和过热性,还需制定相关的规定规范行业发展,这些门槛对于抑制煤化工盲目扩张产能将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将发展重心向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方向靠拢,发展新型煤化工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工作。

预计,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更加完整的自主技术和装备体系,具备开展更高水平示范的基础。

低阶煤分级提质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百万吨级示范应用。

第十五篇:

神华煤转化有望获批全球最大煤化工项目将投产

在经过一波又一波投产与夭折的传言后,2月9日,榆林官方再次对媒体发声称神华煤转化项目有望近期获批。

如果属实,那么总投资额超过125856亿元,全球最大的煤化工项目将开始在榆林大地上投产。

近日,榆林市副市长和发改委副主任先后公开表示,神华煤化工项目已经提交至国家发改委等待批复,并有望获得核准。

自11年前,榆林市引进神华循环经济煤炭项目,关于该项目起起伏伏的声音也历经十余年之久。

神华循环经济煤炭项目最开始论证是在2005年。

据了解,该项目由核心化工区、大保当煤矿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核心化工区建成后将年产39种化工产品,年产量接近220万吨;而大保当煤矿储量将超1287亿吨,年产煤炭约1300万吨。

该项目总投资接近125856亿元,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项目。

该项目最初由陶氏化学和神华以三七开的比例持股奠基。

随后因环保评估不过和产业政策限制等原因,陶氏化学和神华分道扬镳,退出项目。

陶氏化学的退出一度引发项目夭折的传言。

现在项目转由神华独资,环保评估手续也已于近期获批。

榆林神华循环经济煤炭项目的曲折史并非个案。

国内煤化工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